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1954年5月19日,菲律宾国会通过了《零售商菲化案》,并经总统签署后开始实施,从而在菲华社会造成了巨大动荡。《商报小说选》描述了永叔、阿李与黄忠等人在这一菲化案过程中的悲惨命运,以及广大华侨在这一过程中直面现实、勇敢进取的情况。现在回顾近半个世纪前的这一段历史,感到基本正常。因为菲律宾独立建国以后,必然要通过整合社会力量和有关资源,来发展他们的经济,建设他们的国家。然而,他们却没有以社会稳定、人民正常生活为前提来进行整合,而是操之过急,政策失当,才引起不必要的社会动荡,给广大华侨带来空前的苦难。
关键词:商报小说选;见证;菲华社会;零售商菲化案
中图分类号:K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000-0129/K(2013)02-0006-06
菲律宾人民经过长期反殖民战争与反侵略战争以后,终于使自己的国家于1946年7月4日获得了独立。此后,菲律宾民族主义明显增强,国会提出了“菲人第一”的口号,开始追寻经济自主。然而,由于其时仍在美国控制之下,加上不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使得菲律宾政府制定出一些错误的政策,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排华浪潮,导致经济凋敝,困难加重,也使广大华侨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其中尤以1954年颁布的《零售商菲化案》为甚。
一
早在1905年,菲律宾就发起过一场“亚里华洛”运动,鼓动菲律宾人开设零售店,提倡菲人光顾菲人所开设的零售店。①自1934年7月到1935年2月的菲国制宪大会上,立宪代表阿兰尼沓在其所属的工商委员会中提出,要把零售菲化明定为宪法条文,但因罗哈斯等人的反对而未果。后又数度有人提出这一议案,但均因种种原因未获通过。
1954年5月19日,菲律宾国会在最后一场会议中通过了这一议案,并于同年6月19日获前已故总统麦狮狮签署,成为菲律宾共和国第1180号法律,这就是上述《零售商菲化案》。②其主要内容:(1)零售商营业执照,不发给外侨;(2)所有现在已经营零售业的外侨,限于五年内,清算结束;(3)在菲国独立过渡时期,美国人和菲律宾人,得享受同等待遇。③虽然此处所提到的对象是“外侨”,但众所周知,菲律宾最多的“外侨”就是华侨,约占全国人口的2%,现有140多万人(按:但现在已大多数加入菲律宾国籍),其中80%以上的祖籍在福建④(另有一说,福建籍华侨华人约占菲华总人口的90%⑤),而晋江华侨又占大多数。因此,此菲化案主要是针对华侨的。正如菲华诗人杨虚白在《有感通过零售业菲化案呈臧启芳(二首)》中所云:“莫道行人多泄沓,可堪逐客太分明。”⑥果然,《零售商菲化案》影响了华侨世代经营的很多传统行业,尤其是那些华侨最普遍开设于街头巷尾、售卖各种日用品的“菜仔店”⑦更是首当其冲。福建主要侨乡之一的石狮(按:即建市前的石狮镇,其时属晋江县)在20世纪50年代,“华侨是以零售商贩(占百分之四五十)及劳工(占百分之三四十)为主体的。……实施《零售商菲化案》后,菲农村多如牛毛的石狮人开的“菜仔店”渐被淘汰,只有入菲籍或与菲妇同居换菲妇作经纪人的才继续经营。”⑧据统计,1954年全菲华侨经营的各种零售商店共20268家,自实施《零售商菲化案》后,至1964年仅剩10550家。⑨
那么,这停业的9718家零售商店(按:即菜仔店)的华侨遭遇了怎样的艰难曲折与沉重打击,其真实的具体情况我们现在已经无从知悉。然而,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商报小说选》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其时的一些影子。
二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商报小说选》(以下或简称《商报小说选》)是“菲华丛书”之一。此处之“商报”是原《华侨商报》⑩之简称。据悉,“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菲华文坛,特别是短篇小说,盛极一时”,仅《华侨商报》的“华侨周刊”就发表了大量中、短篇小说,并于1954—1957年先后汇编出版了四辑《商报小说集》(按:分别出版于1954年4月、1954年12月、1955年12月、1957年12月)。然而,随着数十年岁月的流逝,至20世纪末21世纪初,该小说集已经绝版。因此,于以同基金会才于2001年出版了四辑《商报小说集》的合订本,并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商报小说选》名之,才使我们今天能够阅读到其时的这些作品。
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文学创作,就是作家(或作者)的心灵受到社会现实的触动而爆发出来的一种愿望与冲动并行之于文字的结果。由于20 世纪50年代是菲律宾“华裔族群史上最彷徨苦闷的动荡年代”,这种现实状况就在菲华作家(或作者)的笔下得到了体现。如上所述,《零售商菲化案》实施后,迫使近万家的华侨零售商店倒闭。这些倒闭商店的小商人就只好另谋生路;有的一时未有着落,生活拮据,被迫流离失所,陷于艰难困苦的窘境之中;有的甚至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这种现实情况当然不能不使某些菲华作家(或作者)有所触动,因而在《商报小说选》中也有所表现。
《零售商菲化案》获国会通过、总统批准而开始实施以后,菲华社会无异于发生了一次强烈的政治地震。整个菲华社会人人忧心如焚、惶惶不可终日,即使是病人也不例外。徐湜在小说《危在旦夕》中,就是通过惠民前往探望经营着菜仔店、现又卧病在床的病人永叔的细致描述,生动地为我们刻画了这样一个在病中而又忧虑着菲华前途的人物形象。永叔患了严重的肺病,生命已危在旦夕。当惠民走到病床前坐下来、刚要询问永叔的病情时,他即很用力地说:“别谈这些。零售商菲化案批准了,我该如何是好呵!”可见他对该案的实施是多么地担心啊!他家庭生活本来就很困难(其女儿阿秀因未能申请到半费而不得不停学),如果菜仔店不能继续经营下去,以后要如何生活呢?因为《零售商菲化案》规定:“外侨零售商若死亡,其后裔得继续经营零售业,但仅限于清理店务,其间不得超过六个月。”因此,这怎么能不叫重病在身的永叔担心呢?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病入膏肓,看来凶多吉少,危在旦夕。死后孤儿寡母吃‘遗产’,吃了了,死了了。”“人死店关门,吃了了,死了了。”(此处“了了”两个字是闽南语,即“完全”、“完蛋”的意思。)第一个“了了”是把遗产吃完了,第二个“了了”是指遗产吃完后,其孤儿寡母无以为生,也就会全部死掉了。这是何等的悲痛啊!难怪作者说:“这是垂死的人在死前的挣扎和控诉。”一个垂死的病人尚且如此,我们当然不难明白当时整个菲华社会惶恐不安的状况。于是,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作者把此篇小说命名为《危在旦夕》的深刻含义,即不仅是说永叔的生命危在旦夕,也暗示着菲华社会的零售商业、甚至整个菲华社会都危在旦夕。正如作品在最后描写惠民走出永叔家后,在心里咀嚼的一句话: “永叔,永叔的店,永叔底(按:即‘的’)两个家(按:即菲律宾有一个家,中国大陆又有另一个家),华侨零售商人、职工、店员、华侨社会,它们危在旦夕。”这一句话,当是这一篇小说的点睛之笔。 《零售商菲化案》实施以后,菲律宾华侨是如何在困境中艰难地挣扎呢?乔湘的小说《开菜仔店的阿李》为我们进行了具体的描绘。阿李在黎牙洛街经营菜仔店,一年365天都在做买卖,辛苦过渡,累坏了身体,平时腹部经常发痛,他只喝盐水止痛。直到有一天突然晕倒了,才在邻居菲人老山爹戈夫妇的帮助下,第一次住进了医院,进行治疗。然而,他却是“命贱钱贵”的信徒,总是要求医生少给他吃药,以节省开销。按规定,药水每三小时要饮一汤匙,他却央求改做三小时半饮半汤匙……并急着要赶快出院。原因何在呢?正如他自己所说:“不做生意就没有生命!”所以,当他的同乡黄忠前来探望他时,他感叹道:“我们做生意的真可怜!”但黄忠却说:“可怜不可怜我不管,现在的致命伤是零售商菲化案!”因为“我的妻子儿女一大阵,将来我死了,‘利申舍’(按:即营业执照)被吊销了,他们要靠什么生活呢?”由此可见,其时不仅阿李是如此处境,黄忠当时也与其类似。最后,阿李在“做二个月的生意还不够这里(按:指医院)一星期的开费”思想的驱使下,未经医生同意,便私自出院回到自己的菜仔店中继续营业。一个多月后便离开了人世,这又是多么令人悲伤啊!
当然,受到《零售商菲化案》影响的并不仅仅是开菜仔店的永叔、阿李与黄忠。且看《商报小说选》中的其它描述:乌秀婶原在F街经营杂货店,因《零售商菲化案》实施后,头二盘商信用紧缩,形成了严重威胁,生意锐减,周转不灵,便想方设法地利用还债期尚有30天的时间,低价出售煤油,并请求债主以二折钱清偿了事,岂料此事被警方探悉,即以“维护公司权益”的名义予以查封,使其生活无着。南伯的阿二、阿三刚分完店,《零售商菲化案》就好像西北雨前的雷鸣一样,从他们的头上打了下来。该案一通过并实施后,阿二、阿三和南伯的一家就此完蛋了!因为他们一个子女成群、一个有游历字的妻和患肺病的夫,他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他”经营大菜店的父亲因遭遇歹徒抢劫,病了几个月以后终于去世了。“他”考虑到自己此后生活的重担,突然想到他父亲是在《零售商菲化案》通过的前一个月去世的,“他”的营业还没有马上受到威胁,因为“利申舍”(营业执照)早已换成了自己的名字。所以,“他”认为这是“不幸中之大幸”。同时,“他”还清醒地意识到,由于《零售商菲化案》已经通过了、批准了,华侨所经营的菜仔店与大菜店的处境与即刻停止营业究竟还差有多远呢?所以,“他”认为,受到《零售商菲化案》严重打击的不只是他自己,全体同侨都可以说面临着“空前大危机”。此外,还有不少篇什描写《零售商菲化案》实施以后,菲律宾华侨社会所出现的种种情况与问题,无须再一一例举了。仅此数端,我们就不难看到《商报小说选》对其时华侨在菲政府实施《零售商菲化案》后的生活境况的细致描述。透过小说的背后,我们不难想象其时菲华社会在该案打击下经济凋敝、人心惶惶、难以为生的真实景象。
三
菲律宾政府为什么要实施《零售商菲化案》呢?这是《危在旦夕》的主人公永叔与《开菜仔店的阿李》都曾提出过的问题,同样也是一个困扰着其时很多菲律宾华侨的问题。
据开菜仔店阿李的同乡黄忠说,那些议员先生说“这是为着菲国的经济前途,应该实行零售商菲化案,菲律宾的老百姓才有翻身的日子。”“难道我们开菜仔店的真的控制他们的经济命脉吗?”这虽然是小说中人物说的话,但现实中必定会有这样的情况,作者才会在小说中借有关人物的口把它说出来。事实上,这是一个其时争论最激烈的问题,即华侨是否真的控制了菲律宾的零售商业?
据其时担任马尼拉中华商会秘书长的杨世炳先生在1947年4月间的一次有关座谈会上介绍,在马尼拉,菲人向市政府领取零售商执照者共逾6万人,投资总数逾2000万元;而华侨仅6681人,投资额只有1700万元。实际上华侨并未从菲人手中侵占经营零售业,因为华人(按:这当指加入菲籍者)经营这一途的已逐渐增多,而华侨经营零售业的,已逐渐被淘汰,所谓控制毫无根据。
可是,华侨零售商经营的菜仔店遍布菲岛的穷乡僻壤,受到菲律宾人民的普遍欢迎,这却是事实。为什么能够这样呢?杨世炳先生指出,这是由于华侨零售商具有四个特点:(1)华侨具有披荆斩棘之精神,他们没有任何保障,只凭好感与服务与当地菲人交易,有时竟被菲人杀害,由此证明华侨有不怕艰难困苦、敢冒生命危险的进取精神。(2)华侨具有勤劳刻苦的精神,例如从早上四时到晚上十一二时的工作,一人兼十人的工作。(3)华侨具有坚忍不拔之志,例如菲人向华侨商店购买一仙蒜头,又要索取其他东西,甚至辱骂店主,凡此种种店主都能忍受。(4)华侨对顾客信任,一般普通菲工,他们要每半月或每月才能领取一次低微薪水,在此青黄不接之际,可向华侨商店赊账,以渡难关。因此,杨世炳先生认为,菲人如果具有这种特点,则迟早可与华商竞争并取而代之,无需提出菲化案。
然而,《零售商菲化案》不仅通过了,而且批准了、实施了。开菜仔店的阿李说:“我真不明白菲政府为什么要实施(零售商)菲化案,我们黎牙洛街一带的百姓并没有这种要求呀!”事实上,岂止是没有这种要求,相反地他们对华侨的菜仔店非常欢迎。所以,当阿李因病住进医院时,黎牙洛街的居民感到很不方便,大家都希望阿李赶快好起来,以便继续经营菜仔店;直至他出院以后他们才又继续到他店里去买东西。聚集在永叔菜仔店里面的一位“臭番”(按:华侨对当地普通居民的俗称)更是直截了当地说:“永戈(按:即永叔)死了,我们得上扶西店(按:当时菲人经营的零售商店)里去。我讨厌他底(按:即‘的’)圆睁的白眼。永戈这里我们可以自由饮酒、谈天。”由此,华侨菜仔店对菲人的友好态度不难想象。此外,还有一些在华侨菜仔店里工作的菲人更是希望菜仔店能长盛不衰。他们说,他们的生活实与他们店里的生意密切相关,如果店关起来了,他们的生活就先没着落,他们是今天有工作,今天才有饭吃的。所以,他们跟店里的菲女店员一样,是不愿意他们的菜仔店停止营业的。正是由于华侨与当地人民和睦相处,因而当惠民前往探望永叔碰到“臭番”帛洛时,他才会兴冲冲地走出来热情地对他说:“‘买示道’来了,久久不相见,久久不相见!”并热情地与惠民握手;当开菜仔店的阿李病倒时,邻居老山爹戈发现后,才会叫来老婆,一起把他救醒,帮他请来医生,并让他住进医院治疗,之后又帮他吓走小偷保住了菜仔店里的货物。当地菲人对华侨的友好态度也于此可见一斑。当然,两者之间的矛盾冲突也是不可避免的,但他们之间的友好与和睦相处毕竟是主要的。 造成华侨与当地居民矛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语言与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原因。正如于长庚先生所说:“短篇小说作者凭他们的敏锐的认识,看透互相贬抑的咒骂,解读是出于语言及风俗习惯迥异的隔阂,并瞻望到互相谅解可达致和睦相处的一家亲远景,故而对‘有着中国人的血,也有着菲律宾人的泪’的出世仔感到骄傲。”“在描绘菲华族裔矛盾激化,值得强调的是,作者多很正确地把愤怒发泄在排华政客与恶警吏身上,而突出菲胞的善良本性。” 《商报小说选》的作者在谴责《零售商菲化案》时也是这样。例如,永叔声音很低又气喘喘地说:“番仔官员排华,番仔官员仇视咱人(按:即华侨)……”那么,菲政府为什么要实施《零售商菲化案》呢?永叔一针见血地说:“番仔政府吃软怕硬,对‘美菲贝尔贸易法案’不敢废除,经济危机才向咱人(华侨)开刀,……”原来,菲政府对真正控制菲国经济命脉的美国殖民政府无能为力,才企图以排华来解决菲律宾的经济问题。
正是由于这样,所以尽管华侨社会进行过抗争,尽管《零售商菲化案》并没有给菲律宾人民带来什么经济利益,但它还是通过了,并且批准了、实施了。所以,才造成了很多华侨菜仔店关门、伙计失业、市场萧条的景象。
四
中国人民有一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传统美德,即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广大海外华侨同样也具有这种品德。这在菲律宾《零售商菲化案》实施过程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商报小说选》对这一方面也有一定程度的描述。
在《商报小说选》中,几篇涉及到《零售商菲化案》的小说,除了《危在旦夕》为了扣紧标题,表明“华侨零售商人、职工、店员、华侨社会,它们危在旦夕”,《开菜仔店的阿李》的主人公仅停留在“希望抗争胜利”以外,其余者都是积极地直面现实,往前迈进。乌秀婶的杂货店被查封后,心乱如麻,当想到这一大堆孩子将来生计成问题时,不禁打了个寒噤,只好默默地向冥冥中的丈夫祷告,祈求指引迷津,所以,她最后咬紧牙关,拭掉泪水,要坚强地生活下去。“他”在父亲去世后仍然继续经营着大菜店,虽然知道前面是一条荆棘纵横的路,然而“他”想,无论怎样总得坚强、勇敢地走下去……。南伯的儿子阿二在受到《零售商菲化案》打击后,意识到自己父亲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望着一群狮子身狮子面的儿女,紧握拳头,咬紧牙关,要找出一条生路,不单单是他的生路,也是子女们的生路。然而,他们究竟怎样努力、怎样奋斗呢?作品中没有交代,但却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的姿态。
这也正是当时实施《零售商菲化案》后,广大华侨的一种姿态。在其时那种形势下,他们有些人加入了菲籍,争取继续经营菜仔店;有些人便娶菲女为妻,以其妻的名义进行经营;而一些平时有些积蓄的人便或独资、或合伙,创办起较大的商店或工厂,经过多年的努力奋斗后终于事业有成。据统计,菲政府实施《零售商菲化案》后,晋江石狮有些小资产的华侨集资办工厂、商店等者,约占总人数的15%。由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至20世80年代中期,晋江华侨已大部分加入当地国籍,成为菲律宾华人。其职业结构比例大致为:劳动无产者占25%,小资产者占45%,中产阶级占25%,大企业主为5%。目前,该比例可能又会有所变动,估计中产阶级以上者可能会有所增加。广大华侨华人正在继续努力,争取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与当地人民共同推动菲律宾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向前发展。
五
现在,我们回顾这一段菲华历史时,如若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也许就会认为这是菲律宾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一方面,菲律宾独立建国以后,必然要通过整合社会力量与有关资源,才能更好地发展他们的经济,建设他们的国家;另一方面,菲律宾华侨也必然要通过与当地人民的磨合才能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与菲律宾人民共同建设他们的第二家园。即,菲律宾华侨必须经过一个转型期,才能更好地在当地获得生存与发展。
然而,遗憾的是,菲律宾政府在其时的经济危机面前,未能抓住问题的症结,而是舍本求末,把危机转嫁到华侨身上,排斥华侨,超越阶段地利用法律手段强制性地进行整合;他们没有看到这种整合(或磨合)应该以社会稳定、人民正常生活为前提而逐渐进行调适、平稳过渡,而是操之过急,政策失当,故引起了菲华社会的巨大动荡。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菲华社会转型期的磨合变化是痛苦的、艰难的。因此,才会造成20世纪50年代菲华社会的惶惑与动荡,才会造成其时广大华侨的贫困与苦难。其时他们之困境,让我们至今耳闻之后仍不能不为之哀伤。正如其时有识之士所言:“我们一面感到这种没落(按:这可否理解为一种趋势?),一面在感情上又不能不袒护这些可怜的没落者,……”然而,这毕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正如于长庚先生所云:“五十年代小说,启示了半世纪后的融合大路。” 这也就是说,因为有了20世纪50年代的惶惑与动荡,才会有半世纪后菲华社会与当地社会(即华侨华人与当地居民)的融合。那么,从这一层面来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商报小说选》留给我们的,就是其时菲华社会这种惶惑与动荡、以及广大华侨在困境中痛苦挣扎的印记。这也许就是这一部《商报小说选》的价值之所在。
注释:
① ② ⑨ 高祖儒. 华商拓殖菲岛史略[M]. 菲律宾:泛亚出版印务公司,196977-79.
③ 马尼拉中华商会. 菲律宾岷里拉中华商会七十周年纪念刊·一九〇四年至一九七四年[R].菲律宾:嘉恩印书馆,1976史-30,31.
④ 赵和曼. 东南亚手册[M].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608.
⑤ 杨万秀. 海外华侨华人概况[M]. 广东人民出版社,198953.
⑥ 杨虚白. 虚白诗存[M]. 台北:海天印刷厂有限公司,197233.
⑦ 菜仔店是菲律宾华侨对所经营的小杂货店(即零售商店)的俗称,并非指专卖蔬菜的店铺。
⑧ 吴志辉. 石狮华侨出国史话[J]. 新光,1981,(1). ⑩ 《华侨商报》于1919年创办时为月刊,1922年改为日报。太平洋战争爆发、菲岛沦陷时停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复刊。1972年菲国实行军事管制时又停刊,1986年复刊后易名为《商报》。
于长庚. 商报小说选合订本序[A].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商报小说选[C]. 菲律宾:于以同基金会,2001.
徐湜. 危在旦夕[A].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商报小说选[C]. 菲律宾:于以同基金会,2001147-149.
乔湘. 开菜仔店的阿李[A].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商报小说选[C]. 菲律宾:于以同基金会,2001154.
石青. 逼[A].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商报小说选[C]. 菲律宾:于以同基金会,2001160-162.
曹备. 南伯一家[A].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商报小说选[C]. 菲律宾:于以同基金会,2001340.
秋谷. 前路[A].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商报小说选[C]. 菲律宾:于以同基金会,2001173-176.
吴泰. 晋江华侨志[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46-47.
第三集·序[A].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商报小说选[C]. 菲律宾:于以同基金会,2001313.
Witness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hilippine Community:
Reading Retailers Philippinalization Act from
Selected Readings of Fiction in Business Papers in 1950s
LI Tian-xi
(Huaqiao University, 362021 Quanzhou, Fujian, China)
Abstract:On May 19, 1954, the Philippine Congress passed the Retailers Philippinalization Act, and took effect since it was signed by the president, resulting in great unrest in the Chinese Philippine society. Selected Readings of Fiction in Business Papers describes the tragic fate of Uncle John, Ah Li and Huang Zhong etc. in the proces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act, as well as the situation that the majority of overseas Chinese faced reality directly and bravely in this process. Looking back the history nearly half a century ago, I argue it was normal.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hilippines after its independence, 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their economy and build their country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social forces and related resources. However, they did not integrate based on social stability and the normal life of the people, and caused unnecessary social unrest and unprecedented suffering of Chinese Philippines due to the haste and failure of the policy.
Key words:Selected Readings of Fiction in Business Papers; witness; Chinese Philippine community; Retailers Philippinalization Act
【责任编辑 刘祖琼】
关键词:商报小说选;见证;菲华社会;零售商菲化案
中图分类号:K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000-0129/K(2013)02-0006-06
菲律宾人民经过长期反殖民战争与反侵略战争以后,终于使自己的国家于1946年7月4日获得了独立。此后,菲律宾民族主义明显增强,国会提出了“菲人第一”的口号,开始追寻经济自主。然而,由于其时仍在美国控制之下,加上不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使得菲律宾政府制定出一些错误的政策,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排华浪潮,导致经济凋敝,困难加重,也使广大华侨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其中尤以1954年颁布的《零售商菲化案》为甚。
一
早在1905年,菲律宾就发起过一场“亚里华洛”运动,鼓动菲律宾人开设零售店,提倡菲人光顾菲人所开设的零售店。①自1934年7月到1935年2月的菲国制宪大会上,立宪代表阿兰尼沓在其所属的工商委员会中提出,要把零售菲化明定为宪法条文,但因罗哈斯等人的反对而未果。后又数度有人提出这一议案,但均因种种原因未获通过。
1954年5月19日,菲律宾国会在最后一场会议中通过了这一议案,并于同年6月19日获前已故总统麦狮狮签署,成为菲律宾共和国第1180号法律,这就是上述《零售商菲化案》。②其主要内容:(1)零售商营业执照,不发给外侨;(2)所有现在已经营零售业的外侨,限于五年内,清算结束;(3)在菲国独立过渡时期,美国人和菲律宾人,得享受同等待遇。③虽然此处所提到的对象是“外侨”,但众所周知,菲律宾最多的“外侨”就是华侨,约占全国人口的2%,现有140多万人(按:但现在已大多数加入菲律宾国籍),其中80%以上的祖籍在福建④(另有一说,福建籍华侨华人约占菲华总人口的90%⑤),而晋江华侨又占大多数。因此,此菲化案主要是针对华侨的。正如菲华诗人杨虚白在《有感通过零售业菲化案呈臧启芳(二首)》中所云:“莫道行人多泄沓,可堪逐客太分明。”⑥果然,《零售商菲化案》影响了华侨世代经营的很多传统行业,尤其是那些华侨最普遍开设于街头巷尾、售卖各种日用品的“菜仔店”⑦更是首当其冲。福建主要侨乡之一的石狮(按:即建市前的石狮镇,其时属晋江县)在20世纪50年代,“华侨是以零售商贩(占百分之四五十)及劳工(占百分之三四十)为主体的。……实施《零售商菲化案》后,菲农村多如牛毛的石狮人开的“菜仔店”渐被淘汰,只有入菲籍或与菲妇同居换菲妇作经纪人的才继续经营。”⑧据统计,1954年全菲华侨经营的各种零售商店共20268家,自实施《零售商菲化案》后,至1964年仅剩10550家。⑨
那么,这停业的9718家零售商店(按:即菜仔店)的华侨遭遇了怎样的艰难曲折与沉重打击,其真实的具体情况我们现在已经无从知悉。然而,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商报小说选》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其时的一些影子。
二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商报小说选》(以下或简称《商报小说选》)是“菲华丛书”之一。此处之“商报”是原《华侨商报》⑩之简称。据悉,“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菲华文坛,特别是短篇小说,盛极一时”,仅《华侨商报》的“华侨周刊”就发表了大量中、短篇小说,并于1954—1957年先后汇编出版了四辑《商报小说集》(按:分别出版于1954年4月、1954年12月、1955年12月、1957年12月)。然而,随着数十年岁月的流逝,至20世纪末21世纪初,该小说集已经绝版。因此,于以同基金会才于2001年出版了四辑《商报小说集》的合订本,并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商报小说选》名之,才使我们今天能够阅读到其时的这些作品。
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文学创作,就是作家(或作者)的心灵受到社会现实的触动而爆发出来的一种愿望与冲动并行之于文字的结果。由于20 世纪50年代是菲律宾“华裔族群史上最彷徨苦闷的动荡年代”,这种现实状况就在菲华作家(或作者)的笔下得到了体现。如上所述,《零售商菲化案》实施后,迫使近万家的华侨零售商店倒闭。这些倒闭商店的小商人就只好另谋生路;有的一时未有着落,生活拮据,被迫流离失所,陷于艰难困苦的窘境之中;有的甚至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这种现实情况当然不能不使某些菲华作家(或作者)有所触动,因而在《商报小说选》中也有所表现。
《零售商菲化案》获国会通过、总统批准而开始实施以后,菲华社会无异于发生了一次强烈的政治地震。整个菲华社会人人忧心如焚、惶惶不可终日,即使是病人也不例外。徐湜在小说《危在旦夕》中,就是通过惠民前往探望经营着菜仔店、现又卧病在床的病人永叔的细致描述,生动地为我们刻画了这样一个在病中而又忧虑着菲华前途的人物形象。永叔患了严重的肺病,生命已危在旦夕。当惠民走到病床前坐下来、刚要询问永叔的病情时,他即很用力地说:“别谈这些。零售商菲化案批准了,我该如何是好呵!”可见他对该案的实施是多么地担心啊!他家庭生活本来就很困难(其女儿阿秀因未能申请到半费而不得不停学),如果菜仔店不能继续经营下去,以后要如何生活呢?因为《零售商菲化案》规定:“外侨零售商若死亡,其后裔得继续经营零售业,但仅限于清理店务,其间不得超过六个月。”因此,这怎么能不叫重病在身的永叔担心呢?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病入膏肓,看来凶多吉少,危在旦夕。死后孤儿寡母吃‘遗产’,吃了了,死了了。”“人死店关门,吃了了,死了了。”(此处“了了”两个字是闽南语,即“完全”、“完蛋”的意思。)第一个“了了”是把遗产吃完了,第二个“了了”是指遗产吃完后,其孤儿寡母无以为生,也就会全部死掉了。这是何等的悲痛啊!难怪作者说:“这是垂死的人在死前的挣扎和控诉。”一个垂死的病人尚且如此,我们当然不难明白当时整个菲华社会惶恐不安的状况。于是,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作者把此篇小说命名为《危在旦夕》的深刻含义,即不仅是说永叔的生命危在旦夕,也暗示着菲华社会的零售商业、甚至整个菲华社会都危在旦夕。正如作品在最后描写惠民走出永叔家后,在心里咀嚼的一句话: “永叔,永叔的店,永叔底(按:即‘的’)两个家(按:即菲律宾有一个家,中国大陆又有另一个家),华侨零售商人、职工、店员、华侨社会,它们危在旦夕。”这一句话,当是这一篇小说的点睛之笔。 《零售商菲化案》实施以后,菲律宾华侨是如何在困境中艰难地挣扎呢?乔湘的小说《开菜仔店的阿李》为我们进行了具体的描绘。阿李在黎牙洛街经营菜仔店,一年365天都在做买卖,辛苦过渡,累坏了身体,平时腹部经常发痛,他只喝盐水止痛。直到有一天突然晕倒了,才在邻居菲人老山爹戈夫妇的帮助下,第一次住进了医院,进行治疗。然而,他却是“命贱钱贵”的信徒,总是要求医生少给他吃药,以节省开销。按规定,药水每三小时要饮一汤匙,他却央求改做三小时半饮半汤匙……并急着要赶快出院。原因何在呢?正如他自己所说:“不做生意就没有生命!”所以,当他的同乡黄忠前来探望他时,他感叹道:“我们做生意的真可怜!”但黄忠却说:“可怜不可怜我不管,现在的致命伤是零售商菲化案!”因为“我的妻子儿女一大阵,将来我死了,‘利申舍’(按:即营业执照)被吊销了,他们要靠什么生活呢?”由此可见,其时不仅阿李是如此处境,黄忠当时也与其类似。最后,阿李在“做二个月的生意还不够这里(按:指医院)一星期的开费”思想的驱使下,未经医生同意,便私自出院回到自己的菜仔店中继续营业。一个多月后便离开了人世,这又是多么令人悲伤啊!
当然,受到《零售商菲化案》影响的并不仅仅是开菜仔店的永叔、阿李与黄忠。且看《商报小说选》中的其它描述:乌秀婶原在F街经营杂货店,因《零售商菲化案》实施后,头二盘商信用紧缩,形成了严重威胁,生意锐减,周转不灵,便想方设法地利用还债期尚有30天的时间,低价出售煤油,并请求债主以二折钱清偿了事,岂料此事被警方探悉,即以“维护公司权益”的名义予以查封,使其生活无着。南伯的阿二、阿三刚分完店,《零售商菲化案》就好像西北雨前的雷鸣一样,从他们的头上打了下来。该案一通过并实施后,阿二、阿三和南伯的一家就此完蛋了!因为他们一个子女成群、一个有游历字的妻和患肺病的夫,他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他”经营大菜店的父亲因遭遇歹徒抢劫,病了几个月以后终于去世了。“他”考虑到自己此后生活的重担,突然想到他父亲是在《零售商菲化案》通过的前一个月去世的,“他”的营业还没有马上受到威胁,因为“利申舍”(营业执照)早已换成了自己的名字。所以,“他”认为这是“不幸中之大幸”。同时,“他”还清醒地意识到,由于《零售商菲化案》已经通过了、批准了,华侨所经营的菜仔店与大菜店的处境与即刻停止营业究竟还差有多远呢?所以,“他”认为,受到《零售商菲化案》严重打击的不只是他自己,全体同侨都可以说面临着“空前大危机”。此外,还有不少篇什描写《零售商菲化案》实施以后,菲律宾华侨社会所出现的种种情况与问题,无须再一一例举了。仅此数端,我们就不难看到《商报小说选》对其时华侨在菲政府实施《零售商菲化案》后的生活境况的细致描述。透过小说的背后,我们不难想象其时菲华社会在该案打击下经济凋敝、人心惶惶、难以为生的真实景象。
三
菲律宾政府为什么要实施《零售商菲化案》呢?这是《危在旦夕》的主人公永叔与《开菜仔店的阿李》都曾提出过的问题,同样也是一个困扰着其时很多菲律宾华侨的问题。
据开菜仔店阿李的同乡黄忠说,那些议员先生说“这是为着菲国的经济前途,应该实行零售商菲化案,菲律宾的老百姓才有翻身的日子。”“难道我们开菜仔店的真的控制他们的经济命脉吗?”这虽然是小说中人物说的话,但现实中必定会有这样的情况,作者才会在小说中借有关人物的口把它说出来。事实上,这是一个其时争论最激烈的问题,即华侨是否真的控制了菲律宾的零售商业?
据其时担任马尼拉中华商会秘书长的杨世炳先生在1947年4月间的一次有关座谈会上介绍,在马尼拉,菲人向市政府领取零售商执照者共逾6万人,投资总数逾2000万元;而华侨仅6681人,投资额只有1700万元。实际上华侨并未从菲人手中侵占经营零售业,因为华人(按:这当指加入菲籍者)经营这一途的已逐渐增多,而华侨经营零售业的,已逐渐被淘汰,所谓控制毫无根据。
可是,华侨零售商经营的菜仔店遍布菲岛的穷乡僻壤,受到菲律宾人民的普遍欢迎,这却是事实。为什么能够这样呢?杨世炳先生指出,这是由于华侨零售商具有四个特点:(1)华侨具有披荆斩棘之精神,他们没有任何保障,只凭好感与服务与当地菲人交易,有时竟被菲人杀害,由此证明华侨有不怕艰难困苦、敢冒生命危险的进取精神。(2)华侨具有勤劳刻苦的精神,例如从早上四时到晚上十一二时的工作,一人兼十人的工作。(3)华侨具有坚忍不拔之志,例如菲人向华侨商店购买一仙蒜头,又要索取其他东西,甚至辱骂店主,凡此种种店主都能忍受。(4)华侨对顾客信任,一般普通菲工,他们要每半月或每月才能领取一次低微薪水,在此青黄不接之际,可向华侨商店赊账,以渡难关。因此,杨世炳先生认为,菲人如果具有这种特点,则迟早可与华商竞争并取而代之,无需提出菲化案。
然而,《零售商菲化案》不仅通过了,而且批准了、实施了。开菜仔店的阿李说:“我真不明白菲政府为什么要实施(零售商)菲化案,我们黎牙洛街一带的百姓并没有这种要求呀!”事实上,岂止是没有这种要求,相反地他们对华侨的菜仔店非常欢迎。所以,当阿李因病住进医院时,黎牙洛街的居民感到很不方便,大家都希望阿李赶快好起来,以便继续经营菜仔店;直至他出院以后他们才又继续到他店里去买东西。聚集在永叔菜仔店里面的一位“臭番”(按:华侨对当地普通居民的俗称)更是直截了当地说:“永戈(按:即永叔)死了,我们得上扶西店(按:当时菲人经营的零售商店)里去。我讨厌他底(按:即‘的’)圆睁的白眼。永戈这里我们可以自由饮酒、谈天。”由此,华侨菜仔店对菲人的友好态度不难想象。此外,还有一些在华侨菜仔店里工作的菲人更是希望菜仔店能长盛不衰。他们说,他们的生活实与他们店里的生意密切相关,如果店关起来了,他们的生活就先没着落,他们是今天有工作,今天才有饭吃的。所以,他们跟店里的菲女店员一样,是不愿意他们的菜仔店停止营业的。正是由于华侨与当地人民和睦相处,因而当惠民前往探望永叔碰到“臭番”帛洛时,他才会兴冲冲地走出来热情地对他说:“‘买示道’来了,久久不相见,久久不相见!”并热情地与惠民握手;当开菜仔店的阿李病倒时,邻居老山爹戈发现后,才会叫来老婆,一起把他救醒,帮他请来医生,并让他住进医院治疗,之后又帮他吓走小偷保住了菜仔店里的货物。当地菲人对华侨的友好态度也于此可见一斑。当然,两者之间的矛盾冲突也是不可避免的,但他们之间的友好与和睦相处毕竟是主要的。 造成华侨与当地居民矛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语言与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原因。正如于长庚先生所说:“短篇小说作者凭他们的敏锐的认识,看透互相贬抑的咒骂,解读是出于语言及风俗习惯迥异的隔阂,并瞻望到互相谅解可达致和睦相处的一家亲远景,故而对‘有着中国人的血,也有着菲律宾人的泪’的出世仔感到骄傲。”“在描绘菲华族裔矛盾激化,值得强调的是,作者多很正确地把愤怒发泄在排华政客与恶警吏身上,而突出菲胞的善良本性。” 《商报小说选》的作者在谴责《零售商菲化案》时也是这样。例如,永叔声音很低又气喘喘地说:“番仔官员排华,番仔官员仇视咱人(按:即华侨)……”那么,菲政府为什么要实施《零售商菲化案》呢?永叔一针见血地说:“番仔政府吃软怕硬,对‘美菲贝尔贸易法案’不敢废除,经济危机才向咱人(华侨)开刀,……”原来,菲政府对真正控制菲国经济命脉的美国殖民政府无能为力,才企图以排华来解决菲律宾的经济问题。
正是由于这样,所以尽管华侨社会进行过抗争,尽管《零售商菲化案》并没有给菲律宾人民带来什么经济利益,但它还是通过了,并且批准了、实施了。所以,才造成了很多华侨菜仔店关门、伙计失业、市场萧条的景象。
四
中国人民有一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传统美德,即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广大海外华侨同样也具有这种品德。这在菲律宾《零售商菲化案》实施过程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商报小说选》对这一方面也有一定程度的描述。
在《商报小说选》中,几篇涉及到《零售商菲化案》的小说,除了《危在旦夕》为了扣紧标题,表明“华侨零售商人、职工、店员、华侨社会,它们危在旦夕”,《开菜仔店的阿李》的主人公仅停留在“希望抗争胜利”以外,其余者都是积极地直面现实,往前迈进。乌秀婶的杂货店被查封后,心乱如麻,当想到这一大堆孩子将来生计成问题时,不禁打了个寒噤,只好默默地向冥冥中的丈夫祷告,祈求指引迷津,所以,她最后咬紧牙关,拭掉泪水,要坚强地生活下去。“他”在父亲去世后仍然继续经营着大菜店,虽然知道前面是一条荆棘纵横的路,然而“他”想,无论怎样总得坚强、勇敢地走下去……。南伯的儿子阿二在受到《零售商菲化案》打击后,意识到自己父亲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望着一群狮子身狮子面的儿女,紧握拳头,咬紧牙关,要找出一条生路,不单单是他的生路,也是子女们的生路。然而,他们究竟怎样努力、怎样奋斗呢?作品中没有交代,但却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的姿态。
这也正是当时实施《零售商菲化案》后,广大华侨的一种姿态。在其时那种形势下,他们有些人加入了菲籍,争取继续经营菜仔店;有些人便娶菲女为妻,以其妻的名义进行经营;而一些平时有些积蓄的人便或独资、或合伙,创办起较大的商店或工厂,经过多年的努力奋斗后终于事业有成。据统计,菲政府实施《零售商菲化案》后,晋江石狮有些小资产的华侨集资办工厂、商店等者,约占总人数的15%。由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至20世80年代中期,晋江华侨已大部分加入当地国籍,成为菲律宾华人。其职业结构比例大致为:劳动无产者占25%,小资产者占45%,中产阶级占25%,大企业主为5%。目前,该比例可能又会有所变动,估计中产阶级以上者可能会有所增加。广大华侨华人正在继续努力,争取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与当地人民共同推动菲律宾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向前发展。
五
现在,我们回顾这一段菲华历史时,如若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也许就会认为这是菲律宾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一方面,菲律宾独立建国以后,必然要通过整合社会力量与有关资源,才能更好地发展他们的经济,建设他们的国家;另一方面,菲律宾华侨也必然要通过与当地人民的磨合才能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与菲律宾人民共同建设他们的第二家园。即,菲律宾华侨必须经过一个转型期,才能更好地在当地获得生存与发展。
然而,遗憾的是,菲律宾政府在其时的经济危机面前,未能抓住问题的症结,而是舍本求末,把危机转嫁到华侨身上,排斥华侨,超越阶段地利用法律手段强制性地进行整合;他们没有看到这种整合(或磨合)应该以社会稳定、人民正常生活为前提而逐渐进行调适、平稳过渡,而是操之过急,政策失当,故引起了菲华社会的巨大动荡。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菲华社会转型期的磨合变化是痛苦的、艰难的。因此,才会造成20世纪50年代菲华社会的惶惑与动荡,才会造成其时广大华侨的贫困与苦难。其时他们之困境,让我们至今耳闻之后仍不能不为之哀伤。正如其时有识之士所言:“我们一面感到这种没落(按:这可否理解为一种趋势?),一面在感情上又不能不袒护这些可怜的没落者,……”然而,这毕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正如于长庚先生所云:“五十年代小说,启示了半世纪后的融合大路。” 这也就是说,因为有了20世纪50年代的惶惑与动荡,才会有半世纪后菲华社会与当地社会(即华侨华人与当地居民)的融合。那么,从这一层面来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商报小说选》留给我们的,就是其时菲华社会这种惶惑与动荡、以及广大华侨在困境中痛苦挣扎的印记。这也许就是这一部《商报小说选》的价值之所在。
注释:
① ② ⑨ 高祖儒. 华商拓殖菲岛史略[M]. 菲律宾:泛亚出版印务公司,196977-79.
③ 马尼拉中华商会. 菲律宾岷里拉中华商会七十周年纪念刊·一九〇四年至一九七四年[R].菲律宾:嘉恩印书馆,1976史-30,31.
④ 赵和曼. 东南亚手册[M].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608.
⑤ 杨万秀. 海外华侨华人概况[M]. 广东人民出版社,198953.
⑥ 杨虚白. 虚白诗存[M]. 台北:海天印刷厂有限公司,197233.
⑦ 菜仔店是菲律宾华侨对所经营的小杂货店(即零售商店)的俗称,并非指专卖蔬菜的店铺。
⑧ 吴志辉. 石狮华侨出国史话[J]. 新光,1981,(1). ⑩ 《华侨商报》于1919年创办时为月刊,1922年改为日报。太平洋战争爆发、菲岛沦陷时停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复刊。1972年菲国实行军事管制时又停刊,1986年复刊后易名为《商报》。
于长庚. 商报小说选合订本序[A].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商报小说选[C]. 菲律宾:于以同基金会,2001.
徐湜. 危在旦夕[A].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商报小说选[C]. 菲律宾:于以同基金会,2001147-149.
乔湘. 开菜仔店的阿李[A].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商报小说选[C]. 菲律宾:于以同基金会,2001154.
石青. 逼[A].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商报小说选[C]. 菲律宾:于以同基金会,2001160-162.
曹备. 南伯一家[A].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商报小说选[C]. 菲律宾:于以同基金会,2001340.
秋谷. 前路[A].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商报小说选[C]. 菲律宾:于以同基金会,2001173-176.
吴泰. 晋江华侨志[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46-47.
第三集·序[A].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商报小说选[C]. 菲律宾:于以同基金会,2001313.
Witness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hilippine Community:
Reading Retailers Philippinalization Act from
Selected Readings of Fiction in Business Papers in 1950s
LI Tian-xi
(Huaqiao University, 362021 Quanzhou, Fujian, China)
Abstract:On May 19, 1954, the Philippine Congress passed the Retailers Philippinalization Act, and took effect since it was signed by the president, resulting in great unrest in the Chinese Philippine society. Selected Readings of Fiction in Business Papers describes the tragic fate of Uncle John, Ah Li and Huang Zhong etc. in the proces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act, as well as the situation that the majority of overseas Chinese faced reality directly and bravely in this process. Looking back the history nearly half a century ago, I argue it was normal.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hilippines after its independence, 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their economy and build their country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social forces and related resources. However, they did not integrate based on social stability and the normal life of the people, and caused unnecessary social unrest and unprecedented suffering of Chinese Philippines due to the haste and failure of the policy.
Key words:Selected Readings of Fiction in Business Papers; witness; Chinese Philippine community; Retailers Philippinalization Act
【责任编辑 刘祖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