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说,学生通过阅读文章提高语文能力大体要经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理解文章内容;第二层次是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第三层次是体会文章表达的方式。相应的,教师的阅读教学指导也要经历三个层次,只不过,侧重点在于指导学生“怎么学”。由于大部分的教师只关注前两个层次,忽略或完全忽视第三层次,另外在指导“怎么学”上策略运用不当,导致学生即使阅读了不少的文章,可语文能力还是提高不大。
课文内容、思想感情、表达方式这三个层次,学生学习的难度是逐层加大的。德国著名诗人歌德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秘密。”“内容人人看得见”——这是因为作者明明白白地告诉你;“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这是因为作者把它隐藏在字里行间;“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秘密”——这是因为作者根本就没告诉你。这就揭示了课文内容、思想感情与表达方式三者的难易梯度。针对课文内容、思想感情与表达方式这三者的难易度,我们在教学时应该采取哪些相应的教学策略呢?
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只要诱导、小结即可。也就是说,怎么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自己借助工具书、参考书自主阅读,概括理解,自由汇报交流,教师要做的就是创设各种情境,营造氛围,诱导学生各抒己见,互相学习;再对学生如何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进行适时评价、小结或归纳,使学生逐渐找到适合于自己的方法。这样教学,“原方法”来自于学生自己,又通过师生对话;“现方法”又高于学生,有助于学生运用方法学习。这样随文学习的方法,很有可能是零碎的,无序的,但这都无关紧要,随着学习课文量的增加,各种方法就有可能叠加、扩展,积沙成塔,形成阅读方法的大网,量变就可能产生质变。
在这个层次的学习中,学生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一是作者的用语特点。比如:鲁迅的文章中文白交杂的语言特点,学生可能不大好懂。二是现代学生陌生的内容。比如,关于农村旧时繁文缛节的内容描写;一些关于专业知识内容等。三是时代背景的。特别是学生所缺少的知识背景的内容,比如战争内容等。这些需要教师直接讲解或提供相关资料给学生,帮助学生自学。
体会作者(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学策略是让学生在自主研读的基础上,合作交流,教师适时引导点拨。对于文章中情感基调比较明显的,作者在字里行间直抒胸臆的。比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再见了亲人》可以引导学生找一找每个自然段中抒情句及最后三小节,连起来读一读、想一想,再通过与同学合作交流,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对于思想感情表达半隐藏的课文,比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寻找散落最后两个自然段中的情感表达的语句,并从这“冰山一角”中去挖掘埋藏在“海底下”丰富的情感内容。对于思想感情完全隐藏在“海底下”的课文。比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穷人》,就需要在学生阅读体验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想象、感受、体验作者创造的人物形象、意象等,才能体会;学生不易体会的,其一可以由教师直接点破,不要去穷追答案,把语文教得索然无味;其二不把答案告诉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多元解读,发表见解。
体会文章表达方式的教学策略,要多采用教师指导的方式来进行。因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它的独当之任。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最主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学习作者(文章)是如何进行语言文字运用的,也就是要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方式有什么特点,涉及怎样谋篇布局,怎样选材立意,怎样遣词造句,怎样记叙、描写、抒情、议论,他的语言风格是怎样的……一篇优秀的作品,可以学习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根据课标的学段要求,确定教学侧重点。第一、二学段,学习遣词造句;第三学段,学习布局谋篇,学习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法;第四学段,学习选材立意、语言风格等。这只是便于教学而已,其实这几个方面的学习很多都是穿插一块,杂糅在一起的。比如:学习作者的遣词造句,这是每个学段都要学习的;而作者语言运用的风格特点,在第一学段时,就要通过朗读进行感受,在第二、三学段进行品析、欣赏的,而不是到第四学段才来学的。具体在课堂上选择哪些来学习,教师要根据文本的特点及学生实际的需要来决定。
比如,在引导学生品词析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时,我更多的是创设情境,让学生试着也写一句,再与课文原句比一比,加深对课文遣词造句妙处的体会。比如写一句荷花从荷叶下长出来的句子,再与作者叶圣陶写的句子进行比较体会,进行感悟。作者这样运用语言比自己高明在何处,妙在哪里,而不是仅仅只匍匐在作者脚下,作欣赏状。再比如,写母亲转身站起来的动作,同学们或许都写过,也会写,可为什么梁晓声这样写:“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读来有种让我们想哭的感觉。学生通过比较就容易理解到,这就是句子倒装后,表达的特殊效果。布局谋篇的学习同样要与学生自己的平时的实践体验相合。比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圆明园的毁灭》,可以先让学生思考,如果是你来写这一篇文章,你打算怎么写?一般可能是把怎么毁灭的作为重点进行叙述和描写的。这时再让学生学习作者是如何写的,他为什么要把圆明园的辉煌作重点来叙述与描写?这样与自己的实践体验对比学习,学生就易感悟到课文谋篇布局的妙处。语言风格或语言特点的学习,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去体会,先让学生读自己的习作,感觉自己习作的语气比较单一,节奏比较呆板,语调比较平淡;再读读作者的文章。比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猴王出世》中的语句:“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仙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猴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节奏的变化就很明显,先用三字句非常动感地写出石猴的快乐、活泼;再用四字句的排比写出猴子与邻和睦相处其乐融融的情景;最后用五字句的对偶写出石猴的自由快乐。通过这样的对比朗读,学生容易感悟到作者就是这样通过语言的节奏、韵律、语气、语调的缓急变化来巧妙地表情达意。总之,方法的学习要与学生的体验融合一起,经过学生内化发酵,化为学生血肉,才能形成学生自如运用的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平市新桥中心学校 责任编辑:辛铭)
课文内容、思想感情、表达方式这三个层次,学生学习的难度是逐层加大的。德国著名诗人歌德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秘密。”“内容人人看得见”——这是因为作者明明白白地告诉你;“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这是因为作者把它隐藏在字里行间;“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秘密”——这是因为作者根本就没告诉你。这就揭示了课文内容、思想感情与表达方式三者的难易梯度。针对课文内容、思想感情与表达方式这三者的难易度,我们在教学时应该采取哪些相应的教学策略呢?
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只要诱导、小结即可。也就是说,怎么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自己借助工具书、参考书自主阅读,概括理解,自由汇报交流,教师要做的就是创设各种情境,营造氛围,诱导学生各抒己见,互相学习;再对学生如何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进行适时评价、小结或归纳,使学生逐渐找到适合于自己的方法。这样教学,“原方法”来自于学生自己,又通过师生对话;“现方法”又高于学生,有助于学生运用方法学习。这样随文学习的方法,很有可能是零碎的,无序的,但这都无关紧要,随着学习课文量的增加,各种方法就有可能叠加、扩展,积沙成塔,形成阅读方法的大网,量变就可能产生质变。
在这个层次的学习中,学生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一是作者的用语特点。比如:鲁迅的文章中文白交杂的语言特点,学生可能不大好懂。二是现代学生陌生的内容。比如,关于农村旧时繁文缛节的内容描写;一些关于专业知识内容等。三是时代背景的。特别是学生所缺少的知识背景的内容,比如战争内容等。这些需要教师直接讲解或提供相关资料给学生,帮助学生自学。
体会作者(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学策略是让学生在自主研读的基础上,合作交流,教师适时引导点拨。对于文章中情感基调比较明显的,作者在字里行间直抒胸臆的。比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再见了亲人》可以引导学生找一找每个自然段中抒情句及最后三小节,连起来读一读、想一想,再通过与同学合作交流,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对于思想感情表达半隐藏的课文,比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寻找散落最后两个自然段中的情感表达的语句,并从这“冰山一角”中去挖掘埋藏在“海底下”丰富的情感内容。对于思想感情完全隐藏在“海底下”的课文。比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穷人》,就需要在学生阅读体验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想象、感受、体验作者创造的人物形象、意象等,才能体会;学生不易体会的,其一可以由教师直接点破,不要去穷追答案,把语文教得索然无味;其二不把答案告诉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多元解读,发表见解。
体会文章表达方式的教学策略,要多采用教师指导的方式来进行。因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它的独当之任。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最主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学习作者(文章)是如何进行语言文字运用的,也就是要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方式有什么特点,涉及怎样谋篇布局,怎样选材立意,怎样遣词造句,怎样记叙、描写、抒情、议论,他的语言风格是怎样的……一篇优秀的作品,可以学习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根据课标的学段要求,确定教学侧重点。第一、二学段,学习遣词造句;第三学段,学习布局谋篇,学习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法;第四学段,学习选材立意、语言风格等。这只是便于教学而已,其实这几个方面的学习很多都是穿插一块,杂糅在一起的。比如:学习作者的遣词造句,这是每个学段都要学习的;而作者语言运用的风格特点,在第一学段时,就要通过朗读进行感受,在第二、三学段进行品析、欣赏的,而不是到第四学段才来学的。具体在课堂上选择哪些来学习,教师要根据文本的特点及学生实际的需要来决定。
比如,在引导学生品词析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时,我更多的是创设情境,让学生试着也写一句,再与课文原句比一比,加深对课文遣词造句妙处的体会。比如写一句荷花从荷叶下长出来的句子,再与作者叶圣陶写的句子进行比较体会,进行感悟。作者这样运用语言比自己高明在何处,妙在哪里,而不是仅仅只匍匐在作者脚下,作欣赏状。再比如,写母亲转身站起来的动作,同学们或许都写过,也会写,可为什么梁晓声这样写:“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读来有种让我们想哭的感觉。学生通过比较就容易理解到,这就是句子倒装后,表达的特殊效果。布局谋篇的学习同样要与学生自己的平时的实践体验相合。比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圆明园的毁灭》,可以先让学生思考,如果是你来写这一篇文章,你打算怎么写?一般可能是把怎么毁灭的作为重点进行叙述和描写的。这时再让学生学习作者是如何写的,他为什么要把圆明园的辉煌作重点来叙述与描写?这样与自己的实践体验对比学习,学生就易感悟到课文谋篇布局的妙处。语言风格或语言特点的学习,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去体会,先让学生读自己的习作,感觉自己习作的语气比较单一,节奏比较呆板,语调比较平淡;再读读作者的文章。比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猴王出世》中的语句:“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仙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猴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节奏的变化就很明显,先用三字句非常动感地写出石猴的快乐、活泼;再用四字句的排比写出猴子与邻和睦相处其乐融融的情景;最后用五字句的对偶写出石猴的自由快乐。通过这样的对比朗读,学生容易感悟到作者就是这样通过语言的节奏、韵律、语气、语调的缓急变化来巧妙地表情达意。总之,方法的学习要与学生的体验融合一起,经过学生内化发酵,化为学生血肉,才能形成学生自如运用的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平市新桥中心学校 责任编辑:辛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