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从2001年开始了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的就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新世纪的国家建设人才。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题,广大教育工作者深知其重要性,而如何来实施素质教育呢?这也是现代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素质教育就是在学校教育过程中通过各门学科的教育教学来实现和完成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地方主要是课堂。怎样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来完成素质教育这一教育改革的目标呢?如何把学生培养成既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又有一定的技能水平的新时代的建设者呢?这就意味着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要作出巨大的贡献,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把所要传授的知识内容通过当今现代教育媒体展现给学生,运用化学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的特点,通过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一定时间的学习,使学生自己能构建自己的知识内容框架,并且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那么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提高课堂效率呢?下面,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体会。
一、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有效的手段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好的学习效果是学生对探究对象产生兴趣而取得的。所以,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排除学习中的困难,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九年级又是学生刚刚接触化学,会对化学有兴趣,特别是对化学实验更感兴趣,所以对于初中化学教师来说,上好第一节课很重要。比如我的第一节《绪言》课就是这样上的:
首先我利用小实验导入新课,通过演示实验,很快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1)“滴水成冰“的魔术实验。(2)取一支试管加入蓝色的CuSO4溶液,然后插入一个新的铁丝,过一会儿观察,学生将看到光亮的铁丝表面有红色的物质析出。(3)取一支试管加入无色的NaOH溶液,然后加入CuSO4溶液,让学生仔细观察,当学生看到溶液蓝色沉淀的时候,再向试管中滴加稀H2SO4溶液,试管中的沉淀又变回原来的澄清溶液。
学生看到实验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时,都会发出惊奇声。当学生还停留在惊奇声中,我又提出一些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现象,让学生自己小组讨论。如:(1)“八月桂花香”,你知道为什么吗?(2)燃放烟火时,你看到颜色是那么的绚丽多彩,为什么呢?(3)为什么喝了很多碳酸饮料就会打嗝?(4)为什么蜡烛一吹就灭,煤炉越扇越旺?(5)冬天用煤炉取暖,为什么容易引起煤气中毒事件?
通过以上3个演示实验和5个问题的讨论,学生认为化学好奇怪,能迅速地激发他们的兴趣。而学生的兴趣一旦形成,反过来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这样,让学生感觉到化学的博大精深,感觉到自己就生活在绚丽多彩的化学世界中,能增强他们对化学的好奇心。
二、充分利用化学实验
教材明确说明“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又能促进学生化学概念的形成,使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和强化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协调能力。当教师带着实验仪器走进教室时,学生会围观探望,充满好奇心。教师要认识到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尽可能地进行实验教学,这也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学生也可以运用家庭中的简单材料,依据教材的实验要求自己动手做实验,这样既能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又能很好地掌握化学原理。
三、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能力
创新性思维是突破传统的思维习惯,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素质教育能培养创造能力,所以我们要发现和强化学生的创新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创新能力也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的方面,教师不能限制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要让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知识体系,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出化学概念和相关结论。学生们在动手做实验时,发现自己的实验现象与别人的实验现象不同时,会感到好奇怪,经过仔细分析后,就能发现自己操作的错误,理解其中操作错误的原因。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性思维。
四、熟练运用多媒体,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程要求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当前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运用,为我们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课堂效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有效地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传输容量。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运用文字、图像、声音、动画演示等,从多角度刺激学生的感官,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同时,学生通过思维活动,自我加工、消化吸收,能真正构建自己的知识信息体系。特别是一些理论性比较强、抽象的知识点,通过动画演示,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并能够充分认识化学现象及其反应规律。
运用多媒体参与教学,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加之当前电子白板的应用,使师生的互动能力大大增强。实践证明,教师通过自己制作课件和运用,也能体现教师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会学生怎样学习,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海安县南莫中学)
一、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有效的手段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好的学习效果是学生对探究对象产生兴趣而取得的。所以,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排除学习中的困难,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九年级又是学生刚刚接触化学,会对化学有兴趣,特别是对化学实验更感兴趣,所以对于初中化学教师来说,上好第一节课很重要。比如我的第一节《绪言》课就是这样上的:
首先我利用小实验导入新课,通过演示实验,很快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1)“滴水成冰“的魔术实验。(2)取一支试管加入蓝色的CuSO4溶液,然后插入一个新的铁丝,过一会儿观察,学生将看到光亮的铁丝表面有红色的物质析出。(3)取一支试管加入无色的NaOH溶液,然后加入CuSO4溶液,让学生仔细观察,当学生看到溶液蓝色沉淀的时候,再向试管中滴加稀H2SO4溶液,试管中的沉淀又变回原来的澄清溶液。
学生看到实验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时,都会发出惊奇声。当学生还停留在惊奇声中,我又提出一些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现象,让学生自己小组讨论。如:(1)“八月桂花香”,你知道为什么吗?(2)燃放烟火时,你看到颜色是那么的绚丽多彩,为什么呢?(3)为什么喝了很多碳酸饮料就会打嗝?(4)为什么蜡烛一吹就灭,煤炉越扇越旺?(5)冬天用煤炉取暖,为什么容易引起煤气中毒事件?
通过以上3个演示实验和5个问题的讨论,学生认为化学好奇怪,能迅速地激发他们的兴趣。而学生的兴趣一旦形成,反过来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这样,让学生感觉到化学的博大精深,感觉到自己就生活在绚丽多彩的化学世界中,能增强他们对化学的好奇心。
二、充分利用化学实验
教材明确说明“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又能促进学生化学概念的形成,使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和强化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协调能力。当教师带着实验仪器走进教室时,学生会围观探望,充满好奇心。教师要认识到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尽可能地进行实验教学,这也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学生也可以运用家庭中的简单材料,依据教材的实验要求自己动手做实验,这样既能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又能很好地掌握化学原理。
三、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能力
创新性思维是突破传统的思维习惯,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素质教育能培养创造能力,所以我们要发现和强化学生的创新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创新能力也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的方面,教师不能限制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要让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知识体系,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出化学概念和相关结论。学生们在动手做实验时,发现自己的实验现象与别人的实验现象不同时,会感到好奇怪,经过仔细分析后,就能发现自己操作的错误,理解其中操作错误的原因。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性思维。
四、熟练运用多媒体,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程要求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当前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运用,为我们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课堂效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有效地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传输容量。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运用文字、图像、声音、动画演示等,从多角度刺激学生的感官,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同时,学生通过思维活动,自我加工、消化吸收,能真正构建自己的知识信息体系。特别是一些理论性比较强、抽象的知识点,通过动画演示,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并能够充分认识化学现象及其反应规律。
运用多媒体参与教学,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加之当前电子白板的应用,使师生的互动能力大大增强。实践证明,教师通过自己制作课件和运用,也能体现教师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会学生怎样学习,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海安县南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