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262-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可是,我们教材所选的文本,很多与学生有一定的距离,让在时空上都有距离的读者、作者、作品中的人物对相同的一件事产生共鸣,这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使学生阅读文本时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历其事,使他们能够产生不读不快、欲罢不能之感。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呢?
1 创设丰富的情境,巧入文本
“ 让学生与文本对话”,首先要唤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悉心创设情境,创造一个师生、生生与文本相对话的交互情境,让学生走进文本,让文本进入学生心里。
教师悉心创设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引发学生想象力、激活思维力、诱发创造力的重要因素,是体验的前奏,是创新的需求。教师要创设的情境,在课堂教学中一般指模拟情境,可以通过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表演体会,语言描绘等方式来创设,而现代的多媒体课件演示则综合了上述手段。如教学《小镇的早晨》一课,大部分学生对江南水乡的小镇较为陌生,想象不到木船的摇橹声唤醒小镇后的恬静美。在教学中,教師便可利用课本中的插图、介绍水乡的图片、录像等手段再现水乡小镇的美丽,让学生通过直接的感知了解改革开放后的江南水乡,使他们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去感知事物,获得真实具体的感性经验,使学生很好地感受小镇的风光和人民的生活,激发起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这种种情景的创设,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江南水乡小镇的世界中,共同欣赏小镇的恬美。
2 以诵读促感悟,走进文本
诵读是中国古代语文教学最为显著的经验之一,语文学习重在培养语感,而语感的培养最主要的渠道就是读与背。如今,轻读、轻背仍是普遍现象,许多语文课堂几乎听不到琅琅的读书声了,没有了学生对语言品味之后的会心一笑——文本成了一种摆设。不读不背不积累语言,难怪学生无法写出好文章。在“课标”的引领下,我们的语文课堂要重视“读”,并且要真正的读——用眼看,用嘴读,用心想,读出感情,读出形象,读出感受……诵读适用于任何文体,特别适用于散文。《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一篇意境优美、有着诗一般语言的散文,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从听朗诵录音开始。录音一播放,朗诵者那深情的吟咏,犹如演员在背台词,好像把文字里蕴藏着的意义都诵读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感情,有气势……听着听着,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风景图:眉黛似的远山,苍翠欲滴的山林,飘逸的云彩……学生听了一遍又听一遍,已能领会到原文的一点意义了,诵读者的诵读已帮助学习者开启了文本意义之门,它引领着学习者跨进文本世界,徜徉其中,涵泳体悟。接着,要求学生依据个人的理解朗读、默读、诵读全文。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细嚼慢咽”,文本中一些细小的问题,诸如一个字、一个词语、一个标点,都能嚼出语文味。学生在诵读感知言语节奏之中,“任其浸润蔓延于身心全部”,“情以生文,文亦以生情……循环互发……庶渐渐可入佳境”。“佳境”即是读者与文本对话融合的状态。诵读,让学生在直接触摸语言中有所感悟,并在“悟”中自得;同时充分挖掘文本中的情感因素,反复品味,体会表达的精妙,并激发内心的感受,得到情的激发、智的启迪、美的熏陶。
3 字斟句酌品读,深入文本
教材中有许多精彩的语句,有生动形象的比喻,有节奏明快的排比,有惟妙惟肖的拟人等。这些优美规范的语言可谓文章中的精致之处,也是课文情理意趣之所在。对于这些经典的语句,教师要舍得花时间,引导学生去反复揣摩,品读乃至背诵,这样不但能感悟文本的人文内涵,陶冶学生的思想素养和审美情趣,而且对丰富学生的积累以及语感能力的培养无疑是一条捷径。在教学《搭石》这一课时,可以抓住了文中这样一个精彩的片段:
“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在这里可以设计这样的环节来一步步和学生一起品读课文:
3.1 这段话中哪些词语让你找到走搭石的感觉?(生讲到“协调有序”一词),哪句话又解释了“协调有序”这个词?
3.2 引领学生以前面的、后面的、男同学、女同学等不同形式反复读“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引导学生想象踏踏的声音从远处传来的迷人意境。
3.3 这么优美踏踏的声音在我们耳边萦绕,像什么?(训练口表能力,鼓励学生用上学过的优美的词语。)
3.4 指导朗读:多美妙的声音啊!请把这句话美美地读一读。(自由练读,指读。播放搭石主题画面,配乐创设情境引读)无论是晨曦初露之际,还是夕阳西下之时,一行人……(生接读)不论秋风习习,落叶纷飞,还是寒冬腊月大雪飞扬,只见一行人……(生接读)
读片段中,先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协调有序”这个词,再通过“踏踏”的声音表演朗读,让学生从本质上体会走搭石的“协调有序”,突出了协调有序的意境美,最后通过想象和创设情景反复品读。教学中,我没有只停留在“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层面上,而是通过咀嚼文字,开掘语言表象;通过涵泳句子,链接语言镜像;通过想象语段,丰富语言视像,使教学散发出浓郁的语文味,使学生受到多角度的情感熏陶。
4 积累联想,拓展文本
文本中有许多地方都留有想象的空间,它们往往饱含着某些不确定的模糊的韵味,留下了能放飞读者思维的“空白处”。教学时,我们应紧紧抓住这些“空白处”,设计一些富有情趣的“语言训练”进行扩充拓展,使之更具体更丰满,从而训练学生言语表达,丰富学生的内部情感。课堂中这样有效的练笔,能将阅读中获得的感悟和积蓄的情感沉淀下来,久而久之,就能凝成学生的思想,内化成言语实践的能力。《女娲补天》是一篇神话故事。神话故事最大的特点是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力。我在教学中就抓住课文中的空白点,让学生进行想象小练笔。课文中女娲找五彩石部分,只写到了女娲忙了几天几夜,而没有写女娲是怎样找的。于是我让学生根据神话故事的特点发挥自己奇特的想象,写几句话:“女娲会到哪些地方去找,怎样找?”
有的学生写:“在黑黑的山洞里,女娲边走边用手摸着每一块石头,细细地分辨着。她走遍了每一个山洞,终于在最后一个山洞里找到了白颜色的石头。”
有的学生写:“女娲来到枫树林里,在每一颗树底下仔细地寻找,终于在一堆石头中找到了一块红色的石头。”
有的学生写:“女娲走了很多地方,一块五彩石也没有找到。她气喘吁吁地来到悬崖边,在峭壁上,她看到了一块黄颜色的石头。她高兴极了,就小心翼翼地走过去拿了。”
诚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途径和方法还有很多,谨以此文抛砖引玉,旨在引起同仁们对于文本解读的深入思考,对于深入理解文本途径和方法的更多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可是,我们教材所选的文本,很多与学生有一定的距离,让在时空上都有距离的读者、作者、作品中的人物对相同的一件事产生共鸣,这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使学生阅读文本时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历其事,使他们能够产生不读不快、欲罢不能之感。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呢?
1 创设丰富的情境,巧入文本
“ 让学生与文本对话”,首先要唤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悉心创设情境,创造一个师生、生生与文本相对话的交互情境,让学生走进文本,让文本进入学生心里。
教师悉心创设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引发学生想象力、激活思维力、诱发创造力的重要因素,是体验的前奏,是创新的需求。教师要创设的情境,在课堂教学中一般指模拟情境,可以通过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表演体会,语言描绘等方式来创设,而现代的多媒体课件演示则综合了上述手段。如教学《小镇的早晨》一课,大部分学生对江南水乡的小镇较为陌生,想象不到木船的摇橹声唤醒小镇后的恬静美。在教学中,教師便可利用课本中的插图、介绍水乡的图片、录像等手段再现水乡小镇的美丽,让学生通过直接的感知了解改革开放后的江南水乡,使他们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去感知事物,获得真实具体的感性经验,使学生很好地感受小镇的风光和人民的生活,激发起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这种种情景的创设,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江南水乡小镇的世界中,共同欣赏小镇的恬美。
2 以诵读促感悟,走进文本
诵读是中国古代语文教学最为显著的经验之一,语文学习重在培养语感,而语感的培养最主要的渠道就是读与背。如今,轻读、轻背仍是普遍现象,许多语文课堂几乎听不到琅琅的读书声了,没有了学生对语言品味之后的会心一笑——文本成了一种摆设。不读不背不积累语言,难怪学生无法写出好文章。在“课标”的引领下,我们的语文课堂要重视“读”,并且要真正的读——用眼看,用嘴读,用心想,读出感情,读出形象,读出感受……诵读适用于任何文体,特别适用于散文。《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一篇意境优美、有着诗一般语言的散文,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从听朗诵录音开始。录音一播放,朗诵者那深情的吟咏,犹如演员在背台词,好像把文字里蕴藏着的意义都诵读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感情,有气势……听着听着,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风景图:眉黛似的远山,苍翠欲滴的山林,飘逸的云彩……学生听了一遍又听一遍,已能领会到原文的一点意义了,诵读者的诵读已帮助学习者开启了文本意义之门,它引领着学习者跨进文本世界,徜徉其中,涵泳体悟。接着,要求学生依据个人的理解朗读、默读、诵读全文。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细嚼慢咽”,文本中一些细小的问题,诸如一个字、一个词语、一个标点,都能嚼出语文味。学生在诵读感知言语节奏之中,“任其浸润蔓延于身心全部”,“情以生文,文亦以生情……循环互发……庶渐渐可入佳境”。“佳境”即是读者与文本对话融合的状态。诵读,让学生在直接触摸语言中有所感悟,并在“悟”中自得;同时充分挖掘文本中的情感因素,反复品味,体会表达的精妙,并激发内心的感受,得到情的激发、智的启迪、美的熏陶。
3 字斟句酌品读,深入文本
教材中有许多精彩的语句,有生动形象的比喻,有节奏明快的排比,有惟妙惟肖的拟人等。这些优美规范的语言可谓文章中的精致之处,也是课文情理意趣之所在。对于这些经典的语句,教师要舍得花时间,引导学生去反复揣摩,品读乃至背诵,这样不但能感悟文本的人文内涵,陶冶学生的思想素养和审美情趣,而且对丰富学生的积累以及语感能力的培养无疑是一条捷径。在教学《搭石》这一课时,可以抓住了文中这样一个精彩的片段:
“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在这里可以设计这样的环节来一步步和学生一起品读课文:
3.1 这段话中哪些词语让你找到走搭石的感觉?(生讲到“协调有序”一词),哪句话又解释了“协调有序”这个词?
3.2 引领学生以前面的、后面的、男同学、女同学等不同形式反复读“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引导学生想象踏踏的声音从远处传来的迷人意境。
3.3 这么优美踏踏的声音在我们耳边萦绕,像什么?(训练口表能力,鼓励学生用上学过的优美的词语。)
3.4 指导朗读:多美妙的声音啊!请把这句话美美地读一读。(自由练读,指读。播放搭石主题画面,配乐创设情境引读)无论是晨曦初露之际,还是夕阳西下之时,一行人……(生接读)不论秋风习习,落叶纷飞,还是寒冬腊月大雪飞扬,只见一行人……(生接读)
读片段中,先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协调有序”这个词,再通过“踏踏”的声音表演朗读,让学生从本质上体会走搭石的“协调有序”,突出了协调有序的意境美,最后通过想象和创设情景反复品读。教学中,我没有只停留在“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层面上,而是通过咀嚼文字,开掘语言表象;通过涵泳句子,链接语言镜像;通过想象语段,丰富语言视像,使教学散发出浓郁的语文味,使学生受到多角度的情感熏陶。
4 积累联想,拓展文本
文本中有许多地方都留有想象的空间,它们往往饱含着某些不确定的模糊的韵味,留下了能放飞读者思维的“空白处”。教学时,我们应紧紧抓住这些“空白处”,设计一些富有情趣的“语言训练”进行扩充拓展,使之更具体更丰满,从而训练学生言语表达,丰富学生的内部情感。课堂中这样有效的练笔,能将阅读中获得的感悟和积蓄的情感沉淀下来,久而久之,就能凝成学生的思想,内化成言语实践的能力。《女娲补天》是一篇神话故事。神话故事最大的特点是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力。我在教学中就抓住课文中的空白点,让学生进行想象小练笔。课文中女娲找五彩石部分,只写到了女娲忙了几天几夜,而没有写女娲是怎样找的。于是我让学生根据神话故事的特点发挥自己奇特的想象,写几句话:“女娲会到哪些地方去找,怎样找?”
有的学生写:“在黑黑的山洞里,女娲边走边用手摸着每一块石头,细细地分辨着。她走遍了每一个山洞,终于在最后一个山洞里找到了白颜色的石头。”
有的学生写:“女娲来到枫树林里,在每一颗树底下仔细地寻找,终于在一堆石头中找到了一块红色的石头。”
有的学生写:“女娲走了很多地方,一块五彩石也没有找到。她气喘吁吁地来到悬崖边,在峭壁上,她看到了一块黄颜色的石头。她高兴极了,就小心翼翼地走过去拿了。”
诚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途径和方法还有很多,谨以此文抛砖引玉,旨在引起同仁们对于文本解读的深入思考,对于深入理解文本途径和方法的更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