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地处湘西北的桃源,昔为楚国南郢之邑,历史悠久,“信巫鬼,重淫祀”的记载不绝于缕,“信鬼神、好淫乐”的民风至今尚存,桃源傩戏是迎合反映此种朴素民风的重要载体,并形成一种承载宗教神话的特殊形象诠释,在各重要的历史时期借助厚重的宗教文化和广袤的宗教信仰自由得以契合时代的发展与传承。本文对湘西北桃源傩戏的宗教变迁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湘西北 桃源傩戏 宗教变迁
地处湘西北的桃源,昔为楚国南郢之邑,历史悠久,“信巫鬼,重淫祀”的记载不绝于缕,“信鬼神、好淫乐”的民风至今尚存,桃源傩戏是迎合反映此种朴素民风的重要载体,并形成一种承载宗教神话的特殊形象诠释,在各重要的历史时期借助厚重的宗教文化和广袤的宗教信仰自由得以契合时代的发展与传承。
一、以巫为主,万物皆鬼神
中原文化重史,荆蛮文化重巫。汉代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曰:“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祀。”宋代朱熹在《楚辞集注》中称:“其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使巫覡作乐,歌舞以愉神。”屈原流放沅澧一带,受信鬼神、好淫乐的民风影响,写下了《天问》、《九歌》等著名诗篇。桃源先民原始信仰,崇拜多种祖先和自然之神。巫师是沟通神仙界与鬼灵界的使者和桥梁。民间祈福消灾的要求,神仙的意旨都是由巫师上传下达完成的。他们相信鬼灵之说,认为鬼魂可以脱离肉体不死,所以当人生病时,请巫师收魂,人死后又请巫师招魂。他们还相信自然之神,树立“万物皆有灵”的泛神观念,对大自然的变化现象,特别是对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充满恐惧和神秘,相信大自然的风雨雷电、山川大地,春华秋实、阴晴圆缺都由某种神秘的力量在操纵着。由于恐惧,便拜天祭地,目的是报答养育万物并为人所用的天功地德,寄希望于大自然,赐以人们风调雨顺、福寿康乐。
战国时期,在封建制度的压迫下,这种原始的巫神活动和信仰,与桃源民众厌世避俗、返璞归真的普通心理向往形成历史巧合,演变成本土傩文化。他们设立傩坛,制订傩仪,编演傩舞傩戏,戴着傩面具,仿若从远古走来,一派先祖遗风,原始古韵,使之成为表达人们美好愿望、体现桃源原始风情的民俗形式。自古以来,当地每年还必须举行还傩愿、酬傩神。祭祀时要唱傩戏,祭祖先、慎终追远。除了祭祀共同祖先黄帝、炎帝、蚩尤之外,湘西北尤其是湘西,还要祭盘古。针对此,各地都有祭庙。譬如祭祖先:一族有一族的祠堂,一家有一家的神堂。祭祀时一要有祭品,如牲畜、五谷杂粮、瓜果糕点,香蜡米酒等;二要有祭祀典仪,要鼓乐齐鸣,念祭词,唱祭歌。总之,先民的崇拜多样,信仰虔诚,巫歌舞乐热闹非凡。
二、民性质朴,乡风崇巫道
不少史书称秦汉时期的桃源民俗是:“民性质朴,郊野事渔猎,嫁娶不亲迎,丧事用浮屠,疾病祀鬼神,少服药,艺不求工,商不至巧,士少宦情,不好词讼,素号易治。”桃源人在宋以前一直崇奉道教,至于“嗜浮屠”信奉佛教(浮屠即佛)是元代以后的事,长期以来形成了很多禁忌习俗,如:嫁娶不亲迎,是说收新媳妇的人家,媳妇进门时,公婆回避,这是一大禁忌,认为冷脸(公婆的)不能碰热脸(媳妇的),否则,日后婆媳、公媳关系处理不好,导致家庭不和順和人丁不兴旺等问题。不少史书曾这样描绘桃源的民俗:“民性质朴,郊野事渔猎,嫁娶不亲迎,丧事用浮屠,疾病祀鬼神,少服药,艺不求工,商不至巧,士少宦情,不好词讼,素号易治。”
地处湘西北的桃源,是湖南崇道最早的地方。道教源于古代的方术、巫术和黄老思想,是一种多元神教。道教教义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沃土,在湖南已经流行1800多年,严重地禁锢人们的思想。桃源受道教思想的影响深厚,先人们生活在这块封闭又神秘的土地上,保持原始的信仰。一直到宋代,这里都是巫道一统天下。作为道教活动场所的营建,湖南第一座建于东晋泰始年间(公元265—274年)的道观就是桃源的“真源观”,东晋建武元年(公元277年),桃源又建“灵芝观”,桃源山的“桃源观”也是晋时人建的,比驰名中外的《桃花源记》问世还早。之后又陆陆续续在桃源建了“镇龙观”、“麻溪观”、“游仙观”等。《常德府志》说:“常德也有‘灵芝观’,那是建于南朝萧梁大同七年(公元541年),比桃源的灵芝观晚了200多年。从道观与佛寺的分布看,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势力在常德境内弱于佛教,但在桃源确颇为兴盛。”唐代桃花源不仅成为当时驰誉天下的名胜,唐玄宗(公元712—755年)时又建起源内主体建筑“桃源观”(晋时就有,唐时属重建)、“桃花溪”、“桃源洞”、“佳致碑”等胜迹景点及瞿童、黄洞源在桃花源得道成仙的传说,都业已形成。宋徽宗,尤崇道教,更大规模地修建桃花源,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建景命万年殿及福寿二星经、钟楼阁、斋寮、方丈、凡1330楹,并御笔亲赐“桃川万寿宫”。此时桃源境内的桃花源,已成为全国屈指可数的道教圣地。由于道教的长期熏陶,加之桃源地理闭塞,生产力低下,远古流传下来的巫傩思想又与道教脉源相同,因此,道教教义,深深扎根于当地百姓头脑之中,人们信奉上天是神仙居住之处,天界有三十六天堂,有天门,有琼楼玉宇,居有天神、天尊、天帝,骑有天马,饮有天河,侍奉有天兵天将、天女。相信地下有地狱,其运行受之于地道。人指个人,个人的言行当奉行人道人德。相信恶人死后要成为鬼下地狱。人们只有修缮积德,才可阴间超脱,脱离苦海,姓氏不录于鬼关,成为鬼仙、神仙。桃源百姓,不好词讼,素号易治,一方面指纯朴善良的本性,另一方面与道教教义有关。
三、佛道共存,信仰呈多元
宋代之前,桃源是由道教一统天下,由于元朝贬道而倡佛,尤其是佛教自从传入中国之后,不断从上层和下层两大方面大力推进大乘佛教的中国化、社会化和世俗化。隋唐以后,佛教终于从教义上、实践上完成了脱胎换骨的历史性大转折,渐为桃源民间所接受,从而威胁到道教的神圣地位。佛教首先是与中土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逐渐发展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僧们还采用符咒、占卜、医方异术等百姓所熟悉的方法,为人预卜、化解灾难。由于某些机缘和人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思想形成巧合,认为多信一尊神,多一道保障,何乐而不为?加上佛教吸纳融合了道教中的鬼神思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竞争和依存,进一步促进了傩戏的发展。
宋元明清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桃源传统教育的主流思想,特别是宋代办学之风的兴起,士人们以出仕为道,坚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遵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礼教,奉行“有道出仕,无道归隐”的信条。元代以后,佛教的传入,在桃源民间思想观念上除了尊崇道教之外,还多了一个“浮屠”的信仰,原始的巫教、巫术思想还有着滋生的土壤,这样桃源就出现了一个多元化信仰的社会,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就是被世人称之为世外桃源的桃花源。宋以前几乎道教一统天下,兼儒学思想的圣地,自元以来,除原有桃源山上的“桃川万寿宫”道教场所外,还在桃花山上建起了大士阁,供奉观音大士,成了佛教场所。秦人村有傩坛,旁有傩湾,信奉的都是巫教。
综上所述,湘西北桃源傩戏在漫长复杂的历史环境中,由于始终以宗教为依托而发展至今,深受当地人们的信奉崇拜。正是有了宗教这种宏观的历史背景,桃源傩戏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才依此寻求到长期而深远的生存发展空间,得以良性传承。
参考文献:
[1]邓经武.现代中国“布衣圣人”张澜[J].文史杂志,2010.7.
[2]子规.佛教中国化进程中的民间佛教[J].文史杂志,2010.7.
[3]冯培成,杨金砖.关于宗教与文化的思考[J].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
基金资助:
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资助项目:《文化生态视野下的“非遗”保护与发展研究——以湘西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例》,课题编号:13DH45;
2012年度湖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地方经济视域下的湖南桃源傩戏传承》,课题编号:12C0097。
关键词: 湘西北 桃源傩戏 宗教变迁
地处湘西北的桃源,昔为楚国南郢之邑,历史悠久,“信巫鬼,重淫祀”的记载不绝于缕,“信鬼神、好淫乐”的民风至今尚存,桃源傩戏是迎合反映此种朴素民风的重要载体,并形成一种承载宗教神话的特殊形象诠释,在各重要的历史时期借助厚重的宗教文化和广袤的宗教信仰自由得以契合时代的发展与传承。
一、以巫为主,万物皆鬼神
中原文化重史,荆蛮文化重巫。汉代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曰:“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祀。”宋代朱熹在《楚辞集注》中称:“其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使巫覡作乐,歌舞以愉神。”屈原流放沅澧一带,受信鬼神、好淫乐的民风影响,写下了《天问》、《九歌》等著名诗篇。桃源先民原始信仰,崇拜多种祖先和自然之神。巫师是沟通神仙界与鬼灵界的使者和桥梁。民间祈福消灾的要求,神仙的意旨都是由巫师上传下达完成的。他们相信鬼灵之说,认为鬼魂可以脱离肉体不死,所以当人生病时,请巫师收魂,人死后又请巫师招魂。他们还相信自然之神,树立“万物皆有灵”的泛神观念,对大自然的变化现象,特别是对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充满恐惧和神秘,相信大自然的风雨雷电、山川大地,春华秋实、阴晴圆缺都由某种神秘的力量在操纵着。由于恐惧,便拜天祭地,目的是报答养育万物并为人所用的天功地德,寄希望于大自然,赐以人们风调雨顺、福寿康乐。
战国时期,在封建制度的压迫下,这种原始的巫神活动和信仰,与桃源民众厌世避俗、返璞归真的普通心理向往形成历史巧合,演变成本土傩文化。他们设立傩坛,制订傩仪,编演傩舞傩戏,戴着傩面具,仿若从远古走来,一派先祖遗风,原始古韵,使之成为表达人们美好愿望、体现桃源原始风情的民俗形式。自古以来,当地每年还必须举行还傩愿、酬傩神。祭祀时要唱傩戏,祭祖先、慎终追远。除了祭祀共同祖先黄帝、炎帝、蚩尤之外,湘西北尤其是湘西,还要祭盘古。针对此,各地都有祭庙。譬如祭祖先:一族有一族的祠堂,一家有一家的神堂。祭祀时一要有祭品,如牲畜、五谷杂粮、瓜果糕点,香蜡米酒等;二要有祭祀典仪,要鼓乐齐鸣,念祭词,唱祭歌。总之,先民的崇拜多样,信仰虔诚,巫歌舞乐热闹非凡。
二、民性质朴,乡风崇巫道
不少史书称秦汉时期的桃源民俗是:“民性质朴,郊野事渔猎,嫁娶不亲迎,丧事用浮屠,疾病祀鬼神,少服药,艺不求工,商不至巧,士少宦情,不好词讼,素号易治。”桃源人在宋以前一直崇奉道教,至于“嗜浮屠”信奉佛教(浮屠即佛)是元代以后的事,长期以来形成了很多禁忌习俗,如:嫁娶不亲迎,是说收新媳妇的人家,媳妇进门时,公婆回避,这是一大禁忌,认为冷脸(公婆的)不能碰热脸(媳妇的),否则,日后婆媳、公媳关系处理不好,导致家庭不和順和人丁不兴旺等问题。不少史书曾这样描绘桃源的民俗:“民性质朴,郊野事渔猎,嫁娶不亲迎,丧事用浮屠,疾病祀鬼神,少服药,艺不求工,商不至巧,士少宦情,不好词讼,素号易治。”
地处湘西北的桃源,是湖南崇道最早的地方。道教源于古代的方术、巫术和黄老思想,是一种多元神教。道教教义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沃土,在湖南已经流行1800多年,严重地禁锢人们的思想。桃源受道教思想的影响深厚,先人们生活在这块封闭又神秘的土地上,保持原始的信仰。一直到宋代,这里都是巫道一统天下。作为道教活动场所的营建,湖南第一座建于东晋泰始年间(公元265—274年)的道观就是桃源的“真源观”,东晋建武元年(公元277年),桃源又建“灵芝观”,桃源山的“桃源观”也是晋时人建的,比驰名中外的《桃花源记》问世还早。之后又陆陆续续在桃源建了“镇龙观”、“麻溪观”、“游仙观”等。《常德府志》说:“常德也有‘灵芝观’,那是建于南朝萧梁大同七年(公元541年),比桃源的灵芝观晚了200多年。从道观与佛寺的分布看,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势力在常德境内弱于佛教,但在桃源确颇为兴盛。”唐代桃花源不仅成为当时驰誉天下的名胜,唐玄宗(公元712—755年)时又建起源内主体建筑“桃源观”(晋时就有,唐时属重建)、“桃花溪”、“桃源洞”、“佳致碑”等胜迹景点及瞿童、黄洞源在桃花源得道成仙的传说,都业已形成。宋徽宗,尤崇道教,更大规模地修建桃花源,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建景命万年殿及福寿二星经、钟楼阁、斋寮、方丈、凡1330楹,并御笔亲赐“桃川万寿宫”。此时桃源境内的桃花源,已成为全国屈指可数的道教圣地。由于道教的长期熏陶,加之桃源地理闭塞,生产力低下,远古流传下来的巫傩思想又与道教脉源相同,因此,道教教义,深深扎根于当地百姓头脑之中,人们信奉上天是神仙居住之处,天界有三十六天堂,有天门,有琼楼玉宇,居有天神、天尊、天帝,骑有天马,饮有天河,侍奉有天兵天将、天女。相信地下有地狱,其运行受之于地道。人指个人,个人的言行当奉行人道人德。相信恶人死后要成为鬼下地狱。人们只有修缮积德,才可阴间超脱,脱离苦海,姓氏不录于鬼关,成为鬼仙、神仙。桃源百姓,不好词讼,素号易治,一方面指纯朴善良的本性,另一方面与道教教义有关。
三、佛道共存,信仰呈多元
宋代之前,桃源是由道教一统天下,由于元朝贬道而倡佛,尤其是佛教自从传入中国之后,不断从上层和下层两大方面大力推进大乘佛教的中国化、社会化和世俗化。隋唐以后,佛教终于从教义上、实践上完成了脱胎换骨的历史性大转折,渐为桃源民间所接受,从而威胁到道教的神圣地位。佛教首先是与中土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逐渐发展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僧们还采用符咒、占卜、医方异术等百姓所熟悉的方法,为人预卜、化解灾难。由于某些机缘和人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思想形成巧合,认为多信一尊神,多一道保障,何乐而不为?加上佛教吸纳融合了道教中的鬼神思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竞争和依存,进一步促进了傩戏的发展。
宋元明清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桃源传统教育的主流思想,特别是宋代办学之风的兴起,士人们以出仕为道,坚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遵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礼教,奉行“有道出仕,无道归隐”的信条。元代以后,佛教的传入,在桃源民间思想观念上除了尊崇道教之外,还多了一个“浮屠”的信仰,原始的巫教、巫术思想还有着滋生的土壤,这样桃源就出现了一个多元化信仰的社会,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就是被世人称之为世外桃源的桃花源。宋以前几乎道教一统天下,兼儒学思想的圣地,自元以来,除原有桃源山上的“桃川万寿宫”道教场所外,还在桃花山上建起了大士阁,供奉观音大士,成了佛教场所。秦人村有傩坛,旁有傩湾,信奉的都是巫教。
综上所述,湘西北桃源傩戏在漫长复杂的历史环境中,由于始终以宗教为依托而发展至今,深受当地人们的信奉崇拜。正是有了宗教这种宏观的历史背景,桃源傩戏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才依此寻求到长期而深远的生存发展空间,得以良性传承。
参考文献:
[1]邓经武.现代中国“布衣圣人”张澜[J].文史杂志,2010.7.
[2]子规.佛教中国化进程中的民间佛教[J].文史杂志,2010.7.
[3]冯培成,杨金砖.关于宗教与文化的思考[J].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
基金资助:
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资助项目:《文化生态视野下的“非遗”保护与发展研究——以湘西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例》,课题编号:13DH45;
2012年度湖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地方经济视域下的湖南桃源傩戏传承》,课题编号:12C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