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节点的启示与意义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影片《祝福》在剧作艺术上最值得注意的不足是情节点Ⅲ的处理,这种处理极大地影响了影片的艺术效果。其理由如下:一、情节点Ⅲ与影片第一幕的开头不协调。二、情节点Ⅲ不符合人物性格的逻辑发展;三、情节点Ⅲ未能升华主题思想。
  关键词 电影《祝福》 情节点 情节点Ⅲ
  
  据鲁迅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祝福》_一直备受关注。在以往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多从电影改编或文化内涵等方面来探讨。其实,与其它改自世界名著的电影剧作相比,影片《祝福》本身存在较多不足。
  美国著名编剧、制片人悉德·菲尔德对电影有独到的见解。他在《电影剧本写作基础》睁影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幕占影片总长度的1/4,第二幕占影片总长度的2/4,第三幕占影片总长度的1/4。情节点是指倒可—个偶然事故、情节、重大事件,它“钩住”动作并且把它转向另一个方向,即转到第二幕和第三幕。情节点是电影情节的基本单位。菲尔德将影片第一幕结尾的情节点和第二幕结尾的情节点称为情节点和情节点苏牧在此基础上将影片第三幕的结尾称为情节点Ⅲ,即:剧本中结束全剧的一个特殊的场景、镜头或段落。影片情节点I和情节点II的作用主要是联结故事,推动剧情的向前发展。剧作家对情节点Ⅲ的设计和处理,让读者、观众领会到其在结构剧情方面的能力及艺术追求。
  《祝福》这部影片共90分钟,从情节点的角度看,最值得注意的不足是情节点Ⅲ的处理,这种处理极大地影响了影片的艺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情节点Ⅲ与影片第一幕的开头不协调
  影片《祝福》的第一幕(影片前面30分钟)是祥林嫂出逃到鲁镇的生活。第二幕(影片中间60分钟)是祥林嫂与贺老六在一起的生活。第三幕(影片最后30分钟)是祥林嫂再次流落到鲁镇的生活。影片的情节点1是卫老二在河边发现祥林嫂,这样就引出了祥林嫂与贺老六及其儿子阿毛的故事:情节点II是阿毛被狼吃了,丈夫死了,这是一个偶然事件,紧紧地“钩住”祥林嫂的去向,很自然地将故事转到第三幕上即:祥林嫂最后回到鲁镇及其遭遇:情节点Ⅲ是祥林嫂在大年夜冻死在鲁镇街头。
  导演桑弧在《祝福粉镜头剧本的情节点Ⅲ是:
  人们在放鞭。
  祥林嫂坐在桥边,冷的缩成一团。(出画)
  祥林嫂远远走来。
  祥林嫂:一个人死了以后到底有没有魂灵?一个死了以后到底有没有魂灵?告诉我!告诉我!
  祥林嫂走向村口,终于不支倒下死去。
  (旁白)祥林嫂,一个勤谨、善良的女人,经受了数不清的苦难和凌辱之后,倒下了,死了。(稍停)这是四十多年以前的事情,对,这是过去了的时代的事情。应该庆幸的,是这样的时代,终于过去了,终于一去不复返了。
  整部影片要讲述是在辛亥革命前后,一个中国农民妇女受难的一生。但情节点Ⅲ的处理太过突兀,导演让这个苦命的女人一下子愤怒起来,与影片的第一幕的开头极不协调祝福粉镜头剧本第—幕的开头是:
  字幕
  (向上拉)(渐显)我们追悼了过去的人,还要发愿:要自己和别人。都纯洁聪明勇猛向上。要除去虚伪的脸谱,要除去世上害己害人的昏迷和强暴。
  我们追悼了过去的人,还要发愿:要除去于人生毫无意义的苦瘸。要除去制造并尝玩别人苦痛的昏迷和强暴。
  我们还要发愿:要人类都受正当的幸福。——鲁迅(渐隐)
  (渐显)山坞。
  祥林嫂背柴。
  祥林嫂背柴过桥。
  祥林嫂背柴行进村口。(入画)
  电影《祝福》从祥林嫂死了丈夫,被逼出逃,到鲁四老爷家做工,与二任丈夫结婚生子,夫亡子失,最后回到鲁镇冻死街头。影片是关于一个不幸女人的悲情生活艺术片,整体框架清新淳朴自然。但影片的情节点Ⅲ与第一幕开头的字幕结合起来就变成一部说教片。其实,电影《祝福》分镜头剧本和最后剪辑成的影片与其文学剧本在情节点Ⅲ和影片第一幕的开头的处理是不一样的。
  《祝福》文学剧本中的情节点Ⅲ是:
  (五四)
  河边,即上次被绑去之处,祥林嫂凝望着河水。
  祥林嫂已经变了形了,披散着头发,“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方法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转。还可以表示是—个活物。她一首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直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望了一回,开始走。
  脚的特写。
  脚的特写。
  脚的特写。(渐渐慢)
  倒下。
  落叶吹过。
  《祝福》文学剧本第一幕的开头是:
  (鸟瞰)远远的一个穷僻的山村。(音乐)
  从模糊缓缓推近。(融入)外景。
  (缓缓摇过)
  (旁白)(低沉但苍劲的调子)“对今天的年青人来说,这已经是很早很早以前的事了,大约四十多年以前,辛亥革命前后,在浙东的一个偏僻的山村里。……”
  (音乐)从茅屋摇到一条人们用脚走出来的陡峭的山径。—个女人背着一筐柴,渐进。
  她衣服褴褛,形容憔悴,额边流着汗,近三十岁,沉思似的没有表情。这就是祥林嫂。
  在《祝福》的文学剧本中,剧作从秋天切入,展示春天的生活场景,然后由冬天落幕。这也是一个不错的结构。剧作者可以通过电影技术,尽可能地将鲁迅的作品中的人物生活化,让影片真实而生动地反映出祥林嫂的生活。这样的处理虽然未能让影片的思想内涵达到哲学层次上的超越,但也可以充分表现祥林嫂的个人命运和悲剧,使影片感人肺腑。
  从影片的情节点Ⅲ可以看出,剧作者是有意识地给影片一个积极的结尾。正如桑弧所说的“因此,祥林嫂最后的死去,所留给观众的,也应该是一种悲愤控诉的心情,而不是消极的哀愁。”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认识,影片的情节点Ⅲ反而让祥林嫂这个人物别扭起来。给观众留下说教的印象。如果能够把开端和结尾相连的话,会给整个影片增加一个电影化的点缀:开始是一条河。结尾是一片海洋。如果将影片《祝福》的开端看作一条小溪,而情节点Ⅲ的处理则是炽热的火焰山,让影片整体结构极不顺畅,极不协调:让观众感觉到影片并不是生命自然的流动,而是人工造作或是画蛇添足。所以,从结构上来看,情节点Ⅲ是影片《祝福》显著败笔之一。
  第二、情节点Ⅲ不符合人物性格的逻辑发展
  祥林嫂是一个非常丰富、独特、有深度且有代表性的人物。但是导演桑弧在处理《祝福》情节点Ⅲ时却相对教条化。导演桑弧对祥林嫂的定位是:“祥林嫂是一个被封建势力活活扼杀的善良无辜的灵魂……她给观众留下的深刻印象不是弱者,而是一个牺牲者。”据这样的总体认识,导演在影片的第三幕中安排了祥林嫂深夜出逃、新婚撞寨台,绝望中砍门槛等情节。如果说这些情节都还能将主人公的喜悦与痛苦、忍受与反抗、挣扎与绝望,较为自然流畅地展示给观众,那么情节点Ⅲ——祥林嫂从纵深处走到屏幕前来质问神灵,给观众的感觉就很不真实。试想这样一个背负着生活的苦 难和世人的嘲讽的苦命女人,连活下去都不可能了,她还能发出这样的声音吗?还有质问的力量吗?显然,情节点Ⅲ并不符合人物性格的逻辑发展。影片展现出来的并不是一个牺牲者。而俨然是一个反抗者,一个革命者,一个理智而智慧的斗争者。桑弧想要用这样的一个结尾来体现祥林嫂从迷信命运到怀疑命运,突出她认识上的一个重要变化,反映了被压在最底层的旧中国劳动妇女的萌芽状态的觉醒。剧作者对于人物情感、情绪、心理的体验不能只靠理智,相反,主要的靠直觉。电影《祝福》的剧作者带有的主观意图致使主人公祥林嫂看起来不真实,有雕刻的痕迹,成为剧作者的传声筒。
  第三、情节点Ⅲ未能升华主题思想
  《祝福》是鲁迅1924年写的一篇小说。鲁迅选取了妇女题材,深刻揭露封建思想文化的流弊和余毒。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王一川认为:“《祝福》反映的是一个人吃人的社会。鲁四老爷是封建社会的卫道士,卫老二、柳妈都是帮凶。祥林嫂是直接受害者。”
  影片第三幕中祥林嫂这个人物是在捐门槛,被驱逐,砍门槛等一系列精彩的情节中步步登山,最后这个勤劳善良却又不幸的女人终于被社会、被生活逼到了生命的尽头。由此故事情节到达最高峰。剧作者本应让影片戛然而止,把余味留给观众,或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口。给观众无限的思考空间。但是就在这个悲剧氛围最浓厚的最高峰上,剧作者却让主人公站出来面对观众对神灵进行质问。情节点Ⅲ做这样的处理就将整个影片的主题单一化。在谈对影片的主题思想的体会时,桑弧就曾说:“就今天来说,虽然黑暗的旧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但是‘祝福’对于我们仍具有很多的教育作用。……因此。我们还要为肃清自己身上的封建思想的残余影响而努力。”剧作者将观众的感受强行挟持到自己的主观意图上来,让观众看完电影后就强烈感受到是反封建、反迷信的说教意图。这种说教使情节点Ⅲ影片《祝福》的—个致命败笔。
  情节点Ⅲ,不仅要在形式上给影片画一个完整的句号,对主要人物的命运有个交待,更重要的是,影片结尾部分要传达出作家、艺术家想在影片中表达的全部思想、感受、情绪,并将这些思想、感受、情绪加以升华,上升到哲理的深度。也就是让影片达到哲学层次上的超越,而不仅仅是要观众受到教育。祥林嫂的经历本身就是那个年代的象征:夫亡,出逃、再嫁、再守寡、最后冻死街头。祥林嫂是黑暗社会的一面镜子,照出辛亥革命前后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并围绕她展现出一个民国初年的人物画廊。影片《祝福》可以是一部充满追求的,颇具品味的艺术电影,它能够成为一部以点到面。以个人述说历史的优秀影片。如果要在影片《祝福》中寻求更深刻的东西,可以通过情节点Ⅲ使观众的感情陡然升华,意识到影片反映的并不是祥林嫂一个人的命运和悲剧,而是整个鲁镇甚至整个中国全体人民的悲剧和命运,也是当时的社会和封建制度造成的中华民族的悲剧和命运。
  当然,造成这些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
  第一、影片拘泥于原著。
  优秀的改编作品是领会原作的神韵,从而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如果一味地忠实干原作,就会陷入原作的窠臼中。夏衍曾谈到:
  “在改编工作中,我力求做到的是:一、忠实于原著的主题思想,二、力求保存原作的谨严、朴质、外冷峻而内炽热的风格。”
  夏衍认为影片《祝福》要有时代背景、富有生活气息,但又一定要尊重原著,他将祥林嫂对鲁迅先生的问话:“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灵魂?”看作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所以最后将这个疑问改为自问式的独白。从影片的情节点Ⅲ可以看出正是由于这样的认识,剧作者很难走出原著的樊篱。
  第二、剧作者认识的局限性。
  五六十年代里,鲁迅在中国知识分子处于神圣的地位。早在三十年代,毛泽东就在《鲁迅论》中指出鲁迅是新中国的圣人。在毛泽东四十年代初写的《新民主主义论》里,鲁迅成了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所以当时的知识分子对鲁迅都有顶礼膜拜的心态。桑弧在《祝福》导演阐述中就表示:“当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翻读鲁迅先生的向封建黑暗势利进行搏斗的小说和杂文时,我们感到他是一个真正伟大的战士。……我们更以能够参与将这一不朽的文学名著搬上银幕的工作而感到光荣。”所以,剧作者更关注的是小说本身的内容,而不是电影艺术。
  第三、社会背景的影响。
  1955年至1966年,这一时期是中国电影事业曲折发展的时期。一方面是极“左”思潮的影响,电影工作者都以政治运动或行政手段去解决电影艺术问题。夏衍曾说过:“我接受这一改编工作就把它看作是一件严肃的政治任务。”另一方面,电影家对电影理论的学习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蒙太奇”、“电影锣鼓”、“创新独自”等理论,都表明了电影工作者探索的勇气。但“政治第一”的标准。导致大量电影创作未能上升到艺术创作的层次。总体来说,相对与国际影坛,中国当时的电影还很稚嫩的。这一时期的电影制作要达到艺术上的超越和升华是很困难的。所以更谈不上对影片中情节点Ⅲ的重视了。
  总之,从电影《祝福》情节点Ⅲ的不足及其原因可以看出的情节点Ⅲ在一部影片中的重要意义。塔尔科夫斯基曾说:“影像是真理的印象,让我们在盲目之中瞥见真理的灵光。具体的影像必然是忠实的……即便是最简单地展示,只要它是独一无二的,她就恰如生命本身。”如果说影片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那么情节点Ⅲ就是生命光环。情节点Ⅲ的升华使得影片能够成为一种生命,一种灵魂,一种不确切但又是非常真实的东西。在改编鲁迅这样的大师的作品的时候,电影工作者既要从整体上去把握其艺术风格,也需要从这些细枝末节去完善电影艺术作品,从而挖掘更出深远的意义。
其他文献
[摘要]电影课以鲜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西部地区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电影教学 西部地区 中学生 化学素养    《化学课程标准》确立了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的新课程理念。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中学生来说,科学素养不仅仅指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而是在
摘要 电视剧《潜伏》抛弃了常规的谍战剧叙事方式,探索了一条红色经典剧的美学新走向。重要的是它巧妙地坚守和重建了中国影视创作的宣教传统和价值取向,从而拥有了相当深刻的人文命题和思想深度。  关键词 《潜伏》 宣教功能 人文思想    继《我的团长我的团》热播以后,《潜伏》在高收视率浪潮中,创造了09荧屏最难得的“黑马”效应,也再度在荧屏掀起了谍战剧的热潮《潜伏》的成功,在于它抛弃了谍战剧的常规叙事方
[摘要]表现农村建设的24集电视连视剧《福星临门》以济宁市万名干部下乡包村,开展帮扶工作、推过新农村建设为背景,反映了包村干部到田庄村之后,田庄村村风民风发生的巨大变化。这部农村题材的轻喜剧,具有很强的故事性,时代特色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福星临门》春色满园 共同促进 构建和谐    弘扬时代精神的现实题材作品24集电视剧《福星临门》自3月9日至3月22日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放以来,在广大观众
[摘要] 法国“新小说派”代表人物罗伯一格里耶是一个兼具“新小说”和“新电影”双重身份的大师。他的代表作《去年在马伦巴》则被誉为是新小说和新浪潮的完美结合。这种结合具体表现在罗伯一格里耶作品的“文学性”和“电影性”的交融共生。  [关键词] 电影小说 电影性 《去年在马伦巴》    一般来说,小说家受制于文字,电影导演受制于镜头。但对于那些被冠以“作家电影”头衔的作家或导演来说。他们的创作。包括“
[摘要] 英国导演迈克·雷的《维拉-德雷克》以其一贯的人性关怀视野讲述了在1950年~代伦敦一位中年妇女维拉-德雷克的故事,这是一位普通的家庭妇女,她在料理家务之外,还秘密的义务帮助那些意外怀孕的底层妇女堕胎,对于依然实行1861年法案的伦敦来说,这是一种违法的行为。完全出于善意的维拉一德雷克终于还是没有逃脱这种与时代脱节的法律的监禁。  [关键词] 《维拉-德雷克》 监禁的身体 堕胎    迈克
[摘要]电影《长江7号》是周星驰作品的一个转型,它艺术地反映了底层生存现实,其悲喜剧的模式促进了主题的深化,丰富的艺术表现增加了可观赏性,而安贫乐道的道德规劝是影片的重要特质。  [关键词]底层 苦难 道德    进入新世纪以来,“底层”逐渐被视为当代文学领域一个引人注目的焦点。关注底层、表述底层成为一部分有良知和道德责任感的作家自觉承担的现实使命。难能可贵的是,代表先锋文化的电影也开始将镜头对准
[摘要]动态字体设计作为静态字体设计的发展和延伸,在设计规律和手法有相当一部分是继承自静态字体设计的规律和手法。动态画面毕竟同静态画面有很大不同,字体在网页、多媒体等产品中所承担的责任也较静态画面有新的变化。因此,动态字体设计有其自身独特的规律。动态字体设计是近年来出现的新课题,相信随着动态字体的不断发展,动态字体设计必将成为一门值得研究的新学科。  [关键词]静态 动态 传统字体 动态字体   
【摘要】韩剧在中国的流行给了人们很多的启迪。无论什么题材的韩剧,与其说演绎着故事,不如说是在传播富有浓厚东方韵味的儒家文化和精神,那唯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流畅的剪辑,以及偶像明星效应,这些都是韩剧独特的的艺术魅力。面对韩流,我们应该审视利弊,与时创新地改变我国某些流行文化的浮躁浅薄,更多地去发掘韩剧的优点,吸取其成功的经验,为我国的电视剧,特别是偶像现代剧的创作注入新鲜的活力:  【关键词】韩剧
[摘要] 以再现八十年代台湾黑道的《艋舺》,不仅创下台湾片史上首日最卖座票房,也是20年来首部挤进春节贺岁档的台产片。这部纯台湾血统的青春动作片,将镜头聚焦于台北早期最富社会活力的地区和黑道派别的角头,绘制出高度浪漫化的街头少年兄弟的草色年华,呈现了善与恶、爱与恨、生与死的模糊界限以及台湾元素与外来元素的暗涌交错。影片在唤醒观众记忆和博取观众泪水的同时,其建构的台湾气质的多元回归也值得我们深思。 
[摘要]《功夫熊猫》,作为—部西方对东方文化的诚意之作,它所传递的中国味道,在细节上体现出的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值得称道。同时,也应看到中国文化的面纱下流露出的一贯的“好莱坞制造”的理念,这里以“拜师学艺”和“神选”为例。  [关键词]《功夫熊猫》好莱坞制造 中国风    多少年来,几乎每一部功夫电影到了西方导演的手里便韵味全无,惨不忍睹,被诟病为“套着‘功夫面糊’炸的西式大餐”,就连双J合壁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