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对于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研究缺乏系统性. 由于苏教版实验教材中首次把解决问题的策略作为独立的教学内容,而以培养策略为主要目的的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又不同于以往的应用题教学,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困惑:解决问题到底有哪些策略?策略与方法有什么区别?策略与思想有什么不同?怎样让学生掌握解题策略?如何使学生初步形成策略意识?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把握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目标.
一、策略教学,必须根植于学生学习的需求
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整理”一课时,有两种教学方法,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思路,也得到了不同的教学效果. 教法1:出示主题情境图,提出要求:根据要解决的问题,找出需要的条件,然后进行整理,显示表格. 此时很多学生迟迟不愿填表,而是直接说出了列式并解答. 教法2:谈话,聊逛超市情景,出示情境图,然后放录音. 教师改变呈现方式,由原来的文本呈现改为语音对话呈现. 并且设置三个层次的体验经历,第一层次学生感觉少条件,无法解决问题;第二层次初听录音大部分学生来不及记忆条件和问题,产生想记录的想法;第三层次再听录音产生记录需求. 接着收集学生的记录结果,适时评价修改完善,得出整理信息要做到“简洁、完整、有条理”,而后再要求学生按此重新列表整理并将信息加上边框线. 学生经历了“少条件不能解决——来不及记忆产生想法——体验列表整理便于解决——规范列表整理并理清数量关系——顺利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策略教学,要“感悟”而不能“赶悟”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帮助者,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引导、帮助有时过于提前介入. 如“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一课,下面有两个教学案例,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教学思路,逐一分析.
案例1 (1)出示两幅天平图,要求根据图示求出1个苹果和1个梨各重多少;(2)在学生交流基础上,课件动态演示把1个苹果换成2个梨或者把2个梨换成1个苹果,从而解决了问题;(3)出示“曹冲称象”的图片,问:曹冲是如何用替换的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的?(4)图文呈现例题,分析题意后,教师提问:怎样用替换的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案例2 (1)直接提出问题,请学生试一试并说说自己的想法;(2)如何来研究这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自学书上例题图示,能不能对你有一点启发和帮助?(3)再次请学生试一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答出来;(4)交流互动,学生代表在投影仪上展示和介绍各自的想法.
案例1中,让学生感悟“替换”的思想就是介入过早,有一种“灌输”的嫌疑,有一种“‘赶’悟”的嫌疑,学生无需“跳一跳”,便摘到“果子”了,学生不经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遇,哪能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 而案例2中,课一开始便把学生置入“悱愤”的学习状态,一下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将静态的文字转化为学生火热的思考,先让学生自主分析数量关系,然后提供图画寻求策略,接着独立画图感悟思考,学生的经验结构里潜在的、无意识的替换思想被唤醒,最后师生交流,教师用简洁明了的板书体现替换的策略,使隐含的思想清晰起来,最后引用“天平图推理”和“曹冲称象”的典故呈现,将数学知识与生活问题相结合,古代经典与现代问题相结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比较共性中,在层层推进中,学生逐渐“感悟”替换的思想方法.
三、策略教学,有时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复习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一课,教学时感觉到,直接在解决问题时运用画示意图学生似乎很难理解,也感受不到策略的优越性,必须先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复习:
第一层次:有效的复习是为了激活已有的认知. 复习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已知长和宽求面积,已知面积和长求宽,已知面积和宽求长. (仅仅是问而缺少实际的演算这不叫激活)
第二层次:有效的复习是为了化解新知的难点. 画一画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 画出后接着出示:长增加2厘米,怎么画?这时面积增加多少平方厘米?(郑毓信:基础知识贵在求联,基本能力贵在求通)
第三层次:有效的复习是为了建构策略的模型. 在学生会画具体长度的长方形后,出示画一画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4米,宽是2米. 学生笑着说不能画,但能画一个形状差不多的却小得多的长方形. 接着出示3个不同形状的长方形让学生去选一选并说明理由.
四、策略教学,最好能“数形结合”
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例题1:“王大叔用18根长1米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的羊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时很多老师教学时并没有进行针对性的复习,课一开始便让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在学习中碰到了困难,数学课,思维不能缺席,学生思维的含金量是数学课堂教学追求的核心价值. 课一开始,便将学生置于“悱愤”的状态,这本也没有可以争议的地方,只是反馈时,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认知难点没有有效关注,学生学习时呈现出的错误没有展示出来. 如:18 ÷ 2 = 9(米),为什么先用18除以2?得到的9米表示什么意思?又如,学生尝试列举多种围法——长6米,宽3米,长8米,宽1米等,没有让学生想象出长方形的形状,数形不能及时、有机结合,教学的效益大打折扣. 如果想象与计算吻合,那么不但是对想象的一种肯定,同时也是对前面计算过程算理的一种确认,实现了抽象算理理解及数字计算与形象图形感知与想象的有机融合;想象与计算有出入,那么因为有图形的支撑,就非常容易找到错误之处,并有针对性地加以纠偏. 学生对为什么这样算就有了形象的支撑,有了形象的支撑,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就有了着力点,相应的迁移能力也就得到了保证. 反之,缺少形象的支撑,这样的问题单凭计算,学生很难具体化,学生针对自己的错误很难寻找错误的原因,对于以形象思维占主导的中年级学生来说,理解夹生也就不足为怪了.
华罗庚教授曾说:数缺形时少直觉,形缺数时难入微. 《九章算术》言:析理以词,解体用图. 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数与形的有机结合本身就是数学学习的有效方法,我们习惯上把上述问题看成单纯的计算问题,就计算解决计算,对该习题价值的把握与挖掘难免有失偏颇,不能给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一、策略教学,必须根植于学生学习的需求
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整理”一课时,有两种教学方法,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思路,也得到了不同的教学效果. 教法1:出示主题情境图,提出要求:根据要解决的问题,找出需要的条件,然后进行整理,显示表格. 此时很多学生迟迟不愿填表,而是直接说出了列式并解答. 教法2:谈话,聊逛超市情景,出示情境图,然后放录音. 教师改变呈现方式,由原来的文本呈现改为语音对话呈现. 并且设置三个层次的体验经历,第一层次学生感觉少条件,无法解决问题;第二层次初听录音大部分学生来不及记忆条件和问题,产生想记录的想法;第三层次再听录音产生记录需求. 接着收集学生的记录结果,适时评价修改完善,得出整理信息要做到“简洁、完整、有条理”,而后再要求学生按此重新列表整理并将信息加上边框线. 学生经历了“少条件不能解决——来不及记忆产生想法——体验列表整理便于解决——规范列表整理并理清数量关系——顺利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策略教学,要“感悟”而不能“赶悟”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帮助者,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引导、帮助有时过于提前介入. 如“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一课,下面有两个教学案例,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教学思路,逐一分析.
案例1 (1)出示两幅天平图,要求根据图示求出1个苹果和1个梨各重多少;(2)在学生交流基础上,课件动态演示把1个苹果换成2个梨或者把2个梨换成1个苹果,从而解决了问题;(3)出示“曹冲称象”的图片,问:曹冲是如何用替换的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的?(4)图文呈现例题,分析题意后,教师提问:怎样用替换的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案例2 (1)直接提出问题,请学生试一试并说说自己的想法;(2)如何来研究这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自学书上例题图示,能不能对你有一点启发和帮助?(3)再次请学生试一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答出来;(4)交流互动,学生代表在投影仪上展示和介绍各自的想法.
案例1中,让学生感悟“替换”的思想就是介入过早,有一种“灌输”的嫌疑,有一种“‘赶’悟”的嫌疑,学生无需“跳一跳”,便摘到“果子”了,学生不经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遇,哪能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 而案例2中,课一开始便把学生置入“悱愤”的学习状态,一下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将静态的文字转化为学生火热的思考,先让学生自主分析数量关系,然后提供图画寻求策略,接着独立画图感悟思考,学生的经验结构里潜在的、无意识的替换思想被唤醒,最后师生交流,教师用简洁明了的板书体现替换的策略,使隐含的思想清晰起来,最后引用“天平图推理”和“曹冲称象”的典故呈现,将数学知识与生活问题相结合,古代经典与现代问题相结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比较共性中,在层层推进中,学生逐渐“感悟”替换的思想方法.
三、策略教学,有时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复习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一课,教学时感觉到,直接在解决问题时运用画示意图学生似乎很难理解,也感受不到策略的优越性,必须先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复习:
第一层次:有效的复习是为了激活已有的认知. 复习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已知长和宽求面积,已知面积和长求宽,已知面积和宽求长. (仅仅是问而缺少实际的演算这不叫激活)
第二层次:有效的复习是为了化解新知的难点. 画一画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 画出后接着出示:长增加2厘米,怎么画?这时面积增加多少平方厘米?(郑毓信:基础知识贵在求联,基本能力贵在求通)
第三层次:有效的复习是为了建构策略的模型. 在学生会画具体长度的长方形后,出示画一画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4米,宽是2米. 学生笑着说不能画,但能画一个形状差不多的却小得多的长方形. 接着出示3个不同形状的长方形让学生去选一选并说明理由.
四、策略教学,最好能“数形结合”
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例题1:“王大叔用18根长1米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的羊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时很多老师教学时并没有进行针对性的复习,课一开始便让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在学习中碰到了困难,数学课,思维不能缺席,学生思维的含金量是数学课堂教学追求的核心价值. 课一开始,便将学生置于“悱愤”的状态,这本也没有可以争议的地方,只是反馈时,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认知难点没有有效关注,学生学习时呈现出的错误没有展示出来. 如:18 ÷ 2 = 9(米),为什么先用18除以2?得到的9米表示什么意思?又如,学生尝试列举多种围法——长6米,宽3米,长8米,宽1米等,没有让学生想象出长方形的形状,数形不能及时、有机结合,教学的效益大打折扣. 如果想象与计算吻合,那么不但是对想象的一种肯定,同时也是对前面计算过程算理的一种确认,实现了抽象算理理解及数字计算与形象图形感知与想象的有机融合;想象与计算有出入,那么因为有图形的支撑,就非常容易找到错误之处,并有针对性地加以纠偏. 学生对为什么这样算就有了形象的支撑,有了形象的支撑,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就有了着力点,相应的迁移能力也就得到了保证. 反之,缺少形象的支撑,这样的问题单凭计算,学生很难具体化,学生针对自己的错误很难寻找错误的原因,对于以形象思维占主导的中年级学生来说,理解夹生也就不足为怪了.
华罗庚教授曾说:数缺形时少直觉,形缺数时难入微. 《九章算术》言:析理以词,解体用图. 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数与形的有机结合本身就是数学学习的有效方法,我们习惯上把上述问题看成单纯的计算问题,就计算解决计算,对该习题价值的把握与挖掘难免有失偏颇,不能给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也就在情理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