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 兴趣 效率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anna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标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正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它能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而改变初三复习课沉闷、枯燥的局面,调动学生的复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则是在初三备考中急需突破的瓶颈。为此,在文言文的复习中,应该借鉴自主教学的课堂经验,大胆尝试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使文言文复习达到前所未有的效果。
  一、增强主体意识
  一个文言文段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所有学生对文言段落自主学习,寻找文本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并自行整理出来;其间,命题小组就该文言文段落自主命题。第二课时,命题小组通过展台为其他各组展示命题,其他小组派代表上黑板解题,组内交流改题,之后再由命题小组成员上台点评,点评过程中鼓励全班学生质疑和释疑。整个过程,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全是学生自主操作,自主推进。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提升学习兴趣
  以自主学习为前提的课堂,学习更有针对性,内容不是教师统一定做的没有特色的大锅菜,而是可口如意的自助餐。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学习、质疑、参与讨论,也会得到其他学生有针对性的释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想己所想,取己所需,学生对课堂充满期待。再不会出现教师一厢情愿、喋喋不休与学生“两耳不闻”、昏昏欲睡形成鲜明对比的场面了,取而代之的是灵动思维的频闪。
  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也促进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严格的有时效的评分原则激发了学生思维的活力,为了给本组多争得分数,他们会尽全力把本组的答案写准确,写清楚,如果发现错误,会及时上黑板改正。为了不让别组超过本组,他们会瞪大眼睛,高速运转大脑,找到别组的瑕疵,甚至可以叫做“挖空心思”给别组减分。因为一个词的解释,课堂上会唇枪舌剑,你来我往,胜者很是荣耀,败者会在下一个回合奋起直追,课堂上闪现了思维碰撞的火花。在这种氛围中学习,学生的能量能够很好地释放出来。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小组合作学习,表面上,活跃了课堂气氛,实质上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让学生主动成为“乐知者”。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生学得就会轻松而有成效。学生对语文课堂具有浓厚的兴趣,掌握了比较科学而且适用的方法,就能主动探索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这就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三、提高学习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要求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对一个问题有自己的看法,从而在小组讨论时,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和其余组员一起进行讨论。因而,小组提出的都是一些有质量、值得研究的问题,无形中对知识进行了强化。
  合作探究过程能够弥补学生对文段理解的错误和缺点,减少对一些问题认识的不足,改善学生对题目的解答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质量。为有疑惑的同学进行解答,也在此基础上帮助了较弱的同学,一举两得,再次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成果展示阶段,是小组向其他组汇报本组的研讨成果的时段。在这个环节中,每一组都可以补充自己的见解,接纳他人的观点,通过从个人到集体的讨论,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印象,又一次强化了学生对整个文段的理解和把握。
  学生能够积极地认真地参与,及时思考并认真回答问题,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及时作记录,及时反思,及时整理并完善自己的答案。基础好的学生会更进一步提升,基础弱的学生会被积极带动,这种全方位的积极参与一定能够保证个体所学效益的提高,保证每个个体实现完美蜕变。无数个个体都能够达到这一目的,整个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语文课堂不能仅仅满足于成绩的取得,还要让学生体验课堂带来的无穷快乐,意识到知识对自我终身发展的重要性,真正为学生今后人生和谐发展提供帮助。因为小组合作学习,帮助学生树立了主体意识,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并在互动中提高了学习效率,而教师无须再尴尬地唱“独角戏”,课堂就变成了师生、生生共同进步的乐土。自主、合作、交流、展示、探究、提升,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从而打造积极、欢乐、高效的语文课堂。
  在文言文复习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还有很多。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以新课改的原则为旗帜,努力尝试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课堂组织形式,将新课改推向更深的层次。
其他文献
爱是和煦的春风,送给学生缕缕的温暖;爱是潇潇的春雨,滋润学生干涸的心田;爱是朗朗的春阳,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播撒爱的种子,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是教师的天职,而将一生奉献于爱的事业更是一个人民教师的崇高追求。  爱是披着星星去,顶着星星归,爱是讲台上的洋洋洒洒,学生身边的娓娓谈心。爱是校园里指导学生扫地、宿舍里手把手教学生擦玻璃、叠被子的身影,爱是日常生活中的区区小事,爱也是普通小事化成的轰轰
期刊
小学阶段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尤其是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有利于学习有条不紊的进行,有利于知识的习得,有利于学生学习独立性的养成。  一、语文学习应着力培养的习惯  1.提前预习的习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学生学习课程知识,课前的预习,既是心理准备,也是具体内容的准备。对即将学习的课程进行预习,包括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
期刊
那年,瓶无储粟的生活让你好累好累。夜晚,当自己的妻儿都休息了的时候,你点起灯,看着手上因为做农活儿磨起的水泡,看似坚定的眼光中掺杂了一丝犹豫。你低头沉思,也许,是时候该在物质和精神两点做出一个选择。你抬起头,看着那破败的小屋,你低下头,望望那空空的米缸,随之发出轻轻地叹息,眼光似乎有些黯淡。  你曾“猛志逸四海”,发奋读书,以“大济苍生”,二十九岁时才满腔热情出任江州祭酒。怎奈初入官场,就因出身庶
期刊
乡愁是一首诗,有着淡远的诗景,淡淡的酒香和清冷的月色。但悠悠千年,酿造出的却是浓郁诗情、浓密相思。我用年轻的目光静静抚过斑驳的岁月,看乡愁斟满诗人的酒杯,对月吟唱“你是一杯,乡色酒,你满,乡愁也满”。那液体滑过诗人的咽喉,色彩变幻,是甜是苦?是醉是醒?  乡色酒,该是暗红色的,在那遥远的时光里。  那些古代的文人骚客,因忧国忧民的情怀,因郁郁不得志的现实,情感变得压抑而克制。于是,每一个乡愁的诗行
期刊
开学的第一周,我们迎来了初中第一堂校本课。大家纷纷议论:“校本课学什么啊?”“有意思吗?”“老师会不会很古板啊?”最后,不知谁喊了一句“一切皆有可能”,我们才止住了讨论。  很快我们便见到了我们期盼已久的老师,稀疏的短发,眼镜片后的眼睛瞪得大大的,个子和我们这些大个子男生比实在是不高,微凸着小啤酒肚,大腹便便的样子。  第一堂课,他甚至没像其他老师那样介绍自己,就直接入题讲课,那堂课他教我们用陶泥
期刊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改进,要整体考虑“三个维度”,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是要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体如下:  一、改进课堂教学的内容  由传统的单一的传授知识,改进为知识和方法并重。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过分注重传授给学生知识,总是罗列了一大堆语文知识点,这也要那也要,整节课塞得满满的,然后还经常
期刊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积累运用素材,帮助学生走出写作的困惑,已成为新教改亟待解决的问题。应该构建师生双赢的作文教学模式,为教学提供一个实践的舞台,给学生写作旅程指明一个便捷的路径。指导学生自己动手积累素材,呈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的优势,让学生的写作水平登上一个更高的台阶。教师要从以下三点入手:  一、零距离的靠进,耐心的寻觅,解开神秘的面纱,对症下药  学生素材匮乏的原因表现在两个方面:  (
期刊
“我用稚嫩的双手/把日子谱成一串串音符/在指间跳跃//我用清澈的眼神/把岁月绘成纯净的蓝河/在心间流淌。”  童年,就像五彩斑斓的珍珠,总能串连起无尽的欢乐与稚嫩的梦想。或许因为时间久了,有了时空的距离,童年在人们的心目中才变得那样的美好,那样的让人留恋。跟随鲁迅先生的目光,一同走进“百草园”,走进“三味书屋”,去捕捉先生成长的足迹,体味先生的一腔深情,感受先生那份曾经拥有的记忆。  一、百草园—
期刊
白居易论诗,有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足见在文艺创作中,“情”处于创作行为的逻辑起点。人之为人的前提,大概也是这个“情”字,无情无义的人一直是人们唾弃的对象。缺乏“情”字,会在生活、工作过程中寸步难行,举步维艰。推而广之,班主任工作也在于这一个“情”字。“情”是德育工作的核心要素,以情感触动学生心灵,以此感染学生,激励学生,班集体就会成为一个和谐的团体,德育工作就
期刊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这话不假,一提起三年级作文,总是让刚接手三年级语文教学的教师叫苦不迭。学生觉得白纸一张,茫茫然无从下手。那么怎样才能指导小学生写好作文呢?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教学要想有所突破,在平时应千方百计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写作文为主动学写作文,逐步使学生乐于学写作文  1.利用剪贴画、手抄报,培养学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