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职业教育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要求各科教师要结合学科教学实际,将德育教育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达到职业技能教育、德育双重教育之目的。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德育 渗透 数学教学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国家培养数以亿计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近年来,由于“普高热”的日益升温,使中职学校的生源锐减,为了维护生存,各中职学校面临“饥不择食”的境地,因此只要有人报名,就被录取入校,学生生源素质参差不齐。中职学校由于受生源素质的影响,要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在做好职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至关重要。下面是我根据中职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征,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将德育教育渗透于中职数学教学之中的一点体会。
1.利用数学教材挖掘德育素材,渗透德育教育
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教师需要更新观念,转变思想,充分认识到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中职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真正将每节课的德育目标落到实处。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只是简单的将教材内容抄写在备课本上,而应是创造性的将教材内容进行分解、重新组合,深入地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挖掘出来德育素材要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便于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德育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例如,在教学三视图时,教材的内容比较简单,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上创设好情景,让学生了解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通过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在观察的过程中,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一样的结果,培养学生多方位多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通过探究情景教学,化枯燥乏味为生动活泼,将单一枯燥的学习变为趣味性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教会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对待和分析问题,教育学生在生活中对人、对事应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考虑、观察。这样,学生们就会发现自己身边许多美好的、闪光的东西,从而感受生活是多么的美好。
2.利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渗透德育教育
课堂教学是德育教育的主战场,因此寓德育教育于教学中的关键是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小组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等。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的定理和公式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这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共同探究,得出结论。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共同帮助、认真负责的精神。例如,在学习统计有关知识时,可以安排一个学生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做一个调查报告,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组成兴趣小组,选出了小组长,安排好小组成员的具体分工。一周后,同学们纷纷展示他们的作品,从调查方法、样本容量、数据分析来看显得比较幼稚,但这节课的意义远大于它的结果。首先,从教学方面来说,学生经历了分析问题——确定调查对象——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做出推断之后,同学们体会到了统计的过程,感受统计的意义和价值。其次,从德育教育来说,在调查过程中同学们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大家的团结协作,只有团结协作才能成功。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与小组相互依赖,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不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
3.发挥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的人格魅力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地感染和熏陶着每个学生。“学高为师,身正是范”,教师的言行举止,学生都在细心观察,甚至效仿。比如,在课堂上,教师优美的板书设计、流畅的语言表达、自然的教学仪态,不仅让学生学得愉快,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陶冶他们的情操,而且还会产生一种对老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极大的榜样感召力。
4.结合数学学习过程渗透德育教育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学生把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崇高的理想结合起来,进而深化德育的效果。良好的个性品质是指正确的学习目的,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培养:①通过渗透数学发展史和数学实际应用,加强数学学科社会功能教育,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②增强课堂教学艺术,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③发挥教学评价对学习的作用,适当的鼓励,表扬增强学习动力和信心;④根据数学学科严谨性的特点,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一丝不苟,扎扎实实,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独立思考的习惯。
总之,寓德育于中职数学教学之中的根本目的在于使数学教学能真正为新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服务。当然德育教育功能的实现需要与学科教学相结合,采取不同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不是教,而是感。德育教育是一个感化的过程,不能依靠条条框框,而是应把握教学中的各种时机加以引导、启发和培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提高学生的德育品质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它是一个长期不懈的过程。我相信我们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一定会达到职业技能教育、德育的双重教育之目的。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德育 渗透 数学教学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国家培养数以亿计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近年来,由于“普高热”的日益升温,使中职学校的生源锐减,为了维护生存,各中职学校面临“饥不择食”的境地,因此只要有人报名,就被录取入校,学生生源素质参差不齐。中职学校由于受生源素质的影响,要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在做好职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至关重要。下面是我根据中职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征,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将德育教育渗透于中职数学教学之中的一点体会。
1.利用数学教材挖掘德育素材,渗透德育教育
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教师需要更新观念,转变思想,充分认识到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中职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真正将每节课的德育目标落到实处。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只是简单的将教材内容抄写在备课本上,而应是创造性的将教材内容进行分解、重新组合,深入地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挖掘出来德育素材要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便于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德育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例如,在教学三视图时,教材的内容比较简单,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上创设好情景,让学生了解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通过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在观察的过程中,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一样的结果,培养学生多方位多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通过探究情景教学,化枯燥乏味为生动活泼,将单一枯燥的学习变为趣味性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教会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对待和分析问题,教育学生在生活中对人、对事应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考虑、观察。这样,学生们就会发现自己身边许多美好的、闪光的东西,从而感受生活是多么的美好。
2.利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渗透德育教育
课堂教学是德育教育的主战场,因此寓德育教育于教学中的关键是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小组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等。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的定理和公式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这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共同探究,得出结论。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共同帮助、认真负责的精神。例如,在学习统计有关知识时,可以安排一个学生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做一个调查报告,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组成兴趣小组,选出了小组长,安排好小组成员的具体分工。一周后,同学们纷纷展示他们的作品,从调查方法、样本容量、数据分析来看显得比较幼稚,但这节课的意义远大于它的结果。首先,从教学方面来说,学生经历了分析问题——确定调查对象——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做出推断之后,同学们体会到了统计的过程,感受统计的意义和价值。其次,从德育教育来说,在调查过程中同学们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大家的团结协作,只有团结协作才能成功。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与小组相互依赖,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不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
3.发挥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的人格魅力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地感染和熏陶着每个学生。“学高为师,身正是范”,教师的言行举止,学生都在细心观察,甚至效仿。比如,在课堂上,教师优美的板书设计、流畅的语言表达、自然的教学仪态,不仅让学生学得愉快,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陶冶他们的情操,而且还会产生一种对老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极大的榜样感召力。
4.结合数学学习过程渗透德育教育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学生把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崇高的理想结合起来,进而深化德育的效果。良好的个性品质是指正确的学习目的,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培养:①通过渗透数学发展史和数学实际应用,加强数学学科社会功能教育,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②增强课堂教学艺术,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③发挥教学评价对学习的作用,适当的鼓励,表扬增强学习动力和信心;④根据数学学科严谨性的特点,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一丝不苟,扎扎实实,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独立思考的习惯。
总之,寓德育于中职数学教学之中的根本目的在于使数学教学能真正为新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服务。当然德育教育功能的实现需要与学科教学相结合,采取不同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不是教,而是感。德育教育是一个感化的过程,不能依靠条条框框,而是应把握教学中的各种时机加以引导、启发和培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提高学生的德育品质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它是一个长期不懈的过程。我相信我们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一定会达到职业技能教育、德育的双重教育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