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霞:书画的鉴定与收藏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书画鉴定,首先要明确概念。通俗地讲,书画鉴定实际上就是一个判断真伪和辨别是非的工作。
  判别真伪。就是我们对有作者款题和印章的作品的真假作出判断。因为有款、有印才涉及到真和伪的问题。
  辨别是非,就是对一件作品,尤其是古代的作品的流传经历进行判别。古代作品会有一个相当长的流传过程,我们要针对作品上的题跋、鉴藏印等等对作品的传承进行辨别。
  书画鉴定最基本、最核心的任务就是这两项。当然,如果碰到一个没有作者款印的作品,那就只需要根据风格给它定一个时代,也就是所谓的断代就可以了。
  鉴定。说白了,就是一个比较的过程。没有比较,就谈不上鉴定。为什么呢?我记得刚工作的时候,接触到像徐邦达、启功和谢稚柳这些古代书画鉴定小组的老先生们鉴定故宫的书画作品,每天都要看一二百件。在打开一件作品时,他们几个人,有时连眼色都不用对一下,就异口同声的说:“嗯,这东西对的,精品,应该出彩图”。或者说“这不对,伪而劣”。大多数情况下几个人意见都一样,让我觉得非常神奇,他们这个结论是从哪儿来的呢?
  
  人人都可以学鉴定
  
  通过这么多年跟老先生们请教,并在工作当中留心学习,我发现,鉴定从表面上看就是用眼睛看一会儿,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判别的过程。当鉴定家们面对一件书画作品的时候,他会把自己脑子里面存储的有关这个书画家的资料迅速地调集出来,跟面前的这件东西进行比对。从书画的材质、造型、构图、用笔、墨色、题款、印章、印色,还有其他人在这个作品上的题跋、藏印等等综合的进行判断。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目鉴”。
  目鉴,靠的就是平日的积累,也就是说,书画鉴定这门学问是人人都可以学的。只要你用心,长时间的研究某一个书画家、某一个流派或者某一个时代的书画,你能够获得许多印象和心得,逐渐积累、整理、校正,你就可以成为这方面的专家。
  所以说,书画鉴定和其他文物鉴定的学问一样,首先是心得和经验的积累,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它的基本要素是:时间的长短、数量的多寡、质量的优劣、悟性的高低。
  很难想象你找到一个鉴定家,让他看宋徽宗的花鸟,他却从来也没上手看过一件北宋画;让他看明代唐伯虎的山水或者清代刘罗锅的书法,但他只上手见过三五件这两个人的作品,那他根据什么鉴定呢?以前老先生们总教导我们说: “不知真,焉知假?”意思就是学习鉴定首先要在自己的脑海中树立真迹的标竿,只有掌握了判断真伪的尺度,才能谈得到鉴定。
  鉴定不是在大学里或者在电脑演示文稿上可以学会的,必须要有学习的条件。除了大量看东西之外,还要眼、心、手相互对应。我主张对书画鉴定感兴趣的朋友多看展览。虽然在博物馆是隔着厚厚的玻璃远距离看,绢或者纸张的纹路、年份感,用笔、墨色的细微变化,印章的篆刻和印色,还有这些东西拿在手里的感觉等等,都无法感受到,就像雾里看花,只能看个大概,但即使是个大概,也比看图录强百倍。印刷出来的书画,往往和原件的差距很大,越是假的、不好的书画,从图录上看越会觉得比原件好很多,因为图录把一张很大的书画缩小了,印制过程中还可以通过修版、调色来美化,所以,仅仅靠翻看拍卖图录买东西是很不靠谱的。
  除了有足够的量的积累,还要有质的变化。所谓质变,就是在看了很多东西以后,还要善于总结。比如像近现代的张大千,他寿命长,作品多,风格变化有阶段性,这就要求我们在上手看了大量作品之后还要善于进行梳理和总结。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把自己的脑子变成电脑,除了大量的存盘以外,还要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归拢,进而总结出他早、中、晚甚至暮年期的风格特点,牢记心中,这就是真迹的标竿了。
  有了真迹标尺以后还不能一劳永逸。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在存储了一定的标尺之后,还要继续看作品,学习,你会发现,你以往所定义的标尺也许有一些偏差。也许是以前定错了,或者是定得不准确,这时就需要通过新看到的,新了解的、新认识的,把以前脑子里存储的那个标尺不断地进行修正。
  所以,一个鉴定家,他的鉴定经验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眼界的拓展而不断的积累和提升。长期的积累,善于学习和总结,不断的修正以及谦虚谨慎的治学态度。才能造就出杰出的鉴定家。
  除了“目鉴”之外,还需要以考证作为辅助。在通过目鉴基本肯定了作品的风格的基础上,还需要案头功夫,对这个作品上的信息进行查证。比如作品的创作年份,题款说在哪里画的,你要查查画家的年表,看这时画家是不是在这个地方,题款说送给什么人的,你要查查这个人和画家是否真的认识。有时候一幅画看着年份也够,画的也有几分像,可是一算署款的年份,画家已经死了多年了。以往老年间的作假的人知道干的是缺德事,所以为了取得一些心理安慰,免得遭受天遣,总会留出一些破绽。你要是看不出来,那不算他坑你,是你学艺不精,活该倒霉。现在人心不古,造假的根本不考虑这个,利用高科技制版印刷或者翻刻印章,别说是经验不足的人,就是有些老行家也都上过当。所以说,考证是“目鉴”的补充,有的时候光靠眼睛、仅凭感觉是不行的。
  
  避免买假的三项基本原则
  
  也许有人会说,鉴定就那么重要吗?现在都亿元时代了,我可以“只选贵的”,用不着管什么真假好坏,反正我的投资回报有保证不就行了?
  我个人觉得这种观点不在我们讨论的范畴。因为这不是收藏。什么才是真正的书画收藏?唐代的张彦远、北宋的米芾对此有过精辟的论述。按照他们提出来的,一个真正的收藏家除了要有一定的财力搜罗到藏品,更重要的是要懂得鉴定、赏玩、装裱和品评分类,近代大家张大千提出要长久的博览、具有公心、气度宏阔、不被前人之说迷惑等等。这些都是历代赫赫有名的大鉴藏家,对照他们的心得和见识,再反观当今,很值得我们思考。
  从南北朝至今,中国书画的造假一刻未曾停过。收藏从来都是雅事,虽然毋庸避讳它的回报,但它首先是文人雅士的玩物,玩儿的人是爱它、懂它的人。即使是开始时不懂的,也不会拒绝学习并且最终会通过努力懂得。比如北宋的一个大官刘泾,刚开始就拣名气大的,价钱贵的买,结果请米芾一看。全是假货。后来刘泾接受米芾的指导,经过十年的学习磨练,最终收藏到了唐代韩斡画的马,在书画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纵观当今沸沸扬扬的书厕市场,又有几人能够像刘泾那样从善如流,坚持十年呢?不要说真正的收藏,就足真正投资的人又有多少昵?大多数不过是投机罢了。如果大家都抱着这种念头冲到书画市场中来,我可以说,最终会有人后悔的。
  古人是怎么玩书画的?在像今天这样风和日丽的好天,窗明几净的书斋里,净手焚香,聚集三五知交,观书品 画,纵论古今。现在有多少人把书画买回家之后会去细细品味、研究呢?如果把原本是学问的研讨、人文的涵养、情操的陶冶,演化成仅仅是金钱的较量,如果花大价钱买回家的东西往保险柜里一放再也不看,就等着在市场的最高点出手,我倒觉得那还不如去做别的投资品种,不存在真伪、好坏的问题,拼谁最有钱就行了。孔子曾经说过: “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以蛮力显示出来的力量,终究不如知识的力量深厚而持久。
  这让我不由得想起文征明的重孙文震亨,他在描述明末书画市场的怪现象时说过一段话,跟我们当今的情况不谋而合。他说当时那些购买书画的人“心无真赏,以耳为目,手执卷轴,口论贵贱,真恶道也”!事隔400多年,但历史有时真的是惊人的相似。
  是不是贵的就是真的,就是好的?实际上,现在好多贵的东西从书画史的角度看并非书画巨匠或者是铭心绝品。比如现在最受买家青睐的《石渠宝笈》著录的东西,这套书里著录的是乾隆、嘉庆两代皇帝的收藏,作品有真有假,有好有坏,这不是我说的, 《石渠宝笈》里面写得清清楚楚。而且《石渠宝笈》本身也有优劣之分,比如初编不如续编,三编又不如初编。《石渠宝笈》著录过的假书画,故宫的绘画库房里很多,初编、续编、三编的都有。其中有一件倪瓒《狮子林图》,乾隆题了100多首诗,实为清代王犟仿作。此外,一些出版社影印的《石渠宝笈》内容是不全的,《石渠宝笈》也有版本考订的问题,并不是除了真就是假这么简单。不然的话,乾隆皇帝和他那十几位大臣们就不需要用几十年才完成这套书了。所以,即使把书画当成玩意儿,也要了解这种玩意儿也挑人,不是说钱,而是说精神、感情和时间的投入。
  另外,最受买家追捧的还有御笔书画,特别是康雍乾三朝皇帝的御笔,动辄几百上千万。但是我从1989年开始整理研究故宫旧藏的御笔书画,发现并不是大家想的那么简单。以乾隆御笔为例,有亲笔的,有代笔的,有半真半代的。有民国年间琉璃厂、地安门古玩商仿造的,更有当代仿本。有许多人在市场中见了太多的假乾隆,而且假的只是乾隆中晚年的面貌,甚至是代笔的面貌,结果见到真的亲笔的反而不敢认了。
  有记者采访问我,收藏家或者投资者怎么才能避免买假?很简单,就是三项基本原则:自己努力学习鉴定知识,和人品好、学问严谨的鉴定家交朋友,别贪小便宜吃大亏。不能干那种“捡漏儿”的事儿,现在没漏儿,行家、专家都捡不着,你一个刚刚入门的人就想拣着?老辈人俗话说“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现在已经变成了便宜肯定没真货,假货也未必特便宜的时代。
  作为一个收藏者来说,既然要投入很大的资金去做这个事情。就一定要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肯定会发现以往买的东西里面有好的东西,也会有有问题的东西。发现了问题就要去请教人,在学习和请教的过程当中,水平就会逐步提高了,买假的概率就小了。
  随着他经验的丰富,学习的提高,对形形色色的专家也会形成自己的判断。就会区别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专家避免自己的钱付诸东流。
  总之,通过学习和交朋友,藏家会逐渐形成一个收藏或者是赏玩的圈子,一个人脉关系网。他可以借鉴的意见多了,也知道从哪里去学习鉴定,怎样按照学术的标准去判断一件东西。慢慢的,他买假东西的机率就小了。如果所有的收藏家都是按照这个路子走的,那还会有什么争执呢?所以假货成交要说打板子,板子先要打在藏家的屁股上。这个行业自古以来就是有眼买真,没眼买假,玩儿的就是心跳。要做书画收藏这类高端的消费。自己也要够高端才行。如果不学习不长进,也找不到高人帮忙,你不买假的,谁买假的?如果收藏家和投资客都进步了,那假货不就就没法成交了?!
  孔子说过:“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从,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无论是真喜欢书画的,还是只喜欢书画的交易带来的丰厚利益的,无论是做研究工作的,还是从事拍卖事业的,都应该想想这话的含义,把握好你自己。
  
  提问环节
  提问:为什么说上海博物馆的《柳鸦图》是宋微宗的,别的就不是?
  杨丹霞:准确的说,应该是上海博物馆的《柳鸦图》是专家公认的国内收藏的所有徽宗作品中徽宗亲笔的真迹。这里强调的是亲笔。各地包括国外的博物馆还有很多宋徽宗款的藏品,但是徐邦达、谢稚柳等等最早的那批国家鉴定委员会的专家们公认的徽宗亲笔就这一件。有些则是被认为是画院画家代笔的,比如说《祥龙石图》《听琴图》《瑞鹤图》等等,也有的专家说《听琴图》就是徽宗自己画的,但是没有取得一致的公认。
  宋徽宗的问题比较复杂,一直没有解决,短时期内还没办法有新的突破。大部分专家认为很漂亮的、很工的都是画院画家的代笔,只有《柳鸦图》这一路很拙的,很沉厚的东西才是亲笔。
  收藏任何一个皇帝的御笔,是不是亲笔那可差远了。但现在的买家好像不在意这些,这也难怪,一般人上哪儿见着亲笔去呢,找个代笔的就不容易了。不管是亲笔、代笔的或者后代人仿的,买的时候要明白是怎么回事,买了收藏、研究也是有一定价值的。古代的许多东西不是真、假那么简单。书画、瓷器、玉器都一样,越不精的、越假的,它的图越漂亮,因为图版从技术上把缺点都缩小、淡化了。如果没有亲手看过上百件的宋画就要鉴定宋徽宗,你根据什么谈鉴定呢?做研究主要是三新:新材料,新方法,新观点。没有你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那叫材料搜集,不是研究。现在许多人心太浮躁,都想尽快出成果,就像买画的人一样,还没买到手,就已经盘算怎么通过它挣大钱,可除!可叹!
  提问:请您说一下黄君璧的笔墨风格。
  杨丹霞:黄君璧的笔墨风格中比较突出的,也是市场上见的比较多的,是他的浅绛设色山水。我所看到的黄先生的作品,我个人感觉他基本上是延续了吴门,尤其是沈周的风格。当然也有研究者说他是学“清初四僧”中的石涛、髡残的,但这两人曾经也受过沈周的影响。总之,他是善于变革的传统画家,要了解他,就要对明、清这几个大家的风格、特点要有一定的认识。
其他文献
宣德铜炉是华夏文明之精粹。作为制作器,在中国工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地位无物可代,以至西方将宣炉文化称之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遗憾的是,至今无公认的“真宣”标型器传世。我们所见所藏者,多为仿器,之所以越仿越多,皆因人们喜爱之缘故。以流通量大、价值高企、精品难求和著述问世为标尺考量,自宣炉诞生迄今,历史上已出现过五次收藏高潮。宣德三年后的第一次高潮  以宣德炉监造官吴邦佐为首的宣德炉铸造工程参与者,
期刊
辽宁省博物馆藏徐悲鸿《奔马图》(图一,以下简称“辽博本”),画心高115厘米,宽107厘米,画面绘一匹高头骏马昂首奔驰于茫茫原野之上。该画右上部题“此去天涯将焉托,伤心竟爽亦徒然,子科先生惠存,乙亥(1935)危亡之际,悲鸿,”该件作品1964年4月由辽博征集人员从北京荣宝斋购人,现为馆藏二级文物,1999年经鉴定为真迹并登人辽博文物账、卡。1998年3月在辽宁美术出版社《现代三大师——辽宁省博物
期刊
作为早年西方绘画的传播者、中国现代美术的先驱,颜文棵深谙欧洲绘画光与色的精髓。他矢志不渝地终生从事西画艺术的探求,心不旁骛。他在近一个世纪的生命旅程中,因对光色的不同追踪而呈现出灿烂夺目的艺术嬗变过程:光感的追踪(1912~1927),光色融合之一——西洋水(1928~1935),光色融合之二——故乡土(19361966),光色融合之三——意象诗(1967~1985)。    光感的追踪(1912
期刊
宣德炉是明代宫廷制作的焚香之器。由于文献记载复杂、笼统,又缺乏可资参考的标准器物,加之宣德三年以降的明、清诸朝和民国时期大量仿制品涌现,以致世人难识宣德炉的庐山真面目,给后世留下了一个个待解之谜。  那么,有没有真正的宣德炉呢?真正的宣德炉又是什么样呢?  作为北京地区大型综合性博物馆,首都博物馆藏品虽不比故宫博物院之得天独厚,但在数十年的收集过程中,也庋藏了丰富的地域性文物,香炉即是其一。在北京
期刊
炉是盛火的器具,古人一般用作取暖、烹饪、冶炼之用。在人类社会漫长的进步过程中,其用途发展到熏香、焚香。炉的质地也颇为丰富,有陶、瓷、玉、银、石、珐琅、铜、铁等,其中以铜炉的数量为最巨。广义的铜炉包括炭炉(燎炉)、温酒炉、熏炉、香炉、手炉等,而现在收藏界所说的铜炉则特指铜香炉,或者宣德炉、宣德款铜香炉、形制与宣德炉相近的无款铜炉及其他年款铜香炉,可称为狭义的铜炉。本文所谈的铜炉,其概念等同于后者。 
期刊
编行按:  2010年7月24日下午,芷兰雅集艺术月谈第十二讲邀请刘锡荣先生主讲宣德炉的鉴赏和收藏。刘锡荣先生是著名的宣德炉收藏家,著有《钟鼎茗香——荣斋宣炉清赏》一书。    宣德炉最早叫做宣德鼎彝器。介绍宣德炉最主要的有三本图谱,分别是明代吕震撰《宣德鼎彝谱》《宣德彝器图谱》和明代吕棠撰《宣德彝器谱》。  宣德炉是明宣宗年间的产物,宣宗在位只有十年(1426-1435)号“宣德”。宣德三年(1
期刊
北京匡时12月初将举办的五周年秋季拍卖会,将隆重推出由王世襄旧藏、并在其所著《自珍集》中收录的20座铜炉。这批精美的铜炉曾于2003年中国嘉德秋拍会“俪松居长物——王世襄、袁荃猷珍藏”中亮相,并以不俗成绩全数成交。其中最为夺人眼球的是:目前市场所见唯一的顺治款冲天耳三足炉,曾创造铜炉拍卖单品价格纪录的明崇祯冲天耳金片三足炉以及明末清初的“玉堂清玩”大鬲炉。  业内行家曾言:“距今几千年前的商周青铜
期刊
上海地区最具影响的中国画艺术丛书集《朵云》(总第三十五期)刊有日本奈良大学教授古原宏伸的《石涛赝作考》一文,该文对石涛的《万点恶墨图卷》又名《泼墨山石卷》提出了质疑。  其实,古原宏伸的这篇文章已经过去二十余年了,一般说来,没有必要对尘封多年的旧事再来个“追究”。可我为什么要将其拈出来加以考辨呢?理由有二:一、古原宏伸先生质疑的是一件很有代表性的石涛名作;二、 《石涛赝作考》一文自见刊到现在不见
期刊
文献记载古人薰香习俗最早见于商代,考古材料最早见于战国。到了汉代,汉武帝西征,西域各国与中原联系日益密切,经贸往来也逐渐增多,国外名贵的香料随之涌人。当时用铜制作的薰炉十分流行,又因为薰炉冒出来的烟,飘飘渺渺,如同仙境,所以薰炉的炉盖常常被制作成仙山“博山”的形状,称为“博山炉”。香料的增多导致薰炉的大量制作,不过自魏晋南北朝以后,制瓷业迅速发展,而铜器衰弱,薰炉大多用瓷器或其他材料制成,且制作粗
期刊
1368年朱元璋称帝南京后。景德镇瓷器烧制逐渐恢复,从南京明故宫遗址出土瓷片看,洪武朝除生产釉下彩青花、釉里红瓷器之外,因祭祀使用所需,各种颜色釉瓷器开始烧制,传统青白釉以及新创烧的甜白釉、红釉、蓝釉、黄釉、青釉、酱釉等色釉瓷均现雏形,为此后明代颜色釉瓷的烧制打下了基础。有明一代,永乐甜白釉,宣德鲜红釉、蓝釉,成化、弘治黄釉冠绝一代。  尽管明代颜色釉瓷器数量稀少,但拍场上不乏高价成交的名品。上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