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越来越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人文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要求之一,人文素养的培养对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作用。历史是一门充满民族气息和人文气息的学科,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历史课程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更具有优势。本文对初中历史教学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人文素养
初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中强调:“通过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但受到我国传统教育模式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历史教学仍然多是灌输式的教学,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且教学模式单一,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更不用说人文素养的培养,因此,历史教师要充分挖掘授课内容的人文内涵,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感受历史的魅力,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提高人文素养。
一、加强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的重要意义
1.1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人文素养的培养包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独立自主的人格意识,能够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国内外无数杰出人才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每个成功的人不仅仅具有其领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还拥有优秀的人文素养,爱因斯坦曾经说:“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历史课程中蕴含着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华,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能够帮助学生在了解国内外历史的同时,加深对人文素养的了解,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综合素质。
1.2 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人才是技术的创造者和继承者,也是中华文明和精神财富的继承者和传承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人文素养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道德素养,有利于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1.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历史教学中加强人文素养的培养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感受人类的创造智慧,教师可以向学生较为详细的讲述典型的技术创新事例,如活字印刷术、造纸术、蒸汽机等,并以此鼓励和引导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
1.4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历史教学内容中蕴含了先辈们深切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英雄人物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感受他们的爱国精神,在先辈们热血的奋斗中产生自豪感和荣誉感,同时了解抗战时期的黑暗历史,了解社会发展现状,做到知国耻,明国情,从而提高社会责任感。
二、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观念滞后。教学观念在教师课堂教学中起着引导性的作用,是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的基础,鉴于中考制度、高考制度对于学生成绩的侧重使得当前初中的教师并不像新课改要求的那样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尤其是从业年限较长的老教师,存在较严重的墨守成规的现象,这种较为落后的教学观念使得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简单的讲述了考试的重点内容,并没有深入地挖掘教材内容的人文精神,学生机械式地背诵和学习教材知识,导致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不高,难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人文素养。
2.2 课堂活动设计不合理。当前很多历史教师会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小品表演等课堂活动,但这样的课堂活动往往是形式化的,学生在没有深入了解的前提下,进行课外资料搜集,较容易出现花费时间与取得的学习效果不成正比的情况,另外,会有一部分学生不愿意付出脑力劳动,从活动中脱离出来,而且课堂活动必然不能使得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其中,大部分的学生会无事可做,从而导致历史教学效果不佳。
2.3 部分教师存在过分依赖多媒体手段的问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多媒体教学手段受到了很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青睐,但却出现了部分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的情况,一旦多媒体教学设备出现了故障,便显得手足无措,从这不难看出,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依赖,使得自身的教学技能产生了退化,但这两者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教师需要将多媒体作为提高自身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历史的工具,提高自身的计算机运用能力,更要提高自身的基本教学技能。。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3.1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的前提是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首先,教师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思考,如你怎么看待玄武门之变?如果你是李世民,你会怎么做?让学生开动脑筋,拓宽思维,也能开展知识抢答、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基础上,理解更深层次的人文思想,提高反应能力和人文素养。
3.2丰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传统单一的历史教学模式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而会使一些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丰富教学模式,落实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角色扮演教学活动在中学历史课堂中的运用与实施,不仅促进了教学理念的转变,而且是对传统历史教学的一种革命性的改革,对历史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比如在学习日本明治维新这一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扮演师团的成员、天皇、留学生、政府官员和资本家,让他们对英国海军的建设以及法国经济的发展、德国政治演变等成果进行汇报,从而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印象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3借助多媒体,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人们生活中占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能正确掌握并运用信息技术会极大地便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多媒体与课前导学案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此教师设计学生自主学习部分的内容时,应该突出重点与难点,内容少而精。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可以主动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提高预习效果。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查询相关资料,在搜集信息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信息筛选能力。此外,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们展示课本上没有的小故事、史实,用小视频展示整个过程;还可以在教学准备时提前设计好一些小游戏,上课时先进行难度较低的游戏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而且老师们补充的历史小故事和内容也能给学生们带来新的思考和领悟,进一步增进学生们的人文素养。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历史教学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历史教师要与时俱進,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方法和转变教学理念,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从而充分发挥历史人文教育的功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柳建云.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10):58.
[2]张冬萍.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2018(01):194.
[3]包海峰.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思考与分析[J].考试周刊,2018(15):137-138.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浙师大附属大目湾实验学校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人文素养
初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中强调:“通过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但受到我国传统教育模式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历史教学仍然多是灌输式的教学,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且教学模式单一,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更不用说人文素养的培养,因此,历史教师要充分挖掘授课内容的人文内涵,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感受历史的魅力,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提高人文素养。
一、加强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的重要意义
1.1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人文素养的培养包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独立自主的人格意识,能够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国内外无数杰出人才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每个成功的人不仅仅具有其领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还拥有优秀的人文素养,爱因斯坦曾经说:“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历史课程中蕴含着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华,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能够帮助学生在了解国内外历史的同时,加深对人文素养的了解,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综合素质。
1.2 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人才是技术的创造者和继承者,也是中华文明和精神财富的继承者和传承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人文素养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道德素养,有利于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1.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历史教学中加强人文素养的培养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感受人类的创造智慧,教师可以向学生较为详细的讲述典型的技术创新事例,如活字印刷术、造纸术、蒸汽机等,并以此鼓励和引导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
1.4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历史教学内容中蕴含了先辈们深切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英雄人物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感受他们的爱国精神,在先辈们热血的奋斗中产生自豪感和荣誉感,同时了解抗战时期的黑暗历史,了解社会发展现状,做到知国耻,明国情,从而提高社会责任感。
二、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观念滞后。教学观念在教师课堂教学中起着引导性的作用,是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的基础,鉴于中考制度、高考制度对于学生成绩的侧重使得当前初中的教师并不像新课改要求的那样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尤其是从业年限较长的老教师,存在较严重的墨守成规的现象,这种较为落后的教学观念使得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简单的讲述了考试的重点内容,并没有深入地挖掘教材内容的人文精神,学生机械式地背诵和学习教材知识,导致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不高,难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人文素养。
2.2 课堂活动设计不合理。当前很多历史教师会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小品表演等课堂活动,但这样的课堂活动往往是形式化的,学生在没有深入了解的前提下,进行课外资料搜集,较容易出现花费时间与取得的学习效果不成正比的情况,另外,会有一部分学生不愿意付出脑力劳动,从活动中脱离出来,而且课堂活动必然不能使得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其中,大部分的学生会无事可做,从而导致历史教学效果不佳。
2.3 部分教师存在过分依赖多媒体手段的问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多媒体教学手段受到了很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青睐,但却出现了部分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的情况,一旦多媒体教学设备出现了故障,便显得手足无措,从这不难看出,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依赖,使得自身的教学技能产生了退化,但这两者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教师需要将多媒体作为提高自身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历史的工具,提高自身的计算机运用能力,更要提高自身的基本教学技能。。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3.1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的前提是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首先,教师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思考,如你怎么看待玄武门之变?如果你是李世民,你会怎么做?让学生开动脑筋,拓宽思维,也能开展知识抢答、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基础上,理解更深层次的人文思想,提高反应能力和人文素养。
3.2丰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传统单一的历史教学模式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而会使一些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丰富教学模式,落实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角色扮演教学活动在中学历史课堂中的运用与实施,不仅促进了教学理念的转变,而且是对传统历史教学的一种革命性的改革,对历史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比如在学习日本明治维新这一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扮演师团的成员、天皇、留学生、政府官员和资本家,让他们对英国海军的建设以及法国经济的发展、德国政治演变等成果进行汇报,从而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印象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3借助多媒体,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人们生活中占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能正确掌握并运用信息技术会极大地便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多媒体与课前导学案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此教师设计学生自主学习部分的内容时,应该突出重点与难点,内容少而精。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可以主动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提高预习效果。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查询相关资料,在搜集信息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信息筛选能力。此外,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们展示课本上没有的小故事、史实,用小视频展示整个过程;还可以在教学准备时提前设计好一些小游戏,上课时先进行难度较低的游戏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而且老师们补充的历史小故事和内容也能给学生们带来新的思考和领悟,进一步增进学生们的人文素养。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历史教学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历史教师要与时俱進,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方法和转变教学理念,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从而充分发挥历史人文教育的功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柳建云.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10):58.
[2]张冬萍.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2018(01):194.
[3]包海峰.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思考与分析[J].考试周刊,2018(15):137-138.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浙师大附属大目湾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