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阶段的教学模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是以教师为主的“强灌式”,对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造成了影响。而现今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则是以生为本,这样的教学模式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位置,以培养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从而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引言
数学科目作为一门基础科目,需要学生认真地学习,进而能够将所学的知识更好地应用于生活实践中。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不仅是接触、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也是提升其自身逻辑思维能力的過程。因此,数学教师有必要采用多种创新的教学方法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基于此,本文将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进行探析。
一、小学数学课堂现状
(一)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不够透彻。
这种情况时常发生在学习算数和认识图形等方面,例如,在“图形的运动”一课中,学生无法独立追随图形运动轨迹,对最终的运动结果也不清楚,造成数学教学效果不佳。这对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非常不利,长期对数学知识的不理解会使他们在后期遇到更多逻辑思维题时,无法形成正确的思路,影响数学学习。
(二)数学课程本身较为枯燥
数学这门学科相对其他学科来说更为抽象复杂,不利于小学生掌握,因此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枯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果不能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和教学,忽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年龄特点,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展开教学是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的。
(三)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主体性的缺失表现在:教师仍然占据着课堂主体地位,教学时,教师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忽视了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没有给出有效的教学指导。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仅仅注重知识的灌输,在课堂上单纯教授教材知识,不做相关的知识迁移,造成学生的数学思维无法得到锻炼。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被动、机械的学习,是死记硬背的学习,例如在教授定理时,教师只让学生记忆定理的结论,没有给学生深入浅出地展示定理的推导过程,学生不清楚定理是怎么得来的。让学生死记硬背只能应付短期的考试,无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创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措施
(一)通过创设趣味性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设立合理的情境能够起到帮助学生集中精力,酝酿情绪的效果。并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教材知识能否掌握,完全依赖于学习兴趣的培养程度,而学习兴趣的产生取决于良好的情境设置和引导。如果在教学环节开始前有一个良好的情境设计,从而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这节课的教学质量必定有所提高。比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中“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创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设计合理的情境引导——给学生准备一袋糖,教师说:“这里有60块糖,班里有30位同学,那么每人能分到多少颗糖?”通过这种情景设计,引导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能够很快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并且促使学生将这种热情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学生为了得到奖励跃跃欲试,而教师在此基础上可以顺势导入本节数学课程教授的学习内容,并且联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用性,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系统框架的构建,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对竞争意识进行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往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此教学方式课堂的氛围比较沉闷,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在此环境之下,学生不能很好的感受学习乐趣,那么作为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把数学知识融入到游戏和有趣的数学活动中,从而创设形象生动的课堂,激发学生的潜力,大大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比如对10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教学的时候,主要考虑计算部分的内容,可是单纯的组织学生进行计算又具有枯燥的特点,所以在进行课堂训练设计的时候,应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计算比赛,首先拿出一部分答题卡,在答题卡上面打印出一些计算题,且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然后把答题卡分给各个小组的成员,进行小组内比赛,通过一段时间的比赛,让学生小组内选择出代表开展小组之间的比赛。最后评选出表现最优异的学生。在此活动中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创新,通过比赛的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让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到计算中,从而使得每位学生的计算能力得以提高。
(三)充分了解学生心理
数学教师在备课时要结合课程本身特点并遵循学生的学习心理制定教学方案,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前,教师要对每个学生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并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进行梳理和重构,在这样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避免出现教与学的脱节。对于学生较为感兴趣的知识内容,教师也可结合课程内容引入课堂,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上学习。同时,教师要通过自身对教材内容的认识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学生亲自感受到数学存在的意义,并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这样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理解的同时发展其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充分了解学生为提高课堂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该转变自己的教育模式,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四)课堂提问的设计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有效训练。因此,课堂提问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基础来进行,分层次设计不同的问题,从而提升每位学生的参与感,达到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使教学效率得到提升的目标
三、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意义
构建数学高效课堂的主要目的就是推动学生保证学习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实现全面发展。[1]学生能够在轻松有序的教学环境下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轻松地接受新知识的传输。优秀的课堂互动和情境设计可以为学生以后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巩固好基础。高效课堂应当把重点放在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全面发展方向上,主动引导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产生与老师和小组间成员交流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意向,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自主学习。学生只有产生主动探究知识的兴趣,才能够主动参与学习,进而达到高效课堂的教学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可以借助设立情境的教学手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通过小组间富有趣味的探究合作引导学生自主解决数学问题,然后组织富有趣味的课堂练习,保证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学生保持连续的学习热情,最终达到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成绩提升、自身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 朱玲燕.浅谈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N].陇南日报,2019-11-11(004).
[2] 于慧.基于问题探究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构[J].新课程研究,2019(28):128-129.
[3] 刘传琳.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9(19):134+141.
[4] 刘丽红.多元教学策略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J].华夏教师,2019(14):45-46.
[5] 林长玉,欧阳善勇.新课改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6):108.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引言
数学科目作为一门基础科目,需要学生认真地学习,进而能够将所学的知识更好地应用于生活实践中。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不仅是接触、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也是提升其自身逻辑思维能力的過程。因此,数学教师有必要采用多种创新的教学方法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基于此,本文将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进行探析。
一、小学数学课堂现状
(一)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不够透彻。
这种情况时常发生在学习算数和认识图形等方面,例如,在“图形的运动”一课中,学生无法独立追随图形运动轨迹,对最终的运动结果也不清楚,造成数学教学效果不佳。这对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非常不利,长期对数学知识的不理解会使他们在后期遇到更多逻辑思维题时,无法形成正确的思路,影响数学学习。
(二)数学课程本身较为枯燥
数学这门学科相对其他学科来说更为抽象复杂,不利于小学生掌握,因此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枯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果不能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和教学,忽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年龄特点,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展开教学是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的。
(三)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主体性的缺失表现在:教师仍然占据着课堂主体地位,教学时,教师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忽视了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没有给出有效的教学指导。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仅仅注重知识的灌输,在课堂上单纯教授教材知识,不做相关的知识迁移,造成学生的数学思维无法得到锻炼。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被动、机械的学习,是死记硬背的学习,例如在教授定理时,教师只让学生记忆定理的结论,没有给学生深入浅出地展示定理的推导过程,学生不清楚定理是怎么得来的。让学生死记硬背只能应付短期的考试,无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创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措施
(一)通过创设趣味性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设立合理的情境能够起到帮助学生集中精力,酝酿情绪的效果。并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教材知识能否掌握,完全依赖于学习兴趣的培养程度,而学习兴趣的产生取决于良好的情境设置和引导。如果在教学环节开始前有一个良好的情境设计,从而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这节课的教学质量必定有所提高。比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中“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创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设计合理的情境引导——给学生准备一袋糖,教师说:“这里有60块糖,班里有30位同学,那么每人能分到多少颗糖?”通过这种情景设计,引导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能够很快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并且促使学生将这种热情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学生为了得到奖励跃跃欲试,而教师在此基础上可以顺势导入本节数学课程教授的学习内容,并且联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用性,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系统框架的构建,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对竞争意识进行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往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此教学方式课堂的氛围比较沉闷,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在此环境之下,学生不能很好的感受学习乐趣,那么作为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把数学知识融入到游戏和有趣的数学活动中,从而创设形象生动的课堂,激发学生的潜力,大大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比如对10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教学的时候,主要考虑计算部分的内容,可是单纯的组织学生进行计算又具有枯燥的特点,所以在进行课堂训练设计的时候,应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计算比赛,首先拿出一部分答题卡,在答题卡上面打印出一些计算题,且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然后把答题卡分给各个小组的成员,进行小组内比赛,通过一段时间的比赛,让学生小组内选择出代表开展小组之间的比赛。最后评选出表现最优异的学生。在此活动中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创新,通过比赛的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让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到计算中,从而使得每位学生的计算能力得以提高。
(三)充分了解学生心理
数学教师在备课时要结合课程本身特点并遵循学生的学习心理制定教学方案,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前,教师要对每个学生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并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进行梳理和重构,在这样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避免出现教与学的脱节。对于学生较为感兴趣的知识内容,教师也可结合课程内容引入课堂,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上学习。同时,教师要通过自身对教材内容的认识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学生亲自感受到数学存在的意义,并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这样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理解的同时发展其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充分了解学生为提高课堂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该转变自己的教育模式,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四)课堂提问的设计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有效训练。因此,课堂提问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基础来进行,分层次设计不同的问题,从而提升每位学生的参与感,达到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使教学效率得到提升的目标
三、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意义
构建数学高效课堂的主要目的就是推动学生保证学习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实现全面发展。[1]学生能够在轻松有序的教学环境下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轻松地接受新知识的传输。优秀的课堂互动和情境设计可以为学生以后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巩固好基础。高效课堂应当把重点放在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全面发展方向上,主动引导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产生与老师和小组间成员交流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意向,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自主学习。学生只有产生主动探究知识的兴趣,才能够主动参与学习,进而达到高效课堂的教学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可以借助设立情境的教学手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通过小组间富有趣味的探究合作引导学生自主解决数学问题,然后组织富有趣味的课堂练习,保证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学生保持连续的学习热情,最终达到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成绩提升、自身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 朱玲燕.浅谈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N].陇南日报,2019-11-11(004).
[2] 于慧.基于问题探究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构[J].新课程研究,2019(28):128-129.
[3] 刘传琳.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9(19):134+141.
[4] 刘丽红.多元教学策略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J].华夏教师,2019(14):45-46.
[5] 林长玉,欧阳善勇.新课改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