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办学竞争日益加剧的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作者引入主体间性理论,分析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主体间性 校园文化建设
一、主体间性理论的提出
主体间性理论最先由德国著名的哲学家、现象学的创始人胡塞尔在《笛卡尔的沉思》中提出,经哈贝马斯、海德格尔、赫勒、许茨等人的发展和完善,现已经成为现代哲学的主要形态。主体间性主要研究的是两个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的是主体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达成共识。这种哲学思想用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表现为倡导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双方不再是单纯的主客体关系,使人不再把实践仅仅理解为主体客观地改造客体,而是承认实践中主体与主体交往关系的存在,在这种交往中不存在纯粹的客体,主体与主体之间相互作用。主体间性消除了主客对立,承认共在主体性,不同主体既是手段,又是目的。主体间性使实践双方都积极发挥主体作用,在交往中共同成长。
主体间性思想从哲学、文学理论领域辐射到教育领域,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也为育人的重要途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以培养高技能的实用性人才为目的,但是主体间性思想在中国发展的时间不长。近年来,由于职业技术教育的迅速发展,办学竞争日益加剧,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和重视。虽然近些年来各高职院校都致力于建设具有本校本地区特色的校园文化,但是大多数院校较为注重管理方面的决策,往往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本校本地区特色的校园文化的有效性有待检验。我在此引入主体间性理论,从另一个角度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思考。
二、从主体到主体间性——校园文化建设的现代性转向
长期以来,我们把教育视作为“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育施加影响,长期变革、改造受教育者,使其达到教育者预期目的的活动”。这种模式其实始于笛卡尔“心物二元论”的一种思维模式,把主体之外的一切都视为客体。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教育者往往会不自觉地把学生当做是被改造的客体,支配、改造、占有他们,为自己所用。虽然这种主客两分的教育模式在过去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使学生的个人发展受到一定的束缚。特别是在性格方面,很多青少年缺少对自己的内部世界进行反思和改造的品质,以自我为中心,这种情况在“90后”的青年学生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如果说这种传统的二元对立的教育模式在过去还行得通的话,那么到今天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当前,学生的见识比较广,思想比较成熟,个体的需求更加突出,更加要求平等地交流、对话与沟通。企图用一个预设的目标、规范要求千差万别的学生,忽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以经验和教条为教育内容的教育方式已远离了当今的现实生活世界,无法解决学生现实中的种种困难,因此,这种教育模式自然会受到学生的抵制,最终使教育的作用力和影响力弱化。
主体间性哲学理论的发展,为教育教学、学校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参考,“它关注每个个体生命的存在与发展,关注个体生命的发展质量,倡导自然的依恋情感、伦理精神、审美体验,对他人尊重、理解,关爱社会情感,对自我的反思品质与批判精神”。[1]它把教育者与学生双方都看做主体,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与学校的关系,重视双方的交流和沟通,希望双方在交流中共同发展,在教育中实现学生价值的最大化,从而促进学校效益的最大化。它使教育的价值走向合理化,不再强调一方改造另一方,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觉养成改造主观世界的习惯;它使教育方法更加人性化,管理者多加倾听学生的需求,尊重其主体地位,平等对话;它使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学生往往通过体验性的学习丰富知识结构,这对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实现教育向生活回归有着重要的价值。
高校的重要灵魂——校园文化,是高校之间区别的重要标志,也是高校核心竞争力之一,它的含义极广,不仅仅指学校的校园环境布置,还包括学校的规章制度、社团活动、学习氛围等多种形态,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成的。它是学校在办学以来“所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念、精神支柱、学校传统、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生活观念的总和”,[2]由此可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不仅需要校方的投入,更需要学生的参与,双方在“对话”中共同形成合力,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激发主动性和创造力,从而使校园文化建设能切合成长成才的需要,使双方双赢。
三、主体间性视角下的校园文化建设
1.以人为本。当前,随着“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学习型社会”等观念的提出和深入人心,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已经不像以往那样特别强调专业能力,而是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与素质提高,着力于学生人性品格的完善。因此,职业院校除了帮助学生掌握一门谋生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培育人性品格完善的人——一个专业知识完备、道德人格高尚、心理人格健全的人,一个懂得思考和反思的人。现在高职院校招生往往在一般的本科高校之后,总体而言这部分学生的学业基础并不十分优秀,再加上社会上存在着这样的说法:中专生比不上大专生,大专生比不上本科生,在这种特定的背景下,高职学生往往不够自信。因此,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把对人的关怀作为教育的精髓,引导高职学生不要陷入社会的偏见中,以提高人的价值为宗旨,鼓励他们树立信心,不断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人格不断完善,使教育真正成为培养人的活动。
2.平等相待。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主体作用,承认他们的平等地位,提供参加管理和表达愿望的均等机会。在学生管理制度、学生社团活动、学习氛围营造等方面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通过与学生交往和互动,在情感、观点、认识、思想等方面达成共识,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充分培养创造意识。在这样的民主氛围下,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思想教育、知识传授、愉悦身心等多种作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因为校园文化具有传承性和创新性,它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成的。它不仅体现校园精神和风貌,还要继承民族的、本地区的优良文化传统,并有所发展和创新。因此,在传承和创新方面,要倾听和理解学生的意见,并积极培养参与意识,意识到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仅是靠校方单方面的努力就能建成的,他们才是校园的主体,充分发挥能动性,凝聚成强大的力量。
3.共同发展。教育者应本着发展的眼光,把校园文化建设看做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间的交流活动,而不是教育者的单边活动。因为交往对话具有平等性、交往性、对话性和协调性,交往一方的发展会促进带动另一方的发展,教育者一方面承认并尊重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促进个体主体的提高与发展,另一方面引导教育主体人格向主体间性人格转变,从而达到主体与主体、主体与客体的互动、交流、沟通,达成共识、理解和融合。从单向式的教育向对话式的教育转变,调动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主体间性强调教育的目的是让受教育者提高自身构建的能力。只有教育对象关心自己的发展,才能客观地分析评价自己,进而唤起对教育内容的极大关注和直接介入,积极参与到校园各项活动中,积极参与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专业建设、社会服务等学校主体活动的各个方面,在提高学生自身能力的同时,加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实现双方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岳伟,王坤庆.主体间性:当代主体教育的价值追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6.
[2]李伟林.CRM视角下电大校园文化建设的探讨[J].中国远程教育,2009.06.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主体间性 校园文化建设
一、主体间性理论的提出
主体间性理论最先由德国著名的哲学家、现象学的创始人胡塞尔在《笛卡尔的沉思》中提出,经哈贝马斯、海德格尔、赫勒、许茨等人的发展和完善,现已经成为现代哲学的主要形态。主体间性主要研究的是两个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的是主体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达成共识。这种哲学思想用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表现为倡导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双方不再是单纯的主客体关系,使人不再把实践仅仅理解为主体客观地改造客体,而是承认实践中主体与主体交往关系的存在,在这种交往中不存在纯粹的客体,主体与主体之间相互作用。主体间性消除了主客对立,承认共在主体性,不同主体既是手段,又是目的。主体间性使实践双方都积极发挥主体作用,在交往中共同成长。
主体间性思想从哲学、文学理论领域辐射到教育领域,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也为育人的重要途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以培养高技能的实用性人才为目的,但是主体间性思想在中国发展的时间不长。近年来,由于职业技术教育的迅速发展,办学竞争日益加剧,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和重视。虽然近些年来各高职院校都致力于建设具有本校本地区特色的校园文化,但是大多数院校较为注重管理方面的决策,往往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本校本地区特色的校园文化的有效性有待检验。我在此引入主体间性理论,从另一个角度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思考。
二、从主体到主体间性——校园文化建设的现代性转向
长期以来,我们把教育视作为“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育施加影响,长期变革、改造受教育者,使其达到教育者预期目的的活动”。这种模式其实始于笛卡尔“心物二元论”的一种思维模式,把主体之外的一切都视为客体。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教育者往往会不自觉地把学生当做是被改造的客体,支配、改造、占有他们,为自己所用。虽然这种主客两分的教育模式在过去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使学生的个人发展受到一定的束缚。特别是在性格方面,很多青少年缺少对自己的内部世界进行反思和改造的品质,以自我为中心,这种情况在“90后”的青年学生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如果说这种传统的二元对立的教育模式在过去还行得通的话,那么到今天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当前,学生的见识比较广,思想比较成熟,个体的需求更加突出,更加要求平等地交流、对话与沟通。企图用一个预设的目标、规范要求千差万别的学生,忽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以经验和教条为教育内容的教育方式已远离了当今的现实生活世界,无法解决学生现实中的种种困难,因此,这种教育模式自然会受到学生的抵制,最终使教育的作用力和影响力弱化。
主体间性哲学理论的发展,为教育教学、学校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参考,“它关注每个个体生命的存在与发展,关注个体生命的发展质量,倡导自然的依恋情感、伦理精神、审美体验,对他人尊重、理解,关爱社会情感,对自我的反思品质与批判精神”。[1]它把教育者与学生双方都看做主体,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与学校的关系,重视双方的交流和沟通,希望双方在交流中共同发展,在教育中实现学生价值的最大化,从而促进学校效益的最大化。它使教育的价值走向合理化,不再强调一方改造另一方,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觉养成改造主观世界的习惯;它使教育方法更加人性化,管理者多加倾听学生的需求,尊重其主体地位,平等对话;它使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学生往往通过体验性的学习丰富知识结构,这对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实现教育向生活回归有着重要的价值。
高校的重要灵魂——校园文化,是高校之间区别的重要标志,也是高校核心竞争力之一,它的含义极广,不仅仅指学校的校园环境布置,还包括学校的规章制度、社团活动、学习氛围等多种形态,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成的。它是学校在办学以来“所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念、精神支柱、学校传统、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生活观念的总和”,[2]由此可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不仅需要校方的投入,更需要学生的参与,双方在“对话”中共同形成合力,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激发主动性和创造力,从而使校园文化建设能切合成长成才的需要,使双方双赢。
三、主体间性视角下的校园文化建设
1.以人为本。当前,随着“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学习型社会”等观念的提出和深入人心,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已经不像以往那样特别强调专业能力,而是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与素质提高,着力于学生人性品格的完善。因此,职业院校除了帮助学生掌握一门谋生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培育人性品格完善的人——一个专业知识完备、道德人格高尚、心理人格健全的人,一个懂得思考和反思的人。现在高职院校招生往往在一般的本科高校之后,总体而言这部分学生的学业基础并不十分优秀,再加上社会上存在着这样的说法:中专生比不上大专生,大专生比不上本科生,在这种特定的背景下,高职学生往往不够自信。因此,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把对人的关怀作为教育的精髓,引导高职学生不要陷入社会的偏见中,以提高人的价值为宗旨,鼓励他们树立信心,不断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人格不断完善,使教育真正成为培养人的活动。
2.平等相待。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主体作用,承认他们的平等地位,提供参加管理和表达愿望的均等机会。在学生管理制度、学生社团活动、学习氛围营造等方面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通过与学生交往和互动,在情感、观点、认识、思想等方面达成共识,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充分培养创造意识。在这样的民主氛围下,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思想教育、知识传授、愉悦身心等多种作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因为校园文化具有传承性和创新性,它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成的。它不仅体现校园精神和风貌,还要继承民族的、本地区的优良文化传统,并有所发展和创新。因此,在传承和创新方面,要倾听和理解学生的意见,并积极培养参与意识,意识到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仅是靠校方单方面的努力就能建成的,他们才是校园的主体,充分发挥能动性,凝聚成强大的力量。
3.共同发展。教育者应本着发展的眼光,把校园文化建设看做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间的交流活动,而不是教育者的单边活动。因为交往对话具有平等性、交往性、对话性和协调性,交往一方的发展会促进带动另一方的发展,教育者一方面承认并尊重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促进个体主体的提高与发展,另一方面引导教育主体人格向主体间性人格转变,从而达到主体与主体、主体与客体的互动、交流、沟通,达成共识、理解和融合。从单向式的教育向对话式的教育转变,调动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主体间性强调教育的目的是让受教育者提高自身构建的能力。只有教育对象关心自己的发展,才能客观地分析评价自己,进而唤起对教育内容的极大关注和直接介入,积极参与到校园各项活动中,积极参与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专业建设、社会服务等学校主体活动的各个方面,在提高学生自身能力的同时,加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实现双方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岳伟,王坤庆.主体间性:当代主体教育的价值追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6.
[2]李伟林.CRM视角下电大校园文化建设的探讨[J].中国远程教育,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