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参加教育教学工作二十余年了,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使我深深地感到在大多数小学生的心里,都认为数学是门极其枯燥的学科,如何才能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趣味和奥妙所在呢?这正是我们数学课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在一味强调升学率的今天,我们已经忽视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对学生就只有一个要求:只要会算题,能得高分就行了。既不给他们讲有关的历史,也很少向他们介绍这些数学知识的实际用途。如果教师的教学观念再不更新,教学方式也不转变,课程改革也将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下面就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做法谈一点个人粗浅的看法:
1.动手实践的好处
通过动手实践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加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共同的动手实践中起到了相互促进的作用。充分地利用身边的教具或模型使学生能够把较为枯燥、厌烦的数学变得活灵活现一些。记得我在小的时候不爱学习数学,刚入一年级的时候,对数学加减法颇感厌倦,母亲亲手给我用不同颜色的秫秸杆制作了计数器,激起了我学习数学的兴趣。到了三年级认识图形,母亲又给我制作了七巧板,带我拼出了各种图案,又激发了我喜欢数学的童趣。由此可见,如果我们一味的代替学生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时间长了就会使他们形成一种依赖性,动手能力会越来越差,自信心也会逐渐消失。因此,我们必须让学生动起来,相信他们,鼓励他们,使他们深刻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创造性。
我曾做过这样的尝试,在学习长方体的时候,我提前一天将这个任务交给他们,让每个学生用硬纸板做一个长方体模型,要学生观察什么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长方体有什么特征,怎样做才美观大方,第二天学生带着自己制作的长方体到课堂时,长方体的特征根本就不用教师讲解,每个学生已有体会,与同学交流时,个个胸有成竹,争先恐后发言,这样的课堂能不充实、能不活跃吗?此法也可以用于学习其它“多面体”。再比如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就可以让学生自带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动手操作,用旋转平移的方法把两个一样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底乘以高,所以三角形面积等于底乘以高的一半。三角形面积公式是由学生在操作,观察、思考概括而来,学生尝试到成功的快乐,不但能掌握知识,更能培养学生的信心和兴趣,同时锻炼了动手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知识不断出现,知识固然重要,但获得知识的过程与方法更为重要。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不需要教。”钱伟长先生亦说:”教师的教主要不是把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处理知识的能力教给学生,这是关键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学习数学要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课堂引入动手实践,从课后调查发现学生一方面增强了学习的兴趣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对知识的巩固和深入性,及培养动手能力,又为小组合作学习打下了基础。因动手实践常常在相互合作中完成。
2.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对新知识的探索,例如:学习“生活中的数”和“在可爱的校园”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学生带出教室,数一数生活中10以内的数,使小朋友刚一入学,初步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又如:学习“元、角、分与小数”时,把对小数的认识和学生经常接触的人民币单位:元、角、分联系起来,去调查商品的单价。探索小数的意义,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
在“年、月、日”的教学中,由于学生从生活经历和课书籍中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与其让他们对着日历去观察,去发现,还不如让他们先把已有的知识运用起来,设计2010年的日历,在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去感悟、去体验新的知识点。将已有的旧知识经验与新的知识融合。所以教学中让学生开展恰当合理的学习活动,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为完成一定任务而进行设想、预见、探究、讨论,由此养成一种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而学生具体设计中会有目的地查寻每个月的天数,哪几个月是31,哪几个月是30天,是否二月都是28天等关键性的问题。探索成了他们自身的一种需求,学习是高效的、有益的。对于一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在交流时往往处于被动趋势,甚至根本不会合作,交流时也很少发言。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要耐心辅导,使他们学会交流,融入同学们及整个学习过程之中。
总之,自主、探究、合作必须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达到教与学的完美,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在小学数学学习中,从小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和能力,学会在合作中自主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促进人格的完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动手实践的好处
通过动手实践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加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共同的动手实践中起到了相互促进的作用。充分地利用身边的教具或模型使学生能够把较为枯燥、厌烦的数学变得活灵活现一些。记得我在小的时候不爱学习数学,刚入一年级的时候,对数学加减法颇感厌倦,母亲亲手给我用不同颜色的秫秸杆制作了计数器,激起了我学习数学的兴趣。到了三年级认识图形,母亲又给我制作了七巧板,带我拼出了各种图案,又激发了我喜欢数学的童趣。由此可见,如果我们一味的代替学生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时间长了就会使他们形成一种依赖性,动手能力会越来越差,自信心也会逐渐消失。因此,我们必须让学生动起来,相信他们,鼓励他们,使他们深刻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创造性。
我曾做过这样的尝试,在学习长方体的时候,我提前一天将这个任务交给他们,让每个学生用硬纸板做一个长方体模型,要学生观察什么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长方体有什么特征,怎样做才美观大方,第二天学生带着自己制作的长方体到课堂时,长方体的特征根本就不用教师讲解,每个学生已有体会,与同学交流时,个个胸有成竹,争先恐后发言,这样的课堂能不充实、能不活跃吗?此法也可以用于学习其它“多面体”。再比如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就可以让学生自带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动手操作,用旋转平移的方法把两个一样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底乘以高,所以三角形面积等于底乘以高的一半。三角形面积公式是由学生在操作,观察、思考概括而来,学生尝试到成功的快乐,不但能掌握知识,更能培养学生的信心和兴趣,同时锻炼了动手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知识不断出现,知识固然重要,但获得知识的过程与方法更为重要。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不需要教。”钱伟长先生亦说:”教师的教主要不是把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处理知识的能力教给学生,这是关键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学习数学要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课堂引入动手实践,从课后调查发现学生一方面增强了学习的兴趣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对知识的巩固和深入性,及培养动手能力,又为小组合作学习打下了基础。因动手实践常常在相互合作中完成。
2.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对新知识的探索,例如:学习“生活中的数”和“在可爱的校园”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学生带出教室,数一数生活中10以内的数,使小朋友刚一入学,初步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又如:学习“元、角、分与小数”时,把对小数的认识和学生经常接触的人民币单位:元、角、分联系起来,去调查商品的单价。探索小数的意义,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
在“年、月、日”的教学中,由于学生从生活经历和课书籍中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与其让他们对着日历去观察,去发现,还不如让他们先把已有的知识运用起来,设计2010年的日历,在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去感悟、去体验新的知识点。将已有的旧知识经验与新的知识融合。所以教学中让学生开展恰当合理的学习活动,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为完成一定任务而进行设想、预见、探究、讨论,由此养成一种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而学生具体设计中会有目的地查寻每个月的天数,哪几个月是31,哪几个月是30天,是否二月都是28天等关键性的问题。探索成了他们自身的一种需求,学习是高效的、有益的。对于一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在交流时往往处于被动趋势,甚至根本不会合作,交流时也很少发言。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要耐心辅导,使他们学会交流,融入同学们及整个学习过程之中。
总之,自主、探究、合作必须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达到教与学的完美,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在小学数学学习中,从小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和能力,学会在合作中自主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促进人格的完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