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而行,自强而健

来源 :职教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feng7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化建设是职业学校历史底蕴的集中展示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基础上,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凝练出“厚德而行,自强而健”的“行健文化”.“行健文化”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德”“行”“自”“健”四个方面,“德”是行健文化的基础,“行”是行健文化的核心,“自”是行健文化的关键,“健”是行健文化的追求。在学校层面,通过精神文化建设,为校园文化建设明确价值取向;通过物质文化建设,营造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制度文化建设,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在专业层面,打造“做学教合一”的专业教学环境,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和内容,实践“知行合一”的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行健文化;立德树人;核心价值
  作者简介:茆艾磊,男,鹽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党委书记,主要研究方向为学校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 2020) 04-0124-04
  文化建设是职业学校历史底蕴的集中展示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倡导“厚德而行,自强而健”的行健文化,发挥”健体魄、强精神,工匠精神做事、匠心情怀育人”的学校核心价值观对师生的引领作用,并引导师生将其内化为行动指南,以此提升教师素质,激发学生潜能。
  一、“行健文化“的内涵
  “行健”一词,引自“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语出《周易》,意思是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永不停止。
  (一)“德”是行健文化的基础
  对教师而言,“德”是师德,重在立德铸魂,涵养师德情怀;对学生而言,“德”是德才兼备,培育匠心精神。在德育工作中,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建立完善的“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从育人体系与工作机制两个维度、学校与班级两大层面、学生工作与学科教学两大领域、校内与校外两个空间以及课内与课外两种时间等方面构筑立德树人主阵地,把立德树人融人文化、课程、活动、管理等各个环节,加强对学生品行修为、专业技能的教育,着力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不断体现职业教育的“社会本位”思想[1]。
  (二)“行”是行健文化的核心
  对教师而言,“行”意味着团结一致、同心同行。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通过开展党员领导干部的“枫桥行动”、管理干部的“担责行动”、全体教职员工的“履职行动”和民主监督队伍的“尽责行动”,激发全体员工干事创业、勇于担当的动力,逐步实现“示范带头作用有新气象、服务与管理工作水平有新突破、教书育人与专业发展有新成效、民主监督能力与实效有新提升”的“四新”局面。
  为提高学生“行”的能力,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以通过“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验收为契机,实化“三教”改革,深化“双元制”本土化实践,努力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同时,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成立跨企业培训中心、企业学院,鼓励学生参与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帮助学生快速提升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职业岗位胜任能力。学校还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慈善公益、义工服务等活动,为广大学生提供“行”的舞台,切实增强“行”的能力,做到“知行合一”。
  (三)”自”是行健文化的关键
  2013年,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提出“自信、自强、自立、自尊、自爱”的“五自”德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学校把“五自”教育融入到“节日专题教育、礼仪常规教育、体育艺术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特色主题教育”等五大系列教育,丰富了“五自”教育内涵。此外,学校还定期开展“法制安全教育活动、传统文化体验活动、身心健康修身活动、企业文化熏陶活动、创意创业立志活动”等五大活动,拓宽了“五自”教育途径。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筹备建设“传统文化体验馆、铁军文化展示馆、海盐文化展示馆、匠心文化展示馆、非遗文化研习馆”等五大文化展馆和“智能家居实训体验中心、航空服务实训体验中心、无人机实训体验中心、汽车实训体验中心、宾服烹饪一体实训体验中心”等专业体验中心,进一步创设“五自”育人环境,提升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四)“健”是行健文化的追求
  “健”有“健全”“健康”“强健”等多层含义。“健全”可理解为学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健全的运行机制。2018年,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修订完善了《学校章程》和《制度汇编》,2019年新制定和修订11个教学文件,进一步完善了校、系两级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同时,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把“健康”理念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两操(早操,眼睛保健操)、一课(特色体育课)成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主抓手,“以体育促健康”被作为重要的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强健”可解读为“积健为雄”。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着力打造“德育文化、名师名匠、技能大赛、产教融合、合作交流”等五大特色品牌,努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盐城机电力量”,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二、学校层面“行健文化”的实践策略
  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行健文化”实践路径可概括为“双层、三维、四要素”。“双层”是指学校层面和专业层面,“三维”是指学校层面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专业层面的“教学环境、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四要素”是指学校文化建设体现“地域特点、职教特性、学校传统、时代特征”[2]。
  (一)进行精神文化建设,为校园文化建设明确价值取向
  精神文化是师生共同认同的观念,是学校文化创新与发展的核心和灵魂[3]。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通过弘扬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铁军精神”,传承艰苦朴素、团结协作的“盐阜精神”,学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秀娟精神”,引导学生崇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奋斗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学校开展了系列实践教育活动,将“健体魄、强精神,工匠精神做事、匠心情怀育人”的学校核心价值观逐渐沉淀为“行健文化”的价值取向,形成“敬业、严谨、博学、求精”的教风和“明理、笃学、善思、多能”的学风。   (二)进行物质文化建设,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物质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和学校精神的物质载体。为了构建彰显“行健文化”气韵的人文生态校园,学校以“四大校园”建设为愿景,全面优化育人环境。第一,围绕人、事、物、景、情五大
  基本要素,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筹备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三创学习中心、人文艺术中心、体育运动中心”,改善文体活动设施,创建幸福和谐校园。第二,在江苏省智慧校园建设基础上,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拟构建网络联校合作新模式,建成远程视实平台、大数据分析决策系统、微资源库等,提升师生信息化素养,创建智慧校园。第三,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方针,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建立“校园110”快速治安联防体系和应急管理机制,营造平安有序的生活、学习环境,创建平安校园。第四,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教学过程,体现“思政寓于课程”的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并使学生在求知、求美、求乐的过程中受到教育[4]。
  (三)进行制度文化建设,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制度文化是学校各类文化活动的规章准则,是校园文化建设规范进行的保证。学校可从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强化规则执行、理顺内在价值三方面着手制度文化建设。在制度文化建设中,学校既要发挥校规、校纪在学生管理中的约束作用,也应注意调动学生在自我管理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以“行健”系列主题活动为载体,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将社团、寝室等育人阵地建设制度化,建设“社团文化、寝室文化、双创文化、企业文化”,实现活动育人效果。
  三、专业层面“行健文化”的实践策略
  (一)打造“做学教合一”的专业教学环境
  专业层面可通过“两个基地”建设着力搭建专业教学实践环境。一是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学校实行开放式办学,让行业企业专家走进课堂,指导学生实训实习。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与“江苏企想集团”“江苏天合诚功机场管理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建成“企想智学院”“诚功航空服务学院”等企业学院,使学生体验企业工作氛围。此外,学校还通过积极构建“课堂教学+‘学习型工厂’培训+企业实习”交互合一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校和企业之间的理论一实践一再理论一再实践的有效循环。二是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学校可建立与地方产业结构相吻合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重点建设智能制造、交通运输、信息技术、现代服务等四大专业集群,先后与京东、软通动力、悦达集团等企业建立了深层合作关系,逐步建设集专项技能训练、就业岗前培训、生产经验积累于一体的“职场化”实训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二)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和内容
  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学校应将工匠精神的培育渗透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通过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与内容,完成学科知识传授和学生道德品性养成两项任务。为深入探索机械加工专业基于双元制本土化实践的模块化课程建设,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发了适合企业需求的模块化课程,构建了以企业真实项目和真实案例为素材的模块化教学体系,实现了双主体、双导师、双身份、双基地和双制度的“五双”育人目标。教师紧紧结合专业特点、职业素养需求,借助仿真动画等信息化手段和校企共建面向职业岗位的校本特色教材等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在平凡岗位上乐于奉献、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三)实践“知行合一”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校可借鉴“知行合一”的“五行”课堂教学模式[5]。“五行”课堂教学的主结构是“导行、自行、同行、伴行、践行”。“行”是行动、活动、实践,是最关键的要素。“五行”课堂教学模式的亚结构分学生亚结构和教师亚结构两部分。学生亚结构由五环节构成,包括进入情境,接受任务;根据学案,自学自悟;认真倾听,积极发言;求疑问难,认真听讲;认真练习,积极实践。教师亚结构也由五环节构成,包括创设情境,任务驱动;学案导学,巡视辅导;参与讨论,组织交流;点拨讲授,答疑解惑;概括总结,练习迁移。
  在“厚德而行,自强而健”的行健文化引领下,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全面践行“健体魄、强精神,工匠精神做事、匠心情怀育人”的学校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l]朱海群.新時代的职业院校“新型校园文化”构建[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8 (4):36-40.
  [2]杨登山,张树礼.依托地域文化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 (10):63-65.72.
  [3]卢元凤.基于协同理论的职业院校特色文化建设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 (25):57-61.
  [4]王英丽,姚丽影.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方略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3 (11):72-74.
  [5]王保庆,张明琪.“行健教育”的“五行”课堂教学模式[J].天津教育,2014 (13):105.
  [责任编辑刘素萍]
其他文献
摘 要:基于技术哲学、史学与社会学的转向来分析技术与技术教育的变化,在审视技术教育观念转变的基础上,重新定义技术素养的内涵和结构。通过理清技术素养内涵,从技术素养构成的四个要素对职业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方式进行变革,即:在技术知识方面,参与技术实践,建立学习情境,促使知识生成;在技术行为方面,转变制作观念,注重设计过程,讲究技术流程;在技术思维方面,鼓励技术创新,围绕问题设计,训练技术思维;在技术态
期刊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国有公办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坐落在风景秀美、人杰地灵的太湖之滨——江苏省无锡市,是国家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2012年,学校开始试办四年制高职本科教育,培养本科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2018年,学校入选江苏省卓越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9年,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入选国家“双高”校A档建设院校。在2019年、2020年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中,学校位列全国第
期刊
摘 要:20世纪以来,国际职业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经历了注重基础建设的酝酿期(1998—2007年)、强调知识共享的探索期(2008—2014年)、引领内涵发展的提升期(2015年—至今)三个阶段。在这一进程中,政策发展遵循着以调动多元主体民主参与为手段的制定机制、以中央与地方的责任分摊为抓手的执行机制、以高效与多样化为特征的评估机制、以稳定与连贯为内核的更迭机制的内涵逻辑。结合国际上职业教育信
期刊
摘 要:学习力是新时代高职学生所应具备的学习基础和关键能力,是满足大数据时代对人才核心素养需求的有效途径。从学习基础、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学习转化力、学习合作力等六个维度对江苏旅游职业学院高职学生学习力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高职学生目前的学习力情况不容乐观,据此提出高职学校要营造学习氛围,更新学生学习理念;创建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学习热情;关注学生身心,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学生良好学
期刊
摘 要:基于“互联网+”的混合式教学是在现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二者优势互补的一种混合教学模式。现有的中职汽车类专业教学模式存在教学主体单一、教学平台单一和教学评价单一化的弊端。基于“互联网+”发展理念,构建了中职汽车类专业“双主体四环节两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并通过具体实践验证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其可以促进课堂智慧教学,强化教学共同体,提高中职汽车專业教学效率及
期刊
摘 要:行业协会是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中的生力军,明确行业协会在职业教育治理中的职责和具体路径是必要的。“职教二十条”强调了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命运共同体中的关键作用,通过梳理并提炼“职教二十条”所赋予行业协会作为指导者、培养者和评价者的角色定位,以这三类角色为分析框架,基于国际视野对行业协会履行角色职责的具体路径展开论述,以期为我国提供借鉴。在此基础上,从建立健全地方法律法规、加强行业协会自身组织
期刊
摘 要:澳大利亚技术与继续教育(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TAFE)是政府直接引导的实施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主体机构,其发展历程经历了创立初期、迅速发展、系统重塑并稳步发展的三个重要时期。澳大利亚TAFE具有内联外通的国家职业资格框架、行业主导的办学机制、专兼结合的优质师资队伍、高质量和高认可度的职业资格培训、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理念及强烈的市场意识等特点。这对
期刊
摘 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高职院校应将“工匠精神”合理地融入到创新创业教育当中,侧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社会培育更多具备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的优质人才。为此,阐述工匠精神的内涵、分析融入“工匠精神”对高职院校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探讨工匠精神下的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尤为必要。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
期刊
摘 要:高等职业院校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遵循“非协调—协调—非协调”的矛盾运动规律。通过分析高等职业院校与区域经济发展在三个产业上的布局关系,可以评估高等职业院校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性。基于结构距离数学工具的使用,系统性地考察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高等职业院校与经济之间的协调性特点,得出如下结论:北京应该适度发展偏向于第三产业的高等职业院校,以满足其经济发展的未来需求;上海应该重点发展
期刊
摘 要:社区教育的发展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支撑,从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大多存在资源不足与资源闲置并存的矛盾。通过对常州经济开发区社区教育资源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发现,区域社区教育资源在开发、利用、整合的过程中存在社区内教育资源闲置情况严重、社区间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缺失、社区教育资源的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基于此,提出四点建议:强化统筹,建立共建共享机制;加强培训,实现社教队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