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材料对教育活动的效果和幼儿的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比较抽象、枯燥。因此,在幼儿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尝试为他们提供合适的、丰富的操作材料,让他们通过亲手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激发学习的兴趣,促进思维由具体向抽象转变。
一、围绕活动目标投放材料,实现材料的操作价值
目标是行动的宗旨,材料的准备必须从活动目标出发来考虑,把教师的教育意图和要求融进材料中,充分发掘材料的潜能,使之能实现多项目标,发挥最大的功效。例如在小班的数学活动中,围绕按圆点取物和按颜色分类这两个学习目标,我利用废旧材料(鞋盒、矿泉水瓶、吸管、小型雪花积木)制作了“搭建小堡垒”操作材料,小班幼儿喜欢搭建游戏,且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可以独立操作,也可以合作和竞争,对幼儿学习按圆点取物和按颜色分类有很大帮助。在幼儿的操作过程中,通过观察,此操作材料幼儿乐于去操作,而且也很方便,在完成按颜色分类这一预设目标时,几乎所有的幼儿都喜欢玩,因为在操作过程中幼儿能将相同颜色的雪花积木垒的高高的,而且操作的时间又比较长,幼儿在此过程中又能获得成功感。幼儿在进行按圆点取物时,可以两个小朋友合作游戏,一个幼儿操作,另一幼儿当裁判,裁判在检验对方是否正确的同时也在学习,两名幼儿都能达到预设的目标,然后互换角色再次游戏,操作的时间加长了,再加上互相竞争,幼儿又充满了好胜心,所以幼儿也乐于一遍一遍地去操作。
二、材料要有趣味性和可操作性,能提高幼儿的数学学习兴趣
材料不是越复杂越好,而是要安全便于操作。有时教师在材料准备上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却达不到预期效果。这不仅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而且影响了教育活动的质量。我们在设计活动材料时,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从易操作的角度来考虑。例如我制作的“钓鱼游戏”操作材料,用一鞋盒的半个空间制成小鱼塘,小鱼塘边放置了四个小桶(半截矿泉水瓶)和一根鱼杆,小桶上帖有数字标记。在操作过程中幼儿既能感知5以内物体数量及其与数字的对应关系,同时也培养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此操作材料富有趣味性,让幼儿在操作中感受材料的动感变化,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材料投放下去时,幼儿都非常感兴趣。开始游戏时,幼儿“享受”的是钓鱼的过程,鱼钓上来了顺手一放,想放哪个桶就放哪个桶,根本不注意桶上的数字,鱼钓完了,任务却没有按要求完成,针对这一情况,我想到了是否可以在桶上加个盖(盖是个动物头饰)给予制约,同时也为游戏创设了情景,幼儿在钓鱼的过程中,要依次打开桶盖,看到头饰时就会想到我要钓几条鱼给某某动物吃,通过在材料上的调整,幼儿在操作时,再也不会“随心所欲”,而是有条不紊的工作着,预设的目标也顺利达到了。
三、提供的材料要有层次性和多功能性
同一年龄的幼儿往往处于不同层次的学习起点上,因而,在投放材料时,我们首先尽可能做到同一教育目标中有水平层次不同、形式不同的多种材料。以学习数的分解组成的材料为例。我用纸芯做成了十个数字娃娃,小中班幼儿可以利用此材料认识数字并进行按数取物(给数字娃娃贴纽扣),大班幼儿可进行数的分解组成,操作时可根据大班幼儿水平层次的不同选择不同形式的材料,如能力较弱的幼儿可在数字娃娃的两只手臂上进行套环来学习数的分解组成,能力较强的幼儿可选择加减算式卡片进行数的分解组成操作。此材料还可以认识相邻数和单双数等。再以“果子时钟”材料为例。低水平:认识时钟及钟面结构,理解时针、分针的作用,在钟面摆放1—12的数字,认识整点。中水平:认识半点,学会按时间指示拨动时针和分针。高水平:能根据各种生活小图,选出时间卡,准确的拨动时钟,并说出什么时间应该干什么,从而感知时间的流動性。
四、材料的提供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在活动区中,教师提供材料时的难度应呈螺旋式上升状态,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年龄幼儿的需要。小班到中班再到大班的材料提供就应注意有区别,小班以及中班上学期在操作材料的提供上,更多的是一些动手操作方面的内容,而到了中班下学期以及大班时的操作材料在提供上可以多一些比较抽象的东西,难度有所提高。提供相同的材料,不同年龄班的要求要有所提高,如图形材料的提供上,一此大小、颜色不同的基本形状,小班幼儿要正确辨认他们是什么图形,并能在众多的图形中辨认出某一图形,中班需将这些图形按某一标准进行分类,中班下学期还应会将这些图形进行二次分类,大班幼儿则不仅要将这些图形进行分类,还要能进行记录。同一活动内容,在不同阶段应提供不同材料。如在分类活动中,起初提供一些图形相同、颜色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图形,让幼儿进行分类;过一段时间,老师再添加一些不同颜色的图形。使幼儿能排除干扰按某一特征进行分类。
五、数学活动区材料投放要适时的进行调整
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情况是教师判断材料投放与调整时机的另一个重要依据。材料是否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是否便于幼儿操作?是否能达成预设的教育目标?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幼儿与材料互动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作出判断,并适时地调整材料。例如,为了让幼儿熟悉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我们在数学活动区投放了操作材料“豆盒”。每个“豆盒”中有不同数量的豆子,幼儿通过摇晃盒子,可将豆子分成2份,如6颗豆子可以分成3和3、2和4……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幼儿最初只是热衷于摇晃豆盒来分豆子,对盒子中豆子分成“几和几”并不关注,加之材料操作方法简单,没过多久,幼儿对摇晃豆盒渐渐失去了兴趣。经过分析,我们在材料中增加了记录用的纸和笔,并提示幼儿可以将自己分豆子的情况记录下来。事实证明,这次我们对材料的调整是成功的。记录操作结果不仅可以帮助幼儿观察不同数量的豆子分成两份后的不同结果,更好地理解数的分解和组成,还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发展数字的书写能力和用记录的形式进行表征的能力。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个体差异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数学活动区中创设一个让幼儿尽其所能、乐在其中、充分发展自己的的环境,投放适宜的数学活动材料,让幼儿去操作、去探索、去体验,从而积累有关数学的知识与经验,这将对幼儿日后数学的学习和一生的成长起到积极地作用。
一、围绕活动目标投放材料,实现材料的操作价值
目标是行动的宗旨,材料的准备必须从活动目标出发来考虑,把教师的教育意图和要求融进材料中,充分发掘材料的潜能,使之能实现多项目标,发挥最大的功效。例如在小班的数学活动中,围绕按圆点取物和按颜色分类这两个学习目标,我利用废旧材料(鞋盒、矿泉水瓶、吸管、小型雪花积木)制作了“搭建小堡垒”操作材料,小班幼儿喜欢搭建游戏,且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可以独立操作,也可以合作和竞争,对幼儿学习按圆点取物和按颜色分类有很大帮助。在幼儿的操作过程中,通过观察,此操作材料幼儿乐于去操作,而且也很方便,在完成按颜色分类这一预设目标时,几乎所有的幼儿都喜欢玩,因为在操作过程中幼儿能将相同颜色的雪花积木垒的高高的,而且操作的时间又比较长,幼儿在此过程中又能获得成功感。幼儿在进行按圆点取物时,可以两个小朋友合作游戏,一个幼儿操作,另一幼儿当裁判,裁判在检验对方是否正确的同时也在学习,两名幼儿都能达到预设的目标,然后互换角色再次游戏,操作的时间加长了,再加上互相竞争,幼儿又充满了好胜心,所以幼儿也乐于一遍一遍地去操作。
二、材料要有趣味性和可操作性,能提高幼儿的数学学习兴趣
材料不是越复杂越好,而是要安全便于操作。有时教师在材料准备上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却达不到预期效果。这不仅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而且影响了教育活动的质量。我们在设计活动材料时,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从易操作的角度来考虑。例如我制作的“钓鱼游戏”操作材料,用一鞋盒的半个空间制成小鱼塘,小鱼塘边放置了四个小桶(半截矿泉水瓶)和一根鱼杆,小桶上帖有数字标记。在操作过程中幼儿既能感知5以内物体数量及其与数字的对应关系,同时也培养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此操作材料富有趣味性,让幼儿在操作中感受材料的动感变化,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材料投放下去时,幼儿都非常感兴趣。开始游戏时,幼儿“享受”的是钓鱼的过程,鱼钓上来了顺手一放,想放哪个桶就放哪个桶,根本不注意桶上的数字,鱼钓完了,任务却没有按要求完成,针对这一情况,我想到了是否可以在桶上加个盖(盖是个动物头饰)给予制约,同时也为游戏创设了情景,幼儿在钓鱼的过程中,要依次打开桶盖,看到头饰时就会想到我要钓几条鱼给某某动物吃,通过在材料上的调整,幼儿在操作时,再也不会“随心所欲”,而是有条不紊的工作着,预设的目标也顺利达到了。
三、提供的材料要有层次性和多功能性
同一年龄的幼儿往往处于不同层次的学习起点上,因而,在投放材料时,我们首先尽可能做到同一教育目标中有水平层次不同、形式不同的多种材料。以学习数的分解组成的材料为例。我用纸芯做成了十个数字娃娃,小中班幼儿可以利用此材料认识数字并进行按数取物(给数字娃娃贴纽扣),大班幼儿可进行数的分解组成,操作时可根据大班幼儿水平层次的不同选择不同形式的材料,如能力较弱的幼儿可在数字娃娃的两只手臂上进行套环来学习数的分解组成,能力较强的幼儿可选择加减算式卡片进行数的分解组成操作。此材料还可以认识相邻数和单双数等。再以“果子时钟”材料为例。低水平:认识时钟及钟面结构,理解时针、分针的作用,在钟面摆放1—12的数字,认识整点。中水平:认识半点,学会按时间指示拨动时针和分针。高水平:能根据各种生活小图,选出时间卡,准确的拨动时钟,并说出什么时间应该干什么,从而感知时间的流動性。
四、材料的提供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在活动区中,教师提供材料时的难度应呈螺旋式上升状态,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年龄幼儿的需要。小班到中班再到大班的材料提供就应注意有区别,小班以及中班上学期在操作材料的提供上,更多的是一些动手操作方面的内容,而到了中班下学期以及大班时的操作材料在提供上可以多一些比较抽象的东西,难度有所提高。提供相同的材料,不同年龄班的要求要有所提高,如图形材料的提供上,一此大小、颜色不同的基本形状,小班幼儿要正确辨认他们是什么图形,并能在众多的图形中辨认出某一图形,中班需将这些图形按某一标准进行分类,中班下学期还应会将这些图形进行二次分类,大班幼儿则不仅要将这些图形进行分类,还要能进行记录。同一活动内容,在不同阶段应提供不同材料。如在分类活动中,起初提供一些图形相同、颜色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图形,让幼儿进行分类;过一段时间,老师再添加一些不同颜色的图形。使幼儿能排除干扰按某一特征进行分类。
五、数学活动区材料投放要适时的进行调整
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情况是教师判断材料投放与调整时机的另一个重要依据。材料是否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是否便于幼儿操作?是否能达成预设的教育目标?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幼儿与材料互动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作出判断,并适时地调整材料。例如,为了让幼儿熟悉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我们在数学活动区投放了操作材料“豆盒”。每个“豆盒”中有不同数量的豆子,幼儿通过摇晃盒子,可将豆子分成2份,如6颗豆子可以分成3和3、2和4……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幼儿最初只是热衷于摇晃豆盒来分豆子,对盒子中豆子分成“几和几”并不关注,加之材料操作方法简单,没过多久,幼儿对摇晃豆盒渐渐失去了兴趣。经过分析,我们在材料中增加了记录用的纸和笔,并提示幼儿可以将自己分豆子的情况记录下来。事实证明,这次我们对材料的调整是成功的。记录操作结果不仅可以帮助幼儿观察不同数量的豆子分成两份后的不同结果,更好地理解数的分解和组成,还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发展数字的书写能力和用记录的形式进行表征的能力。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个体差异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数学活动区中创设一个让幼儿尽其所能、乐在其中、充分发展自己的的环境,投放适宜的数学活动材料,让幼儿去操作、去探索、去体验,从而积累有关数学的知识与经验,这将对幼儿日后数学的学习和一生的成长起到积极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