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越显重要。而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教学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实现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恰到好处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艺术,为培养新型人才奠定基础。文章探讨了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的整合。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小学科学教学 整合
所谓“课程整合”,就是要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恰当地融合到课程中——就像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整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信息技术应用与教育的核心,是改革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是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整合过程的有机结合。它能把信息技术完美恰当地融合到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就像在传统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流畅、自然。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不仅是一种教学技术,而且是一种新的教学观念。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从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看,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方式主要有六种:
(一)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这是信息技术用于学科教学的最初表现形式,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低层次。教师可以使用现成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库,也可以利用一些多媒体制作工具,综合利用各种教学素材,还可以利用模拟软件演示某些实验现象。这样通过合理的设计与选择,计算机代替了幻灯、投影、粉笔、黑板等传统媒体,实现了它们无法实现的教育功能。
如教学《登月之旅》时,通过图片让学生认识到月球美的一面和荒凉的另一面,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人类登月的情况,使学生更加形象地了解月球。
(二)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是指将信息技术以辅助教学交流的方式引入教学,主要实现师生之间情感与信息交流的作用。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兴趣开设一些专题或聊天室,并赋予学生自由开辟专题和聊天室的权力,使他们在课后有机会进行充分交流。另外,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这些通讯工具与外界交流,获取知识。
如教学《不用种子也能繁殖》时,开设论坛,让学生把栽培过程中看到的与想到的发到网站上,一起交流、讨论,老师也可根据情况与学生交流互动,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学习交流的时间、空间更加广阔。
(三)信息技术作为个别辅导工具。教师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运用练习型软件和计算机辅助测验软件,让学生在练习和测验中巩固、熟练知识,决定下一步学习的方向,实现个别辅导式教学。此外,教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校园网、互联网的建成使学生的学习资源由单调的文字教材变为信息密集、形式多样、海量开放的资源库。在这种丰富的资源环境下学习,能够极大地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不再局限学习课本上的内容,而能开阔思路,接触到丰富的信息。
(五)信息技术作为测评工具。通过在线作业、练习等形式给学习者提供学习效果的反馈信息,使学生明确学习中的长处与不足,便于有目的地调整学习。
(六)信息技术作为探究工具。现代信息技术正在为探究学习这种高层次认知活动提供越来越有力的支持。根据教学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并让学习者在这些情境中进行探究、发现,有利于加强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如教学《地球的形状》时,利用月全食是因为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内,设计一个猜测地球形状的实验。利用投影在幕布上投射出一个白色的圆,代表月亮,投影灯代表太阳,在中间放不同形状的物体感受地球可能是什么形状的。让学生体会到古人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如何根据身边的现象推断地球的形状。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应注意的问题
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整合要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以实现“整合”效果的最优化。
(一)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信息技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生动活泼、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人机交谈的信息环境。但是信息技术无论多么优越,都应是为教学服务,即一堂课中学生应永远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者,信息技术只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课堂教学必须重视情感交流,处理好知识传授与情感交流的关系。机器为人所用,而不是人“役”于机器。计算机不能代替教师。在人机交互过程中,不能脱离教师的指导,尤其是对低年级学生的指导。
(二)真实与虚拟的关系。教学中能用真实的,就不用虚拟的;利用虚拟要做到虚拟为真实服务。信息技术不能替代参观、考察等活动,不能替代学生的生活实践。如教学《肌肉》时,不应用动画或观看录像代替学生手臂模型的制作,让学生在模型的制作使用中感受骨骼、关节、肌肉的关系。
(三)现代信息技术与其他媒体的关系。不能因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而放弃其他媒体的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仍具有很大优势。如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较之屏幕更具亲和力,适当的板书、板画可以给学生一个短暂思考、回味、休息的时间。不要把科学课上成录像课、信息技术课。
总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给小学生丰富多彩的信息刺激,无疑会为学生的想象思维创造广阔空间,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恰到好处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也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艺术,为培养新型人才奠定基础。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如何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将是小学科学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发展的大趋势。
参考文献:
[1]姚志明.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程整合的探索[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9).
[2]杜红梅.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08).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小学科学教学 整合
所谓“课程整合”,就是要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恰当地融合到课程中——就像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整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信息技术应用与教育的核心,是改革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是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整合过程的有机结合。它能把信息技术完美恰当地融合到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就像在传统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流畅、自然。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不仅是一种教学技术,而且是一种新的教学观念。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从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看,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方式主要有六种:
(一)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这是信息技术用于学科教学的最初表现形式,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低层次。教师可以使用现成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库,也可以利用一些多媒体制作工具,综合利用各种教学素材,还可以利用模拟软件演示某些实验现象。这样通过合理的设计与选择,计算机代替了幻灯、投影、粉笔、黑板等传统媒体,实现了它们无法实现的教育功能。
如教学《登月之旅》时,通过图片让学生认识到月球美的一面和荒凉的另一面,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人类登月的情况,使学生更加形象地了解月球。
(二)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是指将信息技术以辅助教学交流的方式引入教学,主要实现师生之间情感与信息交流的作用。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兴趣开设一些专题或聊天室,并赋予学生自由开辟专题和聊天室的权力,使他们在课后有机会进行充分交流。另外,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这些通讯工具与外界交流,获取知识。
如教学《不用种子也能繁殖》时,开设论坛,让学生把栽培过程中看到的与想到的发到网站上,一起交流、讨论,老师也可根据情况与学生交流互动,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学习交流的时间、空间更加广阔。
(三)信息技术作为个别辅导工具。教师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运用练习型软件和计算机辅助测验软件,让学生在练习和测验中巩固、熟练知识,决定下一步学习的方向,实现个别辅导式教学。此外,教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校园网、互联网的建成使学生的学习资源由单调的文字教材变为信息密集、形式多样、海量开放的资源库。在这种丰富的资源环境下学习,能够极大地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不再局限学习课本上的内容,而能开阔思路,接触到丰富的信息。
(五)信息技术作为测评工具。通过在线作业、练习等形式给学习者提供学习效果的反馈信息,使学生明确学习中的长处与不足,便于有目的地调整学习。
(六)信息技术作为探究工具。现代信息技术正在为探究学习这种高层次认知活动提供越来越有力的支持。根据教学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并让学习者在这些情境中进行探究、发现,有利于加强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如教学《地球的形状》时,利用月全食是因为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内,设计一个猜测地球形状的实验。利用投影在幕布上投射出一个白色的圆,代表月亮,投影灯代表太阳,在中间放不同形状的物体感受地球可能是什么形状的。让学生体会到古人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如何根据身边的现象推断地球的形状。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应注意的问题
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整合要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以实现“整合”效果的最优化。
(一)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信息技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生动活泼、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人机交谈的信息环境。但是信息技术无论多么优越,都应是为教学服务,即一堂课中学生应永远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者,信息技术只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课堂教学必须重视情感交流,处理好知识传授与情感交流的关系。机器为人所用,而不是人“役”于机器。计算机不能代替教师。在人机交互过程中,不能脱离教师的指导,尤其是对低年级学生的指导。
(二)真实与虚拟的关系。教学中能用真实的,就不用虚拟的;利用虚拟要做到虚拟为真实服务。信息技术不能替代参观、考察等活动,不能替代学生的生活实践。如教学《肌肉》时,不应用动画或观看录像代替学生手臂模型的制作,让学生在模型的制作使用中感受骨骼、关节、肌肉的关系。
(三)现代信息技术与其他媒体的关系。不能因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而放弃其他媒体的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仍具有很大优势。如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较之屏幕更具亲和力,适当的板书、板画可以给学生一个短暂思考、回味、休息的时间。不要把科学课上成录像课、信息技术课。
总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给小学生丰富多彩的信息刺激,无疑会为学生的想象思维创造广阔空间,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恰到好处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也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艺术,为培养新型人才奠定基础。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如何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将是小学科学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发展的大趋势。
参考文献:
[1]姚志明.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程整合的探索[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9).
[2]杜红梅.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