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十六七岁的人都是诗人。你认为自己是个诗人吗?也许你是吟诵着“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长大的,但你是否想过那些优秀的诗歌给你带来了什么?对今天的当代诗歌,你感到陌生吗?本期话题,也许能引领你萌动的心去追寻飞扬的诗情……
●《语文世界》:林莽先生,您好!您作为当代诗坛有影响的诗人,作为70年代以来中国新诗成长的见证人,请您向本刊广大读者谈谈当前诗歌发展的现状好吗?
林莽:首先向《语文世界》的读者朋友问好!
中国当代诗歌,就是专指中国“五四”以后,胡适先生那一代人所倡导的白话诗,也就是形式上较为自由的新诗。从第一本新诗集问世的1920年到现在,中国新诗的历史仅仅80多年。但它的生命力有些像中国神话中闹海的哪吒,一出生就具有了非凡的能力。因为它也像哪吒一样得到了日月的精华,那就是中国传统诗歌文化和世界诗歌文化的滋养;它虽然时间很短,但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有一批优秀的诗人创造了许多优秀的诗篇。中国诗歌在20世纪30年代和80年代有两大繁荣期。进入新世纪以来,新一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基础上依旧在努力。也可以讲,现阶段的新诗是处于“多元共生”的时期。就是说,中国新诗现在有多种创作形式与流派都共同存在着。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甚至后现代主义等等,当然还可以细分。我们在很短的时间里受到了从荷马到后现代主义的洗礼,再加上中国传统的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甚至民歌的熏陶,我们的诗歌呈现繁杂而多样的形式,这是十分正常的。在各种形式里诗人们都为我们留下了可以借鉴的好作品。中国的新诗正在建立较为完善的审美体系。当然,反过来讲,我们的新诗还是很稚嫩的,它的历史只是那么短暂的一瞬,它还有很多的问题,还需要涌现更多优秀的诗人来促进它的发展。因为它的短暂,因而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希望有志的青少年,厚积薄发,将来成为一个大诗人。
●《语文世界》:对于当代诗歌许多读者存在“看不懂”的现象,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您认为中学生应当怎样阅读新诗?
林莽:现代新诗是一种有一定文化层次的艺术作品,它也需要一定的审美培养。和中国传统的诗词一样,没有一个阅读培养的过程,不读上几十篇,那肯定也是不会欣赏的。
我们以前的新诗创作方法比较简单,现代的新诗多使用意象、通感、潜在心理的纵向挖掘、幻觉、下意识、梦境……这些方式使我们的新诗在理解上有了一定的难度。如果掌握了这些规律,那也就变得可以理解了。
我建议中学生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一些经典的现代主义的诗歌。这样可以少走弯路。我认为一首好诗应该具有以下几点:内在(是作者发自生命自身的真挚的体验和感受)、外延(诗中的文字能够使读者有更多的想象力并能启发人感知到文字之外的东西)、闪光(诗歌作品应该让读者有审美的愉悦)、音乐性(不是我们通常讲的押韵,而是有音乐的旋律感,有抑扬顿挫的音乐性的变化,甚至在形式上也应该有节奏和视觉上的变化)。这几点我认为是一首好的作品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当然这些也是在变化之中的,不是僵死的。一个优秀的诗人其写作一定不是陈旧的,没有创造力的,他的作品应该是新颖的,具有想象力的。他的表达一定是具体而深入细微之处的,是清晰的并可以感知到的,不是抽象而模糊的。总结一下就是:体现——内在、外延、闪光、音乐性;反对——抽象、模糊、陈旧;提倡——具体、清晰、新颖;注意,反对和提倡的两组词是相互对照的。同时我提示,差的诗歌作品大部分都是简单的、人云亦云的、没有什么新意的感受,只是分成了行就自认为是诗了;再有就是诗中总在说教,讲空洞的道理,严格地说,讲道理不是诗歌的任务,诗歌不是哲学和社会学的,它是属于语言艺术的;还有就是只有所谓美好的让人眼花缭乱的词藻,和人的心灵感受无关。凡是这样的作品,都不是好作品。
●《语文世界》:您是怎样走上诗歌之路的?您的第一首诗是怎样写出来的?请您谈谈您中学时代的阅读和写作情况。
林莽:对于诗歌,我在上初中时还没有太多的意识,一直到高中一年级“文革”开始,学校停课,我们放了几年的长假。就像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那些中学生。1967-1968年这段时间,我除参加学校必须去的活动外,大多时间在家看书,那时在同学、朋友间传递着的书,大多是十七、十八世纪的古典小说,当然也有诗歌,如普希金、莱蒙托夫、雪莱、拜伦等。那一时期普希金的诗对我影响较大,也就是从那时起开始对诗有了兴趣。在这之前,我在初中和高中期间对中国传统诗歌读了一些,大部分时间用在了学校要求的功课上。那时我对绘画更有兴趣,我从小学就业余学习画画,它对我后来的创作也是有很大帮助的。这在我的作品中是有所体现的。
1968年,我和一些同学联系到华北水乡白洋淀下乡插队,那儿出了一批诗歌的探索者,就是现在诗歌史上的“白洋淀诗歌群落”。我也是其中的一员。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在那样的背景下,在一些现代主义作品的影响下,那儿产生了一些新的诗作,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朦胧诗”的前身。
我是1969年开始诗歌写作的,算起来也有35年了。现在保存最早的一首诗是1969年11月写的《深秋》。这首诗共四节,当时到白洋淀的乡村,经济穷困,交通不便,远离父母和朋友,插队生活的孤独与失落,让我找到了诗歌这种表达自我的形式。不是为发表,不是为了当诗人,只是为了表达自己心灵的感受。因此,它虽然是简单的,有些浪漫主义的抒情,但它是从心底流出的,是我当时心情的真实表露。
●《语文世界》:近年来,您为当代新诗发展、培养新诗人做了大量工作,也积累了宝贵的诗歌教学经验,您对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教育有什么想法?爱好诗歌的中学生应当如何走上诗歌创作之路?
林莽:诗歌教育对每个人的开发我以为都是十分重要的,诗歌可以开发人对语言、声音、思维方式等等的感受与认知能力。不具有艺术思维方式的人,一定不是一个有创造力的人。说得简单些,从小读诗歌的孩子,在将来写作文时,他的语感都会比其他的孩子强。因为对诗歌的阅读,可以帮助我们打开认识相对于现实世界的另一个世界的窗口,在那个艺术的世界里人才会变得更丰富。
近几十年的世界发生了十分重大的变化,我们的文化同样也在变化。因而我们的诗歌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教材的变革是一个根本的变革,以前我们的教材是相当落后的,根本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让学生们多读些新的诗歌作品,认识什么样的诗歌是真正的艺术作品,这一点十分重要。有了这样的认识,再有一定的写作练习,我想一定会写出好作品的。有一点要提醒注意,那就是现代新诗是注重人生经验的,人的阅历,文化的积累,是完成好作品的基础,因此,诗歌创作一定不可急功近利。
我一直主张:人人都是艺术家,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诗人。但往往是习惯的,陈旧的审美方式和所谓的艺术作品的垃圾覆盖了我们闪光的心灵。谁能抚去它们,让自己的心灵发出光来,谁就是一个有创造性的诗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这种内在的潜质,它需要我们用认真的学习和一定时间的磨练来开启它。
链接阅读:林莽的第一首诗
深 秋
深秋临冬的湖水,
清澈而寒冷。
淡云深高的天空,
时而传来孤雁的哀鸣。
随风摇曳的芦苇,
低奏着凄凉的乐章。
大雁孤独的叫声,
像挽歌一样凄楚而哀痛。
那哀鸣而疾逝的身影,
掠过碧蓝的天空。
一切都如往的平静,
留下的只是几声嘶哑的哀鸣。
●《语文世界》:林莽先生,您好!您作为当代诗坛有影响的诗人,作为70年代以来中国新诗成长的见证人,请您向本刊广大读者谈谈当前诗歌发展的现状好吗?
林莽:首先向《语文世界》的读者朋友问好!
中国当代诗歌,就是专指中国“五四”以后,胡适先生那一代人所倡导的白话诗,也就是形式上较为自由的新诗。从第一本新诗集问世的1920年到现在,中国新诗的历史仅仅80多年。但它的生命力有些像中国神话中闹海的哪吒,一出生就具有了非凡的能力。因为它也像哪吒一样得到了日月的精华,那就是中国传统诗歌文化和世界诗歌文化的滋养;它虽然时间很短,但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有一批优秀的诗人创造了许多优秀的诗篇。中国诗歌在20世纪30年代和80年代有两大繁荣期。进入新世纪以来,新一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基础上依旧在努力。也可以讲,现阶段的新诗是处于“多元共生”的时期。就是说,中国新诗现在有多种创作形式与流派都共同存在着。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甚至后现代主义等等,当然还可以细分。我们在很短的时间里受到了从荷马到后现代主义的洗礼,再加上中国传统的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甚至民歌的熏陶,我们的诗歌呈现繁杂而多样的形式,这是十分正常的。在各种形式里诗人们都为我们留下了可以借鉴的好作品。中国的新诗正在建立较为完善的审美体系。当然,反过来讲,我们的新诗还是很稚嫩的,它的历史只是那么短暂的一瞬,它还有很多的问题,还需要涌现更多优秀的诗人来促进它的发展。因为它的短暂,因而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希望有志的青少年,厚积薄发,将来成为一个大诗人。
●《语文世界》:对于当代诗歌许多读者存在“看不懂”的现象,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您认为中学生应当怎样阅读新诗?
林莽:现代新诗是一种有一定文化层次的艺术作品,它也需要一定的审美培养。和中国传统的诗词一样,没有一个阅读培养的过程,不读上几十篇,那肯定也是不会欣赏的。
我们以前的新诗创作方法比较简单,现代的新诗多使用意象、通感、潜在心理的纵向挖掘、幻觉、下意识、梦境……这些方式使我们的新诗在理解上有了一定的难度。如果掌握了这些规律,那也就变得可以理解了。
我建议中学生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一些经典的现代主义的诗歌。这样可以少走弯路。我认为一首好诗应该具有以下几点:内在(是作者发自生命自身的真挚的体验和感受)、外延(诗中的文字能够使读者有更多的想象力并能启发人感知到文字之外的东西)、闪光(诗歌作品应该让读者有审美的愉悦)、音乐性(不是我们通常讲的押韵,而是有音乐的旋律感,有抑扬顿挫的音乐性的变化,甚至在形式上也应该有节奏和视觉上的变化)。这几点我认为是一首好的作品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当然这些也是在变化之中的,不是僵死的。一个优秀的诗人其写作一定不是陈旧的,没有创造力的,他的作品应该是新颖的,具有想象力的。他的表达一定是具体而深入细微之处的,是清晰的并可以感知到的,不是抽象而模糊的。总结一下就是:体现——内在、外延、闪光、音乐性;反对——抽象、模糊、陈旧;提倡——具体、清晰、新颖;注意,反对和提倡的两组词是相互对照的。同时我提示,差的诗歌作品大部分都是简单的、人云亦云的、没有什么新意的感受,只是分成了行就自认为是诗了;再有就是诗中总在说教,讲空洞的道理,严格地说,讲道理不是诗歌的任务,诗歌不是哲学和社会学的,它是属于语言艺术的;还有就是只有所谓美好的让人眼花缭乱的词藻,和人的心灵感受无关。凡是这样的作品,都不是好作品。
●《语文世界》:您是怎样走上诗歌之路的?您的第一首诗是怎样写出来的?请您谈谈您中学时代的阅读和写作情况。
林莽:对于诗歌,我在上初中时还没有太多的意识,一直到高中一年级“文革”开始,学校停课,我们放了几年的长假。就像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那些中学生。1967-1968年这段时间,我除参加学校必须去的活动外,大多时间在家看书,那时在同学、朋友间传递着的书,大多是十七、十八世纪的古典小说,当然也有诗歌,如普希金、莱蒙托夫、雪莱、拜伦等。那一时期普希金的诗对我影响较大,也就是从那时起开始对诗有了兴趣。在这之前,我在初中和高中期间对中国传统诗歌读了一些,大部分时间用在了学校要求的功课上。那时我对绘画更有兴趣,我从小学就业余学习画画,它对我后来的创作也是有很大帮助的。这在我的作品中是有所体现的。
1968年,我和一些同学联系到华北水乡白洋淀下乡插队,那儿出了一批诗歌的探索者,就是现在诗歌史上的“白洋淀诗歌群落”。我也是其中的一员。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在那样的背景下,在一些现代主义作品的影响下,那儿产生了一些新的诗作,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朦胧诗”的前身。
我是1969年开始诗歌写作的,算起来也有35年了。现在保存最早的一首诗是1969年11月写的《深秋》。这首诗共四节,当时到白洋淀的乡村,经济穷困,交通不便,远离父母和朋友,插队生活的孤独与失落,让我找到了诗歌这种表达自我的形式。不是为发表,不是为了当诗人,只是为了表达自己心灵的感受。因此,它虽然是简单的,有些浪漫主义的抒情,但它是从心底流出的,是我当时心情的真实表露。
●《语文世界》:近年来,您为当代新诗发展、培养新诗人做了大量工作,也积累了宝贵的诗歌教学经验,您对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教育有什么想法?爱好诗歌的中学生应当如何走上诗歌创作之路?
林莽:诗歌教育对每个人的开发我以为都是十分重要的,诗歌可以开发人对语言、声音、思维方式等等的感受与认知能力。不具有艺术思维方式的人,一定不是一个有创造力的人。说得简单些,从小读诗歌的孩子,在将来写作文时,他的语感都会比其他的孩子强。因为对诗歌的阅读,可以帮助我们打开认识相对于现实世界的另一个世界的窗口,在那个艺术的世界里人才会变得更丰富。
近几十年的世界发生了十分重大的变化,我们的文化同样也在变化。因而我们的诗歌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教材的变革是一个根本的变革,以前我们的教材是相当落后的,根本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让学生们多读些新的诗歌作品,认识什么样的诗歌是真正的艺术作品,这一点十分重要。有了这样的认识,再有一定的写作练习,我想一定会写出好作品的。有一点要提醒注意,那就是现代新诗是注重人生经验的,人的阅历,文化的积累,是完成好作品的基础,因此,诗歌创作一定不可急功近利。
我一直主张:人人都是艺术家,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诗人。但往往是习惯的,陈旧的审美方式和所谓的艺术作品的垃圾覆盖了我们闪光的心灵。谁能抚去它们,让自己的心灵发出光来,谁就是一个有创造性的诗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这种内在的潜质,它需要我们用认真的学习和一定时间的磨练来开启它。
链接阅读:林莽的第一首诗
深 秋
深秋临冬的湖水,
清澈而寒冷。
淡云深高的天空,
时而传来孤雁的哀鸣。
随风摇曳的芦苇,
低奏着凄凉的乐章。
大雁孤独的叫声,
像挽歌一样凄楚而哀痛。
那哀鸣而疾逝的身影,
掠过碧蓝的天空。
一切都如往的平静,
留下的只是几声嘶哑的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