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献记载古人薰香习俗最早见于商代,考古材料最早见于战国。到了汉代,汉武帝西征,西域各国与中原联系日益密切,经贸往来也逐渐增多,国外名贵的香料随之涌人。当时用铜制作的薰炉十分流行,又因为薰炉冒出来的烟,飘飘渺渺,如同仙境,所以薰炉的炉盖常常被制作成仙山“博山”的形状,称为“博山炉”。香料的增多导致薰炉的大量制作,不过自魏晋南北朝以后,制瓷业迅速发展,而铜器衰弱,薰炉大多用瓷器或其他材料制成,且制作粗糙,工艺水平不高。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初,宣宗因收到当时泰国进贡来的数万斤精美的“风磨铜”,乃思郊坛、太庙及内廷所在陈列的鼎彝祭器,式样鄙陋,乖远古制,即下达谕旨,勒令工部及礼部等官员,研拟利用贡铜铸制鼎彝之事,“风磨铜”即为“宣炉”的主要原料。
“宣德炉”之所以能成为后来人们热衷于收藏和玩赏的精品及民间竞相仿制的对象首先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皮色。冒襄《宣德歌注》云:“宣炉最妙在色,假色外炫,真色内融,从黯淡中发奇光,……即纳之污泥中,拭去如故。”《帝京景物略》载:宣炉色五等,谓栗色、茄皮色、棠梨色、褐色,而以藏经纸色为最。
其次是器型,“宣炉”的形制,是宣宗谕示礼部及太常寺(宗庙)礼监诸官,仿造北宋时《宣和博古图录》与《考古图》诸书中所绘的铜器以及内库所藏宋代柴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的瓷器款式之典雅者,写进呈拣选,以便照依原样,勒限铸成。宣宗原称之为“鼎”,因“彝”是泛指祭祀的用器,从《宣德彝器图谱》中看到的83种鼎彝图形,鼎有18种,名符其实的“炉”有38种,而其他的如兽形、鹤形、鬲、簋、篮等器型也都称“炉”,它们全属祭器,而后人看到的炉为多,就渐渐称为“宣炉”或“宣德炉”了。宣炉造型虽参照了古代铜器和瓷器,但又创造出极其独特的风格,形式丰富多样,即细节上充分注意,对宣炉的口、耳、边、足等局部均精心为之,仅炉耳就有狮首、羊首、螭龙、冲天、朝板、竹节、双鱼等五十多种,口有盘口、荷花、海棠、菊瓣等十余种,足有乳足、象足、石榴足、圈足、羊足等四十余种,可谓洋洋大观。
第三为款识:“宣炉”铭款的位置,大多是铸在炉底的下中央,也有在炉前的口下居中处,或在几炉的一侧,阴印阳文,有小篆铭款,有欧阳询体的楷书。字数有“宣”“宣德”“宣德年制”“大明宣德年制”等,而其中的“德”字中”心”上一横笔都被省略,这可能是因尊宣宗皇帝之故而特予讳省的,而六字楷书款的“製”字中,下面的“衣”字一点与上半部的“制”连为一体,即在此字中的“衣”字都缺少上面一点。更有“大明宣德六年工部尚书臣吴邦佐监造”“大内”“内府”等款,字体笔划自然流畅,字迹清秀。
最后是铸造方法,“失蜡法”是铸造铜器的一种方法,在我国起源极早,从现有的考古发掘资料看,春秋时期即以用此法铸器。而明宣德年间,工匠依照“宣炉”的图形,首先用石灰、细沙及泥上拌水混合后制成“内范”;再用蜂蜡制成“蜡模”,因蜡面墁固,质地硬中带软,不论任何纠绕缠结、层次复杂的造型及纹饰,都可以捏塑及精雕细镂而成;然后舂碎和筛选绝细的泥粉与碳末和水成稀泥,用笔渐次涂抹在蜡模上制成“外范”,并在底部留有小口,即“浇口”;其次用火烘烤加热,使油蜡渐渐融化,并从底部口中流出;最后将铜锌等合金原料熔化后从浇口注入原蜡模的空间,俟其冷却,敲开外范,凿出内范,即成所铸铜器。这种先进的“失蜡法”使器型典雅大方,浑然一体,从外表细察不见“范线”痕迹。“范线”是商周时采用“台范法”(或称“块范法”)铸制铜器所遗留下来的痕迹,而宜德炉不可能找到这样的蛛丝马迹。
宣宗在宣德三年至四年之间,勒令分三批铸制一万八千左右的“宣德炉”,首先是分配到皇宫内廷的所在,即大部分存放在大明帛甯内,其次分赐给郊坛、大学,文庙、大成殿、功臣庙、五岳祠及各十地神祠等,较远的分赐给各地释、道二教的寺庙及官观。又因这批宣炉皆为绝世真品、所以自宣德炉成功之后,直至清之乾降,无时不有仿制者。其仿制之佳者,足以媲美宣器。据赵汝珍《古玩指南》载:“宣德铸炉综计不过五千余座,在当时深藏禁内,平人无从得见,幸赖仿制诸贤广为冶铸,使社会得开眼界,仿制伟绩固不宜泯也。今则世态苍桑,人事叠变,非仅宣庙名器不可得见,即仿制诸品亦不可得闻也。宣炉之厄,其若斯乎噫!”仿制最早者为吴邦佐,吴氏为宦德时参与铸炉之一员,宣炉停铸之后,炅氏即照宣炉之法,并雇用铸造宣炉之上人。自行铸治,故其所铸之炉,直可与宣炉等,其款字为琴书侣,或直书其名。万历天房年间,京师施家所造,称为北铸;金陵甘文堂所铸,称为南铸;苏州蔡家所造,称为苏铸。此外如胡文明、张鸣岐以及徐守素、周文甫、汤子祥等,都是当时铸铜的著名能手。
多少年来,虽然对宣德炉的论著各执己见,但它始终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玩赏,苏州博物馆藏宣德炉一百余座,多为明清时期作品,其中不乏造型古雅、色泽奇丽之精品者。推出的“宣炉吉金——苏州博物馆馆藏宣德炉特展”参加了江苏省文化厅、省文物局组织的“2010年全省馆藏文物精品系列巡回展”,今年在连云港市博物馆、中国海盐博物馆、镇江博物馆和无锡博物院四地展出。不仅如此,作为馆藏特色之一,还参加了中国区域博物馆交流展览的展示,现将馆藏宣德炉之精品者择其一二以飨读者。
“宣德炉”之所以能成为后来人们热衷于收藏和玩赏的精品及民间竞相仿制的对象首先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皮色。冒襄《宣德歌注》云:“宣炉最妙在色,假色外炫,真色内融,从黯淡中发奇光,……即纳之污泥中,拭去如故。”《帝京景物略》载:宣炉色五等,谓栗色、茄皮色、棠梨色、褐色,而以藏经纸色为最。
其次是器型,“宣炉”的形制,是宣宗谕示礼部及太常寺(宗庙)礼监诸官,仿造北宋时《宣和博古图录》与《考古图》诸书中所绘的铜器以及内库所藏宋代柴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的瓷器款式之典雅者,写进呈拣选,以便照依原样,勒限铸成。宣宗原称之为“鼎”,因“彝”是泛指祭祀的用器,从《宣德彝器图谱》中看到的83种鼎彝图形,鼎有18种,名符其实的“炉”有38种,而其他的如兽形、鹤形、鬲、簋、篮等器型也都称“炉”,它们全属祭器,而后人看到的炉为多,就渐渐称为“宣炉”或“宣德炉”了。宣炉造型虽参照了古代铜器和瓷器,但又创造出极其独特的风格,形式丰富多样,即细节上充分注意,对宣炉的口、耳、边、足等局部均精心为之,仅炉耳就有狮首、羊首、螭龙、冲天、朝板、竹节、双鱼等五十多种,口有盘口、荷花、海棠、菊瓣等十余种,足有乳足、象足、石榴足、圈足、羊足等四十余种,可谓洋洋大观。
第三为款识:“宣炉”铭款的位置,大多是铸在炉底的下中央,也有在炉前的口下居中处,或在几炉的一侧,阴印阳文,有小篆铭款,有欧阳询体的楷书。字数有“宣”“宣德”“宣德年制”“大明宣德年制”等,而其中的“德”字中”心”上一横笔都被省略,这可能是因尊宣宗皇帝之故而特予讳省的,而六字楷书款的“製”字中,下面的“衣”字一点与上半部的“制”连为一体,即在此字中的“衣”字都缺少上面一点。更有“大明宣德六年工部尚书臣吴邦佐监造”“大内”“内府”等款,字体笔划自然流畅,字迹清秀。
最后是铸造方法,“失蜡法”是铸造铜器的一种方法,在我国起源极早,从现有的考古发掘资料看,春秋时期即以用此法铸器。而明宣德年间,工匠依照“宣炉”的图形,首先用石灰、细沙及泥上拌水混合后制成“内范”;再用蜂蜡制成“蜡模”,因蜡面墁固,质地硬中带软,不论任何纠绕缠结、层次复杂的造型及纹饰,都可以捏塑及精雕细镂而成;然后舂碎和筛选绝细的泥粉与碳末和水成稀泥,用笔渐次涂抹在蜡模上制成“外范”,并在底部留有小口,即“浇口”;其次用火烘烤加热,使油蜡渐渐融化,并从底部口中流出;最后将铜锌等合金原料熔化后从浇口注入原蜡模的空间,俟其冷却,敲开外范,凿出内范,即成所铸铜器。这种先进的“失蜡法”使器型典雅大方,浑然一体,从外表细察不见“范线”痕迹。“范线”是商周时采用“台范法”(或称“块范法”)铸制铜器所遗留下来的痕迹,而宜德炉不可能找到这样的蛛丝马迹。
宣宗在宣德三年至四年之间,勒令分三批铸制一万八千左右的“宣德炉”,首先是分配到皇宫内廷的所在,即大部分存放在大明帛甯内,其次分赐给郊坛、大学,文庙、大成殿、功臣庙、五岳祠及各十地神祠等,较远的分赐给各地释、道二教的寺庙及官观。又因这批宣炉皆为绝世真品、所以自宣德炉成功之后,直至清之乾降,无时不有仿制者。其仿制之佳者,足以媲美宣器。据赵汝珍《古玩指南》载:“宣德铸炉综计不过五千余座,在当时深藏禁内,平人无从得见,幸赖仿制诸贤广为冶铸,使社会得开眼界,仿制伟绩固不宜泯也。今则世态苍桑,人事叠变,非仅宣庙名器不可得见,即仿制诸品亦不可得闻也。宣炉之厄,其若斯乎噫!”仿制最早者为吴邦佐,吴氏为宦德时参与铸炉之一员,宣炉停铸之后,炅氏即照宣炉之法,并雇用铸造宣炉之上人。自行铸治,故其所铸之炉,直可与宣炉等,其款字为琴书侣,或直书其名。万历天房年间,京师施家所造,称为北铸;金陵甘文堂所铸,称为南铸;苏州蔡家所造,称为苏铸。此外如胡文明、张鸣岐以及徐守素、周文甫、汤子祥等,都是当时铸铜的著名能手。
多少年来,虽然对宣德炉的论著各执己见,但它始终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玩赏,苏州博物馆藏宣德炉一百余座,多为明清时期作品,其中不乏造型古雅、色泽奇丽之精品者。推出的“宣炉吉金——苏州博物馆馆藏宣德炉特展”参加了江苏省文化厅、省文物局组织的“2010年全省馆藏文物精品系列巡回展”,今年在连云港市博物馆、中国海盐博物馆、镇江博物馆和无锡博物院四地展出。不仅如此,作为馆藏特色之一,还参加了中国区域博物馆交流展览的展示,现将馆藏宣德炉之精品者择其一二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