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纲解读】
中国古代诗词浩如烟海,博大精深,这深厚而辉煌的民族文化是炎黄子孙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伤情离别,吊古怀今,社会生活,政治风云,无不在诗词中有所体现。任凭时光流逝,岁月更替,古代诗词仍以它无限的魅力超越时空。根据语境准确援引古代诗词相关名句是一个人良好综合素养的表现,是一个人魅力四射的文化名片。
近年来,在语言文字运用考查板块,古代诗词相关的占比很大,能真正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功底和语言运用能力,考查考生的古代文化功底。
【高考体悟】
1.(2017年江苏卷)下列诗句中,与右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
A.小梅香里黄莺啭,垂柳阴中白马嘶。
B.门外平桥连柳堤,归来晚树黄莺啼。
C.学语莺儿飞未稳,放身斜坠绿杨枝。
D.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2.(2017年山东卷)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诗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隆冬之际,西伯利亚的寒流笼罩欧亚大陆,狂风肆虐,草木凋零,而那些春天的元素——温暖、雨水、绿叶、鲜花,都集结在位于热带的海南岛。海南岛就像是一艘花船,系在雷州半岛上,满载寒冬大陆的梦幻和想象。每年,从广州向漠河,春天昼夜兼程,都要进行一次生命版图的扩展。他像赤足奔跑的孩子,一路上用稚嫩的声音轻轻呼唤,于是万物苏醒,盛装应和,可谓“东风好作阳和使,_______”。迢迢旅途中,气候的巨大差异,导致众多物种中只能有限地参与这一盛会。木棉花花朵硕大,是南国花中豪杰,“一声铜鼓催开,千树珊瑚齐列,”但她终究无法走出岭南。当春天行经长江、黄河流域时,出场的是桃花、杏花等新主角,“桃花嫣然出篱笑,_______”,然而她们却无法追随春天深入雪国,陆续抱憾退出,随后登场的便是白杨、连翘等北国耐寒植物。
A.逢草逢花报发生 只恨春归我未归
B.万柄莲香一枕山 只恨春归我未归
C.逢草逢花报发生 似开未开最有情
D.万柄莲香一枕山 似开未开最有情
3.(2016年江苏卷)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往事历历,所有的记忆都在时光里发酵,散发出别样的味道。
B.“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洗去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远逝的古人。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沦海”,青葱少年总是信心满满,跃跃欲试,渴望在未来的岁月中大显身手。
D.“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初春的细雨浙浙沥沥,撩拨了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的绵绵情思。
4.(2014年湖南卷)下列选项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美术馆和台湾长流美术馆共同举办的“江山万里——张大千艺术展”今日与观众见面。走进中国美术馆五层展厅,迎面的青绿山水画《谷口人家》前站满了凝神观看的人。这青绿泼彩渲染的画面,墨色浑厚华滋,层次分明;章法疏密相间,错落有致;勾皴笔法道劲雄健,开阖有度,令人叹为观止。在展厅右侧,一幅《江山万里图》静静地面对着来来往往的人流。“_”,开阔的画面及其意境,向人们展示着笔墨点染间的艺术功力,也仿佛在诉说着画家眷恋故土的情怀。
A.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B.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沦海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2008年浙江卷)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夏夜的西湖边,热闹的不仅是那些可爱的小生灵,更有璀璨的华灯和络绎的游人。
B.“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到现在我才知道,原来桂花的风骨,在于它的孤傲;桂花的品格,在于它的清幽。
C.“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高亢的乐声响彻苍穹,回荡在黄沙漫漫的高原上,也打動了他那颗布满伤痕的心。
D.“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在异乡忙于追梦的游子,又怎能体会到母亲在故乡的牵挂和守望呢?
【解题策略】
一、理解诗句含意
面对古代诗词意境题,首先要准确理解古代诗句的含意,进而理解诗句的内容(诗句中时间和所见的景象等)和情感(情境、心情等)。
一要理解诗句的本义。如:“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初春的细雨浙浙沥沥,撩拨了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的绵绵情思。(“春意”,春天的气象;“阑珊”,将尽、将衰。“春意阑珊”形容春天就要过去了)
二要理解诗句的引申义。如:当我国中部和西部大片区域的自然优势、人文优势和政治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的时候,“孔雀东南飞”的人才流向必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孔雀东南飞》开头句子是“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该诗因此取名《孔雀东南飞》。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东部发展计划,沿海许多大城市相继开放,吸引投资者和知识型技能型人才,是创业者的乐园。由于这里政策好,赚钱容易,所以内地特别是西部的知识分子纷纷辞职往东南部聚集。人们把这种现象也称作“孔雀东南飞”)
三要理解诗句的整体义。如:长江发生沉船事件,张华沉吟良久,感叹道:“真可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呀!”(诗句中却没有表露出怨尤,反而表现的是一种对世事变迁和潮起潮落的豁达开朗。不要为一时的困难险阻和挫折所吓倒,要看到“沉舟”旁的“千帆过”,“病树”前头的“万木春”,损失是常有的,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胜利总是会和勇敢者在一起)
例1:下面几个送别的场景,引用诗句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朋友所坐的船已经消逝,他还孤独地站在码头边,望着远方。
B.“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妻子即将远离家乡,他紧拉着妻子的手,难舍难分,满腹的话竟说不出来。
C.“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看着恋人远去的身影,他止不住一阵心酸,热泪滚滚。
D.“勸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离别的酒宴上,他举杯为朋友送行。
[解析]“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意思是不要在分手时,像儿女那样悲伤得泪湿佩巾。这虽为送别场景,却无伤感之情,诗人的胸襟开阔,诗句豪放清新,委婉亲切,体现了友人间真挚深厚的友情。此题正确答案为C。
例2: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几场秋雨过后,北京迎来了真正的秋天,秋风一起,树叶在风间飘然而落,竟有一丝萧瑟与凄凉。
B.“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江南是烟雨江南,是水的江南,是在画船中听着雨声入眠的江南,有太多的游子因为无法拒绝这一份诗意而终老江南。
C.“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我漫步在成都城外,将自己融入鸟语花香、一片明媚的春色里,心旷神怡,久久不想离去。
D.“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春天悄悄来临,独立小桥,看十五明月悬空,河畔青草,堤上嫩柳,随着暖风拂袖,心中顿生丝丝惬意。
[解析]A项,诗句出自王维的《山居秋瞑》,描写了清新、幽静、恬淡、优美的山中秋季的黄昏美景。诗句与情境、心情不合。B项,诗句出自韦庄的《菩萨蛮》,写出了江南风景之美,生活之美。诗句与语境符合。C项,诗句出自杜甫的《蜀相》,是说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无人光顾;黄鹂隔叶,亦不过空作好音,无人倾听。这是何等凄凉伤感。诗句与语境的情调不合。D项,诗句出自冯延巳的《鹊踏枝》,写“我”独自一人立在桥头,清风吹拂着衣袖,只有远处那一排排树木在暗淡的月光下影影绰绰,与“我”相伴,有一种寂寞、忧伤之情。时间和所见的景象以及心境与语境不对。此题正确答案为B。
二、辨析使用语境
恰当引用诗文可增加文章的内涵,增添文章文学气息。在引用时,一定要和语境结合起来。就是从情感和内容两个方面来分析所引诗句是否符合选项的语境。情感方面,一定要注意分析所引诗句与选项的情境(语境)、心情(心境)合不合;内容方面,注意分析诗句中时间和所见的景象与选项内容对不对等。
例3:下列诗句填入语段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年四季,语文相伴。语文是一位画家,“_______”,她用柔和的笔触勾勒出生机盎然的春柳图;语文是一位音乐家,“_______”,她用轻快的旋律奏响夏季农家丰年曲;语文是一位诗人,“_______”,她用豪放的才情吟诵秋的壮阔;语文是一位摄影家,“_______”,她用奇妙的镜头捕捉到诗意寒冬的美好。
①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②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④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A.③①②④ C.②①④③
B.②③④① D.④③①②
[解析]注意引用的诗句和后面描写的场景相一致即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照应“春柳图”;“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照应“夏季农家丰年”;“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照应“秋的壮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照应“寒冬的美好”。此题正确答案为C。
例4: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在外的游子,怎能体会到母亲在故乡的思念和牵挂呢?
B.“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快过年了,家家户户洒扫迎新,期待来年的好运。
C.“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为了在这次运动会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他准备了很长时间,但终究还是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为此懊悔不已。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地震过后,满目疮痍,伤亡惨重,但灾区的人们擦干眼泪,忍住失去亲人的痛苦,带着对未来美好的希望,重建家园。
[解析]A项,诗句中所表达的是恋人间的离别之苦和思念,与语境中的母亲对儿子的牵挂不符,对象使用错误。B项,诗句表达的是见到朋友的喜悦和好友间的深厚情谊,与语境不符。C项,诗句表达的是英雄人物空有抱负但无法实现的悲慨,与语境不符。D项,诗句表达的是即使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也要持有乐观的心态,与语境相符。此题正确答案为D。
【高考体悟参考答案】
1.D(从漫画中的小船和行人可以判断,应该和“离别”“出行”有关,而A项中“白马”画中没有,所以不妥;B项虽然有柳有莺,但是写的却是晚归之景,也不合适;C项仅突出黄莺的情态,不能表现离别)
2.C(第一处前面的句子是“东风好作阳和使”,既然“东风”是“使者”,那当然与后文“逢草逢花报发生”的“报发生”契合,据此可以排除B、D;第二处画线句子前面句子是“桃花嫣然出篱笑”,如果选择“只恨春归我未归”,感情基调不符,既然前面嫣然而笑,“恨”从何来?而且,“然而她们却无法追随春天深入雪国,陆续抱憾退出”,既然这里说“抱憾退出”,那就没有“我未归”的情况出现了,据此可以排除A)
3.D(选项中所引的诗句是南唐后主李煜所写的透露出绵绵不尽的故土情思的宛转凄苦的哀歌,表达的是凄苦之情,不是is该选项所说的“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的绵绵情思”)
4.B(语段中画横线处的诗句要上连“开阔的画面及其意境”,下接“画家眷恋故土的情怀”,只有B项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
5.C(A项,这两句诗以动衬静,表现了乡村夏夜的宁静和优美。与后文热闹的场面语境不符。B项,是咏梅的诗,自然不能与后文桂花的语境相符。D项,抒发的是爱人之间的相思之苦,很显然不能与后文的子母之情呼应)
中国古代诗词浩如烟海,博大精深,这深厚而辉煌的民族文化是炎黄子孙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伤情离别,吊古怀今,社会生活,政治风云,无不在诗词中有所体现。任凭时光流逝,岁月更替,古代诗词仍以它无限的魅力超越时空。根据语境准确援引古代诗词相关名句是一个人良好综合素养的表现,是一个人魅力四射的文化名片。
近年来,在语言文字运用考查板块,古代诗词相关的占比很大,能真正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功底和语言运用能力,考查考生的古代文化功底。
【高考体悟】
1.(2017年江苏卷)下列诗句中,与右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
A.小梅香里黄莺啭,垂柳阴中白马嘶。
B.门外平桥连柳堤,归来晚树黄莺啼。
C.学语莺儿飞未稳,放身斜坠绿杨枝。
D.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2.(2017年山东卷)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诗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隆冬之际,西伯利亚的寒流笼罩欧亚大陆,狂风肆虐,草木凋零,而那些春天的元素——温暖、雨水、绿叶、鲜花,都集结在位于热带的海南岛。海南岛就像是一艘花船,系在雷州半岛上,满载寒冬大陆的梦幻和想象。每年,从广州向漠河,春天昼夜兼程,都要进行一次生命版图的扩展。他像赤足奔跑的孩子,一路上用稚嫩的声音轻轻呼唤,于是万物苏醒,盛装应和,可谓“东风好作阳和使,_______”。迢迢旅途中,气候的巨大差异,导致众多物种中只能有限地参与这一盛会。木棉花花朵硕大,是南国花中豪杰,“一声铜鼓催开,千树珊瑚齐列,”但她终究无法走出岭南。当春天行经长江、黄河流域时,出场的是桃花、杏花等新主角,“桃花嫣然出篱笑,_______”,然而她们却无法追随春天深入雪国,陆续抱憾退出,随后登场的便是白杨、连翘等北国耐寒植物。
A.逢草逢花报发生 只恨春归我未归
B.万柄莲香一枕山 只恨春归我未归
C.逢草逢花报发生 似开未开最有情
D.万柄莲香一枕山 似开未开最有情
3.(2016年江苏卷)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往事历历,所有的记忆都在时光里发酵,散发出别样的味道。
B.“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洗去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远逝的古人。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沦海”,青葱少年总是信心满满,跃跃欲试,渴望在未来的岁月中大显身手。
D.“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初春的细雨浙浙沥沥,撩拨了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的绵绵情思。
4.(2014年湖南卷)下列选项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美术馆和台湾长流美术馆共同举办的“江山万里——张大千艺术展”今日与观众见面。走进中国美术馆五层展厅,迎面的青绿山水画《谷口人家》前站满了凝神观看的人。这青绿泼彩渲染的画面,墨色浑厚华滋,层次分明;章法疏密相间,错落有致;勾皴笔法道劲雄健,开阖有度,令人叹为观止。在展厅右侧,一幅《江山万里图》静静地面对着来来往往的人流。“_”,开阔的画面及其意境,向人们展示着笔墨点染间的艺术功力,也仿佛在诉说着画家眷恋故土的情怀。
A.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B.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沦海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2008年浙江卷)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夏夜的西湖边,热闹的不仅是那些可爱的小生灵,更有璀璨的华灯和络绎的游人。
B.“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到现在我才知道,原来桂花的风骨,在于它的孤傲;桂花的品格,在于它的清幽。
C.“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高亢的乐声响彻苍穹,回荡在黄沙漫漫的高原上,也打動了他那颗布满伤痕的心。
D.“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在异乡忙于追梦的游子,又怎能体会到母亲在故乡的牵挂和守望呢?
【解题策略】
一、理解诗句含意
面对古代诗词意境题,首先要准确理解古代诗句的含意,进而理解诗句的内容(诗句中时间和所见的景象等)和情感(情境、心情等)。
一要理解诗句的本义。如:“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初春的细雨浙浙沥沥,撩拨了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的绵绵情思。(“春意”,春天的气象;“阑珊”,将尽、将衰。“春意阑珊”形容春天就要过去了)
二要理解诗句的引申义。如:当我国中部和西部大片区域的自然优势、人文优势和政治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的时候,“孔雀东南飞”的人才流向必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孔雀东南飞》开头句子是“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该诗因此取名《孔雀东南飞》。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东部发展计划,沿海许多大城市相继开放,吸引投资者和知识型技能型人才,是创业者的乐园。由于这里政策好,赚钱容易,所以内地特别是西部的知识分子纷纷辞职往东南部聚集。人们把这种现象也称作“孔雀东南飞”)
三要理解诗句的整体义。如:长江发生沉船事件,张华沉吟良久,感叹道:“真可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呀!”(诗句中却没有表露出怨尤,反而表现的是一种对世事变迁和潮起潮落的豁达开朗。不要为一时的困难险阻和挫折所吓倒,要看到“沉舟”旁的“千帆过”,“病树”前头的“万木春”,损失是常有的,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胜利总是会和勇敢者在一起)
例1:下面几个送别的场景,引用诗句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朋友所坐的船已经消逝,他还孤独地站在码头边,望着远方。
B.“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妻子即将远离家乡,他紧拉着妻子的手,难舍难分,满腹的话竟说不出来。
C.“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看着恋人远去的身影,他止不住一阵心酸,热泪滚滚。
D.“勸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离别的酒宴上,他举杯为朋友送行。
[解析]“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意思是不要在分手时,像儿女那样悲伤得泪湿佩巾。这虽为送别场景,却无伤感之情,诗人的胸襟开阔,诗句豪放清新,委婉亲切,体现了友人间真挚深厚的友情。此题正确答案为C。
例2: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几场秋雨过后,北京迎来了真正的秋天,秋风一起,树叶在风间飘然而落,竟有一丝萧瑟与凄凉。
B.“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江南是烟雨江南,是水的江南,是在画船中听着雨声入眠的江南,有太多的游子因为无法拒绝这一份诗意而终老江南。
C.“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我漫步在成都城外,将自己融入鸟语花香、一片明媚的春色里,心旷神怡,久久不想离去。
D.“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春天悄悄来临,独立小桥,看十五明月悬空,河畔青草,堤上嫩柳,随着暖风拂袖,心中顿生丝丝惬意。
[解析]A项,诗句出自王维的《山居秋瞑》,描写了清新、幽静、恬淡、优美的山中秋季的黄昏美景。诗句与情境、心情不合。B项,诗句出自韦庄的《菩萨蛮》,写出了江南风景之美,生活之美。诗句与语境符合。C项,诗句出自杜甫的《蜀相》,是说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无人光顾;黄鹂隔叶,亦不过空作好音,无人倾听。这是何等凄凉伤感。诗句与语境的情调不合。D项,诗句出自冯延巳的《鹊踏枝》,写“我”独自一人立在桥头,清风吹拂着衣袖,只有远处那一排排树木在暗淡的月光下影影绰绰,与“我”相伴,有一种寂寞、忧伤之情。时间和所见的景象以及心境与语境不对。此题正确答案为B。
二、辨析使用语境
恰当引用诗文可增加文章的内涵,增添文章文学气息。在引用时,一定要和语境结合起来。就是从情感和内容两个方面来分析所引诗句是否符合选项的语境。情感方面,一定要注意分析所引诗句与选项的情境(语境)、心情(心境)合不合;内容方面,注意分析诗句中时间和所见的景象与选项内容对不对等。
例3:下列诗句填入语段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年四季,语文相伴。语文是一位画家,“_______”,她用柔和的笔触勾勒出生机盎然的春柳图;语文是一位音乐家,“_______”,她用轻快的旋律奏响夏季农家丰年曲;语文是一位诗人,“_______”,她用豪放的才情吟诵秋的壮阔;语文是一位摄影家,“_______”,她用奇妙的镜头捕捉到诗意寒冬的美好。
①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②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④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A.③①②④ C.②①④③
B.②③④① D.④③①②
[解析]注意引用的诗句和后面描写的场景相一致即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照应“春柳图”;“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照应“夏季农家丰年”;“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照应“秋的壮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照应“寒冬的美好”。此题正确答案为C。
例4: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在外的游子,怎能体会到母亲在故乡的思念和牵挂呢?
B.“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快过年了,家家户户洒扫迎新,期待来年的好运。
C.“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为了在这次运动会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他准备了很长时间,但终究还是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为此懊悔不已。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地震过后,满目疮痍,伤亡惨重,但灾区的人们擦干眼泪,忍住失去亲人的痛苦,带着对未来美好的希望,重建家园。
[解析]A项,诗句中所表达的是恋人间的离别之苦和思念,与语境中的母亲对儿子的牵挂不符,对象使用错误。B项,诗句表达的是见到朋友的喜悦和好友间的深厚情谊,与语境不符。C项,诗句表达的是英雄人物空有抱负但无法实现的悲慨,与语境不符。D项,诗句表达的是即使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也要持有乐观的心态,与语境相符。此题正确答案为D。
【高考体悟参考答案】
1.D(从漫画中的小船和行人可以判断,应该和“离别”“出行”有关,而A项中“白马”画中没有,所以不妥;B项虽然有柳有莺,但是写的却是晚归之景,也不合适;C项仅突出黄莺的情态,不能表现离别)
2.C(第一处前面的句子是“东风好作阳和使”,既然“东风”是“使者”,那当然与后文“逢草逢花报发生”的“报发生”契合,据此可以排除B、D;第二处画线句子前面句子是“桃花嫣然出篱笑”,如果选择“只恨春归我未归”,感情基调不符,既然前面嫣然而笑,“恨”从何来?而且,“然而她们却无法追随春天深入雪国,陆续抱憾退出”,既然这里说“抱憾退出”,那就没有“我未归”的情况出现了,据此可以排除A)
3.D(选项中所引的诗句是南唐后主李煜所写的透露出绵绵不尽的故土情思的宛转凄苦的哀歌,表达的是凄苦之情,不是is该选项所说的“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的绵绵情思”)
4.B(语段中画横线处的诗句要上连“开阔的画面及其意境”,下接“画家眷恋故土的情怀”,只有B项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
5.C(A项,这两句诗以动衬静,表现了乡村夏夜的宁静和优美。与后文热闹的场面语境不符。B项,是咏梅的诗,自然不能与后文桂花的语境相符。D项,抒发的是爱人之间的相思之苦,很显然不能与后文的子母之情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