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言学习是以交际为目的的。为达到此目的,学生不但要学习语言本身,更应该了解以文化为基础的交际形式。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决定了当前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而且包括文化知识的传播和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文化意识 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能力 培养方法
《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言与文化是密切相关的。英语教学应有利于学生理解外国文化,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理解,进而拓展文化视野,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初步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学习英语不仅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与各国青少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还能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接受教育的选择和职业发展机会。学习英语能塑造学生开放包容的性格,发展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
《标准》在实施建议中进一步明确“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和语用中的文化因素,了解中外文化的异同”,“在体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既然语言和文化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那么英语教师就应当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发展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中各个成员的信仰、观念、风俗、行为、社会习惯等的总和,是在同一个环境中的人们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程序”。因此,文化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社会经验、受过相同教育的许多人所共有的心理程序: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依靠。我们在学习英语时可以看出使用该语言的社会文化,看到西方社会的自然环境、生产劳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典故、思维方式等。汉英语言丰富多彩,中西文化更是博大精深,通过对比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对语言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
二、文化差异
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人们,这种共有的心理程序之所以会有差异,是因为他们所受的教育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也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帮助学生理解文化内涵,增强文化意识,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了解外国文化的同时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不断提高综合文化素养。课堂教学活动可以在下列几个方面对中西文化的差异进行简单归纳。
1.自然环境。
中国人和英国人有关同样的季节的联想是不同的,原因就在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中国位于亚洲大陆,属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夏天最明显的特征是骄阳似火,炎热难熬。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夏日炎炎”,“火辣夏日”,夏天总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而英国位于北温带,属海洋性气候,夏天明媚温和,令人惬意。在汉语中的东风使人想到温暖和煦,西风则让人有种寒风刺骨的感觉;而在英国则相反。两地所处地理位置不同,感觉也就不同。
2.生产活动。
英国四周环水,水产捕捞业和航海业在其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故而与水产、航船有关的词语非常多,如fish in the air(缘木求鱼),an odd fish(怪人),miss the boat(错过机会)等。而在中国只有沿海地区才有渔民结网捕鱼,所以该类词语相对较少。表达用体力负运东西的动词在汉语中有许多,如扛、荷、挑、担、抬、背、驮、负、提、挎等,每个词都有一定的负运的东西与之相应(如,挑土、担水、提箱子),细密之极。英语中只有carry一词泛指这个动作。汉语之所以将这个动词细加区分,大概是因为中国长期处于农业社会,体力劳动特别多的缘故。汉语中我们会遇到“像老黄牛一样干活”、“气壮如牛”等词,英语中要表达同样的意思,会说work like a horse,as strong as a horse,flog a willing horse。为什么汉语用“牛”而英语用horse呢?答案是中国人向来用牛耕田种地,早期的英国人却用马耕作。牛和马在生产过程中分别成了两国人的好帮手,博得了人们的好感,词语中也就有了如上用法。
3.称谓、敬语、谦辞。
风俗习惯的差异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称呼、称谓:英语中的称谓名称比汉语中的要少得多。例如,英语中cousin一词,对应于汉语的表兄、表弟、表姐和表妹等。汉语把表亲关系区分得非常严格,既要说出性别,又要分出长幼,不像英语用一个词描述。英语中的称谓为数不多,除dad,mum,grandpa,aunt,uncle等几个称谓经常使用外,其他的几乎都不用。在英美国家,人们的相互称呼在中国人看来有违情理,且不礼貌,没教养。比如,小孩子可以不称爷爷奶奶为grandpa和grandma,而是直呼其名,这种做法在英美国家却是得体、亲切、合乎常理的,年轻人称老年人,只在其姓氏前加Mr.,M rs.或Miss。他们这些做法体现了西方人追求人人平等的思想。像称谓一样,英语中的敬语、谦辞也远远少于汉语。在英语中,不管对方年龄多大,地位多高,you就是you,I就是I,用不着像汉语那样用许多诸如“您”等敬语。
在英语中,这类词较少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西方人追求平等,二是他们长期以来尊重个人价值,乐于表现自己,强调培养个人自信心。受以上观念的支配,中西方人接受赞扬、祝贺时的反应也有很大区别。中国人听此类话语后会说一些谦虚的话,而西方人则会毫不犹豫地说“Thank you”。根据西方人的习惯,当他们赞扬别人时,总希望别人以道谢或爽快接受的方式作答,否则他们会认为对方对自己的判断力表示怀疑。而东方人则比较谦虚、谨慎,即使心里非常高兴,也不会坦然认同或接受对方的赞扬。
4.个人隐私。
对大多数西方人来说,向陌生人或不大熟悉的人提出How old are you? How much do you make? Are you married?等谈及年龄、收入、婚姻状况、宗教信仰、家庭情况等问题的话题属个人隐私范畴。忌讳别人问及。西方人寒暄最频繁的话题是天气的状况或预测。如:“It’s fine,isn’t it ?”“It’s raining hard,isn’t it?”“Your dress is so nice!”等。汉语里的寒暄有时还表示对对方的关心。如,“你今天气色不好,生病了吗?”“好久不见,你又长胖了。”“你又瘦了,要注意身体啊。”如果西方人听到你说“You are fat.”或“You are so thin.”等话语,即使彼此间较熟悉,也会感到尴尬,难以回答,因为这是不礼貌的。这又是双方所处的不同文化背景在起作用。西方人特别注重个人隐私,他们认为个人的事不必让别人知道,更不愿让别人干预。 5.宗教信仰。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反映,两种截然不同的宗教词汇是两个民族宗教观念迥异的真实写照。汉语中涉及宗教的词语多与此相关,如“天公”、“阴阳”、“菩萨”、“太极”、“道”等,如尊天命、行孝道、听天由命等也可见于日常语言当中。在英国,基督教为主要宗教,大量与此相关的词语陆续汇入英语,如angel(天使),monk(僧侣),religion(宗教),dean(教长)等,英语中涉及宗教的词语远比其他语种来得多。
6.历史典故。
用典是每个民族日常交谈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常常在不自觉间运用出于各自民族文化的典故,比如中国人会说:“真是马后炮!”“原来是个空城计啊!”西方人则会说:That all Greek to me.(我对此一窍不通)He’s a Shylock.(他是个守财奴)一谈用典,对对方文化了解不多的外国人大多感到相当费解,显然这是因为各民族文化不同的缘故。中国人的典故多源于古代名著、民间传说、神话及中国传统的体育娱乐项目,如象棋等,而西方人的典故则多出于莎士比亚戏剧和以后英美文学中的许多其他人物或名称,希腊、罗马神话,《圣经》中的人物、事件及传统的体育项目,如美国的棒球、橄榄球等。
7.思维方式。
英语注重运用各种具体的连接手段达到语法形式的完整。这些句子组织严密,层次井然有序,其句法功能一看便知。比如,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一见到if两句间的逻辑关系便一目了然。而汉语则很少使用连接手段,句子间的逻辑关系从外表不易看出。比如,“能走就走,走不了就放弃,还怕没办法?”几个句子间无连接成分,好像大量动词杂沓堆上,句间关系不易看出,但句子的意思却把它们联系起来。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这些差异反映了英汉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英民族重理性,重视逻辑思维;而汉民族重悟性,注重辩证思维。
三、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1.利用教材,学习文化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对语言知识的讲解传授,还要关注教材中隐含的文化现象和文化知识,向学生介绍相关的内容,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多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异同。如,称谓、电话用语、道谢、赞扬、致歉等方面与中国人表达的不同之处。还可以就课文中提到的某一典型的西方文化或西方国家和城市进行一定的拓展和延伸。
2.创设情境,营造文化氛围。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和谐自然的交流基于一定的情境。因此,教师应主动创设真实合理的情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合作,让学生在体验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增进对世界文化多元性的了解。小学生善于模仿,对表演也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在教材或阅读中出现反映文化差异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逐步增强其结合社会文化背景恰当使用语言的意识,从而营造一种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教室的“墙文化”为教学服务。确定主题让学生制作英语小报,画一画世界著名建筑,做一个展示。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仿佛置身于异国之中,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除了利用班级资源,还可以充分调动全校的力量,定期举办英语活动,如。英语文化节、英语周等。在活动期间,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影像让学生办英语小报和自编小剧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学生在这种立体多维的情境中,切身体验国外的民俗民风、自然景色和历史文化。
3.立足交流,感受文化差异。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free talk”环节能真正体现交流,不失为师生间自主、自由交流的“宝地”。那么,在free talk时,我们应该有意识地交流些什么呢?一位教师借班上课,为了拉近和学生间的距离,教师说:“I’m your new English teacher today.You can ask some questions about me.Who can try?…You,please.Good boy.”“How old are you?”教师稍稍犹豫,说“It’s a secret.”在西方国家,问别人特别是女士的年龄是很不礼貌的行为。我们的学生并不了解中西方的差异,但是,通过与教师的交流,每每得到这样的回答,学生就能自然地感受到教师没有告诉他年龄的原因,也就不会继续问这个问题了。Free talk时,教师还会经常表扬学生:“Your dress is really beautiful.”“Your bag is big and lovely.”有些学生沿袭了中国人事事谦虚的特点,回答道“No,no,just so so.”这时教师可以反问学生,“Look at my dress.Is it beautiful?”学生一般会回答:“Yes,it is very beautiful.”教师答:“Thank you.”通过这样的交流实践和体会,学生会逐渐感受到中英文化的差异所在,为形成初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做准备。
4.拓展词汇,体会文化含义。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英语中许多词有丰富的含义,教师可以利用词汇教学对其进行延伸。颜色词是十分典型的一类。英语中的颜色词大多含有其他含义。比如white 1ie表示“善意的谎言”;green-eyed不是绿眼睛,而是“忌妒、眼红”的意思;在汉语中红色是十分喜庆的颜色,而在英语中be in red表示“财政赤字、负债累累”;蓝色在英语中多表示“忧郁、沮丧”,I’m in blue today.表示“我今天情绪十分低落”。除了教授英汉词语间的差异外,教师还可以结合谚语拓展“言外之意”。比如在学到dog一词时,教师可以介绍一些关于狗的简单谚语,如,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its lucky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He is a lucky dog.(幸运儿)再比如black Friday意为“黑色星期五”,教师可以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文化意识 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能力 培养方法
《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言与文化是密切相关的。英语教学应有利于学生理解外国文化,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理解,进而拓展文化视野,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初步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学习英语不仅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与各国青少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还能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接受教育的选择和职业发展机会。学习英语能塑造学生开放包容的性格,发展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
《标准》在实施建议中进一步明确“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和语用中的文化因素,了解中外文化的异同”,“在体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既然语言和文化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那么英语教师就应当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发展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中各个成员的信仰、观念、风俗、行为、社会习惯等的总和,是在同一个环境中的人们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程序”。因此,文化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社会经验、受过相同教育的许多人所共有的心理程序: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依靠。我们在学习英语时可以看出使用该语言的社会文化,看到西方社会的自然环境、生产劳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典故、思维方式等。汉英语言丰富多彩,中西文化更是博大精深,通过对比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对语言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
二、文化差异
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人们,这种共有的心理程序之所以会有差异,是因为他们所受的教育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也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帮助学生理解文化内涵,增强文化意识,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了解外国文化的同时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不断提高综合文化素养。课堂教学活动可以在下列几个方面对中西文化的差异进行简单归纳。
1.自然环境。
中国人和英国人有关同样的季节的联想是不同的,原因就在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中国位于亚洲大陆,属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夏天最明显的特征是骄阳似火,炎热难熬。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夏日炎炎”,“火辣夏日”,夏天总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而英国位于北温带,属海洋性气候,夏天明媚温和,令人惬意。在汉语中的东风使人想到温暖和煦,西风则让人有种寒风刺骨的感觉;而在英国则相反。两地所处地理位置不同,感觉也就不同。
2.生产活动。
英国四周环水,水产捕捞业和航海业在其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故而与水产、航船有关的词语非常多,如fish in the air(缘木求鱼),an odd fish(怪人),miss the boat(错过机会)等。而在中国只有沿海地区才有渔民结网捕鱼,所以该类词语相对较少。表达用体力负运东西的动词在汉语中有许多,如扛、荷、挑、担、抬、背、驮、负、提、挎等,每个词都有一定的负运的东西与之相应(如,挑土、担水、提箱子),细密之极。英语中只有carry一词泛指这个动作。汉语之所以将这个动词细加区分,大概是因为中国长期处于农业社会,体力劳动特别多的缘故。汉语中我们会遇到“像老黄牛一样干活”、“气壮如牛”等词,英语中要表达同样的意思,会说work like a horse,as strong as a horse,flog a willing horse。为什么汉语用“牛”而英语用horse呢?答案是中国人向来用牛耕田种地,早期的英国人却用马耕作。牛和马在生产过程中分别成了两国人的好帮手,博得了人们的好感,词语中也就有了如上用法。
3.称谓、敬语、谦辞。
风俗习惯的差异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称呼、称谓:英语中的称谓名称比汉语中的要少得多。例如,英语中cousin一词,对应于汉语的表兄、表弟、表姐和表妹等。汉语把表亲关系区分得非常严格,既要说出性别,又要分出长幼,不像英语用一个词描述。英语中的称谓为数不多,除dad,mum,grandpa,aunt,uncle等几个称谓经常使用外,其他的几乎都不用。在英美国家,人们的相互称呼在中国人看来有违情理,且不礼貌,没教养。比如,小孩子可以不称爷爷奶奶为grandpa和grandma,而是直呼其名,这种做法在英美国家却是得体、亲切、合乎常理的,年轻人称老年人,只在其姓氏前加Mr.,M rs.或Miss。他们这些做法体现了西方人追求人人平等的思想。像称谓一样,英语中的敬语、谦辞也远远少于汉语。在英语中,不管对方年龄多大,地位多高,you就是you,I就是I,用不着像汉语那样用许多诸如“您”等敬语。
在英语中,这类词较少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西方人追求平等,二是他们长期以来尊重个人价值,乐于表现自己,强调培养个人自信心。受以上观念的支配,中西方人接受赞扬、祝贺时的反应也有很大区别。中国人听此类话语后会说一些谦虚的话,而西方人则会毫不犹豫地说“Thank you”。根据西方人的习惯,当他们赞扬别人时,总希望别人以道谢或爽快接受的方式作答,否则他们会认为对方对自己的判断力表示怀疑。而东方人则比较谦虚、谨慎,即使心里非常高兴,也不会坦然认同或接受对方的赞扬。
4.个人隐私。
对大多数西方人来说,向陌生人或不大熟悉的人提出How old are you? How much do you make? Are you married?等谈及年龄、收入、婚姻状况、宗教信仰、家庭情况等问题的话题属个人隐私范畴。忌讳别人问及。西方人寒暄最频繁的话题是天气的状况或预测。如:“It’s fine,isn’t it ?”“It’s raining hard,isn’t it?”“Your dress is so nice!”等。汉语里的寒暄有时还表示对对方的关心。如,“你今天气色不好,生病了吗?”“好久不见,你又长胖了。”“你又瘦了,要注意身体啊。”如果西方人听到你说“You are fat.”或“You are so thin.”等话语,即使彼此间较熟悉,也会感到尴尬,难以回答,因为这是不礼貌的。这又是双方所处的不同文化背景在起作用。西方人特别注重个人隐私,他们认为个人的事不必让别人知道,更不愿让别人干预。 5.宗教信仰。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反映,两种截然不同的宗教词汇是两个民族宗教观念迥异的真实写照。汉语中涉及宗教的词语多与此相关,如“天公”、“阴阳”、“菩萨”、“太极”、“道”等,如尊天命、行孝道、听天由命等也可见于日常语言当中。在英国,基督教为主要宗教,大量与此相关的词语陆续汇入英语,如angel(天使),monk(僧侣),religion(宗教),dean(教长)等,英语中涉及宗教的词语远比其他语种来得多。
6.历史典故。
用典是每个民族日常交谈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常常在不自觉间运用出于各自民族文化的典故,比如中国人会说:“真是马后炮!”“原来是个空城计啊!”西方人则会说:That all Greek to me.(我对此一窍不通)He’s a Shylock.(他是个守财奴)一谈用典,对对方文化了解不多的外国人大多感到相当费解,显然这是因为各民族文化不同的缘故。中国人的典故多源于古代名著、民间传说、神话及中国传统的体育娱乐项目,如象棋等,而西方人的典故则多出于莎士比亚戏剧和以后英美文学中的许多其他人物或名称,希腊、罗马神话,《圣经》中的人物、事件及传统的体育项目,如美国的棒球、橄榄球等。
7.思维方式。
英语注重运用各种具体的连接手段达到语法形式的完整。这些句子组织严密,层次井然有序,其句法功能一看便知。比如,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一见到if两句间的逻辑关系便一目了然。而汉语则很少使用连接手段,句子间的逻辑关系从外表不易看出。比如,“能走就走,走不了就放弃,还怕没办法?”几个句子间无连接成分,好像大量动词杂沓堆上,句间关系不易看出,但句子的意思却把它们联系起来。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这些差异反映了英汉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英民族重理性,重视逻辑思维;而汉民族重悟性,注重辩证思维。
三、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1.利用教材,学习文化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对语言知识的讲解传授,还要关注教材中隐含的文化现象和文化知识,向学生介绍相关的内容,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多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异同。如,称谓、电话用语、道谢、赞扬、致歉等方面与中国人表达的不同之处。还可以就课文中提到的某一典型的西方文化或西方国家和城市进行一定的拓展和延伸。
2.创设情境,营造文化氛围。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和谐自然的交流基于一定的情境。因此,教师应主动创设真实合理的情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合作,让学生在体验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增进对世界文化多元性的了解。小学生善于模仿,对表演也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在教材或阅读中出现反映文化差异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逐步增强其结合社会文化背景恰当使用语言的意识,从而营造一种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教室的“墙文化”为教学服务。确定主题让学生制作英语小报,画一画世界著名建筑,做一个展示。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仿佛置身于异国之中,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除了利用班级资源,还可以充分调动全校的力量,定期举办英语活动,如。英语文化节、英语周等。在活动期间,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影像让学生办英语小报和自编小剧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学生在这种立体多维的情境中,切身体验国外的民俗民风、自然景色和历史文化。
3.立足交流,感受文化差异。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free talk”环节能真正体现交流,不失为师生间自主、自由交流的“宝地”。那么,在free talk时,我们应该有意识地交流些什么呢?一位教师借班上课,为了拉近和学生间的距离,教师说:“I’m your new English teacher today.You can ask some questions about me.Who can try?…You,please.Good boy.”“How old are you?”教师稍稍犹豫,说“It’s a secret.”在西方国家,问别人特别是女士的年龄是很不礼貌的行为。我们的学生并不了解中西方的差异,但是,通过与教师的交流,每每得到这样的回答,学生就能自然地感受到教师没有告诉他年龄的原因,也就不会继续问这个问题了。Free talk时,教师还会经常表扬学生:“Your dress is really beautiful.”“Your bag is big and lovely.”有些学生沿袭了中国人事事谦虚的特点,回答道“No,no,just so so.”这时教师可以反问学生,“Look at my dress.Is it beautiful?”学生一般会回答:“Yes,it is very beautiful.”教师答:“Thank you.”通过这样的交流实践和体会,学生会逐渐感受到中英文化的差异所在,为形成初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做准备。
4.拓展词汇,体会文化含义。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英语中许多词有丰富的含义,教师可以利用词汇教学对其进行延伸。颜色词是十分典型的一类。英语中的颜色词大多含有其他含义。比如white 1ie表示“善意的谎言”;green-eyed不是绿眼睛,而是“忌妒、眼红”的意思;在汉语中红色是十分喜庆的颜色,而在英语中be in red表示“财政赤字、负债累累”;蓝色在英语中多表示“忧郁、沮丧”,I’m in blue today.表示“我今天情绪十分低落”。除了教授英汉词语间的差异外,教师还可以结合谚语拓展“言外之意”。比如在学到dog一词时,教师可以介绍一些关于狗的简单谚语,如,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its lucky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He is a lucky dog.(幸运儿)再比如black Friday意为“黑色星期五”,教师可以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