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入佳境展“教”功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0550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标在实施建议中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陶行知先生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相依,要提高“学”的效率、质量,必须重视“教”的方法、策略。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例谈谈教师如何精心设计教学,致力于教学生学会学习,以达事半功倍之效。
  一、拔节有声,经历学习之旅
  《草船借箭》的第二课时是复述课文,刘老师课前收集学生对复述课文所提的问题,并把学生所提的问题分为几个层次,课堂教学时,设计五个回合引领学生经历了愉快的学习之旅,学会了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方法。
  第一回合——简要复述故事。提示:一定要讲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特别是故事关键内容——借箭的经过。同桌合作,一听一说,再展示,评议是否流利、完整。
  第二回合——用自己的语言复述。
  第三回合——凸显人物的形象。提示:展开想象,给人物添加动作、神态……
  第四个回合——“视点转换法”。
  第五个回合——总结提升。 回顾学习创造性复述故事的过程:从说完整到用自己的语言复述,给人物添加动作、神态、语言等凸显人物个性的复述,到视点转换、变序复述等创造性复述。学生是语文课堂的主人,是学习语言的主体,教师的教看似不经意间的点拨、引导,实则一次次渗透复述故事的方法,一次次提升学生复述故事的能力。在提升学生言语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
  二、山重水复,体验思考之乐
  课标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领学生主动思考,对作者、教者、编者都可以“存心诘难”,渗透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上的思维方法,真正学会独立学习。
  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如果有人能准确地复述我所说的一切,并能理解我所思考的事物,然而却从来不准备有些怀疑精神和自主意识,那么这样的思考者是可有可无、于世无补的。”怀疑是探究的触须。教师应从小培养学生细腻的阅读品质和批判的阅读精神。
  三、以我观物,珍视个性之感
  林老师在习作指导课《以我观物》上是这样引导的。
  先是看图片“狒狒”,感知“以我观物”的内涵:谈看图片的第一感觉(可爱、淘气、强壮、神奇、高大、高傲、沉思……),并用一两句话写出来:
  生1:狒狒握着拳头说:“看我的肌肉多么强壮,看我的身材多么高大,你们谁能像我这么威猛!”(突出“我”)
  生2:瞧那他结实的臂膀,那高傲的神情,分明就是一个大力士。(站在他人的角度)
  生3:嘿嘿,我是一个大力士,不管什么都能举起,你们能行吗?看你们多么无能。我还是小淘气包,不管多么高的山崖,我都能爬上去,还是选我当猴王吧!(淘气的狒狒)
  教师总结,点明习作的灵魂:“以我观物,则万物皆着我色彩。”(王国维)
  接着读“行道树”片段,学习“以我观物”的表达方法。
  看图片“行道树”,说自己的感觉;读张晓风的《行道树》片段,感受“行道树”的孤寂悲凉;听读老师写的《行道树》片段,体会从旁观者的角度看行道树的开心、快乐之情;通过比较三者对行道树的不同看法,明确观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表达要融入自己的感觉,领悟“以我观物”的表达方法。
  最后练写,实践“以我观物”的理念。
  提示:“以我观物,则万物皆着我色彩。”注入自己的情感,你就会把平常司空见惯的东西看出不一样的感觉来。带着自己的情感,写一样自己平时经常看的东西。展评片段,突出写什么,站在什么角度,哪里着上作者的色彩?
  在感知“以我观物”的内涵后,借助实例学习“以我观物”的表达方法,再练习写片段,实践“以我观物”的理念,层层推进,让“以我观物”的理念根植学生的灵魂,影响学生思考、思维的方式,珍视自己的独特感悟,不随波逐流,学会独立思考,形成良好的个性。
  总之,教师要重视在“教”上下工夫,精心设计,着眼于教,着力于学,以教导学,以教促学,让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的快乐之旅、探究之旅和个性成长之旅。
  作者单位 福建仙游县教师进修学校
  编辑 薛小琴
其他文献
“数学文化”属于数学教育中的新兴观念,其主要要求教师在授课中来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而不是单纯地依托应试教育中的“授业解惑”形式来传递知识。目前高中数学教师在数学知识的教育中,普遍存在着教学思维上的错误。其只将学生的成绩作为自己日常教学的首要指标,授课中常常忽视数学知识中的文化内涵,这只能使学生固化自己的学习思想,缩小对数学知识的认识范围,对于数学价值观的养成起到了阻碍的作用。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
众所周知,小学品德课的教学设计重点在于发掘德育在生活、实践中的着力点,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教学为小学生长大后融入社会做准备,同时掌握做人的基本道理。
通过对秦岭地区猕猴桃园进行行间生草试验,以探讨多年生草对土壤pH值、有机质及养分的影响。在西安猕猴桃试验站4年生的海沃德种植园,设置间作黑麦草、三叶草和林间组合,以自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多媒体已经悄然走入了幼儿园的课堂中,不仅对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而且对现代幼儿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多媒体使静止的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