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会计核算和管理的方式逐渐转变为会计电算化模式,同时会计电算化在企业的迅速普及和应用,促进了社会对高层次会计人才的需求。本文笔者主要谈了当前高等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遇到的一些问题,通过分析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提出了一些改进对策。
【关键词】高等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对策
会计电算化是指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的有效应用,是计算机信息技术与会计理论的有效整合。当前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及信息化的发展,会计人才需求层次会不断提升,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将从普通记账型逐渐向能够利用信息化手段,具有实务工作经验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转化。这对高等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增强社会竞争力,高等院校必须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深入结合,从而更好的培养出实际应用型人才。
一、当前会计专业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培养目标
当前高等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培养目标主要体现在:一是会计专业的学生通过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学习,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方法,掌握计算机和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能操作使用会计软件,还要了解会计软件各模块之间的钩稽关系。二是对会计软件进行一般维护,学习排除操作过程中出现的软件及硬件各种常见故障。培养出的会计专业毕业生要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职业性和综合性,能够满足中小企业对会计人才的现实需求。
二、加强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职业教育旨在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的综合执业能力。这在目前职业教育中已基本达成共识。具体到电算化会计教学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电算化会计的实践性教学。在职教方面,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学习能力稍差一些,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是目标。另外从某种程度上讲,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还处于电算化起步发展阶段,学生的培养不能脱离实际。对职业教育来说,会计电算化教学目标应定位在培养中等会计电算化人员,他们能够借助相应软件平台运用一些信息化工具,处理会计业务,准确及时提供各类会计信息,解决一些日常维护问题,参与部分企业管理,这在教学中应得到重视和体现。
三、当前高等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等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混乱
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将直接决定教学内容和重点。然而目前的情况是一些学校的电算化教学目标各不相同。有些学校将教学目标定位于电算化会计相关理论的学习与理解,因此有些学校将这门课命名为“会计信息系统”或“财务信息系统”,注重信息系统的整体框架结构的理解,侧重点在于理论知识。另外一些学校将这门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 注重软件技术的研发。 还有一些学校将该课程的目标定位于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教学目标比较混乱,导致教学内容多种多样,难以找到统一的教学重点。
(二)教学模式和方法陈旧,创新不足
通常会计电算化教学采取“以教为主,以学为辅”教学模式,即采取老师讲、演示→学生听、看→学生操作的流程;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主要以课本实例顺向讲解,而不是以逆向讲解,拓展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中的弊端,使得学生动手能力较差,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发展,一旦遇到问题,便迫不及待的找老师解决问题,老师有时在课堂需要耽误很多时间给学生解决问题,严重耽误教学时间和教学计划。
(三)会计电算化教师业务素质不高
目前高等院校的大多数会计电算化老师,真正科班出身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非常少,要么是会计教师,要么是计算机教师,且大都是毕业后直接从教,缺少实际工作经验,知识较为单一,对相关问题认识不够深刻。同时在学校中由于教学任务重,教师到企业中实践的机会较少,没有机会参与大型财务信息系统或 ERP 系统的实施工作。这就造成实践课缺乏系统性,学生只是进行一些基本数据的输入工作,并没有真正了解到会计的电算化工作及企业财务管理工作。
(四)实践教学不够丰富,考核方式不合理
当前一些高等院校存在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情况,会计电算化的实践课程不够丰富,实验数据往往陈旧,学生实践过程也缺乏创新,教学效果不够理想,而且教学所用的财务软件比较单一,教师对不同财务软件应用的比较分析不够重视。 同时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考核方式缺乏科学性,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很多独立学院仅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考核,忽略了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检验,重理论,轻实务的考核方式不能科学地考核学生的真实水平。
四、加强高等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的对策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要加强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笔者认为需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明确教学目标
高等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及时跟踪行业的发展和对人才的要求,并根据形势,适时修订人才培养计划,明确培养目标,构建完善、合理的教学目标体系。教师要严格遵从学校教学目标,树立创新的教学观念,以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自学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并能将创新精神和经营管理理念融合在一起的管理型人才为宗旨,紧跟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全面、系统地介绍会计信息系统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使学生掌握和理解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参与企业计划、控制与经营决策,为将来使用和维护会计软件、用计算机处理财务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二)加强实施优化教学
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整合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展开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既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丰富教学内容,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利用教育技术手段,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知识的动态展示,教师可以边讲边演示,学生可以在观察教师演示的同时,进行动手操作,这样学生感知问题的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高。在师生的交流互动中,学生可以有效地掌握所学内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可以得到显著提升。进行优化教学,还需要教师不断地改革教学方法。就会计电算化教学而言,案例教学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商品化财务软件,为学生模拟一个单位的经济业务,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为学生创作一个逼真的工作环境。在这种模拟案例教学中,教师可以不断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合作研究的方式制定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高。另外,教师可以利用会计电算化实验室进行案例实训,使学生担任不同的实践角色,共同完成一套账的全部工作,使学生能够在分工明确中互相配合有效进行模拟实践,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后,需要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对会计电算化教师的要求也相应提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必须构建综合教育模式,一是应对会计专业课教师开展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培训,将他们培养成为具备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了解会计软件设计基本原理、过程和思路,熟悉会计软件的操作的现代会计专业教师;其次要加强会计电算化教师的培养。会计电算化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实践性极强而发展很快的学科,应积极创造机会让会计电算化教师进行专业进修,到企业实习、挂职;二是聘请行业企业高级会计人员为学校的兼职教师,长期担任会计电算化实习指导教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提高学生的操作应用能力。
(四)加强校企合作,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为了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走出校门即能上岗,有经验、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会计专业人才,必须加强与企业的联系,达成校企合作关系,共建ERP实训室。依据会计专业的定位及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目标、企业会计岗位设置组织教学。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积极探索岗位单项实训、综合实训和毕业顶岗实习等方式,强化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校企紧密合作,共同编写电算化教材和实训指导书,为会计电算化教学提供指导依据。高质量的会计模拟实训教材对电算化教学至关重要,教材要根据高等院校学生的特点与培养目标,以企业实际的会计业务为基础,要求业务类型齐全、能容纳企业会计核算管理的全部内容,并由学校教师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一线会计人员合作共同完成。
五、强化实践教学,制定科学的考核方式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高等院校应以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为导向,强化实践教学。比如改善实践教学环境,在校内进行模拟实训;让学生多接触不同的财务软件,对多种财务软件进行综合实训;引入 ERP 沙盘进行仿真实训;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的机会等。同时,制定科学的考核方式也同样关键,要建立理论与实务的双重考核制度,在毕业论文的设计中加入对会计电算化实践环节的考察,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
参考文献:
[1]王金莲.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 商业会计. 2012
[2]王莹.ERP环境下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J].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3
[3]赵凤香.高职《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的困惑与思考[J]. 现代经济信息. 2014
【关键词】高等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对策
会计电算化是指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的有效应用,是计算机信息技术与会计理论的有效整合。当前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及信息化的发展,会计人才需求层次会不断提升,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将从普通记账型逐渐向能够利用信息化手段,具有实务工作经验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转化。这对高等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增强社会竞争力,高等院校必须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深入结合,从而更好的培养出实际应用型人才。
一、当前会计专业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培养目标
当前高等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培养目标主要体现在:一是会计专业的学生通过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学习,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方法,掌握计算机和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能操作使用会计软件,还要了解会计软件各模块之间的钩稽关系。二是对会计软件进行一般维护,学习排除操作过程中出现的软件及硬件各种常见故障。培养出的会计专业毕业生要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职业性和综合性,能够满足中小企业对会计人才的现实需求。
二、加强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职业教育旨在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的综合执业能力。这在目前职业教育中已基本达成共识。具体到电算化会计教学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电算化会计的实践性教学。在职教方面,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学习能力稍差一些,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是目标。另外从某种程度上讲,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还处于电算化起步发展阶段,学生的培养不能脱离实际。对职业教育来说,会计电算化教学目标应定位在培养中等会计电算化人员,他们能够借助相应软件平台运用一些信息化工具,处理会计业务,准确及时提供各类会计信息,解决一些日常维护问题,参与部分企业管理,这在教学中应得到重视和体现。
三、当前高等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等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混乱
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将直接决定教学内容和重点。然而目前的情况是一些学校的电算化教学目标各不相同。有些学校将教学目标定位于电算化会计相关理论的学习与理解,因此有些学校将这门课命名为“会计信息系统”或“财务信息系统”,注重信息系统的整体框架结构的理解,侧重点在于理论知识。另外一些学校将这门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 注重软件技术的研发。 还有一些学校将该课程的目标定位于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教学目标比较混乱,导致教学内容多种多样,难以找到统一的教学重点。
(二)教学模式和方法陈旧,创新不足
通常会计电算化教学采取“以教为主,以学为辅”教学模式,即采取老师讲、演示→学生听、看→学生操作的流程;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主要以课本实例顺向讲解,而不是以逆向讲解,拓展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中的弊端,使得学生动手能力较差,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发展,一旦遇到问题,便迫不及待的找老师解决问题,老师有时在课堂需要耽误很多时间给学生解决问题,严重耽误教学时间和教学计划。
(三)会计电算化教师业务素质不高
目前高等院校的大多数会计电算化老师,真正科班出身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非常少,要么是会计教师,要么是计算机教师,且大都是毕业后直接从教,缺少实际工作经验,知识较为单一,对相关问题认识不够深刻。同时在学校中由于教学任务重,教师到企业中实践的机会较少,没有机会参与大型财务信息系统或 ERP 系统的实施工作。这就造成实践课缺乏系统性,学生只是进行一些基本数据的输入工作,并没有真正了解到会计的电算化工作及企业财务管理工作。
(四)实践教学不够丰富,考核方式不合理
当前一些高等院校存在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情况,会计电算化的实践课程不够丰富,实验数据往往陈旧,学生实践过程也缺乏创新,教学效果不够理想,而且教学所用的财务软件比较单一,教师对不同财务软件应用的比较分析不够重视。 同时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考核方式缺乏科学性,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很多独立学院仅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考核,忽略了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检验,重理论,轻实务的考核方式不能科学地考核学生的真实水平。
四、加强高等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的对策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要加强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笔者认为需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明确教学目标
高等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及时跟踪行业的发展和对人才的要求,并根据形势,适时修订人才培养计划,明确培养目标,构建完善、合理的教学目标体系。教师要严格遵从学校教学目标,树立创新的教学观念,以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自学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并能将创新精神和经营管理理念融合在一起的管理型人才为宗旨,紧跟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全面、系统地介绍会计信息系统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使学生掌握和理解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参与企业计划、控制与经营决策,为将来使用和维护会计软件、用计算机处理财务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二)加强实施优化教学
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整合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展开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既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丰富教学内容,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利用教育技术手段,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知识的动态展示,教师可以边讲边演示,学生可以在观察教师演示的同时,进行动手操作,这样学生感知问题的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高。在师生的交流互动中,学生可以有效地掌握所学内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可以得到显著提升。进行优化教学,还需要教师不断地改革教学方法。就会计电算化教学而言,案例教学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商品化财务软件,为学生模拟一个单位的经济业务,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为学生创作一个逼真的工作环境。在这种模拟案例教学中,教师可以不断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合作研究的方式制定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高。另外,教师可以利用会计电算化实验室进行案例实训,使学生担任不同的实践角色,共同完成一套账的全部工作,使学生能够在分工明确中互相配合有效进行模拟实践,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后,需要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对会计电算化教师的要求也相应提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必须构建综合教育模式,一是应对会计专业课教师开展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培训,将他们培养成为具备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了解会计软件设计基本原理、过程和思路,熟悉会计软件的操作的现代会计专业教师;其次要加强会计电算化教师的培养。会计电算化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实践性极强而发展很快的学科,应积极创造机会让会计电算化教师进行专业进修,到企业实习、挂职;二是聘请行业企业高级会计人员为学校的兼职教师,长期担任会计电算化实习指导教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提高学生的操作应用能力。
(四)加强校企合作,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为了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走出校门即能上岗,有经验、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会计专业人才,必须加强与企业的联系,达成校企合作关系,共建ERP实训室。依据会计专业的定位及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目标、企业会计岗位设置组织教学。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积极探索岗位单项实训、综合实训和毕业顶岗实习等方式,强化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校企紧密合作,共同编写电算化教材和实训指导书,为会计电算化教学提供指导依据。高质量的会计模拟实训教材对电算化教学至关重要,教材要根据高等院校学生的特点与培养目标,以企业实际的会计业务为基础,要求业务类型齐全、能容纳企业会计核算管理的全部内容,并由学校教师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一线会计人员合作共同完成。
五、强化实践教学,制定科学的考核方式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高等院校应以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为导向,强化实践教学。比如改善实践教学环境,在校内进行模拟实训;让学生多接触不同的财务软件,对多种财务软件进行综合实训;引入 ERP 沙盘进行仿真实训;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的机会等。同时,制定科学的考核方式也同样关键,要建立理论与实务的双重考核制度,在毕业论文的设计中加入对会计电算化实践环节的考察,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
参考文献:
[1]王金莲.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 商业会计. 2012
[2]王莹.ERP环境下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J].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3
[3]赵凤香.高职《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的困惑与思考[J]. 现代经济信息.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