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来源 :江苏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nj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言道:“壶有百象,人有百态。”紫砂壶因其所承载的审美艺术和人文价值而经久不衰,可以说文化内涵是它的生命和灵魂。一把没有灵魂的紫砂壶只可以作为日常使用的器皿,却不具备欣赏、把玩的价值,不能让人为之沉醉。正如人生百态,每把壶也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使命,如果说“用”是基础,“神”是核心,那“形”则是具体的表现形式与载体,它们将自身的使命凝聚于形,篆刻于魂,等待一位至情至性的人来一探究竟。初成的一把壶总带着制壶艺人的气味,他们以自身的心血、阅历、格调制成一把壶,一只纳于掌心的壶,却深藏着浩瀚乾坤。
  纵观紫砂壶,其基本的器型不过三种:筋纹器、光器、花器。三者制作方法也是相互贯通,但每款壶的姿态不一,独具各自风韵,清新或朴拙、典雅或神圣,让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人们总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生活的酸甜苦辣总让人来不及一一感受和品味,由此说来,紫砂壶这门艺术如此精彩纷呈,也是有缘可循了。
  自古以来,梅、兰、竹、菊便是历代文人雅士反复吟诗作赋的对象,制壶艺人也偏爱它们。梅、兰、竹、菊的清俊高雅着实为人所钦佩与叹服,但此时仔细观摩着这把“菱花壶”(见图1),仿若置身于江南的菱花池边,感受一池菱花以洒脱的行笔勾勒出清丽的风韵。早知晓梅、兰、竹、菊“四君子”的高风亮节,而菱花之美虽是第一次心有所获,却也觉得能与四君子相媲美。
  紫砂壶造型有“方匪一式,圆不一相”之说,这把“菱花壶”极好地融合了方、圆二字的精髓。壶身呈菱形花纹,整体圆润饱满、筋纹分明,菱花的脉络清晰可见,线条流畅,未加过多的修饰与雕刻却将菱花之韵味完美地融于壶身。壶身与壶盖的衔接处,挺拔有张力而不失秀气;壶盖微微向上隆起,表面是惟妙惟肖的花瓣形状;精致的壶钮正像是美丽可爱的花蒂,虽小却也分布纹络,筋脉清晰;壶把与壶嘴相称相携,壶把粗至细,呈拉升的圆弧,细看其纹络又是方形,握于手中舒适,方便提拿;壶嘴线条更是转折有度,上部呈平嘴型,玲珑俏丽,提升了精神气态与韵味。将“菱花壶”整体稳固地置于桌面,亭亭玉立如清新的少女,又如清晨含露的花,娇美柔软而不失筋骨,远观光滑圆润且清新秀丽,实则棱角分明、线条挺括,将“形”完美地表现了出来。
  古有骆宾王《王昭君》诗云:“古镜菱花暗,愁眉柳叶嚬”。“昭君出塞”的故事在历史上广为流传,昭君有“皓月”之称,集山水阴柔和天地温和之气,如此女子不远万里嫁去异乡,促成了匈奴与汉朝友好达半个世纪之久。“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介女流作出如此决定,将自己的后半生都付诸于匈奴与汉朝的友好,犹豫艰辛、辗转不眠的时光定是难以数计。骆宾王将入宫后的昭君与菱花联系在一起,菱花清丽婉转而暗自含香,难能可贵的是花谢后又生长出菱角,继芬芳过后又以果实奉献于世人。如果说菱花的气质是来自于它自身的清丽,那么菱角则是来自于它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毅力,这与温润而又坚毅的昭君正是相互辉映。
  一把壶要做到引人共鸣,既要保证效果上的使用协调,又要凸显艺术审美上的生动雅致,这正是考究其制壶艺人的技艺与审美。赏玩“菱花壶”使人遐思顿起,一种情、一段遥远的历史感呼之欲出。菱花清丽婉转、菱角坚韧不拔,这正是做人所需的精神。年复一年的春夏秋冬,或温暖、或繁盛、或清冷、或孤寂,都要自持己心,不忘初衷,在适当地时间做适当事,既要活得美丽柔软,又要有一颗坚韧有余的心来应对波澜顿起的人生。菱花以暗香、以清丽抚慰人的心灵,又以果实慰藉人的身体口腹,这其中又隐含了一层物尽其用的道理。生命短暂,唯有在漫长的季节里不断积累成长,再以自身独特的价值反哺,展现出昂扬的姿态,才不枉来人世一遭。“菱花壺”既给人一目了然的自然清新感受,其内涵更是层出不穷。壶有百态,一把壶、一种情,每位制壶艺人因自身阅历的不同,所感受的情感也是不尽相同,但世间千姿百态的壶却是终会觅得知音。
其他文献
紫砂壶以实用性为基础,寻常而又不平凡,它既人得了普通人家。也登得了大雅之堂。可谓雅俗共赏,且经久不衰。以独特的魅力成为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中当之无愧的精华。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精品佳作与杰出艺人层出不穷,赋予这门艺术不断创新和升华的动力,  在灿若银河的紫砂壶艺作品中,以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玉文化为题材主旨的紫砂壶堪称经典,从古至今,无数紫砂艺人都创作或改进过玉元素紫砂壶。使之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
期刊
宜兴的紫砂壶制作技艺是举世公认的优秀传统手工艺术,并于2005年人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世人对宜兴紫砂壶的肯定,也是宜兴人民的骄傲。紫砂是一种炻器,是一种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的陶瓷制品,其胎质于器表光挺平整之中。含有小颗粒状的变化,表现出一种砂质效果。得益于饮茶的风气,以紫砂泥烧制的紫砂壶最为常见。其特点是不夺茶香气又无熟汤气,日久使用空壶注入沸水也有茶香,有着“世间茶具称为首”的称誉。
期刊
月亮,一直是人类十分钟情的物象存在,一轮圆月悬挂天际,清寂素雅,无限情怀自在不言中,人们喜爱赏月、画月,自古以来,无数文学艺术作品都将月亮作为素材加以人文升华,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福。同时,月亮也是人们表达思乡、念故、团圆等情感的独特载体,比如唐代诗人李白有诗云:“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借月抒发思乡之情;中秋团圆佳节之际,更以赏月作为一道重要仪式。可以说,月亮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
期刊
在中国陶瓷的历史长河中,宜兴紫砂陶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中的一枝奇葩,以独特的风格蜚声中外。根据对古窑址的发掘,紫砂陶的起源可追溯到北宋中叶,距今约有一千年的历史,而其中最为盛名的紫砂茗壶亦有近六百年的历史。且长盛不衰,发展过程从未间断,时至今日已成为紫砂陶和中华茗具的杰出代表。  关于紫砂茗壶的特征和审美,紫砂泰斗顾景舟大师曾在他的文章《壶艺说》中提及,即“一件精美作品的内涵,必需具备三个主要因素:
期刊
紫砂艺术的创造源于自然生活,也终将回归自然生活,从而给人以共鸣。据目前史料记载的第一把紫砂壶便是以银杏树瘿为素材的供春款“树瘿壶”,因此紫砂壶与大自然的关系密不可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制壶艺人在创作时都开始重视造型的创新和内涵的升华,使紫砂壶不仅具有独到的视觉造型之美,更富有内涵意境之美。陈曼生是清代中期著名的文人和金石篆刻家,他与宜兴制壶艺人共同设计制作的“曼生壶”系列真正将自然和人文融
期刊
中国人讲究茶道,谈及茶事便离不开泡茶的器皿。在茶具的发展史上,宜兴紫砂壶堪称世界茶具之最,没有哪一种器皿可以与之相媲美。紫砂壶经高温烧制,其色泽姹紫嫣红,造型千变万化,或俊俏刚柔、或纤丽厚拙,更具有得天独厚的材质优势,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可谓茶具中的瑰宝。  紫砂壶的价值除了体现在壶本身的品质之上外,还体现于所蕴含的文化情感,可以说,因为有了文人参与和文化渗透,紫砂壶才得以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不
期刊
摘要 就艺术而言,光素器形象朴素,没有繁杂的装饰,它合理地运用点、线、面的搭配,以简单线条匀称、平衡、统一地勾勒出了壶器的造型,简约而不简单。  关键词 光素器;汉扁壶;设计风格  紫砂光素器的壶体造型简练。点、线、面的运用对其造型的构成非常重要,只有壶体主体、附件尺寸比例和谐统一,曲线过渡平稳,使其艺术特点得到充分挖掘,才能使赏玩者的感情获得极大的满足,制壶艺人与赏玩者也能藉此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期刊
紫砂壶,始于北宋而盛于明清,它的兴盛发展与中国茶文化的浓厚氛围有着直接的联系,可以说紫砂壶一直都是文化的载体,它在保证实用性能的基础上,也一直讲究壶人合一的境界,一把壶就是一种情怀、一种理念、一种精神,因而在漫长的紫砂壶艺史上,无数壶人、文人、茶人等都为此付出了心血,并因此造就了一批名师、高手,创作了许多经典壶型和不朽题材流传至今,更成为后人引以为豪的宝贵物质与精神财富。  紫砂“万寿壶”(见图1
期刊
摘 要 宜兴紫砂以它悠久的历史、丰富的门类、精湛的技艺、独特的神韵蜚声海内外。而紫砂壶自明、清以来,打破了传统茶壶的制作工艺的藩篱,并创新了制作理念,为后续的品茶人开辟了新的观赏美学之路,为宜兴紫砂壶的文化传播发挥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关键词 清趣壶;紫砂;文人雅兴  紫砂壶的造型设计是紫砂从业人员重要的基本功,关系到作品的艺术形象和文化内涵,也是作品成功的前提。对于当今紫砂从业者而言,造型设计这
期刊
任何文化艺术品的创作都离不开对经典文化、艺术、文化艺术作品的传承与感悟。在流淌了几千年的中华文化艺术、手工技艺的长河中,虽说文化艺术品的衍生是随着物质生活的要求而不断升华发展的,但它依然是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提高,不断在生活的实践中,在对前人优秀习惯、创作、文化积累的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不断的筛选与艺术文化丰富的过程中流传下来的,而又不断流传下去的优秀文化艺术。  “八方八卦一捆竹壶”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