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经济法课程教学模式的思考

来源 :科教新报·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sonp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以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颁布为契机,提出当前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应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为目标,以社会需求、职业发展为导向,并对传统经济法课程中教学模式的不足进行了梳理和总结,通过整合和完善教学内容体系,创新和改革教学方法,从实践性角度优化和提高经济法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经济法 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一、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价值目标
  作为我国高校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经济法有其自身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法律规范的修改和新的经济法律法规不断的出台,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出台的经济法律已有60多部,这些都体现了经济法的“新”。同时经济法的内容专业性很强,金融法、证券法的了解和运用需要有金融学知识,而会计法、审计法的认识和理解需要有财务知识,此外经济法又涉及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从经济管理主体到普通消费者,从宏观调控领域到微观市场行为,从生产环节到销售环节,经济法所涉猎的范围广度堪称法律学科中最高。针对经济法“新”、“专”、“广”的特点,就要求讲授经济法的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广泛涉猎其他交叉学科,既要培养学生对相关法律知识有牢固的掌握,又要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以解决实际问题。现代法学教育的理念在于培养法律人的思维能力,通过内化法律精神,形成自觉意识,并通过自身积极的行为来实现法律的价值和功能。作为复合型、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经济法教育,增强经济法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经济法律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其全面發展,应是经济法课程建设和改革的价值目标。
  二、经济法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计划欠缺科学性。
  目前经济法教学在课程设置方面主要采用“平台+模块”的结构体系,作为高校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和经济学和管理学的专业基础课之一,经济法的学时分配明显不足。通常法学类的课时为一学期51学时,非法学类(经管、公安、政管等专业)为34学时,受总学时的限制,教学计划的时数也会明显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法教学内容的展开。
  (二)教学内容欠缺针对性。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以及被灌输某种知识的地位,教学内容缺乏新颖性、生动性,通常这种“满堂灌”式的教学,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和教条,学生没有积极性和创造性,师生间也没有互动。根据笔者的调查,有些教师也会忽视不同专业学生对经济法知识需求的专业性,而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讲授相同内容,使得学生对这门课程缺少兴趣性。
  三、经济法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以“复合型、应用型”为主旨确定经济法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组织安排和教学方法。经济法的教学目标应当以培养不仅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知识,同时也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的法律职业者为导向。作为本科高校的经济法课程更应该以该学科的教学目标为尺度,围绕基础的、实务的知识结构,选取课程内容,构建教学体系。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构建经济法“基础理论——具体制度——法律应用”三位一体的课程内容体系,并加强法律实务的训练,首先,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结构,使其能较全面的掌握经济法的理论框架和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其次,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经济法教学,要着眼于应用,就必须保持对经济法前沿、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乃至热点问题的及时响应。此外,除了在内容上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外,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接受程度,做到因材施教。
  (二)以搭建网络教学为辅助合理规划经济法总学时。
  如前所述,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总学时普遍存在不足的情况,这必然导致教学课时安排与专业学科特点之间的矛盾。教师在一学期30个学时左右的课时范围内要完成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无疑难度较大。基于此,除了在教学过程中确立重点突出的教学大纲,合理规划经济法的总学时外,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经济法的网络问诊式教学活动。
  (三)以专业需求为导向确定经济法教学内容。
  要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法律人才,就必须具有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实际的应用能力,除了经济法的基础理论之外,最主要的内容是经济法的具体制度,这些制度是由经济法的各项法律法规构成,而这些法律法规又可分划分为通用性和专业性两大类。鉴于此,根据不同专业涉及的领域和各专业学生对经济法规范需求的侧重不同,可以将单行的经济法律法规归类并专题化。在实际操作中,经济法的专题部分可依据各专业的特色和学生知识结构的需求进行选择。通过专题化的形式,可以把教学重点放在具体法律的实用性规范上。这样的课程设计有利于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实务性和应用性,也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教学的有效性也会大大提升。
  四、结语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等教育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经济法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重要法律部门之一,应以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为宗旨,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改革为推动力,构建特色鲜明,以实践性为重点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从而实现复合型、应用型卓越性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
  作者简介:田静婷(1982—),女,陕西西安人,博士,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经济法、制度经济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用电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客户对供电的可靠性及供电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0KV柱上开关电器在配网中分段和支线的合理应用,为提高供电可靠性作出应有的贡献。但是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配电网的结构与布局日趋复杂,各种技术水平的开关设备有着不同的应用。  [关键词]10KV;开关;电器    0.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用电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客户对供电的可
期刊
摘 要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现代教育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远程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实施远程教育使得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对象发生了转变,这些转变又将带动班主任本身的作用进行改变,这就要求作为班主任适应远程教育模式并对自己的身份进行角色转换。只有这样,远程教育才能在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中更好的发挥作用。  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 班主任角色转换 理论基础  现代远程教育是指通过网络、视频电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本校商务日语专业日语听力教学实际情况,就影响学生日语听力能力的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学生“恐听”心理、语言环境等因素进行分析。在高职日语听力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够用为度、实用为主”“以学生为主体”等原则,采用传统教学法与“互动”“协作”教学方法相结合方式,积极引导其创建并参与异文化理解与交流环境,从而培养其日语听力技能。  关键词日语听力 因素 对策  世界国际化形势下,日语人才
期刊
摘 要肢残学生性格内向自卑,易走极端。关心引导他们要从细微处入手,不要大张旗鼓的宣传,也不用针对性的规定。如春风拂面细雨入心一般,温暖滋润肢残学生心灵,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肢残 正确 关心 引导  教师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总会碰到带有肢残的学生,这类学生往往有极强的自尊心,性格显得内向、自卑、孤僻,甚至易走极端。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
期刊
摘 要从漫画创作中的阅读顺序入手,以单元格阅读顺序、文字阅读顺序、画面视觉顺序三方面阐述漫画创作过程中要注意的阅读顺序。为其它漫画创作者揭示一些创作中容易忽略的问题。  关键词漫画 读者 阅读顺序  引导读者正确的阅读顺序,在漫画创作中是最基础的,但却最容易被忽略的问题。作者没有经历过正规的漫画创作学习或不善于思考,对阅读顺序的编排往往会出现错误。  阅读顺序其实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非常简单
期刊
摘 要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我们不断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途径和机制,而改进与创新的基本路径之一就是要更加重视大学生群体的接受情态及他们对教育的可接受性。本文以“人本”发展观为视角,在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运用接受理论的理论框架,探讨了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以期使这项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关键词思想政治
期刊
摘 要反垄断法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公平竞争、反对和限制垄断,从而保障和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并不是所有的垄断都会给经济带来负面影响,某些领域保持适当的垄断,反而有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因此在反垄断立法进行中,对其中的豁免制度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反垄断法 豁免制度 利益  一、反垄断法豁免制度的理论基础  (一)垄断能带来规模效益。市场经
期刊
摘 要英语是一种交流的工具,课堂中的英语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交流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现在英语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在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现代教育理念的影响下,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在高师综合英语课堂上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将从交际语言测试运用的角度分析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交际语言测试 综合英语课堂 交际能力  一、高师综合英语课堂中交际能力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了教师在科学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的误区,通过现状和问题分析,提出了教师如何正确合理地使用教学评价促进初中科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初中 科学 教学评价  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教学效果评价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旨是减负增效, 以往的教学评价方式不适合今天的教学,考试的绝对成绩已不再成为判断一个教师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在新的课改形势下,在了解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更
期刊
摘 要本文从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报检实务》课程的教学现状出发,提出课程教学过程中实践环节的设计、教学大纲的制定、师资力量的建设等一系列问题,提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证代考、校企合作等方式,推动《报检实务》课程教学环节的提高。  关键词报检实务 国际贸易 教学研究  一、前言  《报检实务》课程主要为学生讲授在办理商品出品出入境过程中的一些检验检疫行为,牵涉到对报检流程的了解、报检过程中报检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