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吸引力研究初探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yshis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高校竞争的不断加剧,高校迫切需要提高自身吸引力,本文从高校品牌资源、高校人力资源、高校地域与物质资源、高校科研与教学水平、高校管理理念与模式、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六个方面分析了高校吸引力的相关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关注并加强高校吸引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高校管理 高校吸引力 生源竞争 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2-0016-02
  
  一、引 言
  自从我国高校扩招以来,高校之间的竞争持续升温,对生源的争夺日趋白热化。然而,目前我国高校所采取的争夺生源的手段和策略,基本上都是在鼓动和诱导学生报考,而没有考虑到学生自身的需求和选择。自从2009年,教育部首次披露了应届高中毕业生弃考人数高达84万,比例超过了当年应届高中毕业生总数的10%,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高度的关注;2010年,弃考人数继续上升,总人数接近100万,其中选择出国留学的约占21.1%。这给了国内高校一记棒喝:伴随着高校大肆的扩张和扩招,生源危机已经初现端倪,高等教育已经开始步入买方市场。在此前提下,为保持稳定和优秀的生源,国内高校提高自身竞争力,加强高校吸引力建设已势在必行。
  二、什么是高校吸引力
  关于高校吸引力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68年美国的威廉姆(Wi1liam W. Purkey)和贝帝(Betty L. Siege1)提出“邀请教育(Invitational Education)”(也叫吸引教育)理论。邀请教育理论认为学校应该培育出对每个师生都具吸引力的环境,通过制定以学生为中心的政策制度,培育良好的教育环境,邀请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学校里,每个师生都感到自己是受欢迎和尊重的,也是被接受和欣赏的,师生可以充分发挥其潜能,实现其独特价值。这是一种基于人本主义思想和社会民主化实践基础上的,旨在探索面向21世纪学校教育的新型教育理论。
  在管理心理学中,吸引力指的是能引导人们沿着某一方向前进的力量。当人们对组织目标或自己可能得到的东西产生相当的兴趣和爱好时,这些目标就会形成对人们的吸引力,它一旦形成,就会引导着人们向目标不断地推进。笔者认为,我们今天所讲的高校吸引力,应分为三种:对科研教学人才的吸引力、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对教育资源的吸引力。本文主要从对学生的吸引力角度展开讨论。
  三、关注高校吸引力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规模扩张的步伐已经逐步放缓,继而转向注重内在质量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这种转变既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在不断的发展、创新的道路上取得丰硕成果,也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对自身发展的不断思考和探索。再者,伴随着毛入学率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在最新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的目标。人们对高等教育的关注已经不再是以前的能否上大学,而是为什么上大学,上什么样的大学。这也从客观上促进了高校要注重内涵建设,不断的强化竞争意识。高校吸引力正是高校竞争优势的外在表现之一,注重高校自身吸引力的提高,不仅是高校自我营销宣传的客观需要,也是高校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吸引力”的概念在管理工作中,作为一种观念或者是手段来讲,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当前时期,高校的学生工作正在从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转向以人为本的开放型、服务型模式,以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为目标的高校改革也已经拉开了序幕,关于高校吸引力的研究,也符合了这一进程的需要。
  四、影响高校吸引力的相关因素
  高校吸引力是一所高校综合实力的外在表现,判断一所高校是否具有吸引力或吸引力的大小,首先应分析与高校吸引力相关的因素,这些因素构成了高校发展的全部条件。本文从高校对学生吸引力的角度来分析高校吸引力相关因素是如何影响高校吸引力的大小,为此,我们构建了高校吸引力系统结构图,见图1。高校的吸引力系统要素主要包括:高校品牌资源、高校人力资源、高校地域与物质资源、高校科研与教学水平、高校管理理念与模式、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这六个方面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一个方面因素的作用发挥都将直接影响到高校吸引力的大小。
  高校品牌的建设与高校内外部环境密切相关,它是高校吸引力最直接的体现,不管是学生择校上大学,还是用人单位选择高校毕业生,均对高校品牌提出了要求。随着多年教育产业化的推动,高校品牌的重要性在高等教育界已成共识,品牌是高校的无
  
  * 本论文得到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项目资金支持(编号:SC10B002)
  
  形资产,它是一所大学在创立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积淀下来的,被社会所认可并信任,其实质是社会对高校办学理念以及高校的人才培养、科研能力、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综合认可程度。然而,国内很多高校在多年的持续扩张中,对于自身品牌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随着弃考人数的增加以及越来越多的学生放弃内地名校转而选择出国留学,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大部分高校的品牌吸引力已经有所下降。
  高校的人力资源主要指的是高校的师资、科研人才。梅贻琦说过:“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科南特也指出:“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它一代代教师的质量”,优秀的师资、科研人才是一所大学得以兴旺发达的根本,也是高校软实力的核心组成要素,只有有了一流的师资、科研队伍,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职能才可能得到较好的发挥,这也为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更好的实现提供了条件。
  高校地域与物质资源主要指的是高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地理环境以及学校所能支配用于教学、科研、生活等各方面的物质资源。我国高校分布从地理位置看,多集中在省会城市及直辖市,在数量上,从沿海地区到西部内陆呈自东向西逐步减少趋势,国内名校几乎全都集中在各省会或经济发达地区,这种地域优势基本不可能改变,或者说短时期内不可能得到改变,大量的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对于高校的选择是倾向于大城市或者是发达地区的,因此地域因素对于高校吸引力的影响短时期内不会有太大的变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将会呈现出逐步淡化的趋势。物质资源主要包括了用于教学、科研、生活的教室、实验室、宿舍以及各种设备、场地等基础设施,同时也包括了学校所能获得的各种经费、拨款,这些构成了高校的物质基础。
  科研与教学水平主要是指高校的人才培养能力和科研创造能力,是一所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体现,也是高校内涵建设的关键部分,它是构成高校吸引力的重点,同时也是高校的两大职能。主要包括教师的职业素能、学科发展水平、科研创新能力、人才培养的层次、规模和质量等内容。
  高校管理理念是“管理主体在管理实践、思维活动及文化积淀和交流中所形成的学校管理价值取向与追求,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延续性和指向性的学校管理认识、理想的观念体系。它是对现实学校管理的客观反映的概括和综合,是立足于学校管理实践的应然状态而作的一种整体把握”。[注1]作为担负着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重任的特殊机构,高校亟需转变管理理念,更新管理模式,以提高管理效率,为实现高校的职能创造良好的环境。北京考试报与新浪考试频道曾经做过“‘上大学,报清华北大还是选香港高校’的网络调查,调查中有65.48%认为香港高校好,有45.17%的调查对象认为香港高校占优势的原因是其‘教学理念先进’”。[注2]由此可见,在学生和家长心目中高校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对高校吸引力大小的影响的份量之重。此外,高校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还直接影响着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构建和大学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特别是对当前教育费用偏高的问题,完善的资助体系对于广大学生及家长来说是十分具有吸引力的,而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也不可忽视。
  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职能之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大职能归根到底也是为实现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提供支持。考察高校服务社会能力大小主要应包括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符合社会需求、高校能否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转化率、高校与社会组织或企业的合作程度、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水平及就业率、教育投资收益率等相关指标,这些指标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学生及其家长对学校的选择。
  五、高校吸引力系统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构成高校吸引力系统的六大要素中,各要素所发挥的作用不能简单的划分出主次来,高校吸引力的形成是各要素共同作用下的合力的表现。
  高校品牌是高校综合实力的外在反映,它包括了一所高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知名度主要是指校名、校标、校训等为社会大众所熟知的外部标志。高校的知名度主要在于宣传,但知名度高并不能代表社会对一所高校的认可度高,更不代表它决定于拥有好的品牌,高校品牌的好坏决定于高校品牌的美誉度。美誉度取决于高校的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学科建设、科研水平、社会服务及高校的物质资源等因素,而这些因素主要是以高校的人力资源实力和管理理念及管理模式为基础。
  高校的物质资源要求高校要具备很强的资源整合能力,以满足高校的硬件设施、基础设施和充足的经费的需求。高校的资源整合能力主要取决于学校定位、办学方向、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水平、社会声誉、办学效益、管理理念等因素,没有这些因素做保障,高校建设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高校的科研与教学水平不仅要有实力强劲的人力资源和充足的物质资源做保障,还要求高校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做保证,同时,还要受到高校服务社会能力的反作用。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如果得以很好的实现,必将反过来为高校带来更多社会资源,从而促进高校科研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高校人力资源建设是任何一所高校都不可能放松的环节,人才强校是任何一所高校发展的不二选择。要吸引更多更好的人才,不仅要求高校实力雄厚,能够提供优厚的待遇,同时也要求高校能够为优秀人才的提供发展平台,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高校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此外,高校的品牌与高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对于人才的吸引力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高校服务社会能力与高校的科研、教学水平直接相关,只有强大的科研实力和人才培养能力才能保证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的顺利实现,这与高校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密切相关。此外,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实现程度还受制于高校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同时在部分程度上还受高校地域位置的影响和制约。
  高校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是高校管理中的核心问题,直接决定着高校的发展方向和办学质量,直接影响了高校三大职能的实现,影响着高校的管理模式的选择、人才资源建设、科研与教学、品牌建设、校园建设等各个方面。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六大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相互决定,最终形成合力,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是高校软硬实力的综合反映,与高校职能密切相关,任何一方面要素的缺失或者作用减低,都将影响高校吸引力的提升。
  
  注 释
  1 学校管理理念.http://edu.yninfo.com/zhixiaoyoufang/201009/t2010 0914_1595953.html
  2 上大学,报清华北大还是选香港高校.http://news.survey.sina.com. cn/voteresult.php?pid=7990
  参考文献
  1 李世铎、周忠伟.高校教学吸引力调查[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2 汪克强、杨 剑、古继宝.高校人才吸引力与战略性资产积聚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5(8)
  3 施鲁莎.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概析[J].江苏高教,2009(2)
  4 罗求实.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理性反思与对策构建[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9(9)
  5 穆荣华、周义安、李卫星等.吸引力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J].江苏高教,1993(2)
其他文献
【摘 要】当今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危机问题直接关系到学校稳定、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本文探讨和分析了当前高职学生心理危机形成的原因,找出高职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努力探索出一条高职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模式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模式,以适应现代教学、教育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深化高职学生教学和教育的管理工作。  【关键词】高职学生 心理危机 危机干预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 要】日语的暧昧表达是日语语言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这种表达方式贯穿于日本人的日常语言生活中,反映出了日本特有的文化风貌。但是,这种表达方式的特殊性也使没有亲身感受过日本文化氛围的国外日语学习者感到困惑,成为日语学习的难点之一。本文对日语的暧昧表达进行分类解析,并就其文化背景做一探讨,以期能对我国的日语学习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暧昧表达 文化背景 日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6【文献
期刊
[案例]  四月一日是西方的愚人节。为了让学生对西方的文化有所了解,我校有关部门请本校的一位男英语老师利用学校晨会对学生作一些介绍。  雷人的一幕出现了。趁我们不注意的时候,讲台上突然出现了一个“怪物”,后来我们才知道,这就是所谓的“愚人节小丑”。头上,顶着一顶高帽,足足有半米长;鼻尖上,粘着一个大大的绿球;血盆大口;眉毛给修整成了倒八字;最显目的,是后背上还贴着一个大大的纸鱼。学生先是吓了一跳,
期刊
【摘 要】气体传感器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地介绍了SnO2气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对SnO2气敏传感器在不同的酒精浓度下的电阻值的变化情况以及环境湿度对传感器工作的影响情况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结论如下: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传感器本身的电阻值呈下降趋势;在相同的酒精浓度下(均取10ppm),随着环境湿度的增加,传感器的灵敏度下降。  【关键词】SnO2气敏传感器 灵敏度 湿度
期刊
对课堂教学进行教学评价是一项经常性的教学研究活动,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尤其是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尤为重要。  一、评课的方法  1.全面评课方法  即围绕课的设计思路、教案的书写、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各个部分的组织实施过程、学生身体承受运动负荷的情况、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心理活动的反映、教学场地器材的设置、运用等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  2.专题评课方法  即为了深入研究和解决某
期刊
古人在《学记》上曾指出:“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自,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可见古人非常注重提问的技巧。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重视提问的方法,他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我有一位好朋友,曾把万事指导我。你若想问真姓名,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做、何人、何如、何时、何地、何去。还有一个西洋派,姓名颠倒叫几何。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台湾著名教育家陈龙安教授经过多年的教学
期刊
一提起高三,我们的眼前便会出现一幅幅这样的画面:一间间显得拥挤的教室里,一张张被各种复习资料堆积如山的课桌后,坐着一个个灰头灰脑的高三学子;课堂气氛沉闷,学子们埋头题海,憔悴的脸、沉重的头深深埋在书山中。对于很多高三教师和学生来说,琅琅书声应该属于低年级,高三了还将时间花在朗读上,那简直是一种奢侈,甚至是一种浪费。殊不知,朗读对于高三复习同样重要。  一、认识朗读的重要性  高三语文课上,我们会无
期刊
【摘 要】教科书在教材资源系统中占据着核心的地位。教科书解读是有效利用教科书的前提,是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绕不开的话题。教科书解读成功与否关系到教师教学目标的把握、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及教学效率的提高。笔者从三个方面阐述利用教科书自身资源解读教科书:活用目录宏观解读教科书;巧用课题中观解读教科书;抓住课文中关键词微观解读教科书。  【关键词】利用 教科书 自身资源 解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
期刊
【评课引发的争论】  2010年11月,我们下校参加了评课诊课活动。教师上的是《〈卖报歌〉的诞生》第一课时,这是语文版教材四年级(上)的一篇课文。评课时,大家就教学中背景资料的呈现展开了争论。  以下是该课的背景资料呈现过程。  [导入新课]  1.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师生齐唱国歌。  2.教师导:你们知道《义勇军进行曲》是由谁作曲的吗?  生:聂耳  师:展示聂耳背景介绍,让学生读。  3.师
期刊
课程改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教育秩序的重建,新的教育的灵魂是“对话、协商、理解、调整和不断生成”。合作不仅是一种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也是一个重要的追求目标。试想,不会合作学习的教师,怎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对合作认识不足的教师,又怎能发自内心地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本文将从课程开发、课堂构建、语文教师专业成长三个方面来阐述语文教师的合作需求。  一、以合作的方式开发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课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