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尊重教材、关注学生、回归教材”的有效统一,是“超越教材、用好教材”的基石。只有“超越教材、用好教材”,语文课堂才能扎扎实实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作者在分析自己设计的《月光启蒙》教学案例的基础上,对比其他教师的教学设计,对“尊重教材、关注学生、回归教材”的有效统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月光启蒙》 尊重教材 关注学生 回归教材
《月光启蒙》是国标本五年级下册中的一篇淳朴优美、感情真挚的散文。开学时一拿到教材,我就被它深深吸引住了,所以执教公开课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它。为了上好这节课,我搜集了不少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期待着自己能展示一节精彩的语文课。在搜查资料的时候,我被作者的原文感动了,尤其是文中描写作者成年成名后重返故乡,而“母亲却不再年轻……”这段文字引起了我的共鸣。于是,我在升华主题时,把自以为最精彩的、最能掀起高潮的环节引了出来。
【案例描述】
片段一
师:在作者童年的记忆中,母亲是那样年轻,那样美丽,她把自己对生活、对民间艺术的热爱毫无保留地传给了我,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可是成年后,我成为一个诗人重返故乡时,母亲却不再年轻……(教师充满激情地进行语言过渡)
课件映示:
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
微风吹乱了母亲的满头白发,如同故乡的天空飘满愁绪……
(深情、忧伤的音乐缓缓响起,教师饱含深情地朗诵……朗读结束,音乐继续回响,留下一段空白)
师:读了这一段文字,你的心情怎样?你从中又感受到什么呢?(教师还沉浸在刚才的情境中,语调比较低沉)
生1:我的心里有些难受,我感受到作者觉得自己对不起母亲,没能守在她的身边尽孝道。
生2:我感受到看到此时的母亲,作者的心中飘满愁绪。
生3:我感受到文中的我非常怀念母亲,真想再回到童年。
师:是的,“我”非常怀念母亲,感谢母亲,因为母亲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母亲——“用那一双勤劳的手……”(教师引读文章的最后一节)
生:“是母亲用那一双勤劳的手……”(学生齐读文章最后一节)
(课件映示文章最后一节,深情的音乐再次响起,教师和学生一起朗诵。)
(课后,我请教听课的同事,同事说:开始时被文章清新、活泼的意境所吸引,到最后心情有些沉重、压抑,感觉要哭出来了……再问学生课上最喜欢的内容和环节是什么,学生多数回答:夏天的夜晚很美,母亲在月色下唱歌、讲故事真好听……
我不禁自问,为什么自以为得意的教学设计却没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后来,看到了一则教学片段,才茅塞顿开。
片段二
师: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她给“我”的启蒙是什么?(齐读最后一段)
师:这篇文章的作者叫孙友田,他曾经是一个煤矿工人。在你的印象中,采煤的工作是怎样的活儿?
生:很辛苦……
师:孙友田怎么會从一个煤矿工人成长为一个诗人的呢?我们来看看他的散文《黑土地》片段:白天跟师傅下井劳动,头顶一盏矿灯,像黑色的鹰衔着一粒光芒,在丛林一样的支柱间飞翔。晚上,就把井下的感受变成诗行。……
我写《大山欢笑》:“万年煤层打个滚,一山乌金望外冒,黑宝石,往外跑,满山满谷金光照。一路大声喊:我是煤,我要燃烧!”
师:这是节选自《黑土地》的两段文字,读第一段文字,再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生:母亲的工作很辛苦,儿子的生活也很辛苦。但他对生活充满热情,说自己“像黑色的鹰衔着一粒光芒”。
生:我觉得作者特像他的母亲: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给“我”唱歌谣,“我”白天下井工作,晚上就把井下的感受变成诗歌。
师:真好,你在一颗爱的种子里看到了母亲的身影,“我”的工作热情必定受到了母亲的影响。
第二段是一首诗,《大山欢笑》是他的代表作,读读它,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这首诗很顺口,很压韵,一看就懂,很有趣。
师:像什么?
生:像母亲给“我”念的那些童谣,琅琅上口,明快、流畅。
师:是的,《大山欢笑》里有童谣的影子。所以说“月光启蒙”实际上是说母亲在我童年时代,在夏日美丽的夜晚不知不觉给“我”一颗爱的种子,一颗诗的种子。这《黑土地》就是那些种子开出的花朵。让我们再次齐读——(教师引读文章最后一节)
【反思和分析】
(一)超越教材需要首先尊重教材
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的语文教师纷纷抛弃了“以本为本”的旧观念,确立了“用教材教”的新理念,教学过程中洋溢着“动态生成”的生命力。以上两则教学片段都体现了这一新课程理念。但是片段一中,我引进的课外资源却改变了教材的感情基调,使原本清新明快、活泼愉悦的文章基调变得忧郁、伤感起来。这一语段选自作者的原文《往事如歌——月光启蒙》,编者把它选进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时作了删减,把原文中忧郁、伤感的部分去掉。现在呈现在学生们眼前的《月光启蒙》是那样清新美好,深深吸引了大家。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我引入的忧郁、伤感显然不能被孩子们接受,更不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
因此,在确立“用教材教”的理念时,我们不能忘记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它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师生互动的主要凭借。语文教材在选文时又特别强调文章的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凝聚了许多专家、一线教师心血、智慧的“文本”总体上是优于单个教师的智慧的。因此,只有首先尊重教材,立足文本,才能更好地超越教材。
(二)超越教材需要切实关注学生
我们的课堂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教学资源的选取应该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关注学生的阅读需求。但是,为使课堂精彩,我们经常看到老师对文本进行深度挖掘,进行精心预设,“逼”着孩子走向自己的预设。片段一中,我也不例外,推荐欣赏的语段是自己深受感动、产生共鸣的一段话。那么,这段忧郁、伤感的文字学生能否真切体会,能否产生共鸣?我没有考虑,只是想到这段话感情真挚,再配上适合的音乐肯定能渲染气氛。结果,煽情的效果是达到了,可孩子们对文章主题“月光启蒙”的理解还是浮光掠影。
片段二中,教师选择了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语段,把文章内容和课外资源巧妙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对比赏析,揭开了遮在“启蒙”二字上的面纱。所以学生欣喜地发现:“我觉得作者特像他的母亲: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给‘我’唱歌谣;‘我’白天下井工作,晚上就把井下的感受变成诗歌。”“这首诗很顺口,很压韵,一看就懂,很有趣。像母亲给‘我’念的那些童谣,琅琅上口,明快、流畅。”就这样,教师把作品与学生的感受有机地联系起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月光启蒙”的意思。
(三)超越教材需要适度回归教材
语文阅读教学固然需要超越教材,但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导致“一行白鹭上青天”式的“离题万里”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回归教材”。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适度回归文本,既有利于加深学生们对文本中字词句的理解,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积累,从而更具有“语文意味”,又能进行必要的“价值引导”,体现语文的“文道统一”。特别是后者,更需要“回归教材”的强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回归教材”是非常必要的。当然,这不能成为重走“就书教书”的老路的理由,关键是“超越教材”与“回归教材”的统一。
在片段二中,教师选取了两段文字,这两段文字是作者孙友田的代表作品《黑土地》中的经典语段,与课文的基调一致,利于学生赏析,而且推荐时教师把这两段文字与课文结合起来,如“这是节选自《黑土地》的两段文字,读第一段文字,再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你发现了什么?”这样做巧妙地突破了难点。最后,教师又引导学生回归课文,齐读文章最后一节,自然地升华了文章主题。
总之,“尊重教材、关注学生、回归教材”的有效统一,是“超越教材、用好教材”的基石。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扎扎实实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关键词: 《月光启蒙》 尊重教材 关注学生 回归教材
《月光启蒙》是国标本五年级下册中的一篇淳朴优美、感情真挚的散文。开学时一拿到教材,我就被它深深吸引住了,所以执教公开课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它。为了上好这节课,我搜集了不少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期待着自己能展示一节精彩的语文课。在搜查资料的时候,我被作者的原文感动了,尤其是文中描写作者成年成名后重返故乡,而“母亲却不再年轻……”这段文字引起了我的共鸣。于是,我在升华主题时,把自以为最精彩的、最能掀起高潮的环节引了出来。
【案例描述】
片段一
师:在作者童年的记忆中,母亲是那样年轻,那样美丽,她把自己对生活、对民间艺术的热爱毫无保留地传给了我,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可是成年后,我成为一个诗人重返故乡时,母亲却不再年轻……(教师充满激情地进行语言过渡)
课件映示:
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
微风吹乱了母亲的满头白发,如同故乡的天空飘满愁绪……
(深情、忧伤的音乐缓缓响起,教师饱含深情地朗诵……朗读结束,音乐继续回响,留下一段空白)
师:读了这一段文字,你的心情怎样?你从中又感受到什么呢?(教师还沉浸在刚才的情境中,语调比较低沉)
生1:我的心里有些难受,我感受到作者觉得自己对不起母亲,没能守在她的身边尽孝道。
生2:我感受到看到此时的母亲,作者的心中飘满愁绪。
生3:我感受到文中的我非常怀念母亲,真想再回到童年。
师:是的,“我”非常怀念母亲,感谢母亲,因为母亲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母亲——“用那一双勤劳的手……”(教师引读文章的最后一节)
生:“是母亲用那一双勤劳的手……”(学生齐读文章最后一节)
(课件映示文章最后一节,深情的音乐再次响起,教师和学生一起朗诵。)
(课后,我请教听课的同事,同事说:开始时被文章清新、活泼的意境所吸引,到最后心情有些沉重、压抑,感觉要哭出来了……再问学生课上最喜欢的内容和环节是什么,学生多数回答:夏天的夜晚很美,母亲在月色下唱歌、讲故事真好听……
我不禁自问,为什么自以为得意的教学设计却没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后来,看到了一则教学片段,才茅塞顿开。
片段二
师: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她给“我”的启蒙是什么?(齐读最后一段)
师:这篇文章的作者叫孙友田,他曾经是一个煤矿工人。在你的印象中,采煤的工作是怎样的活儿?
生:很辛苦……
师:孙友田怎么會从一个煤矿工人成长为一个诗人的呢?我们来看看他的散文《黑土地》片段:白天跟师傅下井劳动,头顶一盏矿灯,像黑色的鹰衔着一粒光芒,在丛林一样的支柱间飞翔。晚上,就把井下的感受变成诗行。……
我写《大山欢笑》:“万年煤层打个滚,一山乌金望外冒,黑宝石,往外跑,满山满谷金光照。一路大声喊:我是煤,我要燃烧!”
师:这是节选自《黑土地》的两段文字,读第一段文字,再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生:母亲的工作很辛苦,儿子的生活也很辛苦。但他对生活充满热情,说自己“像黑色的鹰衔着一粒光芒”。
生:我觉得作者特像他的母亲: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给“我”唱歌谣,“我”白天下井工作,晚上就把井下的感受变成诗歌。
师:真好,你在一颗爱的种子里看到了母亲的身影,“我”的工作热情必定受到了母亲的影响。
第二段是一首诗,《大山欢笑》是他的代表作,读读它,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这首诗很顺口,很压韵,一看就懂,很有趣。
师:像什么?
生:像母亲给“我”念的那些童谣,琅琅上口,明快、流畅。
师:是的,《大山欢笑》里有童谣的影子。所以说“月光启蒙”实际上是说母亲在我童年时代,在夏日美丽的夜晚不知不觉给“我”一颗爱的种子,一颗诗的种子。这《黑土地》就是那些种子开出的花朵。让我们再次齐读——(教师引读文章最后一节)
【反思和分析】
(一)超越教材需要首先尊重教材
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的语文教师纷纷抛弃了“以本为本”的旧观念,确立了“用教材教”的新理念,教学过程中洋溢着“动态生成”的生命力。以上两则教学片段都体现了这一新课程理念。但是片段一中,我引进的课外资源却改变了教材的感情基调,使原本清新明快、活泼愉悦的文章基调变得忧郁、伤感起来。这一语段选自作者的原文《往事如歌——月光启蒙》,编者把它选进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时作了删减,把原文中忧郁、伤感的部分去掉。现在呈现在学生们眼前的《月光启蒙》是那样清新美好,深深吸引了大家。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我引入的忧郁、伤感显然不能被孩子们接受,更不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
因此,在确立“用教材教”的理念时,我们不能忘记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它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师生互动的主要凭借。语文教材在选文时又特别强调文章的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凝聚了许多专家、一线教师心血、智慧的“文本”总体上是优于单个教师的智慧的。因此,只有首先尊重教材,立足文本,才能更好地超越教材。
(二)超越教材需要切实关注学生
我们的课堂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教学资源的选取应该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关注学生的阅读需求。但是,为使课堂精彩,我们经常看到老师对文本进行深度挖掘,进行精心预设,“逼”着孩子走向自己的预设。片段一中,我也不例外,推荐欣赏的语段是自己深受感动、产生共鸣的一段话。那么,这段忧郁、伤感的文字学生能否真切体会,能否产生共鸣?我没有考虑,只是想到这段话感情真挚,再配上适合的音乐肯定能渲染气氛。结果,煽情的效果是达到了,可孩子们对文章主题“月光启蒙”的理解还是浮光掠影。
片段二中,教师选择了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语段,把文章内容和课外资源巧妙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对比赏析,揭开了遮在“启蒙”二字上的面纱。所以学生欣喜地发现:“我觉得作者特像他的母亲: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给‘我’唱歌谣;‘我’白天下井工作,晚上就把井下的感受变成诗歌。”“这首诗很顺口,很压韵,一看就懂,很有趣。像母亲给‘我’念的那些童谣,琅琅上口,明快、流畅。”就这样,教师把作品与学生的感受有机地联系起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月光启蒙”的意思。
(三)超越教材需要适度回归教材
语文阅读教学固然需要超越教材,但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导致“一行白鹭上青天”式的“离题万里”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回归教材”。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适度回归文本,既有利于加深学生们对文本中字词句的理解,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积累,从而更具有“语文意味”,又能进行必要的“价值引导”,体现语文的“文道统一”。特别是后者,更需要“回归教材”的强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回归教材”是非常必要的。当然,这不能成为重走“就书教书”的老路的理由,关键是“超越教材”与“回归教材”的统一。
在片段二中,教师选取了两段文字,这两段文字是作者孙友田的代表作品《黑土地》中的经典语段,与课文的基调一致,利于学生赏析,而且推荐时教师把这两段文字与课文结合起来,如“这是节选自《黑土地》的两段文字,读第一段文字,再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你发现了什么?”这样做巧妙地突破了难点。最后,教师又引导学生回归课文,齐读文章最后一节,自然地升华了文章主题。
总之,“尊重教材、关注学生、回归教材”的有效统一,是“超越教材、用好教材”的基石。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扎扎实实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