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书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朴实而真实的对话和故事,但在字里行间之中,读者能够感受到的是作者想要传递给读者的那一念之间的爱与力量。
关键词:《生死爱恨一念间》;刘墉;珍惜;一念间
作者简介:姚歆烨,女,1987年2月生,汉族,上海人,硕士,编辑,研究方向:新闻出版、公共管理。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8-0-01
《生死爱恨一念间》是由九州图书出版社在2001年首次出版发行的一本散文集,后被多家出版社再版印刷。全书只有短短的10万余字,却在字里行间与平凡小事之中描绘着人性的本质,透露出人生的真谛,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本书的作者是美籍华裔作家、画家刘墉先生,他的处世散文和温馨励志散文书籍经常成为华人世界的畅销书,被称为“沟通青少年心灵的专业作家”。在出版此书的同时,他还出版了《点一盏心灯》《心灵的四季》《爱,就注定了——一生的漂泊》《抓住心灵的震颤》等系列心灵散文集。正如刘墉先生在《生死爱恨一念间》这本书的自序中提到:“人的一生,如果不能由年幼时的被关怀,成年时的关怀亲人,到有一天,关怀每个人,甚至一草、一木,以母亲般的爱,去爱这世上的一切,就不能成就伟大的人生。”而他正试着表达一些这样的关怀,读他的文章可以感受到他的睿智和豁达在文字中静静流淌,通过阅读传递给读者,给予读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心灵的净化。
初次阅读这本散文集是在十多年前,那时我还在高中学习,闲暇时分,总喜欢到旁边的小书店打发时间,当时可能是出于对于刘墉先生文采的仰慕,机缘巧合将这本书带回了家,但那个时候年龄小、阅历少,没有太多的感受,对散文中蕴含的深意没有太多的理解。十多年过去了,当我再次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心中多了很多感慨。
“有什么好看不开的呢?只要能多活几年!”来自于家庭、工作、生活上的压力使得年轻人常常以透支自己的身体为代价换取成功的事业,然而当生命的最后时刻来临的时刻,当奋斗的一切都因为生命的逝去而毫无意义的时候,我们才意识到,原来活着才是根本,原来健康才是最需要被珍惜的,原来生命才是最最重要的。当我们老去的时候,当我们只能回望青春岁月的时候,我们可能就会感慨,还想多活几年,还想多看看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惜生,不仅仅是珍惜生命,更是珍惜当下的生活和那些我们爱、爱我们的人。
“我们常说‘身在福中不知福’,福常是回头看到的,只是看到的那一刻,它也走了。”文中的邻居老先生怀念之前种过的花;人们常常回忆当年过的好日子;高速公路旁边的桥墩上写着“惜福”,却经常发生追尾、超速、超载。在这一刻,我们看到的仅仅是“惜福”这两个字,而在下一刻,或将来的某一刻,我们也许才能真正体会到当初的福气,当时的幸福和当年的福分。
“每到冬去春回的太阳天,把竹床抬到院子里,往地上磕,便有那臭虫、蟑螂等,各路小鬼从里面掉出来。”作者的老师总是“命令”作者陪他吃饭,而且必须将饭菜全部吃完;初中节俭的老师总是用日历来打草稿、擤鼻涕;母亲舍不得扔掉家里替换下的竹床,因为竹子还可以当柴火烧。惜物,是很多老人常做的事情,却得不到年轻人的理解,而事实上,惜物,是在怀念当时的人和事,也是在为了留住那美好而难忘的回忆。
“哪一个相见不代表别离?”最起码生聚之后,就有了死别!于是中间的举例,不论久暂,终是个‘缘’。”一群等待着偶像签名的书迷,一幅已失去原有价值的画作,一个将塑料瓶丢进垃圾桶的年轻人,我们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物品、每一件事,都是缘。布什总统的夫人芭芭拉曾说:“在走完人生旅程时,你绝不会因为没多通过一项考试,未多赢一场官司,或未多做一个生意而遗憾。可是,你将因为没能与丈夫、孩子、朋友或父母共度美好时光而抱憾终身。”今生能与我们的父母、妻儿成为家人,能与朋友相识相知,已是最大的缘与福,可是很多人对此往往并不珍惜,敬老院里无人看望的老人,为事业奋斗每天应酬在外忽略家人感受的年轻人,孩子出国定居而只剩下独守空房的父母,我们应守的缘在不经意之间已经悄悄溜走,待爱人和亲人离我们而去的时候,待我们知道要惜缘时,已然无法挽回那些流逝的时光和本应陪伴相守的日子。
书中内容没有大道理,没有浮躁氣,所讲述的都是在平常的生活中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的平常事,这些平常人之间的对话和生活中点滴小事的娓娓道来,让我们能够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来慢慢体会,细细品味,一窥人生百态。一念之间的决定有可能就是一生的转折,而生死、爱恨、悲喜、得失、对错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起决定作用的就是人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因此,对世间所有的事物我们都应心怀敬畏、心存感激,用爱包容一切,惜生、惜福、惜物、惜缘,尊重和珍惜所有我们拥有的、关怀的、重视的和珍爱的,生与死、爱与恨、悲与喜、得与失、对与错其实都只在这一念之间。
关键词:《生死爱恨一念间》;刘墉;珍惜;一念间
作者简介:姚歆烨,女,1987年2月生,汉族,上海人,硕士,编辑,研究方向:新闻出版、公共管理。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8-0-01
《生死爱恨一念间》是由九州图书出版社在2001年首次出版发行的一本散文集,后被多家出版社再版印刷。全书只有短短的10万余字,却在字里行间与平凡小事之中描绘着人性的本质,透露出人生的真谛,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本书的作者是美籍华裔作家、画家刘墉先生,他的处世散文和温馨励志散文书籍经常成为华人世界的畅销书,被称为“沟通青少年心灵的专业作家”。在出版此书的同时,他还出版了《点一盏心灯》《心灵的四季》《爱,就注定了——一生的漂泊》《抓住心灵的震颤》等系列心灵散文集。正如刘墉先生在《生死爱恨一念间》这本书的自序中提到:“人的一生,如果不能由年幼时的被关怀,成年时的关怀亲人,到有一天,关怀每个人,甚至一草、一木,以母亲般的爱,去爱这世上的一切,就不能成就伟大的人生。”而他正试着表达一些这样的关怀,读他的文章可以感受到他的睿智和豁达在文字中静静流淌,通过阅读传递给读者,给予读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心灵的净化。
初次阅读这本散文集是在十多年前,那时我还在高中学习,闲暇时分,总喜欢到旁边的小书店打发时间,当时可能是出于对于刘墉先生文采的仰慕,机缘巧合将这本书带回了家,但那个时候年龄小、阅历少,没有太多的感受,对散文中蕴含的深意没有太多的理解。十多年过去了,当我再次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心中多了很多感慨。
“有什么好看不开的呢?只要能多活几年!”来自于家庭、工作、生活上的压力使得年轻人常常以透支自己的身体为代价换取成功的事业,然而当生命的最后时刻来临的时刻,当奋斗的一切都因为生命的逝去而毫无意义的时候,我们才意识到,原来活着才是根本,原来健康才是最需要被珍惜的,原来生命才是最最重要的。当我们老去的时候,当我们只能回望青春岁月的时候,我们可能就会感慨,还想多活几年,还想多看看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惜生,不仅仅是珍惜生命,更是珍惜当下的生活和那些我们爱、爱我们的人。
“我们常说‘身在福中不知福’,福常是回头看到的,只是看到的那一刻,它也走了。”文中的邻居老先生怀念之前种过的花;人们常常回忆当年过的好日子;高速公路旁边的桥墩上写着“惜福”,却经常发生追尾、超速、超载。在这一刻,我们看到的仅仅是“惜福”这两个字,而在下一刻,或将来的某一刻,我们也许才能真正体会到当初的福气,当时的幸福和当年的福分。
“每到冬去春回的太阳天,把竹床抬到院子里,往地上磕,便有那臭虫、蟑螂等,各路小鬼从里面掉出来。”作者的老师总是“命令”作者陪他吃饭,而且必须将饭菜全部吃完;初中节俭的老师总是用日历来打草稿、擤鼻涕;母亲舍不得扔掉家里替换下的竹床,因为竹子还可以当柴火烧。惜物,是很多老人常做的事情,却得不到年轻人的理解,而事实上,惜物,是在怀念当时的人和事,也是在为了留住那美好而难忘的回忆。
“哪一个相见不代表别离?”最起码生聚之后,就有了死别!于是中间的举例,不论久暂,终是个‘缘’。”一群等待着偶像签名的书迷,一幅已失去原有价值的画作,一个将塑料瓶丢进垃圾桶的年轻人,我们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物品、每一件事,都是缘。布什总统的夫人芭芭拉曾说:“在走完人生旅程时,你绝不会因为没多通过一项考试,未多赢一场官司,或未多做一个生意而遗憾。可是,你将因为没能与丈夫、孩子、朋友或父母共度美好时光而抱憾终身。”今生能与我们的父母、妻儿成为家人,能与朋友相识相知,已是最大的缘与福,可是很多人对此往往并不珍惜,敬老院里无人看望的老人,为事业奋斗每天应酬在外忽略家人感受的年轻人,孩子出国定居而只剩下独守空房的父母,我们应守的缘在不经意之间已经悄悄溜走,待爱人和亲人离我们而去的时候,待我们知道要惜缘时,已然无法挽回那些流逝的时光和本应陪伴相守的日子。
书中内容没有大道理,没有浮躁氣,所讲述的都是在平常的生活中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的平常事,这些平常人之间的对话和生活中点滴小事的娓娓道来,让我们能够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来慢慢体会,细细品味,一窥人生百态。一念之间的决定有可能就是一生的转折,而生死、爱恨、悲喜、得失、对错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起决定作用的就是人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因此,对世间所有的事物我们都应心怀敬畏、心存感激,用爱包容一切,惜生、惜福、惜物、惜缘,尊重和珍惜所有我们拥有的、关怀的、重视的和珍爱的,生与死、爱与恨、悲与喜、得与失、对与错其实都只在这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