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食堂里的一锅肉汤

来源 :文史博览·文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qixu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0年3月,我在湖南邵阳板桥公社下放劳动,组织上抽调我参加地区整风整社工作队。
  我被分配到板桥公社窝泥坪大队岔路口生产队。工作队的主要任务是放手发动群众,揭批生产队干部的资产阶级思想和恶劣工作作风,千方百计抓好公共食堂。
  然而,公共食堂怎么抓也是矛盾重重,特别是粮荒成灾,饥饿难熬,尽管一点点米被妙法蒸成了一大缽满满的饭,但终究是一点点米,一吃进肚里就化成了水,根本填不饱肚子。
  我想尽一切办法,如用稻草制作淀粉,上山挖蕨根、捕捉野物等等,也无济于事——不是一无所获,就是收效甚微。处于饥饿中的社员们,是多么渴望能吃一顿饱饭,能尝一口荤腥啊!
  一天,生产队长刘传廒上山放吊捉到一只大麂牯(体形较大的麂子)。他本来是偷偷摸摸在夜里弄回家里的,竟也被人发现,并当作关乎公与私的头等大事向我举报,非要我责令刘传廒把麂牯交给食堂不可。消息一传开,又变成了全体社员和贫下中农的一致要求,而且呼声越来越高!
  我感到很为难,管吧,人家好不容易捉到这只麂,饥饿中的一家老小正指望它来解解馋补补身体哩;不管吧,又有更多饥肠辘辘的人在渴望这点野味,他们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尝过肉味了啊!何况给公共食堂弄点荤腥来,改善一下社员的生活,哪怕是让社员们体验一回公共食堂的优越性,也是对办好公共食堂,巩固社会主义阵地有好处的,这也正是工作队员的一项政治任务呀,怎能袖手不管呢?
  我考虑和犹豫再三,最后下决心去刘传廒家做做工作,动员他发扬共产主义风格,顾全大局,主动把麂牯交给食堂。
  说心里话,我对刘传廒这个人的印象并不坏。他40岁左右,样子斯文,衣着整洁,瘦高的个子和浓眉亮眼还显示出几分帅气,人也很精明,在生产上是把好手,既有组织能力,又有工作魄力,生产队长当得也不错,实为全队农民中的佼佼者。
  可惜啊,刘传廒成分高,是富裕中农。按照上面一再强调的阶级斗争观点,这就注定他必走资本主义道路,是生产队领导权的篡夺者,是这次整风整社运动早就圈定了的重点对象。
  当我跨进刘传廒家门槛时,一家人都显得很惊异,甚至有点惶恐,因我进队以来从未光临过他们家。
  不过刘传廒还是很客气地给我搬了凳子,他老婆也麻溜地给我倒了杯热茶。我在落坐时抬眼打量了一下房间,倒也宽敞明亮,比一般农家收拾得整洁,只是不见那麂牯的踪影,但他们那慌乱的眼色已使我明白在心——麂牯早藏起来了。
  刘传廒虽然就坐在我身边,却一直闷头不语,似在揣摩我到他家来的意图,静候我先开口。
  我咬咬牙狠狠心,终于打破情面,向他挑明了来意,不料话音未落,他老婆倒先发制人了。她哭丧着脸说:“陈同志啊,手心手背都是肉啊,你是公家的人,你要主持公道啊。麂牯是我家费心费力在山上吊到的,不是偷来的,抢来的,也不是队里放的,养的。他们一没费心,二没费力,凭什么要拿给他们白吃?他们也好意思白吃?我们自己都这样了……”
  她说着挽起裤脚,用拇指往脚杆上一按,显出一个“窝”,她边按边拿眼偷看我,见我在专心地看她按,又一把拉过身边的女儿,挽起裤脚来按,也是一按一个“窝”,按罢,又抽搭着说:“陈同志啊,你,你都亲眼看见了的啊,我们……我们一家老小都饿成这样了……他们——呜呀,天啊,陈同志啊……”
  听了这声泪俱下的悲情诉说,又看见了因饥饿引起水肿的那一个个“窝”,以及他们那浮肿得黄亮黄亮的面容,我差点要落下泪来!是啊,人家都饿成这样了,好不容易费心费力才弄到这救命的野物,毫不相干的人凭什么不劳而获呢?这与明火执仗有什么区别呢?
  我的心猛地一颤,脸皮辣辣地发起烧来。可就在一闪念间,我如闻惊雷般猛然想起毛主席关于阶级斗争的教导,想起自己是整风整社工作人员,此时此刻是代表全队贫下中农的阶级利益,立马像注了强心剂似的。
  我正准备搬出一番道理时,一直未开口的刘传廒突然站起身来,不紧不慢地说:“陈同志,你就别费心劳神了,我晓得你的难处。这样吧,我顾全大局,把麂牯交给食堂,让大家都尝尝肉味,也算是我这个等待撤职的队长尽最后一点心意……”
  我被这意想不到的高姿态高境界打动了,竟一时忘了眼下进行的是一场你死我活、没有调和余地的阶级道路和路线的斗争,“嚯”地站起身来紧紧握住刘传廒的手,连声说:“谢谢你,谢谢你!我代表全队社员、贫下中农和公共食堂谢谢你!”
  刘传廒也很激动,但他又说:“麂牯我献给食堂,但得按老规矩办,麂头麂脚麂尾和麂皮得都归我。”我当然满口答应。
  谁知风云突变,刘传廒老婆不买老公的账,就是死活不肯把麂牯交给食堂。软磨硬逼了好一阵,她才停止抗争,呜呜咽咽而又无比愤怒地看着老公把麂牯背到食堂去……
  食堂里顿时像过年般热闹起来。
  20来斤鲜嫩的麂肉,连汤带水,加上萝卜,炖上了满满一大锅。那溢出锅外的肉香,宛如兴奋剂弥漫于空气中,令人闻之精神振奋,欢欣鼓舞,而又不禁垂涎欲滴!
  虽然分到每人名下,碗里就汤圆似的漂浮着那么可数的几块肉片片,但总算让大家欢欢喜喜高高兴兴地尝了一回久违的肉味,喝了一回久违的肉汤,领略了一回公共食堂的优越性,若再拔高一点,就是社会主义战胜了资本主义。
  因此,我也沾了光,不但亲口尝了一回鲜美的野味,而且还受到了贫下中农的大大嘉许,赞扬声中竖起的大拇指老在我眼前晃来晃去,仿佛我就是打败资本主义的大英雄!
  可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心里总隐隐约约有些内疚,甚至许多年后——直到今天,我还常常带愧地想起这件难忘的往事,清晰地记得刘传廒一家老小因饥饿引起水肿的那一按一个“窝”……
其他文献
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在革命史教材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敌后游击战,给侵华日军造成了相当大的兵员损失。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地雷战、地道战和麻雀战,常常作为抗日敌后游击战最主要的作战方式被提起。近年来,出现了关于抗战中著名的地雷战究竟有没有效果的怀疑。有人认为地雷是一种“无选择性的杀伤性武器”“不会长着只认鬼子的眼睛”, 怎么会在战斗中有很高的命中率,可以给予日伪军沉重的打击呢?  那么,
在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鱼羊野史》(作者高晓松)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20世纪20年代末期,梁思成在东北大学从事建筑学教学工作时,打算将全国现存的古建筑彻底摸一下底,然后制订出整体的保护方案,因此,他利用教学之余,自费到各地进行实地勘察,对古建筑进行拍照、研究,将资料整理出来作为保护方案。  但是,他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不可能走遍全国每一个地方,不可能对全国范围内所有的古建筑都进行勘察、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恶劣的生存条件下,人们凭着一股顽强的抵抗力和生命力,节衣缩食,因陋就简,度过了那个物质匮乏的困难年代。一家人共用两块高丽布,就是那个年代勤俭节约的一个缩影。  记得小时候(20世纪60年代末),我们全家五口人洗脸用的是两块高丽布。不论是男的,还是女的,不论是擦脸,还是擦身,抑或擦脚,都用这两块布。  说起“高丽布”这个名字,或许有些遥远,它是一种织得很粗糙、很蓬松的土布。我当
据史书考证,烧饼是汉代班超从西域传来的。《续汉书》有记载说:“灵帝好胡饼。”胡饼就是最早的烧饼。  唐代时,烧饼普遍起来。《资治通鉴》记载:安史之乱,唐玄宗与杨贵妃出逃至咸阳集贤宫,无所果腹,任宰相的杨国忠去市场买来了胡饼呈献。当时长安做胡麻饼出名的首推一家叫辅兴坊的店铺。为此诗人白居易赋诗一首称:“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于饥馋杨大使,尝香得似辅兴无。”说在咸阳买到的饼像不像长安辅兴坊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内地尚处于“文革”如火如荼阶段,而与内地一水之隔的香港,却已经开始了经济的华丽起飞,而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而与财富一样快速聚集的,还有欲望与罪恶。社会物质欲望的膨胀,人们拜金心态的扭曲,一点点吞食掉公平与正义的信念。加上监管措施的落后,贪腐之风渗透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受贿、分赃等枉法行为逐渐变得集团化、制度化,并以其强大的“同化力”,把一个个独立的社会个体
干掉蒋介石?  最早曝光刺杀蒋介石计划的,是曾任中国远征军美军顾问团团长、史迪威助手的弗兰克·多恩。他在1969年5月7日一封写给美国陆军部的信中透露,当年他在史迪威的授意下曾经拟订过一项可行的刺杀蒋介石的方案,代号“蓝鲸行动”,并得到了史迪威的同意。此信的内容,也被收录进了其回忆录《和史迪威从缅甸出走》中。  这份刺杀计划方案是:利用蒋介石夫妇1944年3月中旬应邀访问印度的时机,当蒋介石座机飞
张爱萍(1910-2003,四川达县人,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我国现代国防科技建设的领导人之一)从投身革命那一天开始,即被视为“共产党里的另类”。毛泽东说他“好犯上!”叶剑英说他“浑身是刺!”邓小平说他“军队中有几个人惹不起,你张爱萍,就是一个!”而张爱萍本人则奉行“四不畏”的做人原则:不畏天命,不畏大人,不畏权势,不畏圣人言。  “文革”中,林彪提出“学毛著要立竿见影,”对于这一“创造性提法
贺八巷是湖南常德城区的一条古巷。早在明代嘉靖《常德府志》就有记载:“贺八巷俱东门外。”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贺八巷巷名的由来  宋朝末年,龙阳(今湖南汉寿县)人丁易东来常德创办沅阳精舍。到了元朝,朝廷赐名为沅阳书院。这是常德城区最早建成的书院。据清代同治《武陵县志》记载:“沅阳书院在县东城外一里黄龙陂(黄龙岗)。宋丁易东隐居于此建石坛精舍。”  那时人们若去沅阳书院,必须经过一条田间阡陌,
读曾国藩的家书和日记,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是,曾国藩威严有余,不苟言笑,但也不时和夫人言笑晏晏。他在日记中不止一次地反省过自己“房闱不敬”,为什么房闱不敬呢?因为他在私房中与夫人开了玩笑。从他的反省来看,曾国藩的本质也和常人一样,喜欢开开玩笑,只是他经常用道统来克制自己。  其实曾国藩不止是和夫人私下里开开玩笑,有史料记载了他到风月场中狎妓的行为,而且留下了绝妙的联语。  一次,曾国藩乘坐帅船停泊于长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在老子看来,一般的人,对人生都“有余”“有以”,都是有目的,都是在追求、占有,或为金钱、为地位,或为知识、为名利,等等这些,可以理解为“享受”,即享“有余”、受“有以”。  在他看来,有为之人,因有所为,所以有所受;而无为之人,因无所求,故而无所有,也就无所享。但老子马上又说,有为的人是享受了,但这种享受太短暂,且欢乐过后痛苦随之而来;而无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