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书写青春足迹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gau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画家刘孔喜是我多年的朋友,我不仅看过他当年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当知青时画的素描、速写和版画,也知道后来他凭着自己的刻苦努力和不懈追求,幸运地成为“文革”结束后首批考入鲁迅美术学院的学生,又攻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80年代末调入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任教。90年代初,他东渡日本,到东京武藏野美术大学研究油画古典技法和坦培拉绘画技法,学成回国后又从事美术教育与创作多年。我特别注意到他近年来创作的一系列以《青春纪事》为主题的坦培拉绘画作品,在美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
  作为具有知青经历和背景的艺术家,刘孔喜对这一题材格外关注是在情理之中的。虽然那些遥远的往事早已被载入尘封的历史,然而,当岁月的脚步已变得很长,有哪一个亲历者、老知青能完全遗忘那段刻骨铭心的青春记忆呢?那是一代人成长的心路历程,也是无法选择的人生。刘孔喜用一个亲历者和艺术家特有的眼光、感受,以饱含浓情与诗性的艺术手法,描绘、揭示了那段特殊历史背景下的特殊人生经历。他用绘画的形式告诉我们:不论是在社会底层、塞外边陲,哪怕命运坎坷、人生曲折,青春都会绽放出动人的光彩。北大荒的知青岁月,已经成为每一个亲历者生命中无法释怀的情结,并由此成为在当今社会中相互联系、相互帮扶的纽带。无论他们中间的每个人怎样看待或认识那段特殊的青春岁月,这一切都已不可更改;无论今天的人怎样看待或认识那段特殊的共和国岁月,用当代人的目光审视那段遥远的历史,你可能不理解,可能淡漠,但你不能嘲笑和指责,因为在那里,凝缩着一代人的浓情和真诚。
  刘孔喜所描绘的知青人物和青春往事,并没有沉溺于回味伤痛、顾影自怜,而是着力表现他(她)们在底层逆境中人性的善良和青春的美好。这是因为,生命曾在哪里留下过印记,哪里就值得怀念和珍惜。这足以令每一个有过同样经历的人感到亲切、动容,也会让没有这段特殊经历的人感受到心灵的触动。
  今天,许多当年的知青美术家已经享有盛名,这源于现实与人生的磨练和个人的勤奋。5月下旬中国美术馆的“青春足迹——刘孔喜绘画艺术展”还展出了许多刘孔喜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当知青时和在鲁迅美术学院攻读时所画的速写作品,画中生活气息扑面而来,看后令人有一种亲切之感。这样的速写在当今的美术院校已不多见,可是凭着它,当年曾经造就了一代知青画家的绘画才能,也蕴含了他们思想的印记。
  我还知道,近二十年来,刘孔喜潜心研究坦培拉(英文“Tempera”的音译,西方古代一种以半油半水的乳液作为媒介剂组成的绘画,是早于油画的欧洲古典绘画技法材料体系,后来的油画正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这一发源于欧洲的古典绘画技法,并身体力行地运用于油画教学和创作,为填补这一西方绘画技法材料体系在中国现代美术教学和创作的空白而辛勤耕耘,手不辍笔,培养出了许多学生、弟子。他的作品丰富了中国油画创作的风格和技法,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在我看来,喜欢或选择什么绘画技法和材料,完全是由画家的个人兴趣指向决定的,关键是,通过刘孔喜这些年的努力和探究,我们可以看到他在运用这种西方古老传统绘画技法之后作品所呈现出的亲近、平和、严谨、静穆的心境和状态,这种心境和状态在当下喧嚣、纷繁的艺术环境中是尤为难能可贵的。
  刘孔喜此次展览所展出的作品,无疑是对个人乃至一代人青春岁月的绝唱,这种一唱三叹式的吟咏,表现了一个真诚的艺术家人性中的善良与淳朴,既是一种情感的怀旧,也是对一代人青春的纪念。他的作品中充溢着对今天的珍惜和对未来的向往之情,这是一代人在历经磨难之后,生活留给他们的最有价值的财富。有了这种财富收藏与情感积淀,我们相信:刘孔喜将秉承一贯的价值理念与艺术追求,在艺术创作与教学的道路上永远保持积极的进取精神和真善美的人格力量。
其他文献
上海地区最具影响的中国画艺术丛书集《朵云》(总第三十五期)刊有日本奈良大学教授古原宏伸的《石涛赝作考》一文,该文对石涛的《万点恶墨图卷》又名《泼墨山石卷》提出了质疑。  其实,古原宏伸的这篇文章已经过去二十余年了,一般说来,没有必要对尘封多年的旧事再来个“追究”。可我为什么要将其拈出来加以考辨呢?理由有二:一、古原宏伸先生质疑的是一件很有代表性的石涛名作;二、 《石涛赝作考》一文自见刊到现在不见
期刊
文献记载古人薰香习俗最早见于商代,考古材料最早见于战国。到了汉代,汉武帝西征,西域各国与中原联系日益密切,经贸往来也逐渐增多,国外名贵的香料随之涌人。当时用铜制作的薰炉十分流行,又因为薰炉冒出来的烟,飘飘渺渺,如同仙境,所以薰炉的炉盖常常被制作成仙山“博山”的形状,称为“博山炉”。香料的增多导致薰炉的大量制作,不过自魏晋南北朝以后,制瓷业迅速发展,而铜器衰弱,薰炉大多用瓷器或其他材料制成,且制作粗
期刊
1368年朱元璋称帝南京后。景德镇瓷器烧制逐渐恢复,从南京明故宫遗址出土瓷片看,洪武朝除生产釉下彩青花、釉里红瓷器之外,因祭祀使用所需,各种颜色釉瓷器开始烧制,传统青白釉以及新创烧的甜白釉、红釉、蓝釉、黄釉、青釉、酱釉等色釉瓷均现雏形,为此后明代颜色釉瓷的烧制打下了基础。有明一代,永乐甜白釉,宣德鲜红釉、蓝釉,成化、弘治黄釉冠绝一代。  尽管明代颜色釉瓷器数量稀少,但拍场上不乏高价成交的名品。上个
期刊
关于书画鉴定,首先要明确概念。通俗地讲,书画鉴定实际上就是一个判断真伪和辨别是非的工作。  判别真伪。就是我们对有作者款题和印章的作品的真假作出判断。因为有款、有印才涉及到真和伪的问题。  辨别是非,就是对一件作品,尤其是古代的作品的流传经历进行判别。古代作品会有一个相当长的流传过程,我们要针对作品上的题跋、鉴藏印等等对作品的传承进行辨别。  书画鉴定最基本、最核心的任务就是这两项。当然,如果碰到
期刊
四亿天价 豪卷拍场  能中流砥柱?    就像所有战役多在夜间发生一样,中国大陆拍卖市场的最辉煌战绩,往往也在沉寂的夜场出现。  商厦大卖场夜间血拼为的是人气,高雅的艺术品拍卖也撕开了北京神秘的夜幕,揭去了拍品的神秘面纱。  有人言,中国经济发展和财富的增加,势必带来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国际市场上价格较低的中国文物艺术品,因经济发展而提升了价格。果真如此。连绿豆、大蒜价格一度涨得令人难以置信,消费
期刊
犀牛,我国古代称兕,犀角就是长在犀牛头盖骨结节上的角,又叫奴角,因为天生有凹下去而呈圆锥的形状,故常被做成饮器使用,还被制成装饰品如带、钗、簪等。传说犀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感应灵敏,故唐代诗人李商隐写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诗句,用以比喻两心相通。  对犀角的利用和记载,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猎犀获犀的记载。《韩诗外传》云:“太公使南宫适至义渠,得骇鸡犀以献纣。”骇鸡犀指的是通天犀。《抱朴子
期刊
                                     
期刊
第五章、民国古玉辨伪——文献的考察    四、刘大同《古玉辨》——传统古玉辨伪法之集大成  《占玉辨》成书于1940年舂,出版时间不明,今见东武待价轩本,不知是否初版本。作者刘大同,诸城人,生卒年不详。从其自序“姑就耳目所及,以及六上余年把玩佩带之经验,约略记之”,可推算刘氏可能生于同治年间(1862~1874年),1940年尚健在。又据《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及《画人轶闻》所得。刘大同生年不详,可
期刊
山东省淄博市博物馆收藏木刻本古籍《易居录》一部,一函六册,品相上佳。高273毫米,宽166毫米,四眼线装。封面为褚黄色细皮宣纸,无题签。扉页为绵白皮宣纸,隶书《居易录》三字。正文部分用竹纸印刷,褚黄色,质地细软。正文版面高172毫米,宽266毫米,每页20行,正文每行20字。左右双边,乌丝栏。版心为上下黑口,单鱼尾,版心中缝刻印书名、卷数、页码。  正文前有王士稹手书的《居易录自序》,正楷,笔力遒
期刊
王金鲁同志是和我在同一年即1988年走上文物工作岗位的。这年的四月,我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被派到国家文物局任局长。金鲁同志稍后从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委员会主任的岗位上调任北京市文物局长。两个新局长都不是文物专业科班出身,都扮演着“外行领导内行”的角色。可是我们一见面交谈,都共同感于抢救、保护文物的艰难任务和神圣的使命感。他热情地邀请我参观北京市一处处文物单位,参加多种活动,滔滔不绝地讲述文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