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人工无法制作的特色锈及实例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nk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枚金代铜钱曾在沸水中煮过一刻钟,并在微波炉内高温烘烤过10分钟,锈无任何变化,两币的一些特征如下表:
  
  首先说“承安宝货”,粗看币锈并无奇特之处。据我的经验,这币表层的锈不算硬,而贴骨锈却非常坚硬,币锈堆积于表面,造型自然。两币相比较,“承安宝货”的锈远多于“至宁元宝”,除去锈重,两币重量是大致相等的。但从两币特征分析,“承安宝货”应比“至宁元宝”重2克左右。我还有两枚“承安宝货”,锈蚀不如此币严重,大小及厚度均同此币,却也恰比这枚重2克左右,这就表明这枚“承安宝货”由于严重锈蚀而大幅减重。事实上因锈蚀而大幅减重的古币并不少见,本人就集有多枚。简言之,这种特色锈的腐蚀能力特强,导致钱币大幅减重。此币无破损,听声暗哑,再加之此币的锈色明显比刊之于各类收藏杂志的同类锈色的钱币更真实可信,故此币应是开门之品。
  “至宁元宝”表面有红、绿、黑三种水银古,在强光特别是在灯光下配以放大镜可看得很清楚。据各种书刊说水银古是可信的真锈,也是在古钱中常能见到的,算不上奇特。奇特的锈是在币背紧挨穿廓左下方的两处小蘑菇锈(见图)。靠右的一处有三个小白点,实际上这是三个小蘑菇。在灯光下,小蘑菇的下部是很亮的黑水银古,小蘑菇顶部则呈现球形透明的银光。这种双色微型光亮的蘑菇锈是大自然的杰作,是令人迄今无法制作的,再加上这枚钱表面的锈就十分坚硬,所以也应是开门之品。
  
  估计有人要对这枚“至宁元宝”钱文提出质疑,但我要提醒质疑者,首先你必须招标请人制作出这种双色靓丽的特色微型蘑菇,再加水煮、高温烘烤无损伤之后,否则你的质疑就是苍白无力的。试想金国也是一个大国,铸钱处所并不唯一,要求钱文、材料绝对一致,是否妥当?特别是辽钱,各书皆称铜色水红,笔者个人认为,最多只能称辽钱的铜色呈水红者较多。辽国立国几百年,铸钱处所众多,几百年全国铸币皆铜色水红,你敢相信吗?果真如此,则辽国几百年如一日,犹如一个静止不变的社会,你敢相信吗?我坦言,我无法置信。看见一枚币平夷漫漶,则认为此种钱都平夷漫漶,这种观点未必完全正确,还得首先考虑锈的真伪,看今人能不能造出这种锈来,研究锈的真伪才是最重要的。钱文是可以仿得一丝不差的,这在假雕钱中已有先例,铜色水红是容易办到的,无铁的钱也是易制的,这些都只能作为古钱鉴定时的参考,惟独特色锈,今人无法制作,锈真则钱真。
  我参观过博物馆的古青铜器,锈很有特色,且给人以玉锈的感觉,也看过博物馆出售的仿制青铜器,粗看锈还像回事,细看则了无特色,更无玉感,有人说几可乱真,本人实在找不出乱真的感觉。应该认真研究真锈,举个简单例子,各书都提到了红、绿、黑三种水银古,其实,还有蓝、黄水银古,只是少见。这后两种水银古在我集的古币中就有。
  
  (责编:丁丑)
其他文献
首届中国民间国宝评审颁奖典礼”于6月20日在北京举行。春秋早期秦公壶、清沈铨《百鸟朝凤图》卷、清棋谱《渊深海阔》手稿、近现代岫岩玉龙床、当代大型檀香木雕《瑶池集庆》、清朱金木雕照壁从13329件藏品中脱颖而出,被授予首届“中国民间国宝”称号。至此,历时两年的民间国宝评选活动尘埃落定。然而,令专家和收藏界始料不及的是,民间国宝中竟没有瓷器和古钱币的身影,更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国宝评选过程中瓷器与古钱币
期刊
王莽为何废除了自己设计的颇有复古意味的“契刀五百”、“一刀平五千”,当然主要是经济上的原因。大面值的虚币,等于凭空搜刮劫取民脂民膏,遭到老百姓的抵制,故而无疾而终,这是王莽多次货币改革中的一段小插曲。  还有一段广为人知的传说,《汉书·食货志》载“莽讳卯金刀”:王莽窃取帝位后,非常心虚,惟恐汉室刘氏皇族复辟,自己的政权被推翻,“契刀五百”、“一刀平五千”两种钱币都有一个刀字,而刘邦的刘字(繁体)为
期刊
“贞通宝”为金宣宗完颜贞年间铸钱,在华光普先生主编的《中国古钱目录》中拓有铁母钱一残品。    此币(见图)径34.7毫米,厚1.8毫米,重8克。币色微红,币有裂痕,裂口内也锈迹斑斑。币的造型及钱文与谱录品神似,如“宝”冠右端的写法及“右”字第一横右端的一顿都与谱品相同。钱文在实物上是清晰无粘连的,只是因锈的堆积致“宝”字中的“王”字及“贞”字的中部不清晰。币锈自然,特别是币背的黑锈十分坚硬,用指
期刊
一、汉武帝开通古丝绸之路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于元狩二年二月,命车骑将军霍去病统率20万大军,西出陇西,兵发河西。大战祁连山、焉支山千余里,重击匈奴,历五王国,转战六日。匈奴内部分化,驻河西匈奴浑邪王率部落四万余众,归服汉朝,受到汉武帝欢迎,发车二万乘以迎之。  开通河西走廊,设立酒泉、张掖、武威三郡,实行屯田农耕,把敦煌作为开放城市与中亚各国开展丝绸贸易,进一步促进了西部地区政治、经济的
期刊
西周是中国最后一个奴隶制国家,西周墓葬中出土有很多反映当时生活习俗的日常用品,盛酒器就是其中代表性的器物。现就虢国博物馆馆藏的盛酒器——铜略举数例供大家欣赏。  凤鸟纹铜(图1)通高24.3厘米,通长31.4厘米,腹腔长径17.6厘米,短径13.3厘米。扁圆体,长方形子母口,半环形龙首管状曲流,虎首形流口。体下四鹰足,鹰巨冠圆睛,凸胸短翅,矮腿,五指分开,胸上饰云纹。盖顶有盘龙形握手,龙昂首盘体,
期刊
自笔者前年收藏到一枚古西夏国花钱牌,并在《收藏界》杂志发表以来。已经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从而打开了人们认识西夏花钱的一扇窗子,使人们对古西夏国的花钱有了初步的认识。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香炉,即焚香之器皿。焚香起源很早,最初是热带地区的居民为驱臭除秽而焚烧香料,而专门用于焚香之器皿,据目前所知,始于汉代,如著名的博山炉、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势力膨胀,“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这些世代相传的:土族贵族过着锦衣玉食的寄生生活,熏衣敷面,奢华腐朽,因此熏香之炉成为该时期上层贵族生活的必需品。此时的香炉一般并不具备精神上的内涵,只是—种高雅的生活用具。至唐宋时期,随着统治阶级对宗教
期刊
“崇宁通宝”有小平及折十钱。小平钱存世较少,大致可分大字、宽缘、缩范等版式。缩范小平钱极罕。所谓“缩范”,马定祥先生概括得非常形象。在《历代古钱图说》第95页,批注曰:“另有一种如折十缩小之字文者,珍。”换言之,似缩小的折十“崇宁通宝”钱。这种“崇宁通宝”小平钱,也有称“美制”者。  笔者珍藏着一枚缩范“崇宁通宝”小平钱。直径23.3毫米,穿径5.3毫米,厚1.6毫米,重4.2克。青铜质,字文完全
期刊
随着钱币收藏者队伍的壮大,中国钱币作伪的数量和“质量”又有了新的发展。笔者经过多年追踪调查,了解和掌握了大量作伪事实,其中使人上当最多、受害最甚的作伪事件有更进一步疯狂发展的趋向。因此有必要给予揭露,以引起同好的注意,加强防范。  前年开始,北京某古玩市场有售整罐的所谓“未经挑选处理”的“原始出土窖藏钱币”。从外表看,浮在面上的古钱,不但锈结成团,而且还紧密地与泥浆融合在一起,如果敲下一块清理观察
期刊
近日笔者在内蒙古包头市古玩市场,从一名泉友手中购得两枚西夏“天盛元宝”铁钱,一枚面星,一枚背月。面星钱径3.25厘米,重3.2克,厚0.13厘米(见图),背月钱径3.25厘米,重2.9克,厚0.13厘米(见图),两钱锈蚀不严重,基本完好,字迹清晰,可能是北方干沙坑出土的。两钱字迹有所不同,背月钱字体稍大一些,属于大字版的。听泉友说是从600枚铁钱中挑出来的,其中还有几枚宣和背陕铁钱。  内蒙古包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