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漫溢匈牙利

来源 :出版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uto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150多年前,匈牙利伟大的民族诗人裴多菲·山多尔奋笔书下这脍炙人口的浪漫诗篇。诗人的浪漫与激情,不仅感染并激励了几代匈牙利人,而且还深深地打动了东方古老民族——中国人的心。
  2011年4月是匈牙利国际图书节。春天的布达佩斯气候非常温暖,东欧的大地阳光灿烂,百花盛开,新绿吐芽,万象更新。第一次到东欧国家参加国际书展,内心还是有几分的激动,也实现了童年的企盼。对这里原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华约军事集团重要成员,对于匈牙利政治神秘和历史古典充满了好奇心。20年过去了,布达佩斯迎来了第18届国际图书节,会场就在联合国评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城市——首都布达佩斯美丽的米兰纳瑞斯展览馆。米兰纳瑞斯展览馆造型精致,前面建有一个很大的人工湖,一个巨大的图书广告设在楼的中央。印象有三点:
  1.米兰纳瑞斯展览馆图书节的整体设计十分经典和现代。尤其是欧盟区的设计,第一个欧盟国家的经典性和标志性照片和重要的图书展现在世界的第一位读者前,让人心动。
  2.欧洲人的学习风气甚浓。白领阶层到展览馆参加图书节的络绎不绝,人群川流不息。还有残疾人坐轮椅来参观和选择图书,非常执著地学习,也有不少老年人拿笔记本详细记下他需要的书目。我还看到了一对年经夫妇用旅行背包背着两个小孩参观书展。
  3.匈牙利人民对图书的热情很高。尽管进入了多媒体和互联网时代,到书展参观的老人、学生和成年人络绎不绝。会展现场除了欧盟成员国的二十多个国家组成一个较大的区域,还有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等其他欧洲国家的出版商参加。
  在展览馆入口处,工作人员非常热情和认真负责,他们引导参加图书节的世界各国观众进入展场,并用流利的英语解读和说明图书节的活动内容。参观者都要买一张绿色的入场券,这张价值500福林(匈牙利币,一元人民币等于28福林)的入场券包含了500福林作为代金券。其中200福林可以在现场可以购买一本书,作为参加图书节的赠送礼物。书展的工作人员给你带上绿色的手圈,作为出入书展的凭证,上面分别用英文和匈牙利文分别印上“2011年布达佩斯国际图书节”。此手圈还是参加书展的纪念品。精致的设计,丰富的图书,专注的人群,热情的服务,微笑的引导,世界各国的出版商给春天的布达佩斯书展添上了推力和让人们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回忆。
  在此次布达佩斯国际图书节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和匈牙利出版商与书商协会共同主办、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承办的中匈出版研讨会进行得别开生面。与会的中匈两国出版人指出,中国和匈牙利之间的出版交流由来已久,中国参加布达佩斯国际图书节,进一步增进了两国出版界的交流。同时还研讨了当今世界数字出版环境下,图书出版的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就“数字出版环境下的中匈出版合作”展开发言和讨论,两国的出版工作者分别介绍了两国数字出版的发展机遇、发展成果和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中国到布达佩斯国际图书节参展的图书近千种,来自50多家出版社,内容涵盖文学、文化、汉语教学、医学、艺术等各个方面,其中不乏匈牙利语、英语、法语等外文图书。在本次图书节上,还展示了大佳阅读器、辞海阅读器、点读“听书”系列等数字出版产品。匈牙利的出版社推出50多种中国题材的图书。在这些图书中,既有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的图书,也有翻译成匈牙利文的中国近代和现代文学作品,如鲁迅的《朝花夕拾》、姜戎的《狼图腾》以及《20世纪中国短篇小说选》等。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商务印书馆向罗兰大学孔子学院捐赠匈牙利语版《汉语图解词典》,罗兰大学中文系有着近百年历史,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汉学家和翻译家,罗兰大学孔子学院的成立更为匈牙利人民了解中国、学习汉语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赠书活动将使更多学生受益。匈牙利罗兰大学孔子学院也设立展位,展示学院收藏的用匈牙利文出版的中国书籍。
  在此次布达佩斯国际图书节上,匈牙利读者对汉语和中国文化表示出了浓厚兴趣。中国展台的匈牙利读者络绎不绝,是图书节上最有吸引力、人气最旺的展台之一。所有参展的中国图书均被匈牙利读者购买。
  匈牙利人十分爱好阅读,书籍在他们的生活中一向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布达佩斯建于一百多年前的英雄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陈列有历代名君青铜塑像的弧形柱廊,其中有一位被称为“嗜书者”卡尔曼的国王塑像。与那些手持刀剑、炫耀武功的王者形象不同,这位以排斥巫术而闻名的国王手按一摞厚重的书籍,目光炯炯。在黑暗、蒙昧的中世纪,在迷信与巫术大行其道的年代,匈牙利就出现了这样一位博览群书、视野开阔的开明君王,这在当时的欧洲也极为罕见。
  今天的匈牙利人继承了祖先热爱书籍的传统。在布达佩斯,无论在鸟语花香的公园里,还是在风驰电掣的地铁内,时常可以发现手持书籍、专心阅读的人们。这一幕现代都市生活中的场景,不禁令人有所感悟:书籍与知识正是这个曾先后出现过十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民族所依赖的力量源泉。
  在现场看到,今年“图书节”中以诗歌、散文及其他人文社科类书籍为主流,这些书籍印刷精美、品位高雅、富有思想内涵,让爱好读书的人们趋之若鹜。众多匈牙利读者熟知的作家、诗人乃至一些著书立说的学者、政治家们也纷纷前来助兴,并为读者们签名留念,间或与读者亲切交谈。整个图书节上,完全见不到浮华肤浅的所谓“畅销书”或急功近利的“商业策略书”。“图书节”的主办者非常经典地说道:匈牙利文学与书籍正处于另一个“文艺复兴”的繁荣时代。
  米兰纳瑞斯展览馆外面的风景优美,有自由购买图书的小亭子,有悠闲的老人和年轻人在晒太阳,我看到一对青年夫妇带小孩在湖边嬉水,很多老年人在静静地吃冰激凌,更有年轻人在喝咖啡。临时搭建的外卖饮料店用大锅煮南瓜、西红柿、牛肉等食品,发出诱人的香味,使每一个人驻足在前面出现精神“食欲”的和物质“食欲”。种花的工人在米兰纳瑞斯展览馆外面路边种上紫色兰花,让人们感到布达佩斯的自然环境更加妩媚美丽,匈牙利民族的读书风气更显兴盛。
其他文献
[摘要] 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学术上的实用主义在当前的心理学著作编译界还有一定的市场。倘使没有勇气去面对这些失误,并及时改正,最大的损失者恐怕还是编译者自己。这些草率之作,只能糊一时,不能混一世,最终读者不会买账,市场不会认可,只落得“人”“财”两空。  [关键词]心理学著作 编译 《变态心理学派别》     一  《变态心理学派别》(以下简称《变》)是美学泰斗朱光潜先生的早期心理学著作,写于1
期刊
中华书局自进入普及读物市场后,摸索了十几年的时间,而真正让读者记住并得到市场认可的一个转折点是2004年。这一年,我们有了专门的机构,即成立了中华书局大众读物工作室;有了明确的方向,即围绕中华书局已有的品牌优势,做面向大众的中国传统文化普及读物;也有了标志性产品,就是以阎崇年著《正说清朝十二帝》为代表的“正说”系列图书。    “中华书局”金字招牌与“百家讲坛”强势结合  “正说”对于我们,有比码
期刊
如今,高雅艺术受冷落,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改变这种状况的关键之一在于加强宣传力度。那么,从图书出版的角度应当如何进行宣传呢?2011年6月,京剧文集《凡人品戏——梨园花瓣集》(以下简称《品戏》)的出版给我们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  《品戏》是一部帮助人们提高京剧欣赏水平的著作。全书共33万字,著名京剧史论家、中国戏曲学院教授钮骠先生在该书序文中称赞这部书“是了解京剧知识,接触戏曲文化的最佳
期刊
扬之水先生对书稿的编校和印制的要求近乎“苛刻”,不但多次校读纸样,而且亲自到姜寻工作室排版现场指导稿样调改,并一度想到印刷厂“监工”,查看其书彩图实印效果,只因该套书定在桂林社本部印刷厂开印才作罢。    对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图书的迷恋,使我比较关注沈昌文、范用两位先生的图书。最先得知扬之水,是从沈昌文《阁楼人语》一书中读到的。在桂林刀锋书店买到《我与三联》,其中收有扬之水一篇文章《〈读书〉
期刊
手中这部2011年6月由范晔先生翻译、新经典出版公司出版发行的书,是一部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神奇小说。它具有亦真亦幻、亦幻亦真的魔幻色彩,独具一格,“营造了一个自己的世界,一个浓缩的宇宙,喧嚣纷乱却又生动可信的现实,折映了一片大陆及其人们的富足贫困”,这就是拉丁美洲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这部小说,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几代人的传奇经历,他们代代孤独,无聊地“在家织裹尸布,冶炼小金鱼”
期刊
还记得幼时,国内的军事刊物还不多,1979年,继长期以来唯一面向公众的《航空知识》后,以海军为主的《舰船知识》问世了,这对自幼喜欢船舶和海军的笔者而言,是个天大的喜讯。但由于当时《舰船知识》刚刚起步,依然存在很多稚嫩之处。比较突出的,便是杂志的外观还缺乏扣动读者心弦的因素,这不得不说是一件憾事。  不过,当我拿到1984年第4期《舰船知识》时,翻到封底,眼前只感到一亮,映入眼帘的,是两幅描绘二战时
期刊
深秋的南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坐落在南昌八一桥头的江西出版大厦25层的一间办公室,当晚霞逐渐染红了窗外的天际,江西省出版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文与本刊记者以下午茶的方式完成了一次愉快的对话。  去年8月,集团董事长钟健华由于年龄原因退出一线领导岗位,周文由总经理转任董事长。作为“老班底”的党委副书记和总经理,周文尽管一直是集团决策层的重要角色,但由原来主要作为CEO的总经
期刊
何谓大学?大学何为?这一直是高等教育学者苦苦思考與追寻的问题。贺祖斌教授和他的学术团队在《中国大学这五年——高等教育年度十大事件评析(2006—2010)》中,用诸多的事实向我们展示了大学的存在及其作为,用多角度的观点诠释了现代大学的精神!  本书以年度为单元评析了中国“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高等教育的50件大事,试图通过这些事件理清这一特定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轨迹。同时,作者专业
期刊
2007 年7 月23 日,财富管理类领军媒体——《理财周报》诞生,他们以每期100 版的大容量信息、定价6元的高价格一举成为全国最贵的报纸。而在那时,该媒体就已经着手数字出版的各项工作了。时至今日,《理财周报》的电子版下载回报每年也已突破20多万元,《理财周报》电子版以做年单为主,即电子版的团购为主,通过其自身纸质版的销售拉动电子版的订户数。  近日,记者就该媒体的数字化进程、实践与营销采访了《
期刊
在探讨当下传统纸质出版的出路以及数字出版的商业模式及走向时,我们认为关注的重点应该更多地投到出版传播媒介的变化对出版的影响上。    不难发现,纸媒和数字传媒之间最大的差别在于传播媒介的不同,而两者之间所要传播的信息却几乎是完全重合的,那便是内容。这也是为何业界人士基本都抱有这样一种认同:即不论出版的最终走向如何,内容始终为王。  因而,在探讨当下传统纸质出版的出路以及数字出版的商业模式及走向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