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传染吗?

来源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rew1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想一下,周末下午你心情尚好,正晒着太阳看着花草发呆,你的好朋友阴沉着脸走过来,向你诉说了刚刚遭遇的不爽之事。你试图安慰他,对他的遭遇表示同情和理解。
  这时,你可能还没意识到,你面前的这个人身上,携带着一种会“传染”的东西。
  好友离开后,你也许会感觉自己心理起了微妙变化:原本平和的心境飘来乌云,你的情绪越来越低落,心情越来越沉重。终于,你也感染了这个时代最流行的“病”之一———压力。
  最近,在《自然—神经科学》发表的一篇以小鼠为实验对象的论文中,几位来自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研究者提供了个体间压力传播的确凿证据。

安慰同伴有风险


  把场景切换到卡尔加里大学的鼠笼中。
  研究者把一只小鼠从它的“家”中带出来,进行5分钟的足底电击刺激。对小鼠来说,这是一个强有力的的压力事件。它随后被放回“家”,那里有一只未遭受过压力刺激的同伴。
  当压力小鼠到“家”,另一只小鼠會主动凑过去为它理毛,或是在它身上嗅来嗅去。实验人员让压力小鼠和同伴相处30分钟,然后分别测试两只小鼠大脑神经突触的短时增强效应(STP),以此作为压力的衡量指标,数值越高,意味着压力越大。
  他们发现,跟压力小鼠呆了半个小时后,原本无忧无虑的那只小鼠也出现了STP,数值与压力小鼠无异。
  小鼠没法儿用语言吐槽自己刚刚遭受的折磨。论文的通讯作者、卡尔加里大学生理学与药理学系教授贾德普·S·贝恩斯认为,在它们的肛门—生殖器区域也许存在一个可以释放“警告性信息素”的腺体,而这种信息素的气味与天敌身上的气味相仿。闻到“死神”的气息,同伴也会“压力山大”。
  被“传染”上压力之后,同伴小鼠大脑中的神经突触会发生和压力小鼠一样的变化———研究者称之为“神经突触印记”,这些印记能持续数日。
  一切还没有结束。
  这项实验表明,被传染者遇到下一个同伴时,压力会继续传导,效力不比上一次逊色。



  对动物群体来说,这种压力传播有重要意义。当某一个个体感受到威胁之后,压力传播能让群体中的其他个体在不遭受实际伤害的情况下提高警惕、做好应变准备,还能增进群体内部的团结合作。
  至于人,曾有研究者发现:除了口头表达之外,人的面部表情以及汗液、泪水中释放的化学信号,都能激起他人的同情反应,并产生情绪传染。
  遇见愁眉苦脸的同类,为了避免被“传染”,我们应该选择转身走开吗?贝恩斯坚定地说:“当然应该过去安慰他们,但我们一定要明白,自己很有可能染上对方的压力,要做好应对自身压力的准备。”
  在这篇论文的结尾,研究者写道:安慰沮丧者的人可能会遭受长期的神经突触变化,这一变化与那些沮丧之人身上的变化相似。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那些没有亲身经历过创伤事件的人,在了解了别人所受的创伤后,也会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压力面前,没有平等


  在压力面前,既不存在“人人平等”,也不存在“鼠鼠平等”。
  压力的性别差异不是新话题了。这次,卡尔加里大学的研究者则在神经突触层面揭示了这一点。
  实验者分别让一只雄鼠和一只雌鼠进入全新环境。在那里,一切都是陌生的,没有“家”里“床铺”和设施,也没有意味着安全感的熟悉气味。
  经受过新环境考验后,雄鼠表现得泰然自若,没有产生STP。雌鼠的STP水平则跟受到足底电击时一样。
  尽管如此,当雄鼠真正感受到压力后,调节能力却不一定比雌鼠强。当压力雌鼠回到“家”,和一只无忧无虑的“闺蜜”相处半个小时后,神经突触产生的STP明显降低。尽管“闺蜜”变得有压力了,但它自己却轻松多了。压力雄鼠在把小伙伴弄郁闷之后,自己的压力水平依然毫无变化。贝恩斯说,雌鼠回到有3个“闺蜜”的“家”,待了一段时间后,压力就完全消失了。
  在过去的研究中,贝恩斯发现,雌鼠比雄鼠更容易感受到压力,尤其是在社交方面。如果让雌鼠离开同伴,它就会充满压力。
  压力传播是个复杂的过程,性别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
  就在同一期《自然—神经科学》上,另一篇关于压力的论文提到一个有趣的发现:如果让小鼠在一只有压力的少年鼠和一只无忧无虑的少年鼠之间选同伴,它更愿意跟压力少年鼠待在一起。
  但是,在同一个实验中,如果把选择对象换成“忧虑重重”的成年鼠和“心无挂碍”的成年鼠,小鼠则对前者避之唯恐不及,更喜欢跟无压力的成年鼠一起待着。
  在当期杂志上,以色列科学家达纳·鲁比·莱维和奥弗·伊扎尔在《压力与社交》一文中评论道:与压力相关的社会交流,既取决于双方的关系,如彼此是否熟悉、是否有亲属关系,也取决于个体特性,比如性别、社会地位。



  贝恩斯自己也感受到了这一点。他在卡尔加里组织了一个科学家演讲团体,每年为社会公众作一些科普讲座。作为研究压力的神经科学家,他总被听众当成“压力专家”,收到一堆倾诉和咨询。
  面对这强大的压力源,贝恩斯的态度是哈哈一笑:“如果找我吐槽的是我的妻子或密友,我可能会觉得有压力。但是因为来问我的大都是陌生人,所以其实没什么影响。”

压力,现代人躲不掉


  在人的一生中,不跟压力打交道的时间极少。
  已有研究者证明,在生活中遭遇亲友离世、虐待等负性压力事件,与患上抑郁症、焦虑症、情感障碍等心理疾病有显著关联。这些压力事件还会增加人们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躯体疾病的几率,也让人更有可能产生药物成瘾或表现出反社会行为。
  压力的极端后果之一就是自杀。
  与多少带有偶然色彩的个体遭遇相比,现代社会的普遍压力更不容小视。
  贝恩斯从事神经科学研究已逾25年,这位勤奋的学者迄今已发表了90篇论文。在大约10年前,他越来越意识到,压力在现代社会中是如此常见,但人们对它所知甚少。
  “加拿大的社会竞争很激烈,人们总是希望自己先人一步,想挣更多的钱、给家人更好的生活。科学界也充满了竞争,你总想做得比别人好,但是资源毕竟是有限的,这就带来了很大压力。”
  在卡尔加里大学,贝恩斯建立了一支将压力研究与神经突触研究相融合的团队。从2005年至今,这个团队已在《自然—神经科学》和《神经元》这两本神经科学领域的顶级期刊上发表了9篇论文。
  在加拿大心理学家汉斯·谢耶开创压力研究以来的半个多世纪里,在“压力”这块不算大的战场上,已经会聚了来自心理学、神经科学、认知科学等领域的多路人马。就神经科学领域而言,20年前,人们对“压力”的理解仅限于脑中部分结构发挥作用、释放出一些激素。现在,得益于光遗传学等技术的发展,人们有了精确得多的理解,甚至可以明确哪些细胞能连接到哪些细胞、可以引发什么行为、如何调控对压力的应答。
  贝恩斯表示,他的团队还在继续推进这次实验的“续集”,他们想知道,当两只都受过压力的小鼠相遇,它们的压力会变得更大还是会减轻。它们互相认识或全然陌生,会带来怎样不同的结果。
  不难看出这个实验设计的社会原型。在如今的社会中,与一个无压力者安慰另一个有压力者相比,更常见的一种情形可能是———两个充满压力的人互倒苦水。
  贝恩斯的实验设计中没有提到的一种情况是:小鼠在经受压力之后,回到“孤身一鼠”的“家”里独自待着、不与其他同伴接触,它的压力水平和持续时间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其他文献
有一次我外出回家,发现桌子上的油炸饼少了一块。那是我出门前做的。  不过我马上猜到,是我妈回来过,她一定是在好奇心驱使下,掰了一块尝尝味道,然后皱着眉头嫌弃难吃丢掉。  我妈是厨艺高手,可以带着十几个人整治几十桌流水席的那种,有时还能花样翻新自创新菜。  长大后吃遍天下美食,不再觉得妈妈的手艺惊艳。外面的饭局邀请也多如牛毛。然而,这一刻,我忽然好想吃妈妈做的菜,难以遏制地想吃,突如其来地热泪盈眶。
期刊
那一年,我20岁。在一家知名外企干得好好的,突然想折腾折腾,萌生出要写一本书的念头。  不是因为有钱才任性。这是我人生中第一份正式职业,拿着在当时绝不算低的薪水。但我的心,似乎一直没放在这里。我觉得,自己还可以有更好的选择。  我向来是行动派,想做的事几乎不能隔夜,否则抓心挠肝地难受。不出两个月,辞了工作,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稿纸、电脑,从超市搬来若干零食、饮料、泡面……也做了些文学青年都做过的梦,
期刊
《永乐大典》历经600年风雨沧桑,从成书之初的万册巨帙到今仅剩400余册,她的聚散离合也是中华古籍的悲欢缩影。从《文献大成》到《永乐大典》,史上最大百科全书  1403年,朱元璋第四子朱棣以“靖难”之名,从侄儿建文帝手中夺取了政权,改元“永乐”。也许是因为皇位来得不那么名正言顺,永乐皇帝就想用别的方式证明自己。他命翰林院学士解缙、太子少保姚广孝为监修,编纂一部大型类书,系统地收集天下古今书籍。  
期刊
我从来都不是个学霸,学习对我而言太过吃力。  1980年9月,我上小学一年级,距离满五周岁还有两个月。周围的同学都比我年长,最小的也要大我一岁,有些人甚至要大我三四岁。当时,我每天努力不让自己尿在身上就已经精疲力竭了,何谈学习和竞争!  入学测试倒是很顺利,因为我识字,而且不少。但上学第一天是学拼音,我认识的那些字全无用武之地。到今天我都还记得,第一天的课程是学习六个韵母:a、o、e、i、u、ü,
期刊
1967年,苏联各地的人们写给子孙后代的信被装进“时间胶囊”,要求50年后再开启。2017年年末,俄罗斯人履行了前辈的嘱托。半个世纪前看似天马行空的种种畅想,无可奈何地蒙上了岁月的尘埃;细细品味,让人心中五味杂陈。“你们的太空船是不是已经冲出了银河系了呢”  1967年11月,俄罗斯西北部工业城市切列波韦茨的市民聚集在城市的中央广场上,一边庆祝他们取得的成就,一边把对这些成就的自豪、对未来的预言写
期刊
亨利·穆奥,1826年5月15日诞生在法国杜省蒙贝利亚尔,这是一个靠近瑞士边境的小省。他的父亲是路易斯·菲利普国王手下的一名官员,而他的母亲则是一位受当地人尊敬的老师,因此穆奥的父母很重视他和他兄弟的学习,给了他们良好的教育。  1856年,穆奥和他的弟弟移居英国,穆奥认识了英格兰探险家蒙戈·帕克的孙女并结成夫妻。在英国,穆奥继续研究自然科学,尤其专注于鸟类和贝类的研究。这段时间他被一本书所吸引—
期刊
身体在努力自疗中“自杀了”?  2017年11月26日,美国凤凰城,20岁的阿兰妮·穆列塔开始感到不舒服,早早地离开了工作单位。正如她的家人和朋友向媒体描述的那样,她以前没有疾病,但是她的健康状况却急转直下。第二天,她去了一个紧急护理诊所,在那里她被诊断为患有流感,医生为她开了抗病毒药物———达菲。然而,到了周二早上,她开始呼吸困难,伴有吐血。家人带她到医院,X光片显示她患有肺炎,这种肺部炎症可能
期刊
我从小就非常自卑,因为我的数学成绩特别差。全班的数学平均分是80分时,我的分数是8分。同学们都觉得我的脑子有问题,老师们也觉得我将来不会有什么出息。我心里很难过,就问我妈怎么办,我妈说:“没关系,我带你去找一些科学的解决办法。”什么解决办法呢?我妈带我去拜访气功大师。我走在路上,心想这哪里科学了?怎么会有人去找气功大师治脑子呢?结果我们到现场一看,有3000多人都坐在那里。我当时有两个感受:第一,
期刊
“孤独”没有反义词。如果有,它就是我人生中最想要的东西。我在耶鲁大学所体会到的并为之欣慰、感激的,就是这种感觉;我害怕失去的,也是这种感觉。  这个词的意思,用“爱”来表达不够准确,用“相聚”来解释也稍有欠缺。它是有人一直陪伴在身边的感觉。耶鲁大学有很多小圈子:合唱团、舍友、联谊会……即使在没人陪、累得慌、睡不着的孤独夜晚,拖着步子回到家里,趴在电脑前,这些小圈子也能让我们感受到爱。可明年,这些小
期刊
兴许没有哪个产业比无人驾驶汽车更让人眼花缭乱。互联网企业大举进军制造业,传统汽车公司转型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下合纵连横,优步与“出行新方式”公司因商业机密被窃闹上公堂……为争夺未来十年自动驾驶产业这块“巨大的蛋糕”,各方可谓铆足了劲。  无人驾驶汽车的火爆程度只需看看2018年美国消费电子展上琳琅满目的发布会就可见一斑:芯片制造商英伟达推出自动驾驶平台,宣布英伟达进入“自动驾驶”纪元;刚上任不久的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