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
“和而不同:感悟中华文化的智慧”为《成语典故哲理漫谈》(湖州市第三批精品选修课程)第十六讲内容。本课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主题曲《我和你》导入,围绕“和而不同”作层层剖析,一方面意在引领学生进一步审视和重构必修模块相关学习内容,另一方面,期冀以传统文化智慧启迪学生的生命成长。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体会文化多样性,领会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2. 加深理解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二)能力目标
建构知识间“有意义关系”的能力。学生能够在已有学习水平的基础上,对不同模块学科的知识进行有意义建构,进而发现学习与生活世界、生命成长之间的密切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深切感悟中华文化的智慧,自觉培育开放的视野和包容的胸襟。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体会中华文化蕴含的人文智慧。
2. 教学难点:深刻理解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教学方法】
基于主题情境的对话教学。围绕“和而不同”主题,通过创设情境,设置有效问题,推动师生间展开对话,以巩固和拓展必修模块的学习,培育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
二、课堂实录
课前准备:学生查阅“和而不同”的出典与解释。(参阅《〈论语〉选读》——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出版社,2010年第3版)
【主题导入】 课前播放音乐视频——《我和你》
师:大家都很熟悉的一首歌。这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和而不同”有何关系?
PPT1:想一想
《我和你》表现了什么主题?请用“和而不同”这则成语做简单的诠释。
生1:《我和你》是“和而不同”的关系。
师:“我和你”也是“和而不同”的关系吗?怎么“和而不同”?
生1:您是老师,我是学生。
师:哦,我们在课堂上的身份、角色不同。那又是怎么“和”的?
生1:老师和我们在一起上课啊!
师:很好,刚才的对话有两层意思,第一,“我和你”是不同的,师生有别;第二,“我和你”是“和”在一起的,教学相长。除了“我和你”是“和而不同”的,还有哪些领域中的事物、对象是“和而不同”的呢?请结合《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学习,议一议。
(学生讨论)
点评:以一首熟悉亲切的《我和你》导入,自然地建构了歌曲主题和课堂中师生关系之间“有意义”的联系,为教学对话展开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主题展开】感悟“和而不同”的智慧,拓展必修模块相关内容的学习。
PPT2:说一说
在经济和政治领域中,有哪些事物、现象是“和而不同”的?
生2:在市场上,买卖双方是“和而不同”的。
师:请解释!
生2:从“不同”来看,买卖双方处于不同地位,一方是买者,另一方是卖者;从“和”来看,双方是彼此离不开的,少了其中一方,交易就无法实现。
生3: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是“和而不同”的。
师:怎么“和而不同”?
生3: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经济成分,但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在市场竞争中地位平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师:(鼓掌)非常有见地。再请一位同学说说,政治领域中有体现“和而不同”的现象吗?
生4: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可以和平共处。
师:各个国家、民族、各种不同的制度、文化,都可以“和而不同”“和平共处”。两千多年前孔子倡导的“和而不同”,为我们今天重新解决这些复杂的问题提供了大智慧。
点评:教师在主题展开第一个环节,能立足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并运用“和而不同”的智慧,指导学生深入理解必修模块的相关学习内容。
师:关于“和而不同”的出典,大家在《〈论语〉选读》中已学习了,今天我们将从哲学、文化的角度作些新的思考。
PPT3:“和而不同”的出典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师:《生活与哲学》教材,也引用过孔子的这句话,还记得吗?先请语文课代表来解读吧!
生5:语文教材上的解释是“君子调和而不混同,小人混同而不调和”。
师:能否用自己的话说?
生5:君子是在不同的基础上,善于进行调和的,小人只会盲目认同,没有主见。
师:好!我们不妨从四个方面来分析。
PPT4:理解“和而不同”的四个层次
1. 承认“不同”,是“和”的前提。
师:“我和你”是不同的,同桌的两位同学也是不同的,世界上的事物都是不同的。唯物辩证法是如何解释这种不同的?
生6:矛盾具有特殊性。
师:世界上一切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是因为各种事物内部的矛盾各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当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第三十章》)世界上不同的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承认矛盾的特殊性,也就是承认事物的多样性、文化的多样性。这就是说,承认“不同”是实现“和”的前提。但是,这还不够。
2. 尊重“不同”,是“和”的关键。
PPT5:对话需要智慧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费孝通
师:人与人相处,态度很重要。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和你》这首歌,英文名是《You and Me》,翻译过来是“你和我”,请问,这仅仅是语法上的差别么?
生7:好像没有什么别的意思。
师:人与人和谐相处,应建立在相互平等、彼此尊重的基础上,怎么体现彼此尊重?我们平常说话的神态、语气,乃至于表达的方式,其实都在体现我对他人的态度。西方文化中,把“你”放在“我”之前,在无形中体现了一种对人的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流过程中要做到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共处,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费先生的话,给了我们很好的启迪。
3. “求同存异”,是“和”的原则。
PPT6:“和而不同”是中国人面对世界的原则
中国文化倾向于不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搞得不可调和。“和而不同”是中国人面对这个世界的总原则,虽然不同也可以和平共处。——刘梦溪《中国传统价值理念的现代意义》
师:人与人之间要友好相处,不同文化、文明之间要和平共处,需要秉持“求同存异”的原则。请解释“求同存异”的意思。
生8: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
师:上世纪五十年代,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这是我国倡导的处理国际关系的一项重要原则,是运用中华传统文化智慧的实践范例。今天,我们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处理好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仍然需要坚持这一原则。
4. “和实生物”,是“和”的结果。
师:“和实生物”这个成语,大家熟悉吗?《生活与哲学》第九课中也提到过。
PPT7:“和实生物”的出典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稗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国语·郑语》
师:手边有《生活与哲学》教材的同学,请翻到第68页。“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怎么解释?
生8:“和”是指矛盾的同一性吧。
师:那为什么说“和实生物”呢?“和”是有前提的,是什么?
生8:是不同、差异。
师:两个不同的、有差异的事物,“和”在一起,会“生物”么?
生8:不好理解。
师:(拿起同学桌上的矿泉水)大家看,如果我在这瓶水中再加入一点水,那么这瓶子里还是水;如果我在这瓶水里加入一点盐,还是原来的水吗?
生8:那是盐水了。
师:对,这就叫作“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就是说两个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方面交汇,可能会产生一个新的事物;如果是两个相同的事物合在一起,那么还是原来的事物。
英国作家萧伯纳曾经说过一句话:两个人交流思想和两个人交换苹果完全不一样,交换苹果,每个人只有一个苹果,而交流思想,每个人同时有两种思想,甚至可能会有第三种思想。这句话,可以作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注解。大家不妨再深刻理解一下《生活与哲学》教材第68页上的这段话。
PPT8:重温: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略)
师: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特有的包容性。包容性是指什么?
生9: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PPT9: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中国民族譬如一个大水系,乃由一大主干逐段纳入许多支流小水系而汇成一大流的……(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民族常在不断吸收、不断融合和不断的扩大与更新中。但同时它的主干大流,永远存在,而且极明显地存在,并不为它继续不断地所容纳的新流所吞灭或冲散。我们可以说,中国民族是禀有坚强的持续性,而同时又具有伟大的同化力的。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修订本)》,商务印书馆)
师:从哲学上说,这种包容性就是能够在承认、尊重不同的基础上,兼收并蓄。我们要善于运用“和而不同”的智慧,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文明和成果,以实现“和实生物”。
点评:教师充分调动了《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中的学习资源,在此基础上,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而且经由“和而不同”的智慧实现了“有意义的学习”。
【主题升华】 进一步感悟中华文化的智慧,培育“和而不同”的人文精神。
PPT10:猜一猜
谜面:《我和你》(北京奥运会主题曲)
谜底:打一汉字。
要求:这个字须体现歌曲的主题思想,且能表达《论语》中的某个核心概念。
师:简单提示一下,想想《论语》中的关键词。
生10:从,是两个人的意思吧。
师:“从”字是两个人的意思,不过从字形上看,一前一后,好像有亦步亦趋的意思。大家再想想有没有更贴切的。
生10:仁,对不对?
师:大家说对不对(鼓掌)?说说“仁”的意思。
生10:仁者爱人。
生11:克己复礼为仁。
生1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师:刚才几位同学讲得都对。《我与你》这首歌是不是体现了“仁”的思想?“仁”的价值就在于处理好“我和你”之间的关系,和谐社会,世界和平,需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需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各位同学,“我和你”在一起,正是一个“仁”字,虽然我们是不同的,有差异有分歧,但正因为我们彼此尊重,相互学习,所以能够共同成长。所谓教学相长,正是“和而不同”这一智慧的最好体现。
点评:教师进一步运用“和而不同”智慧引领学生感悟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并将其渗入到学生的生命成长之中,从而落实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可谓水到渠成。 三、设计思路
作为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本课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遵循了以下三个原则。
(一) 学科知识整合原则
高中思政课的四个必修模块,在目前的教学中是分阶段完成的,这门选修课是高二(下)开设的,于教学而言,一些重要的知识,可以在不同的学习主题中得到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当然,教师需要以一种全新的角度、方式进行诠释,当不同模块的知识整合到一个学习主题下,会产生新的东西,从而让学生重构学习的意义,这也体现了“和而不同”的智慧。
(二)生活世界与学习世界结合原则
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将学习者的日常经验称之为“自下而上的知识”,而把他们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称之为“自上而下的知识”,“自下而上的知识”只有与“自上而下的知识”相联系,才能成为自觉、系统的知识,而“自上而下的知识”只有与“自下而上的知识”相联系,才能获得成长的基础。学科教学一方面要重视从生活世界中发掘具有教育教学意义的资源;另一方面又须以特定的专业知识、能力去认识、反思生活的经验和常识,进而发现和感悟生存的价值、生活的美好、生命的真谛。
(三)三维目标融合原则
高中思想政治课需要落实的三维目标,不是三个相互独立、分离的目标,而是融合在一起的整体性目标。本课以“和而不同”为主题,以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和文化的多样性、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为两翼,以学生的生命体验和认知水平为基础,在师生基于共同主题的教学对话中,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融为一体逐步推进。
四、课例点评
点评(浙江省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 陆志龙):张老师执教的这堂课,属知识拓展类选修课。这是一堂理念新颖、立意高远、特色明显、对话生动的课。
(一) 教学理念新颖
该课例以建构主义理论和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为指导,在“主题导入”“主题展开”和“主题升华”的三大环节中始终贯彻“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新课程理念,把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作为课堂教学的立足点,把学生的发展需求作为课堂教学的着眼点,不仅注重“学科知识与生活世界”的有机结合,而且努力尝试“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统一。
(二) 主题立意高远
成语典故千千万,张老师选取成语“和而不同”作为该课的主题显然是匠心独运的,独特的主题蕴含着高远的立意。课例中,老师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对“和而不同”的层层剖析,一方面旨在进一步审视和巩固必修模块相关内容的学习,让学生重新发现学习的意义;另一方面,也希望学生通过“和而不同”感悟儒家的核心思想,领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从而在自己的生命成长中自觉培育开放的视野和包容的胸襟。这样的立意无疑与新课程所倡导的三维目标是一致的。
(三)拓展特色明显
选修课程的拓展是指以拓宽、拓深必修课程的范围为目的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活动,所拓展的内容与必修课程有关,但一般会超出必修课程所覆盖的广度和深度。如果从这个角度看,这一课例的拓展特色是十分明显的。该课例在分析“和而不同”的整个教学过程中,知识涵盖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四个必修模块,但在一定程度上又有所超越,其深广度或体现在佐证相关观点,或体现在帮助学生理解,或体现在感悟有关哲理等等;基于主题的三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最后在“主题升华”中水到渠成地促成了学生“有意义的学习”。
(四) 师生对话生动
教学在本质上是师生之间展开的对话。本课的教学进程,正是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来展开和推进的。“生动”不是体现在表面上的“热闹”,而是彰显于思维的运动——师生之间的、生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教学对话能否“生动”,一方面取决于问题设置的有效性,本课教学中的问题一般都是在具体的问题情境和学生生活体验、生命感悟之中生长出来的,问题的设计和运用富有教育和教学的价值;另一方面取决于师生双方的关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所体现出的亲切的态度、平等的理念、灵活的策略,使教学对话如山涧的清泉,绵绵不绝,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教学背景】
“和而不同:感悟中华文化的智慧”为《成语典故哲理漫谈》(湖州市第三批精品选修课程)第十六讲内容。本课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主题曲《我和你》导入,围绕“和而不同”作层层剖析,一方面意在引领学生进一步审视和重构必修模块相关学习内容,另一方面,期冀以传统文化智慧启迪学生的生命成长。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体会文化多样性,领会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2. 加深理解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二)能力目标
建构知识间“有意义关系”的能力。学生能够在已有学习水平的基础上,对不同模块学科的知识进行有意义建构,进而发现学习与生活世界、生命成长之间的密切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深切感悟中华文化的智慧,自觉培育开放的视野和包容的胸襟。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体会中华文化蕴含的人文智慧。
2. 教学难点:深刻理解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教学方法】
基于主题情境的对话教学。围绕“和而不同”主题,通过创设情境,设置有效问题,推动师生间展开对话,以巩固和拓展必修模块的学习,培育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
二、课堂实录
课前准备:学生查阅“和而不同”的出典与解释。(参阅《〈论语〉选读》——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出版社,2010年第3版)
【主题导入】 课前播放音乐视频——《我和你》
师:大家都很熟悉的一首歌。这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和而不同”有何关系?
PPT1:想一想
《我和你》表现了什么主题?请用“和而不同”这则成语做简单的诠释。
生1:《我和你》是“和而不同”的关系。
师:“我和你”也是“和而不同”的关系吗?怎么“和而不同”?
生1:您是老师,我是学生。
师:哦,我们在课堂上的身份、角色不同。那又是怎么“和”的?
生1:老师和我们在一起上课啊!
师:很好,刚才的对话有两层意思,第一,“我和你”是不同的,师生有别;第二,“我和你”是“和”在一起的,教学相长。除了“我和你”是“和而不同”的,还有哪些领域中的事物、对象是“和而不同”的呢?请结合《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学习,议一议。
(学生讨论)
点评:以一首熟悉亲切的《我和你》导入,自然地建构了歌曲主题和课堂中师生关系之间“有意义”的联系,为教学对话展开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主题展开】感悟“和而不同”的智慧,拓展必修模块相关内容的学习。
PPT2:说一说
在经济和政治领域中,有哪些事物、现象是“和而不同”的?
生2:在市场上,买卖双方是“和而不同”的。
师:请解释!
生2:从“不同”来看,买卖双方处于不同地位,一方是买者,另一方是卖者;从“和”来看,双方是彼此离不开的,少了其中一方,交易就无法实现。
生3: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是“和而不同”的。
师:怎么“和而不同”?
生3: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经济成分,但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在市场竞争中地位平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师:(鼓掌)非常有见地。再请一位同学说说,政治领域中有体现“和而不同”的现象吗?
生4: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可以和平共处。
师:各个国家、民族、各种不同的制度、文化,都可以“和而不同”“和平共处”。两千多年前孔子倡导的“和而不同”,为我们今天重新解决这些复杂的问题提供了大智慧。
点评:教师在主题展开第一个环节,能立足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并运用“和而不同”的智慧,指导学生深入理解必修模块的相关学习内容。
师:关于“和而不同”的出典,大家在《〈论语〉选读》中已学习了,今天我们将从哲学、文化的角度作些新的思考。
PPT3:“和而不同”的出典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师:《生活与哲学》教材,也引用过孔子的这句话,还记得吗?先请语文课代表来解读吧!
生5:语文教材上的解释是“君子调和而不混同,小人混同而不调和”。
师:能否用自己的话说?
生5:君子是在不同的基础上,善于进行调和的,小人只会盲目认同,没有主见。
师:好!我们不妨从四个方面来分析。
PPT4:理解“和而不同”的四个层次
1. 承认“不同”,是“和”的前提。
师:“我和你”是不同的,同桌的两位同学也是不同的,世界上的事物都是不同的。唯物辩证法是如何解释这种不同的?
生6:矛盾具有特殊性。
师:世界上一切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是因为各种事物内部的矛盾各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当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第三十章》)世界上不同的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承认矛盾的特殊性,也就是承认事物的多样性、文化的多样性。这就是说,承认“不同”是实现“和”的前提。但是,这还不够。
2. 尊重“不同”,是“和”的关键。
PPT5:对话需要智慧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费孝通
师:人与人相处,态度很重要。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和你》这首歌,英文名是《You and Me》,翻译过来是“你和我”,请问,这仅仅是语法上的差别么?
生7:好像没有什么别的意思。
师:人与人和谐相处,应建立在相互平等、彼此尊重的基础上,怎么体现彼此尊重?我们平常说话的神态、语气,乃至于表达的方式,其实都在体现我对他人的态度。西方文化中,把“你”放在“我”之前,在无形中体现了一种对人的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流过程中要做到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共处,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费先生的话,给了我们很好的启迪。
3. “求同存异”,是“和”的原则。
PPT6:“和而不同”是中国人面对世界的原则
中国文化倾向于不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搞得不可调和。“和而不同”是中国人面对这个世界的总原则,虽然不同也可以和平共处。——刘梦溪《中国传统价值理念的现代意义》
师:人与人之间要友好相处,不同文化、文明之间要和平共处,需要秉持“求同存异”的原则。请解释“求同存异”的意思。
生8: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
师:上世纪五十年代,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这是我国倡导的处理国际关系的一项重要原则,是运用中华传统文化智慧的实践范例。今天,我们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处理好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仍然需要坚持这一原则。
4. “和实生物”,是“和”的结果。
师:“和实生物”这个成语,大家熟悉吗?《生活与哲学》第九课中也提到过。
PPT7:“和实生物”的出典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稗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国语·郑语》
师:手边有《生活与哲学》教材的同学,请翻到第68页。“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怎么解释?
生8:“和”是指矛盾的同一性吧。
师:那为什么说“和实生物”呢?“和”是有前提的,是什么?
生8:是不同、差异。
师:两个不同的、有差异的事物,“和”在一起,会“生物”么?
生8:不好理解。
师:(拿起同学桌上的矿泉水)大家看,如果我在这瓶水中再加入一点水,那么这瓶子里还是水;如果我在这瓶水里加入一点盐,还是原来的水吗?
生8:那是盐水了。
师:对,这就叫作“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就是说两个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方面交汇,可能会产生一个新的事物;如果是两个相同的事物合在一起,那么还是原来的事物。
英国作家萧伯纳曾经说过一句话:两个人交流思想和两个人交换苹果完全不一样,交换苹果,每个人只有一个苹果,而交流思想,每个人同时有两种思想,甚至可能会有第三种思想。这句话,可以作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注解。大家不妨再深刻理解一下《生活与哲学》教材第68页上的这段话。
PPT8:重温: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略)
师: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特有的包容性。包容性是指什么?
生9: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PPT9: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中国民族譬如一个大水系,乃由一大主干逐段纳入许多支流小水系而汇成一大流的……(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民族常在不断吸收、不断融合和不断的扩大与更新中。但同时它的主干大流,永远存在,而且极明显地存在,并不为它继续不断地所容纳的新流所吞灭或冲散。我们可以说,中国民族是禀有坚强的持续性,而同时又具有伟大的同化力的。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修订本)》,商务印书馆)
师:从哲学上说,这种包容性就是能够在承认、尊重不同的基础上,兼收并蓄。我们要善于运用“和而不同”的智慧,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文明和成果,以实现“和实生物”。
点评:教师充分调动了《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中的学习资源,在此基础上,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而且经由“和而不同”的智慧实现了“有意义的学习”。
【主题升华】 进一步感悟中华文化的智慧,培育“和而不同”的人文精神。
PPT10:猜一猜
谜面:《我和你》(北京奥运会主题曲)
谜底:打一汉字。
要求:这个字须体现歌曲的主题思想,且能表达《论语》中的某个核心概念。
师:简单提示一下,想想《论语》中的关键词。
生10:从,是两个人的意思吧。
师:“从”字是两个人的意思,不过从字形上看,一前一后,好像有亦步亦趋的意思。大家再想想有没有更贴切的。
生10:仁,对不对?
师:大家说对不对(鼓掌)?说说“仁”的意思。
生10:仁者爱人。
生11:克己复礼为仁。
生1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师:刚才几位同学讲得都对。《我与你》这首歌是不是体现了“仁”的思想?“仁”的价值就在于处理好“我和你”之间的关系,和谐社会,世界和平,需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需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各位同学,“我和你”在一起,正是一个“仁”字,虽然我们是不同的,有差异有分歧,但正因为我们彼此尊重,相互学习,所以能够共同成长。所谓教学相长,正是“和而不同”这一智慧的最好体现。
点评:教师进一步运用“和而不同”智慧引领学生感悟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并将其渗入到学生的生命成长之中,从而落实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可谓水到渠成。 三、设计思路
作为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本课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遵循了以下三个原则。
(一) 学科知识整合原则
高中思政课的四个必修模块,在目前的教学中是分阶段完成的,这门选修课是高二(下)开设的,于教学而言,一些重要的知识,可以在不同的学习主题中得到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当然,教师需要以一种全新的角度、方式进行诠释,当不同模块的知识整合到一个学习主题下,会产生新的东西,从而让学生重构学习的意义,这也体现了“和而不同”的智慧。
(二)生活世界与学习世界结合原则
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将学习者的日常经验称之为“自下而上的知识”,而把他们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称之为“自上而下的知识”,“自下而上的知识”只有与“自上而下的知识”相联系,才能成为自觉、系统的知识,而“自上而下的知识”只有与“自下而上的知识”相联系,才能获得成长的基础。学科教学一方面要重视从生活世界中发掘具有教育教学意义的资源;另一方面又须以特定的专业知识、能力去认识、反思生活的经验和常识,进而发现和感悟生存的价值、生活的美好、生命的真谛。
(三)三维目标融合原则
高中思想政治课需要落实的三维目标,不是三个相互独立、分离的目标,而是融合在一起的整体性目标。本课以“和而不同”为主题,以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和文化的多样性、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为两翼,以学生的生命体验和认知水平为基础,在师生基于共同主题的教学对话中,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融为一体逐步推进。
四、课例点评
点评(浙江省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 陆志龙):张老师执教的这堂课,属知识拓展类选修课。这是一堂理念新颖、立意高远、特色明显、对话生动的课。
(一) 教学理念新颖
该课例以建构主义理论和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为指导,在“主题导入”“主题展开”和“主题升华”的三大环节中始终贯彻“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新课程理念,把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作为课堂教学的立足点,把学生的发展需求作为课堂教学的着眼点,不仅注重“学科知识与生活世界”的有机结合,而且努力尝试“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统一。
(二) 主题立意高远
成语典故千千万,张老师选取成语“和而不同”作为该课的主题显然是匠心独运的,独特的主题蕴含着高远的立意。课例中,老师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对“和而不同”的层层剖析,一方面旨在进一步审视和巩固必修模块相关内容的学习,让学生重新发现学习的意义;另一方面,也希望学生通过“和而不同”感悟儒家的核心思想,领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从而在自己的生命成长中自觉培育开放的视野和包容的胸襟。这样的立意无疑与新课程所倡导的三维目标是一致的。
(三)拓展特色明显
选修课程的拓展是指以拓宽、拓深必修课程的范围为目的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活动,所拓展的内容与必修课程有关,但一般会超出必修课程所覆盖的广度和深度。如果从这个角度看,这一课例的拓展特色是十分明显的。该课例在分析“和而不同”的整个教学过程中,知识涵盖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四个必修模块,但在一定程度上又有所超越,其深广度或体现在佐证相关观点,或体现在帮助学生理解,或体现在感悟有关哲理等等;基于主题的三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最后在“主题升华”中水到渠成地促成了学生“有意义的学习”。
(四) 师生对话生动
教学在本质上是师生之间展开的对话。本课的教学进程,正是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来展开和推进的。“生动”不是体现在表面上的“热闹”,而是彰显于思维的运动——师生之间的、生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教学对话能否“生动”,一方面取决于问题设置的有效性,本课教学中的问题一般都是在具体的问题情境和学生生活体验、生命感悟之中生长出来的,问题的设计和运用富有教育和教学的价值;另一方面取决于师生双方的关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所体现出的亲切的态度、平等的理念、灵活的策略,使教学对话如山涧的清泉,绵绵不绝,充满了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