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一书在阐述艺术对幼儿成长的价值中说:“艺术教育是一种真正的塑造完整的人的教育。”可见,艺术教育之于幼儿成长至关重要。同时,美术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其目标指向是“艺术的审美感受和审美表现”。而儿童艺术的特点以及学习方式,又决定了幼儿美术教育应该是一场愉快的游戏。
一、多元材料,让创作更具游戏性
艺术是幼儿的游戏,材料和工具是他们的玩具。无论是美术区域活动还是集体教学形式的美术创作,在材料的投放与使用上都可做以下探索。
一是“纸”的改变。纸在大小上有A3、A4、B5等,在材质上有铅画纸、宣纸、色纸等,在形状上有长条形、扇形、菱形等,不同大小、材质、形状的纸,从肌理、构图、布局等方面均给予幼儿不同的启示。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幼儿从纸平面向生活中其他的平面延伸。如在白汗衫上画京剧脸谱,在塑胶跑道上用粉笔写生,用树枝在泥地上作画等。而在立体的器物上作画,更是打破了传统平面的限制。如在纸箱的六个侧面画上“小蝌蚪找妈妈”的不同场景,在瓶子上画个笑脸……如此拓展作画空间,使幼儿的绘画更加丰富多样。
二是“笔”的改变。从蜡笔、粉笔、毛笔到棉签,甚至是扫帚均可作为“笔”来使用。而幼儿的手、脚也是天然的点彩或印章,还可以用嘴巴吹出一幅绝妙的画。说到印章就更多了,如藕片、瓶底、布球等生活材料,自然且生动。此外还有玩具水枪在白色横幅上喷出的水流线、蘸上颜料的气球摔在白纸上的印记、用宣纸按压刷上颜料的树皮后留下的纹理……而种子、果核、石子等也可供幼儿摆摆贴贴,使幼儿画作妙不可言。
三是“色”的改变。在幼儿用惯了各种颜色的蜡笔时,可让他们逐渐尝试用水粉、墨汁、丙烯等颜料作画。而将红苋菜、花瓣、小草……放在石臼里捣,捣着捣着最天然的颜料就制成了。这样的颜料也许不够鲜艳,但是却深受幼儿喜爱,因为这个过程太美妙了。
二、多种体验,让感受更具真切性
绘画是幼儿对生活或周围事物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它给予幼儿真切的感受,引发幼儿情感的共鸣。
一是丰富幼儿视觉体验。幼儿在发育的初级阶段,主要特征就是对直观、感性经验的依赖。因此,教学时可让幼儿观察生活中的真实材料,使他们获得美好的视觉感受。如在大班开展布球拓印“美丽的瓶花”活动时,幼儿先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指向于美术的观察与欣赏。当教师揭开瓶花遮布的一瞬间,幼儿们“哇”声一片,倾倒于瓶花的美丽。当欣赏到玫瑰时,有幼儿说:“那是新郎送给新娘的。”此刻,瓶花唤醒了他参加婚礼的美好记忆,也许还想到了象征着爱与浪漫的玫瑰花语。当然,实物、图片、视频以及艺术化的动画片,还有名画、名作,也都是幼儿观察的常用材料。如让大班的幼儿欣赏梵高的作品(如《向日葵》),跟他们讲梵高的故事,有助于他们临摹梵高的作品。
二是活跃幼儿的身心。儿童的艺术活动是他们内在的生命活动,是一种感性地把握世界的方式。因此,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幼儿获得真切的体验。例如,小班在学习美术《红树叶 黄树叶》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捡拾树叶,听脚踩落叶的“沙沙”声,静看落叶悠然飘落;中班在学习《变变变》时,可让幼儿给多变的图形添画,如让幼儿通过往墙上扔“鼻涕泥”的游戏,体会立体造型;在大班画“龙虾”时,教师可事先准备好小棒让幼儿们去“挑逗”龙虾……此时,有个小女孩偷偷地用手去抓龙虾,却被龙虾的钳子夹住,急得哇哇大叫,这个意外让所有的幼儿都感受到了龙虾那双钳子的威力。这些真切的体验,都可能释放幼儿绘画中“自己的声音”。
三、顺应天性,让表现更具本真性
教师不仅要关注幼儿可视、可听的真实表现与创造,更要关注其审美心理意象的创造,因为后者由于其内在性、过程性常易被忽视。因此,教师除了要关注幼儿的画面故事外,更应用心体察童心的绽放。
一是等待幼儿的审美发现。审美愉悦产生于生命的自我发现,强烈的情感体验是引发儿童灵感的动力。如毕加索的《哭泣的女人》,正是给幼儿欣赏的好作品。当幼儿们欣赏完毕加索的一组人物作品时出现了“意外”——有个男孩站起来激动地说:“老师,毕加索喜欢那个侧卧着的女人。”教师惊讶之余忙问:“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他从作品的颜色、线条的运用方面一一作答,教师也为其表现惊呆了。幼儿们围着作品认真地观看、交流……活动进入尾声。此时,教师说:“毕加索没有用嘴巴告诉我们他不喜欢这个女孩,而是通过画笔表现出来了。”话音刚落,有个女孩站起来说:“要是毕加索用嘴巴告诉她,朵拉会更伤心;他不想让朵拉太伤心,还是有点喜欢她的。”可见,每个儿童天生就是艺术家。
二是尊重幼儿的美术形式。美术形式是传达形象外观的结构图,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如在面对大班美术《我的梦》中的一幅作品时,幼儿用三角形状的物体和旁边的弧线共同表示龙卷风,用曲折线来表示自己在发抖、害怕。在成人的经验里龙卷风应是漩涡状的,而幼儿却用三角形和弧线来表示,因为在他们的经验里有尖尖角的东西就是很厉害且让人感到害怕的。这是幼儿独特的感受和理解,教师应尊重他们具有非凡表现力的创作。
三是珍视幼儿的真实内心。艺术活动是幼儿精神活动的表现,教师要珍视幼儿忠实于自己内心的品质。如大班在学习“我的自画像”时,有个幼儿的脸画得很小而且是方的,只有脸的中间部位。正当教师好奇时,他指指手里的镜子说:“我的脸就是这样的。”教师凑近一看,果真如此:小小的、方方的镜子里,确实只照见了脸的局部。又如,大班有个幼儿画了一幅名为《同伴》的作品:用锯齿线画牙齿,把整个嘴巴涂上红色,张开的“血盆大口”露出颗颗“利牙”,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问其原因,他说:“XXX经常骂人,还要打人。”马蒂斯说:“如果线条是诉诸于心灵的,色彩就是诉诸于感觉的……”这是幼儿内心感受的真实写照,教师也为之感动。
从某种程度上说,幼儿有一双慧眼,有自己看待世界的角度,也有自己表达感受的方式。美术活动是以活動过程本身为目的,寓教育于美的享受之中,使幼儿能够从自己的角度去表达事物,让幼儿的精神成长需要得到满足,并提高他们感悟生命的能力。教师应顺应幼儿天性,遵循美术教育的规律,让他们在美术活动中尽兴地“玩”,在玩中体会生命与艺术的真谛。
(责任编辑 张慧籽)
一、多元材料,让创作更具游戏性
艺术是幼儿的游戏,材料和工具是他们的玩具。无论是美术区域活动还是集体教学形式的美术创作,在材料的投放与使用上都可做以下探索。
一是“纸”的改变。纸在大小上有A3、A4、B5等,在材质上有铅画纸、宣纸、色纸等,在形状上有长条形、扇形、菱形等,不同大小、材质、形状的纸,从肌理、构图、布局等方面均给予幼儿不同的启示。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幼儿从纸平面向生活中其他的平面延伸。如在白汗衫上画京剧脸谱,在塑胶跑道上用粉笔写生,用树枝在泥地上作画等。而在立体的器物上作画,更是打破了传统平面的限制。如在纸箱的六个侧面画上“小蝌蚪找妈妈”的不同场景,在瓶子上画个笑脸……如此拓展作画空间,使幼儿的绘画更加丰富多样。
二是“笔”的改变。从蜡笔、粉笔、毛笔到棉签,甚至是扫帚均可作为“笔”来使用。而幼儿的手、脚也是天然的点彩或印章,还可以用嘴巴吹出一幅绝妙的画。说到印章就更多了,如藕片、瓶底、布球等生活材料,自然且生动。此外还有玩具水枪在白色横幅上喷出的水流线、蘸上颜料的气球摔在白纸上的印记、用宣纸按压刷上颜料的树皮后留下的纹理……而种子、果核、石子等也可供幼儿摆摆贴贴,使幼儿画作妙不可言。
三是“色”的改变。在幼儿用惯了各种颜色的蜡笔时,可让他们逐渐尝试用水粉、墨汁、丙烯等颜料作画。而将红苋菜、花瓣、小草……放在石臼里捣,捣着捣着最天然的颜料就制成了。这样的颜料也许不够鲜艳,但是却深受幼儿喜爱,因为这个过程太美妙了。
二、多种体验,让感受更具真切性
绘画是幼儿对生活或周围事物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它给予幼儿真切的感受,引发幼儿情感的共鸣。
一是丰富幼儿视觉体验。幼儿在发育的初级阶段,主要特征就是对直观、感性经验的依赖。因此,教学时可让幼儿观察生活中的真实材料,使他们获得美好的视觉感受。如在大班开展布球拓印“美丽的瓶花”活动时,幼儿先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指向于美术的观察与欣赏。当教师揭开瓶花遮布的一瞬间,幼儿们“哇”声一片,倾倒于瓶花的美丽。当欣赏到玫瑰时,有幼儿说:“那是新郎送给新娘的。”此刻,瓶花唤醒了他参加婚礼的美好记忆,也许还想到了象征着爱与浪漫的玫瑰花语。当然,实物、图片、视频以及艺术化的动画片,还有名画、名作,也都是幼儿观察的常用材料。如让大班的幼儿欣赏梵高的作品(如《向日葵》),跟他们讲梵高的故事,有助于他们临摹梵高的作品。
二是活跃幼儿的身心。儿童的艺术活动是他们内在的生命活动,是一种感性地把握世界的方式。因此,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幼儿获得真切的体验。例如,小班在学习美术《红树叶 黄树叶》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捡拾树叶,听脚踩落叶的“沙沙”声,静看落叶悠然飘落;中班在学习《变变变》时,可让幼儿给多变的图形添画,如让幼儿通过往墙上扔“鼻涕泥”的游戏,体会立体造型;在大班画“龙虾”时,教师可事先准备好小棒让幼儿们去“挑逗”龙虾……此时,有个小女孩偷偷地用手去抓龙虾,却被龙虾的钳子夹住,急得哇哇大叫,这个意外让所有的幼儿都感受到了龙虾那双钳子的威力。这些真切的体验,都可能释放幼儿绘画中“自己的声音”。
三、顺应天性,让表现更具本真性
教师不仅要关注幼儿可视、可听的真实表现与创造,更要关注其审美心理意象的创造,因为后者由于其内在性、过程性常易被忽视。因此,教师除了要关注幼儿的画面故事外,更应用心体察童心的绽放。
一是等待幼儿的审美发现。审美愉悦产生于生命的自我发现,强烈的情感体验是引发儿童灵感的动力。如毕加索的《哭泣的女人》,正是给幼儿欣赏的好作品。当幼儿们欣赏完毕加索的一组人物作品时出现了“意外”——有个男孩站起来激动地说:“老师,毕加索喜欢那个侧卧着的女人。”教师惊讶之余忙问:“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他从作品的颜色、线条的运用方面一一作答,教师也为其表现惊呆了。幼儿们围着作品认真地观看、交流……活动进入尾声。此时,教师说:“毕加索没有用嘴巴告诉我们他不喜欢这个女孩,而是通过画笔表现出来了。”话音刚落,有个女孩站起来说:“要是毕加索用嘴巴告诉她,朵拉会更伤心;他不想让朵拉太伤心,还是有点喜欢她的。”可见,每个儿童天生就是艺术家。
二是尊重幼儿的美术形式。美术形式是传达形象外观的结构图,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如在面对大班美术《我的梦》中的一幅作品时,幼儿用三角形状的物体和旁边的弧线共同表示龙卷风,用曲折线来表示自己在发抖、害怕。在成人的经验里龙卷风应是漩涡状的,而幼儿却用三角形和弧线来表示,因为在他们的经验里有尖尖角的东西就是很厉害且让人感到害怕的。这是幼儿独特的感受和理解,教师应尊重他们具有非凡表现力的创作。
三是珍视幼儿的真实内心。艺术活动是幼儿精神活动的表现,教师要珍视幼儿忠实于自己内心的品质。如大班在学习“我的自画像”时,有个幼儿的脸画得很小而且是方的,只有脸的中间部位。正当教师好奇时,他指指手里的镜子说:“我的脸就是这样的。”教师凑近一看,果真如此:小小的、方方的镜子里,确实只照见了脸的局部。又如,大班有个幼儿画了一幅名为《同伴》的作品:用锯齿线画牙齿,把整个嘴巴涂上红色,张开的“血盆大口”露出颗颗“利牙”,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问其原因,他说:“XXX经常骂人,还要打人。”马蒂斯说:“如果线条是诉诸于心灵的,色彩就是诉诸于感觉的……”这是幼儿内心感受的真实写照,教师也为之感动。
从某种程度上说,幼儿有一双慧眼,有自己看待世界的角度,也有自己表达感受的方式。美术活动是以活動过程本身为目的,寓教育于美的享受之中,使幼儿能够从自己的角度去表达事物,让幼儿的精神成长需要得到满足,并提高他们感悟生命的能力。教师应顺应幼儿天性,遵循美术教育的规律,让他们在美术活动中尽兴地“玩”,在玩中体会生命与艺术的真谛。
(责任编辑 张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