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夏阳似火蝉鸣响,教学改革有方向,科学提问新策略,课堂效率有保障。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从提问要激趣、提问要适时、提问要适度、提问要精炼和提问有层次五方面论述了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技巧。
【关键词】激趣;适时;适度;精炼;层次
课堂提问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手段,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重要环节。善教者一定善于提问,而善问是一种高超的教学艺术。教师设置高质量的提问,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开启学生创新思维的闸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紧密结合学生的具体学情,巧妙设置相应的课堂提问,使每一个提问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具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提问要激趣
由于初中数学知识比较抽象,不少学生往往感到枯燥无味,绝无兴趣而言。因此,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当前初中数学教学教师首要任务。我们在设计提问时必须从学生兴趣入手,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进行设问,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全面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原理、定理和解题方法。譬如,我在讲授“有理数的乘方”时,在课堂上依次进行一系列提问:“小曼手中一张白纸的厚度为0.08毫米的,六次对折后厚度为多少?假如对折100次,它的厚度将达到多少?折叠百次后是否比讲台高,甚至比教学楼还高?”许多学生被如此趣味性的提问所震撼,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学生的探究兴趣倍增,并在热烈的讨论,我点拨性大声告诉学生:“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全体学生无不感到惊讶,他们都急于想了解计算的方法,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拓宽了学生创新思维空间。
二、提问要适时
教师的何时发问是很讲究的,无“疑”而“问”是浪费时间。学生没有一定的感知,教师胡乱发问,往往使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而适时的课堂问题是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前提,不仅使学生心理上得到满足,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众所周知:教师课堂教学中的提问都是为了学生正确的回答。教师即使提出问题后,也应根据实际状况,留给学生有相应的思考时间,为学生搭建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服务。譬如,我在执教“垂径定理”的内容时,先展示题目:“平分弦(非直径)的直径垂直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然后提问:“请你思考后指出此题中哪个词最重要?”话音刚落,有个男生大胆回答道:“非直径。”接着我继续提问:“回答非常棒,但是其原因是什么?能否列举一个反例吗?”在类似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千万不能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从而学生在自主探究知识中“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进而高效达成充分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的教学目标。
三、提问要适度
提一个普通的问题容易,提出一个难度适中的问题就难。所谓适度,就是设置问题既不能太简单——学生一眼便知其答案,也不能太复杂——使学生百思不得其解。假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提出难度很大的问题,往往导致“问而不能答,启而不发”的被动局面,甚至加重了学生无形的压力和焦虑,其创新思维的空间也被压缩,致使课堂氛围死气沉沉。因此,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难容易度一点要适中,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趋向于教学目标,学生的求知欲望也同步提升。譬如,我在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钟表的常见问题时,就设计了三个问题:①中央台新闻联播开始的时间为晚上19点整,此时分针与时针的夹角为多少度?新闻联播结束的时间为7点30分,这个时候的分针与时针的夹角又是多少度?②时事政治较强的“焦点访谈”节目一般安排选择在晚上19点至20点之间,时针与分针重合这个时刻开始播出,请问“焦点访谈”播出的准确时间是多少?③如果现在是10点和11点之间的某一时刻,在这之后的6分钟,分针的位置与这之前3分钟时针的位置反向成一直线,那么现在的时间是多少?以上三个问题基本符合学生实际情况,既顾及了基础薄弱的学生,又满足了中等生的要求,也提升了优秀生思维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提问要精炼
课堂四十五分钟,弹指一挥间,假如教师的提出的问题质量不高,那等于是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因此,我们一定要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精炼的问题。但是,有些教师为了现实讲授内容的重要性,往往对一些问题进行重复性提示,从而导致部分学生不认真听讲,甚至产生期待教师再说一遍的不良习惯。其实,每一节课都有重点,它是学生学习的核心部分。衡量一堂课是否高效,有待于教师围绕重点和难点提出相应的问题,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譬如,我在执教“认识函数”一课时,鉴于函数概念对比较抽象,先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函数概念的内涵,然后提出问题:“假设三角形的底边为x,面积为y,则y是x的函数吗?其原因是什么?”许多学生在思、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领悟了函数的深刻涵义,从而正确把握函数的本质特征。
五、提问有层次
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教师的提问也应该有一定层次。因此,我们在实践中必须紧扣教材重点和难点,仔细分析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和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按照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循序渐进地设计出中高低难度的问题,使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素质逐步提高。教师设计的问题就知识范围而言,可以由小到大,先设问,后反问,再追问,最后得出概括的结论,进一步促使学生把握正确的思维方向,提高概括能力。假如教师的设问从大处入手,那绝不能让学生立即回答,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循循善诱的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切实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夏阳似火蝉鸣响,教学改革有方向,灵活提问新策略,课堂效率有保障。我们只有努力构建指向明确、具有适当思维容量的“问题链”,才能打通学生的解题思路,才能帮助学生把握知识脉络,才能使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良性迁移。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继述初中)
【关键词】激趣;适时;适度;精炼;层次
课堂提问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手段,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重要环节。善教者一定善于提问,而善问是一种高超的教学艺术。教师设置高质量的提问,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开启学生创新思维的闸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紧密结合学生的具体学情,巧妙设置相应的课堂提问,使每一个提问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具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提问要激趣
由于初中数学知识比较抽象,不少学生往往感到枯燥无味,绝无兴趣而言。因此,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当前初中数学教学教师首要任务。我们在设计提问时必须从学生兴趣入手,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进行设问,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全面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原理、定理和解题方法。譬如,我在讲授“有理数的乘方”时,在课堂上依次进行一系列提问:“小曼手中一张白纸的厚度为0.08毫米的,六次对折后厚度为多少?假如对折100次,它的厚度将达到多少?折叠百次后是否比讲台高,甚至比教学楼还高?”许多学生被如此趣味性的提问所震撼,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学生的探究兴趣倍增,并在热烈的讨论,我点拨性大声告诉学生:“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全体学生无不感到惊讶,他们都急于想了解计算的方法,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拓宽了学生创新思维空间。
二、提问要适时
教师的何时发问是很讲究的,无“疑”而“问”是浪费时间。学生没有一定的感知,教师胡乱发问,往往使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而适时的课堂问题是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前提,不仅使学生心理上得到满足,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众所周知:教师课堂教学中的提问都是为了学生正确的回答。教师即使提出问题后,也应根据实际状况,留给学生有相应的思考时间,为学生搭建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服务。譬如,我在执教“垂径定理”的内容时,先展示题目:“平分弦(非直径)的直径垂直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然后提问:“请你思考后指出此题中哪个词最重要?”话音刚落,有个男生大胆回答道:“非直径。”接着我继续提问:“回答非常棒,但是其原因是什么?能否列举一个反例吗?”在类似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千万不能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从而学生在自主探究知识中“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进而高效达成充分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的教学目标。
三、提问要适度
提一个普通的问题容易,提出一个难度适中的问题就难。所谓适度,就是设置问题既不能太简单——学生一眼便知其答案,也不能太复杂——使学生百思不得其解。假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提出难度很大的问题,往往导致“问而不能答,启而不发”的被动局面,甚至加重了学生无形的压力和焦虑,其创新思维的空间也被压缩,致使课堂氛围死气沉沉。因此,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难容易度一点要适中,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趋向于教学目标,学生的求知欲望也同步提升。譬如,我在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钟表的常见问题时,就设计了三个问题:①中央台新闻联播开始的时间为晚上19点整,此时分针与时针的夹角为多少度?新闻联播结束的时间为7点30分,这个时候的分针与时针的夹角又是多少度?②时事政治较强的“焦点访谈”节目一般安排选择在晚上19点至20点之间,时针与分针重合这个时刻开始播出,请问“焦点访谈”播出的准确时间是多少?③如果现在是10点和11点之间的某一时刻,在这之后的6分钟,分针的位置与这之前3分钟时针的位置反向成一直线,那么现在的时间是多少?以上三个问题基本符合学生实际情况,既顾及了基础薄弱的学生,又满足了中等生的要求,也提升了优秀生思维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提问要精炼
课堂四十五分钟,弹指一挥间,假如教师的提出的问题质量不高,那等于是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因此,我们一定要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精炼的问题。但是,有些教师为了现实讲授内容的重要性,往往对一些问题进行重复性提示,从而导致部分学生不认真听讲,甚至产生期待教师再说一遍的不良习惯。其实,每一节课都有重点,它是学生学习的核心部分。衡量一堂课是否高效,有待于教师围绕重点和难点提出相应的问题,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譬如,我在执教“认识函数”一课时,鉴于函数概念对比较抽象,先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函数概念的内涵,然后提出问题:“假设三角形的底边为x,面积为y,则y是x的函数吗?其原因是什么?”许多学生在思、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领悟了函数的深刻涵义,从而正确把握函数的本质特征。
五、提问有层次
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教师的提问也应该有一定层次。因此,我们在实践中必须紧扣教材重点和难点,仔细分析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和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按照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循序渐进地设计出中高低难度的问题,使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素质逐步提高。教师设计的问题就知识范围而言,可以由小到大,先设问,后反问,再追问,最后得出概括的结论,进一步促使学生把握正确的思维方向,提高概括能力。假如教师的设问从大处入手,那绝不能让学生立即回答,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循循善诱的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切实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夏阳似火蝉鸣响,教学改革有方向,灵活提问新策略,课堂效率有保障。我们只有努力构建指向明确、具有适当思维容量的“问题链”,才能打通学生的解题思路,才能帮助学生把握知识脉络,才能使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良性迁移。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继述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