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区域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各种材料,幼儿按自己的能力和意愿进行的一种自主探究性的学习活动,是幼儿生活的一部分,是幼儿非常喜欢并且自主学习的、自我探索、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一个游戏活动。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主要依附着在区域内的操作材料、情境及相应的活动中的。区域活动的材料是幼儿学习内容的载体,它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兴趣。因此如何投放区域活动的相关材料以及如何巧妙放入运用材料,以符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需求,充分发挥材料对幼儿的发展作用,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区域活动;材料投放;不同年龄段
一、提高幼儿材料整理能力面临的挑战
为幼儿提供一些有趣的探究工具,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学中不难发现教师没有很好的利用材料,课前准备了大量图片,想吸引孩子的兴趣,可是图片过于花哨,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同时色彩鲜艳的图片一次性,为上课准备而准备,没有达到利用价值。以下是在常态教学中材料提供出现的问题:
(一)材料提供过多
图片在教学活动中利用的面很广。很多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效果,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花费了很多时间来准备图片,为教学课堂添上“色彩”。例:区域活动《小猪家的房顶》中,教室画了两大张色彩艳丽的背景图,以情境方式导入,边讲边出示图片,刚导入完,已经“贴满”了一黑板的动物。在另外一张背景图上又出示了大量的形状(颜色过于花哨、形状过多),师提问:看到哪些形状?发现它们哪里不一样?从上述案例中,发现教学活动中大多的图片占面积,一节课只见图片在黑板上不停的“搬家”。孩子对色彩鲜艳的图片很喜欢,但看到太多的图片会影响教学效果,也会直接影响到孩子“视觉”。所以,课堂中的图片除了颜色鲜艳之外,数量不能过多,要适中。
(二)材料提供怕“乱”
一节区域活动课离不开操作,在操作中孩子学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质量也上去了。但是,教師为每组孩子提供材料时,怕孩子们争抢,使课堂“乱”。例:小班区域活动《给毛毛虫添脚》教师出示毛毛虫,师:这是一条毛毛虫,请小朋友观察它身上少了什么?幼:脚。师:今天我们要给毛毛虫添脚(“脚”用夹子代替),他身上画了一些小黑点,我们要根据小黑点的数量来添脚。在上述案例中,虽然讲清楚了游戏规则,但是当真正开展时,还是乱的一团遭,有些幼儿数都没数直接往上添脚,有的则忙着抢夹子。我觉得对小班幼儿来讲,建立良好的常规是非常重要的,更重要的就是游戏的规则一定要明确:游戏方式的规则,使用材料的规则,游戏规则是幼儿顺利进行游戏活动的重要前提。
二、善用材料,激活幼儿材料整理能力
《3——6岁儿童发展与学习指南》中指出:材料是教育意图的物质载体,在区域活动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本身的特性及由这些特性所规定的活动方式往往决定着儿童可以获得什么样的学习经验,得到什么样的发展所以要精心设计并慎重选择投放材料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地与物质材料发生作用,从而进行有目的的探索。
(一)平面材料,激兴趣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用的图片都是完整的一套,虽然便于教师上课,但是这些图片都是一大张一大张,又占面积,又太静态。因此,活动中教师可以制作出“动态”的平面图片,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例:《汽车分类》中,教师出示图片(大马路)师:这是什么?幼:汽车 师:这么多汽车,它们一样吗?幼异口同声:不一样 师:你们眼睛真亮,那请你们告诉我,发现它们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呢?幼1:它们颜色不一样 幼2:大小也不一样 师:除了这个,你还发现哪里不同?幼(默不作声)教师随机拿出两种汽车(小汽车、卡车),提问:这是什么车?幼:卡车、小汽车 师:对啊,它们名字不一样,用好听的词语,我们可以说种类不一样。活动中教师随机从黑板上抽取“动态”的教具,让孩子近距离进行比较,从而更容易发现这些车除了颜色、大小不一样之外,它们种类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动态”的平面图片使课堂更加精彩,幼儿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二)动态材料,入高潮
动态的教具,它吸引孩子走进课堂,引进学习“世界”,投入于学习氛围之中,将死板课堂推入“高潮”,使平淡无味的课堂更生动,兴趣更浓厚。例:《学习9的加法、减法》中,师出示贴绒的动态教具:看大树上有几只小鸟?幼:7只 师从黑板上拿走2只小鸟:听到声音后,几只小鸟飞走了?请按着两个数字列出算式,幼:根据黑板上的提示,在白纸上列式、计算…整个活动中教师提供简单的动态教具,使算式更加形象。孩子不用花费时间思考,只要看着黑板上的图式,就能在白纸上列出算式。又便于操作,特别是对于数学课,节省了时间,增强了学习效率。动态的教具使课堂更加“活”,更加形象。
三、巧用材料,激活幼儿材料整理能力
(一)教师操作,引思考
活动中,教师的操作达到一个示范的作用,更启到引领性的作用。教师示范中,不是将答案告诉孩子,而是用语言去激发孩子思考,带着问题在探索中找到答案,同时,激发了孩子主动探索的乐趣。数学活动《10以内的数数》中,(出示羊的图片)师:请你数一数这里有几只羊?幼1:11只 幼2:10只 师:你是怎么数的?幼1:我是一个一个数的 幼2:按两个两个数的方法 师:你们的方法的都很棒!但是一个一个数太慢,两个两个数容易搞错,到底用什么方法数的更快呢?(出示已画好的操作卡)师:看,老师用了什么特别的方法?幼儿:两个一圈两个一圈的方法…由此可见,教师简单的提问,如:数一数有几只?你是怎么样数的,用了什么好办法?等提问激发了孩子探索的积极性,学习的欲望。开拓孩子思维的同时,引发孩子思考“到底哪种数的方法好,可以数的更快、又正确呢?
(二)分组操作,寻探究
当班级人数过多时,我们采取分组操作的方法较多。别小看这分组操作,从中可以培养孩子间互相合作的能力,提升彼此间的友情、默契程度。还潜藏着“团队合作的精神”,共同操作,共同探索,在最短的时间内寻找出问题的答案。例:《认识梯形》,师:孩子们,小老鼠不开心,请你们帮它房顶吧!出示三角形、梯形,它们有什么特征?可是没有梯形怎么办?(分组操作)幼1:折呀,把三角形的角对折下来就可以了 幼2:耶!真的变梯形了 幼儿(商量中…)这个长方形,往这边折(不行)幼1:知道了,折一个角就可以了 幼:给我试试…看这个角也可以试试 幼儿得出结论:原来,长方形变梯形,有两种方法…上述案例中,教师没有过多的语言指示,而是通过普通的材料(三角形、梯形)提问,观察梯形的特征。让孩子们在观察中,激发孩子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使孩子们在观察和思考中发现三角形变梯形只有一种方法,而长方形变梯形有两种方法。接着教师运用“没有梯形怎么办”你们来帮助我进行探究,激起了孩子探索的欲望。有了强烈的探索欲望后,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教师只需扮演观察者,引领者的角色。孩子们通过教师准备的材料,进行了有效探索。
总之,作为教师,在区角活动中,应该成为一名有心人,选择和投放适宜的区角材料。最大程度地唤醒幼儿的已有经验,激发幼儿积极主动愉快地表达和表现的愿望,让材料和幼儿互动。使幼儿的能力不断得以提升在常态教学中,教师要合理提供教具,根据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符合心理需求,紧紧抓住孩子的探索欲望、求知心理设疑、导疑和释疑。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课堂效率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 《3——6岁儿童发展与学习指南》教育部,2012年9月
[2] 王晶《学前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14年.2月,P3页
关键词:区域活动;材料投放;不同年龄段
一、提高幼儿材料整理能力面临的挑战
为幼儿提供一些有趣的探究工具,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学中不难发现教师没有很好的利用材料,课前准备了大量图片,想吸引孩子的兴趣,可是图片过于花哨,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同时色彩鲜艳的图片一次性,为上课准备而准备,没有达到利用价值。以下是在常态教学中材料提供出现的问题:
(一)材料提供过多
图片在教学活动中利用的面很广。很多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效果,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花费了很多时间来准备图片,为教学课堂添上“色彩”。例:区域活动《小猪家的房顶》中,教室画了两大张色彩艳丽的背景图,以情境方式导入,边讲边出示图片,刚导入完,已经“贴满”了一黑板的动物。在另外一张背景图上又出示了大量的形状(颜色过于花哨、形状过多),师提问:看到哪些形状?发现它们哪里不一样?从上述案例中,发现教学活动中大多的图片占面积,一节课只见图片在黑板上不停的“搬家”。孩子对色彩鲜艳的图片很喜欢,但看到太多的图片会影响教学效果,也会直接影响到孩子“视觉”。所以,课堂中的图片除了颜色鲜艳之外,数量不能过多,要适中。
(二)材料提供怕“乱”
一节区域活动课离不开操作,在操作中孩子学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质量也上去了。但是,教師为每组孩子提供材料时,怕孩子们争抢,使课堂“乱”。例:小班区域活动《给毛毛虫添脚》教师出示毛毛虫,师:这是一条毛毛虫,请小朋友观察它身上少了什么?幼:脚。师:今天我们要给毛毛虫添脚(“脚”用夹子代替),他身上画了一些小黑点,我们要根据小黑点的数量来添脚。在上述案例中,虽然讲清楚了游戏规则,但是当真正开展时,还是乱的一团遭,有些幼儿数都没数直接往上添脚,有的则忙着抢夹子。我觉得对小班幼儿来讲,建立良好的常规是非常重要的,更重要的就是游戏的规则一定要明确:游戏方式的规则,使用材料的规则,游戏规则是幼儿顺利进行游戏活动的重要前提。
二、善用材料,激活幼儿材料整理能力
《3——6岁儿童发展与学习指南》中指出:材料是教育意图的物质载体,在区域活动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本身的特性及由这些特性所规定的活动方式往往决定着儿童可以获得什么样的学习经验,得到什么样的发展所以要精心设计并慎重选择投放材料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地与物质材料发生作用,从而进行有目的的探索。
(一)平面材料,激兴趣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用的图片都是完整的一套,虽然便于教师上课,但是这些图片都是一大张一大张,又占面积,又太静态。因此,活动中教师可以制作出“动态”的平面图片,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例:《汽车分类》中,教师出示图片(大马路)师:这是什么?幼:汽车 师:这么多汽车,它们一样吗?幼异口同声:不一样 师:你们眼睛真亮,那请你们告诉我,发现它们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呢?幼1:它们颜色不一样 幼2:大小也不一样 师:除了这个,你还发现哪里不同?幼(默不作声)教师随机拿出两种汽车(小汽车、卡车),提问:这是什么车?幼:卡车、小汽车 师:对啊,它们名字不一样,用好听的词语,我们可以说种类不一样。活动中教师随机从黑板上抽取“动态”的教具,让孩子近距离进行比较,从而更容易发现这些车除了颜色、大小不一样之外,它们种类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动态”的平面图片使课堂更加精彩,幼儿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二)动态材料,入高潮
动态的教具,它吸引孩子走进课堂,引进学习“世界”,投入于学习氛围之中,将死板课堂推入“高潮”,使平淡无味的课堂更生动,兴趣更浓厚。例:《学习9的加法、减法》中,师出示贴绒的动态教具:看大树上有几只小鸟?幼:7只 师从黑板上拿走2只小鸟:听到声音后,几只小鸟飞走了?请按着两个数字列出算式,幼:根据黑板上的提示,在白纸上列式、计算…整个活动中教师提供简单的动态教具,使算式更加形象。孩子不用花费时间思考,只要看着黑板上的图式,就能在白纸上列出算式。又便于操作,特别是对于数学课,节省了时间,增强了学习效率。动态的教具使课堂更加“活”,更加形象。
三、巧用材料,激活幼儿材料整理能力
(一)教师操作,引思考
活动中,教师的操作达到一个示范的作用,更启到引领性的作用。教师示范中,不是将答案告诉孩子,而是用语言去激发孩子思考,带着问题在探索中找到答案,同时,激发了孩子主动探索的乐趣。数学活动《10以内的数数》中,(出示羊的图片)师:请你数一数这里有几只羊?幼1:11只 幼2:10只 师:你是怎么数的?幼1:我是一个一个数的 幼2:按两个两个数的方法 师:你们的方法的都很棒!但是一个一个数太慢,两个两个数容易搞错,到底用什么方法数的更快呢?(出示已画好的操作卡)师:看,老师用了什么特别的方法?幼儿:两个一圈两个一圈的方法…由此可见,教师简单的提问,如:数一数有几只?你是怎么样数的,用了什么好办法?等提问激发了孩子探索的积极性,学习的欲望。开拓孩子思维的同时,引发孩子思考“到底哪种数的方法好,可以数的更快、又正确呢?
(二)分组操作,寻探究
当班级人数过多时,我们采取分组操作的方法较多。别小看这分组操作,从中可以培养孩子间互相合作的能力,提升彼此间的友情、默契程度。还潜藏着“团队合作的精神”,共同操作,共同探索,在最短的时间内寻找出问题的答案。例:《认识梯形》,师:孩子们,小老鼠不开心,请你们帮它房顶吧!出示三角形、梯形,它们有什么特征?可是没有梯形怎么办?(分组操作)幼1:折呀,把三角形的角对折下来就可以了 幼2:耶!真的变梯形了 幼儿(商量中…)这个长方形,往这边折(不行)幼1:知道了,折一个角就可以了 幼:给我试试…看这个角也可以试试 幼儿得出结论:原来,长方形变梯形,有两种方法…上述案例中,教师没有过多的语言指示,而是通过普通的材料(三角形、梯形)提问,观察梯形的特征。让孩子们在观察中,激发孩子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使孩子们在观察和思考中发现三角形变梯形只有一种方法,而长方形变梯形有两种方法。接着教师运用“没有梯形怎么办”你们来帮助我进行探究,激起了孩子探索的欲望。有了强烈的探索欲望后,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教师只需扮演观察者,引领者的角色。孩子们通过教师准备的材料,进行了有效探索。
总之,作为教师,在区角活动中,应该成为一名有心人,选择和投放适宜的区角材料。最大程度地唤醒幼儿的已有经验,激发幼儿积极主动愉快地表达和表现的愿望,让材料和幼儿互动。使幼儿的能力不断得以提升在常态教学中,教师要合理提供教具,根据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符合心理需求,紧紧抓住孩子的探索欲望、求知心理设疑、导疑和释疑。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课堂效率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 《3——6岁儿童发展与学习指南》教育部,2012年9月
[2] 王晶《学前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14年.2月,P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