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文本,延伸精彩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gu770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中对于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有明确的规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为学生拓展相关的知识,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获得更加丰富深刻的体验。拓展延伸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有效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深度以及广度,构建精彩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拓展延伸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标中对初中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这样规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导学生深度阅读文本,让学生获得深刻认识。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而作为语文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进行深度解读。而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深刻内涵以及情感,教师应该为学生适当拓展一些内容,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正确理解,同时适度的拓展延伸,也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一、链接背景,让阅读更深刻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很多教师会发现这样的问题:学生们由于知识储备以及生活经验的不足,在理解一些文学作品的主题以及内涵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困难,往往导致学生理解出现偏差甚至错误。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就要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补充一定的背景资料,让学生链接背景进行解读,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入理解,获得深刻体验。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故乡》是一篇非常经典的文章。在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深度体会文本的主题思想,但是,对于鲁迅的作品,很多学生在解读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对于当时的背景资料没有丰厚的储备,在理解文本主题的时候无从下手,自然也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针对这样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补充适当的背景资料就成了学生深度解读文本主题的关键所在,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鼓励学生自主搜集相关的背景资料,然后在课堂上大家一起分享交流,促进学生的深度解读。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学生们搜集、整理了这样的文本背景资料: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是中国正处于帝国主义统治时期,虽然封建制度被推翻了,但是这时候的老百姓并没有得到彻底解放,普通百姓没有享受到基本的政治权利,甚至连自己的温饱也不能解决。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回到自己的故乡见到的是满目荒凉的景象,景色萧瑟,人们生活困难,不禁万般滋味涌上心头,就是在这样的心情下作者创作了这篇文章。学生们有了这样的背景资料为阅读文本奠定基础,对文本的主题有了更加正确以及深刻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那些和学生的生活以及知识储备有一定距离的文本,教师适当地为学生补充一些背景资料,是帮助学生深度解读文本的有效方法。初中生掌握了文本相关的背景资料之后,就能对文本的主题有准确的把握,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深刻体会,学生们自然会有自己的独特感受,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结合网络,让阅读更开阔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安排教学内容。初中生对于新鲜的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而网络技术的使用让课堂能够有更加新鲜丰富的内容加入。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而且网络庞大的信息量能够满足学生的阅读要求,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让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以达到课堂教学省时高效的目标。
  《巍巍中山陵》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就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仅仅满足于学生们对于文本表述的理解,而是鼓励学生在课下的时间对关于中山陵以及孙中山的资料进行搜集整理。这样学生们就获得了比较直观、形象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文本解读就能让学生获得深刻的印象。但是,仅仅是这样学生并没有满足,教师看见学生们的学习兴致非常高,于是通过网络为学生补充相关的内容,例如教师为学生整理了关于故宫等名胜古迹的资料,然后制成视频资料,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展示,让学生对我国的名胜古迹有了更加丰富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在此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图片制作,全班进行“祖国名胜古迹图片展”的活动。这样的过程让学生得到了文化的熏陶,也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随着网络进入课堂,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对文本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通过网络接触到更加广阔的内容,有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结合网络进行拓展的时候,教师要强化监督和引导,不能放任自流,要保证学生利用网络进行文本学习,让学生真正获得丰富的知识储备。
  三、补充类文,让阅读更丰富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同类的文章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掌握类似作品的鉴赏技巧,这样就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主题,获得丰富的知识。同时,教师为学生拓展同类文章的方式也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厚重,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真正掌握文本鉴赏的方法,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在教学《捕蛇者说》这篇课文的时候,首先教师为学生介绍“说”这种文体,让学生明确“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在此类文章中作者根据相关的事件抒发议论,或者进行抒情。在“说”的文体中作者集叙事和议论于一体,行文比较活泼自由,文章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在教师介绍之后,学生按照教师的介绍走进文本、体会文章,在扫除文本阅读障碍的基础上理解文本内容,同时对文本中作者抒发的悲愤之情有了初步感知。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深入体会到柳宗元的遭遇。这样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对“说”这种文体有了基本了解,而教师又为学生补充了两篇文章——《马说》和《爱莲说》,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引导学生体会“说”这种文体抒情、说理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的体裁特点深入分析,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明确情感体验的方向,有助于学生对文本主题的把握。而作为语文教师,为学生推荐类似作品进行鉴赏,也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同时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转换视角,让阅读更创新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解读文本,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引导学生找准解读文本的角度。实际上,教师引导学生转换角度解读文本,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新发现,有助于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深度挖掘,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的认知更加丰富。
  例如在教学《桃花源记》这篇课文的时候,在教学中教师抛出了这样的问题:“在文本中发现桃花源的是一个渔人,那么,老师想问一问,作者为什么不把发现桃花源的人设计为一个打猎的人?如果是猎人在追捕猎物的过程中发现桃花源,这样情节不是更加曲折吗?”这个问题非常新颖,也符合学生的认知兴趣,大家积极讨论起来,很快,学生们就得到自己的答案:有的学生认识到“渔”是和“愚”谐音,实际上渔人代表的是“愚蠢的俗人”,这样的构思非常精巧,在文本中起到谐音讽喻的作用。而在此基础上教师为学生拓展了《红楼梦》中的类似手法,例如《红楼梦》中的各个人物的名字也是这样的谐音,同时蕴含着深刻的意义。
  教师引导学生转换角度解读文本,不仅能让学生从文本内容中读出新意,而且能读出文本的深度,这也是对文本内容拓展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呈现教学艺术的智慧。
  总而言之,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學中,引导学生拓展文本是深度阅读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拓展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内容的丰富化,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让阅读课堂展现属于自己的精彩。
  参考文献
  [1]周书仙.探究中学语文有效拓展阅读教学的策略[J].学周刊,2016(10).
  [2]姜素霞.拓展延伸 道法自然——谈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进行拓展教学[J]. 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1).
  [3]周晓妍.立足文本 有效拓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拓展的策略研究[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2(9).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素质教育被广泛运用于教学当中,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就小学语文自主学习习惯培养的有利因素进行了浅要探讨,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被动的学习习惯不利于小学生的学习进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要建立在学生
【摘要】传统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多习惯以“言”的讲解来疏通文意,学生学习起来,不仅有畏难情绪,而且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不高。2017年统编新教材的实施与专家名师的解读指导,让我们看到文言文教学新的方向和曙光,那就是以文带言,从而到达言文统一的理想境界。本文以《卖油翁》为例,开始文言教学的新尝试。  【关键词】以文带言;言文统一;《卖油翁》;陈康肃公  【中图分类号】G633
【摘要】激情教学是进行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情感体验,教师的热情能极大地感染学生的激情。语文老师要用自己激情的外表、语  言、动作、教学方法唤起学生的激情,提高课堂质量。  【关键词】激情;教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进入21世纪,随着网络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接触的知识、信息越来越多,出现了众多的教学流派,但任何一个教学流派的根本目的都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实施,校本选修课的质量不断得到提升,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思考。本文对庆阳第二中学校本选修课的实践谈几点思考。  【关键词】校本选修课;质量;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甘肃省庆阳第二中学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贯彻落实《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为核心,大力实施校本选修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
【摘要】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应该是学生与文本、生生、师生乃至一切教育资源的对话过程,是基于问题的思维的内化与生成的过程,更是个体生命自省自觉的过程。为师者若能坚持将多重对话以及思维的内化生成落到实处,或迟或早,我们的学生最终将到达教育的最高境界,即走向生命自觉。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对话;生成;自觉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阅
【摘要】本文对《少年王冕》两个教学片断的现象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作为年轻教师,要走的路还很长,需要自己不断钻研文本,解读教材,探索课堂,研究学生。语文教学的情感体验之路,任重而道远,感性语文教学,长路漫漫,唯有不断努力,勤奋耕耘。本文的教学现象分析,几许思考,不吝斧正,与君共勉。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体验;教学现象;《少年王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课堂教学文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必须紧密贴近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由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索,要以活动促发展,让学生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大胆探究,敢于质疑。让学生通过实践,实现课程向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拓展,真正做到让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关键词】社会;生活;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紧密贴近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
【摘要】初中作文教学现状不乐观,综合性实践活动也存在一定的误区,充分利用综合性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形成感性认识和理性思维。老师再有意识地让学生将材料分类、整合、加工,充分运用到作文中,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弘扬创造精神。  【关键词】综合性实践活动;作文;材料;整理;个性;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综合性实践活动由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生喜欢,老师也易于
【摘要】潜下心来,倾听语文课堂的声音,我们会发现在很多公开课上教学过程只是热闹地解读文本内容,忽视了语文的本性,而这恰恰就是“我们都热心去种别人的田,却荒了自己的地”,很明显这是不科学的。语文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层面的概念,从教的方面说,主要指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在教学实践中呈现的种种材料。它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 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既包括
【摘要】21世纪以来,教育的核心主题之一便是“学会协作”。事实上,对小学生而言,在语文课堂上,不但应该参与学习,还要主动进行合作。换言之,新教育时代对语文教学的定位,要求我们变革课堂结构,选择协作学习方式,让学生互相帮助、交流分享,在不断的配合中,发展个体的主体性和创新性。事实证明,以协作思维重新定位小学语文教学,会对学生起到更自然的引领作用,让教学充满智慧的光泽。  【关键词】合作学习;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