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绘画与设计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789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画家与设计师有时会引发一些争议。有的认为,绘画与设计同属美术,只要有绘画功夫,搞设计是不成问题的;而另一种观点是:仅仅靠绘画的功底去从事设计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有必要认真思考绘画与设计两者的使命,理清它们之间的种种关系,这对艺术设计教育与实践等具有建设性意义。
  
  一、 绘画与设计的特点、使命、区分
  
   绘画与设计虽然同属创造性活动,但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使命。
  具体说来,绘画具有被观赏的特征,反映的是思想意识、精神生活、情感宣泄和美感体现等,因此,绘画是非物质、非功利、非实用主义的。创新是绘画的生命,并且通过个性化体现来实现,古今中外每一位杰出的绘画大师都创作过极为个性化的作品,展现了自己的典型风格和特征。画家们(尤其是现代派画家),为了表现出作品的生命力,根据自己的愿望,在技能、材质与工具的应用上随心所欲,可以完全不考虑其作品被不被人理解、欣赏、接纳或认可。在这方面,凡•高是一位典型的大师,他创造了大量极作,但在当时未能被人们广泛接受。
  而设计具有鲜明的实用价值,设计的产生、发展是与商业行为结伴而来的,是随着商品经济的激烈竞争而出现的。设计体现的是多层次的理性思考,是在设计理念和功能体现的前题下,通过科学技术、材料、工艺、机械加工等工业化的生产综合水平,生产出各类产品,最终满足全社会消费者生存所必不可少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因此,设计是物质性、功利性和实用性的,是不能完全凭感觉去完成的,而更需要接受和服从广大的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文化品位与生活习惯。
  
  二、 绘画与设计的异同
  
  绘画与设计属于美术两大分支,它们之间有着相同之处,都是属于创造性活动,但也有本质的区别,二者之间的关
  系属于两个不同性质行业之间的关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绘画与设计在工艺制作和实现方式上存在着区别。绘画虽然是一门艺术,但整个绘画作品的产生和制作过程是属于纯手工艺的,观者看到画面上的点、线、面、体和真实的肌理或质感,都是画家手工制作的,因此,绘画中手工操作的技术含量占重要比例。完成一幅绘画作品实际上是完成一种思维过程,即通过某种技法去实现某种意念,那么,怎样才能使这种思维的实现成为可能?在这里技术所包含的材料、技巧等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例如,油画是通过以油为结合剂的油性颜料,用特定的技法,将构想画在布面或其他材料上;国画是用毛笔蘸上墨等水溶性颜料,以特有的笔法,将构想画在宣纸、帛以及其他材料上。但对设计产品来说,在实现方式上是通过脑力劳动的创造与大工业机器生产相结合来完成的,如今科技的进步和电脑的产生,给设计业带来了划时代的变化,设计作品的产生方式更加体现了机器的智能化、系列化,机器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其次,绘画与设计在商品经济中的地位是不同的。 对于绘画而言,是非商品化的(商业绘画除外),画家们强调的是自身的感受、意念、风格和精神内涵,如现代绘画更是创新观念独特,其个性表露和情感发泄更加强烈,使人惊讶不已,画家不会考虑其绘画能否让观者接受,更不去考虑绘画在商品经济中的地位。但设计是一项为他人服务的活动,具有物质性、功利性和实用性,并与商界有密切联系。如果说消费者和顾客是上帝的话,那么设计师就得屈服于他们的“上帝”,这是应该遵循的原则。设计者必须使他的产品具备使用价值与审美价值,去满足消费者的种种需求,赢得他们的信任与满意,最后通过市场竞争,使之实现畅销。因此,设计在商品经济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虽然绘画与设计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但不能否认绘画与设计这两个同属于一根藤的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早期绘画与设计的起源在艺术规律和基本特征上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又如,具备必要的绘画知识及审美能力,对于设计教学和设计实践尤为重要。在设计教学中,学生应具备必要的绘画知识,才能表达各类形态的造型,并能提高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抽象表现能力、对形态的审美能力等。这就意味着素描教学有很重要的地位,学生的绘画是从基础素描开始的,随后再通过设计素描、设计草图、设计效果图等课程的学习进行绘画的进一步训练。这些课程在培养学生从设计基础向设计专业过渡和衔接上起到关键性作用,是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及设计表达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设计实践中,更是离不开绘画,如果一个从事设计的人不懂得绘画,那是寸步难行。这是因为:第一,在设计前期,也就是在想象和构思阶段,绘画(绘制草图)可以帮助捕捉灵感;第二,成熟的设计意念需要通过绘画得到具体表达,传达给他人。
  绘画与设计也将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发展。我国的绘画将继续在国际性的巨大风格差异中摸索和试验,探索新的道路,将绘画的时代性、民族性、当代性放在第一位,开创中国绘画的国际地位与影响,这对设计领域也是一个很好的促进;在设计教育方面,我国将实行素质教育,它是一种综合教育方式,涉及到社会、人文、科技,具有跨学科意义,使学生得到设计方向、设计商务、设计策划等多途径的教育,这对绘画观念的更新有着巨大影响。
  绘画与设计,就好比是“一根藤上的两个瓜”,是不可分割的。只有正确理解绘画与设计的起源与奥秘、特点与使命、异同与对比、整合与发展等,才能对两者的关系有客观的、深刻的、科学的认识,这对提高教学的质量、打造时代所需要的设计人才,弘扬中国元素与民族精神,摘掉中国设计师只会拷贝的帽子,具有建设性意义。
其他文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那么他会如痴如狂地学习它、研究它。然而,兴趣并不是人生来就有的,它的产生原因很多,有时是一句话,有时是一件事,而有时却是出于对老师的感激。大数学家欧拉就是在约翰贝努里教授的影响下而对数学产生兴趣并与日俱增的。面对全班几十名学生,他们性格不同、成绩各异,如何使每一个学生都对数学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是我们数学老师多年来一直探索的问题。现就我这二十多年来
期刊
内容摘要:小学阶段的英语旨在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和听、说、读、写的技能,从而形成一定得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走进世界,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开阔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课堂教学 学习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育工作者,虽然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有的是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意识。现代社会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日益突出英语的重要性,对孩
期刊
内容摘要:“创新意识”是指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真理的心理取向,它是一种意愿。数学是科学思维的工具,因此,创新意识必须反映在创新思维方面。如何通过数学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是我们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 创新意识   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创造性教学,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是教师的应该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就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培养学生创造思维一些做法作一些探索。 
期刊
指导学生写好作文,这是长期以来广大语文教师进行作文教学改革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它揭示了作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为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指引了正确的路子。那么作文指导该如何入手呢?我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一、丰富生活,指导学生获取作文的材料    要解决学生“没有材料可写”这一作文中最大的困难,老师就必须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获取作文材料。指
期刊
内容摘要: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英语教师应该考虑也必须解决好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体会,分析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优化课堂气氛,从而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关键词: 主体气氛教学方法  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多层次、多功能、综合运用各种感官的活动,是教与学双向作用的复杂而又细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缺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乐趣,提高写作能力。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教学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从目前作文教学的现状来看,学生怕作文,厌作文,感到作文难。“无话可说,无从下笔”时刻困绕着学生。一到习作训练,学生就愁眉苦脸,唉声叹气。作文成了他们的课业负担和精神压力,真是苦不堪言啊!
期刊
内容摘要:初中信息技术以全新的面目、新的教学指导思想面对学生。做为信息技术课的教师要以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学方法培养、教育好学生。所以教师如何教好信息课,学生怎样学好信息课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   关键词:初中 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初中七年级把信息技术课作为选修课,编写了信息技术教材。在新教材中含概了当今世界流行的软件:Windows98操作系统、用于文字处理的Word、用于数据处理的Exce
期刊
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听说是基础,读写是目标,是根本。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缺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乐趣,提高写作能力。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教学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从目前作文教学的现状来看,学生怕作文,厌作文,感到作文难。“无话可说,无从下笔”时刻困绕着学生。一到习作训练,学生
期刊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有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要求,才会有相应的智力及非智力活动。学生只有对学知识产生情感,才会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学习。同时,情感又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学生只有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和写
期刊
刘某,高一进班时中招成绩为班级24名,去年期中考试成绩班级第10名,随后迅速下滑,期末班级30名,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成绩班级40名。针对这个同学成绩迅速下滑,我做了一项工作:写教育日记已渐渐成为我和孩子沟通交流的桥梁,拉近了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让我重新认识了我身边的孩子。一日一天的记载,汇聚成孩子一页一页的成长足迹与心路历程。在我的眼里,他不再是懵懂无知的孩子,而是热爱生活,关注世界的阳光男孩。去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