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犯罪的未成年人不能仅以刑事处罚了事,要坚决贯彻党和国家对犯罪人员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要在了解和掌握未成年人犯罪的基础上,探究未成年人犯罪的规律和特点,以达到减少犯罪,预防犯罪和矫治犯罪的目的。本文拟就未成年人犯罪特点简要做个说明,谈点看法。
关键词:犯罪;未成年人;特点
未成年人犯罪是刑事犯罪中日益突出的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以及公安、司法机关的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是我国人口中的一大群体,未成年人犯罪不仅对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影响重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我国曾出现过数次未成年人犯罪高峰期,每一时期的未成年人犯罪都有这一时期的犯罪特点。近十余年未成年人犯罪增多的现象,同现阶段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因素有密切的联系。笔者综合裁判文书网上大量关于未成年人刑事犯罪判决书,總结出当前未成年人犯罪如下特点。
1、犯罪种类上以财产型犯罪为主。未成年人犯罪中以抢劫、盗窃等财产型犯罪居多,与未成年人经济来源及开支情况有直接的关系,未成年人无直接的经济收入,其开支大部分来源于家庭,部分未成年人受不良行为和风气影响,贪图享受,追求西方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为摆阔气,挥霍无度,当家庭不能满足其经济要求和物质享受时,便心生谋财之念,不择手段地通过抢动盗窃等犯罪活动获取钱财。如裁判文书网上案例——刘××(男,17岁)盗窃、抢劫案,刘家父母均系某单位职工,在家系独子,从小被娇宠,养成了有求必应贪图享受的坏习惯,近几年其父母单位的效益不好,无力满足其挥霍需求,刘为开销需要进行扒窃和盗窃活动,曾被治安处罚多次。2011年至2012年刘××伙同他人撬门入室盗窃10次,所盗财物价值25000多元,另拦路抢劫一次劫得现金2000元。刘××盗窃、抢劫案是典型的以不良消费为动机,以非法获取财物为目的的财产型犯罪,这类犯罪对社会的危害极大,侵犯了国家、集体和公民的财产安全,严重影响社会和社区安定。
2、犯罪年龄趋低,作案手段成人化。未成年人由于阅历不深,文化偏低,缺乏理智,哥们义气重,对行为不计后果,往往不考虑行为的违法性或因为一点小事动辄行凶杀人,因而社会危害性很大。如裁判文书网上案例范×X(男,16岁)故意杀人案,范某系某中学学生,某日上午在学校放自行车时因摆放问题与看管车辆人员姜某发生争吵,被姜打了一个耳光,范为报复下午上课时身藏一把尖刀找到姜,见面就朝姜的心脏部位捅了一刀,致姜死亡。该案被告范某犯罪时刚满16周岁,其持刀杀人仅仅是因为被姜某打了一个耳光,认为姜欺负了他,失了面子,结果触犯刑法,如果范某稍有法律意识,事发后,通过学校领导处理此事,就不会发生如此悲剧。此外,现在的未成年人受网络犯罪影响大、仿效性强,极易接受外部信息,一些有违法犯罪动机未成年人往往学着影片中犯罪情节进行作案;尤其是一些未改造好的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后,以极大的仇恨报复社会,为扩大犯罪势力,寻找帮手,首先看中的就是有违法劣迹的未成年人,教唆未成年人实施具体的犯罪行为,使未成年人在犯罪之初就具备成人化特征。
3、犯罪的暴力性日益严重,犯罪手段多样化。未成年人暴力性犯罪已成为未成年人犯罪中的特别突出的问题。未成年人受学历、资历、社会关系以及生理和心理因素的限制,其犯罪类型和暴力性程度,从常理说与成年人有明显的区别,过去未成年人犯罪多是盗窃、打架斗殴等,而近几年所发生的抢劫、杀人、强奸、绑架等暴力型犯罪经常系未成年人所为。如文书网陈××抢劫案,被告人陈××,男,17岁,某日晚上撬锁进入本村张某家,在室内翻找财物时,被突然回家的张某抓获,为不暴露其盗窃罪行,陈当场将张某掐死,并伪造张某自缢死亡假象。此外,未成年人犯罪的作案手段逐渐向智能化发展,过去未成年人作案一般是单一性的扒窃、撬门扭锁等犯罪,而今的未成年人犯罪往往利用科技手段或先进的作案工作,甚至利用电脑作案、开车行窃、杀人毁尸。
4、共同犯罪增多,团伙型犯罪比重上升。以前的未成年人共同犯罪多是临时性结合,作案后各奔东西,无固定的组织。一般来说,未成年人犯罪之初的经验不足,单独作案时心理承受能力差,为避免其弱点,未成年人便倾向于相邀在一起实施犯罪行为,结伙进行流氓、盗窃、抢劫、强奸、聚众斗殴、行凶杀人等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活动,有的还是作大案或连续作案,并逐渐形成帮派团伙,这种形式的犯罪团伙的组织性强,义气重,即使身陷囵圄,也不“出卖”同伙。此外,未成年人爱群结、爱出风头,喜欢显示本人的势力范围,经常凭借人多势众挑起事端,为所欲为,称霸一方。有些犯罪团伙的头目为扩大犯罪势力,专门引诱拉拢未成年人入伙,使之成为团伙犯罪的后备军。
5、激情犯罪增多,犯罪的突发性强。未成年人心理发育不成熟,易冲动,行为控制能力差,法制观念不强。有相当部分的未成年人在犯罪前无明显的犯罪表象,外表相对平静,或犯罪起因非常简单,犯罪突然发生,有时就因为一言一事不顺心,不顺眼,或为一点小事比高低争面子,出于一时激情实施某一犯罪行为。这类犯罪尤以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寻衅滋事和聚众斗殴居多。如文书网上张××故意杀人案。被告人张××,17岁,系个体汽车修理部学徒工,某日因工作分工不均问题与另一学徒工刘某发生打架,交手不久就被在场人员劝开,各自继续干活。张为报复刘某于当日下班后在车间收集一桶洗零件的汽油,于次日早晨乘刘未起床时将整桶汽油倒在刘某身上后点燃,致刘被烧死。
当前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司法机关要不断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力度,加强对未成年人普法力度,要坚持预防为主,惩治为辅的方针,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一起做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为未成年人的成长撑起法治的蓝天。
参考文献
[1]王墨.未成年人犯罪心理成因分析及其法律矫治措施[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8)
[2]李婧.论未成年人犯罪公诉案件办理模式之构建[D].广西师范大学.2013。
[3]刘楷旭.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
[4]丁莉.试论未成年人犯罪及其处罚[D].苏州大学.2010.
[5]李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学校责任的缺失分析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
关键词:犯罪;未成年人;特点
未成年人犯罪是刑事犯罪中日益突出的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以及公安、司法机关的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是我国人口中的一大群体,未成年人犯罪不仅对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影响重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我国曾出现过数次未成年人犯罪高峰期,每一时期的未成年人犯罪都有这一时期的犯罪特点。近十余年未成年人犯罪增多的现象,同现阶段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因素有密切的联系。笔者综合裁判文书网上大量关于未成年人刑事犯罪判决书,總结出当前未成年人犯罪如下特点。
1、犯罪种类上以财产型犯罪为主。未成年人犯罪中以抢劫、盗窃等财产型犯罪居多,与未成年人经济来源及开支情况有直接的关系,未成年人无直接的经济收入,其开支大部分来源于家庭,部分未成年人受不良行为和风气影响,贪图享受,追求西方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为摆阔气,挥霍无度,当家庭不能满足其经济要求和物质享受时,便心生谋财之念,不择手段地通过抢动盗窃等犯罪活动获取钱财。如裁判文书网上案例——刘××(男,17岁)盗窃、抢劫案,刘家父母均系某单位职工,在家系独子,从小被娇宠,养成了有求必应贪图享受的坏习惯,近几年其父母单位的效益不好,无力满足其挥霍需求,刘为开销需要进行扒窃和盗窃活动,曾被治安处罚多次。2011年至2012年刘××伙同他人撬门入室盗窃10次,所盗财物价值25000多元,另拦路抢劫一次劫得现金2000元。刘××盗窃、抢劫案是典型的以不良消费为动机,以非法获取财物为目的的财产型犯罪,这类犯罪对社会的危害极大,侵犯了国家、集体和公民的财产安全,严重影响社会和社区安定。
2、犯罪年龄趋低,作案手段成人化。未成年人由于阅历不深,文化偏低,缺乏理智,哥们义气重,对行为不计后果,往往不考虑行为的违法性或因为一点小事动辄行凶杀人,因而社会危害性很大。如裁判文书网上案例范×X(男,16岁)故意杀人案,范某系某中学学生,某日上午在学校放自行车时因摆放问题与看管车辆人员姜某发生争吵,被姜打了一个耳光,范为报复下午上课时身藏一把尖刀找到姜,见面就朝姜的心脏部位捅了一刀,致姜死亡。该案被告范某犯罪时刚满16周岁,其持刀杀人仅仅是因为被姜某打了一个耳光,认为姜欺负了他,失了面子,结果触犯刑法,如果范某稍有法律意识,事发后,通过学校领导处理此事,就不会发生如此悲剧。此外,现在的未成年人受网络犯罪影响大、仿效性强,极易接受外部信息,一些有违法犯罪动机未成年人往往学着影片中犯罪情节进行作案;尤其是一些未改造好的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后,以极大的仇恨报复社会,为扩大犯罪势力,寻找帮手,首先看中的就是有违法劣迹的未成年人,教唆未成年人实施具体的犯罪行为,使未成年人在犯罪之初就具备成人化特征。
3、犯罪的暴力性日益严重,犯罪手段多样化。未成年人暴力性犯罪已成为未成年人犯罪中的特别突出的问题。未成年人受学历、资历、社会关系以及生理和心理因素的限制,其犯罪类型和暴力性程度,从常理说与成年人有明显的区别,过去未成年人犯罪多是盗窃、打架斗殴等,而近几年所发生的抢劫、杀人、强奸、绑架等暴力型犯罪经常系未成年人所为。如文书网陈××抢劫案,被告人陈××,男,17岁,某日晚上撬锁进入本村张某家,在室内翻找财物时,被突然回家的张某抓获,为不暴露其盗窃罪行,陈当场将张某掐死,并伪造张某自缢死亡假象。此外,未成年人犯罪的作案手段逐渐向智能化发展,过去未成年人作案一般是单一性的扒窃、撬门扭锁等犯罪,而今的未成年人犯罪往往利用科技手段或先进的作案工作,甚至利用电脑作案、开车行窃、杀人毁尸。
4、共同犯罪增多,团伙型犯罪比重上升。以前的未成年人共同犯罪多是临时性结合,作案后各奔东西,无固定的组织。一般来说,未成年人犯罪之初的经验不足,单独作案时心理承受能力差,为避免其弱点,未成年人便倾向于相邀在一起实施犯罪行为,结伙进行流氓、盗窃、抢劫、强奸、聚众斗殴、行凶杀人等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活动,有的还是作大案或连续作案,并逐渐形成帮派团伙,这种形式的犯罪团伙的组织性强,义气重,即使身陷囵圄,也不“出卖”同伙。此外,未成年人爱群结、爱出风头,喜欢显示本人的势力范围,经常凭借人多势众挑起事端,为所欲为,称霸一方。有些犯罪团伙的头目为扩大犯罪势力,专门引诱拉拢未成年人入伙,使之成为团伙犯罪的后备军。
5、激情犯罪增多,犯罪的突发性强。未成年人心理发育不成熟,易冲动,行为控制能力差,法制观念不强。有相当部分的未成年人在犯罪前无明显的犯罪表象,外表相对平静,或犯罪起因非常简单,犯罪突然发生,有时就因为一言一事不顺心,不顺眼,或为一点小事比高低争面子,出于一时激情实施某一犯罪行为。这类犯罪尤以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寻衅滋事和聚众斗殴居多。如文书网上张××故意杀人案。被告人张××,17岁,系个体汽车修理部学徒工,某日因工作分工不均问题与另一学徒工刘某发生打架,交手不久就被在场人员劝开,各自继续干活。张为报复刘某于当日下班后在车间收集一桶洗零件的汽油,于次日早晨乘刘未起床时将整桶汽油倒在刘某身上后点燃,致刘被烧死。
当前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司法机关要不断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力度,加强对未成年人普法力度,要坚持预防为主,惩治为辅的方针,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一起做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为未成年人的成长撑起法治的蓝天。
参考文献
[1]王墨.未成年人犯罪心理成因分析及其法律矫治措施[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8)
[2]李婧.论未成年人犯罪公诉案件办理模式之构建[D].广西师范大学.2013。
[3]刘楷旭.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
[4]丁莉.试论未成年人犯罪及其处罚[D].苏州大学.2010.
[5]李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学校责任的缺失分析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