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地喝彩

来源 :文化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hy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喝彩的习俗里,彩词都是吉祥如意的佳辞,东家得个欢喜,众人得个彩头,之所以能一代又一代数百年生生不息地流傳,实在是反映了老百姓心中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0年1月,“稻之谷”建筑落成,我想到请老曾来喝彩。
  老曾,曾令兵,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山喝彩歌谣”的传承人。喝彩歌谣是什么?简单说,是流传在常山大地的一种古老的口头文学样式,也是一种民俗文化。以前的人结婚、上梁、祝寿之类的喜事,都有这一种习俗参与其中,而喝彩歌谣,一般通过父子、师徒间口授心传。
  一
  最常见的喝彩,是民间上梁,其历史可以追溯至明万历年间,我国仅存的一部民间木工营造专著《鲁班经匠家镜》——“匠家镜”,营造房屋和生活家具的指南——就专门提到了“立木上梁仪式”:
  “凡造作立木上梁,候吉日良辰,可立一香案于中亭,设安普庵仙师香火,备列五色线、香花、灯烛、三牲、果酒供养之仪,匠师拜请三界地主、五方宅神、鲁班三郎、十极高真,其匠人秤丈竿、黑斗、曲尺,系放香桌米桶上,并巡官罗金安顿,照官符、三煞凶神,打退神杀,居住者永远吉昌也。”
  这是上梁。那么生日祝寿、结婚大喜,也是要请喝彩师傅亮一亮嗓子的。喝彩师傅那么一亮嗓子,众人们齐声应和“好啊”,其声高亢,此起彼和。这种喝彩的习俗里,彩词都是吉祥如意的佳辞,东家得个欢喜,众人得个彩头,之所以能一代又一代数百年生生不息地流传,实在是反映了老百姓心中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譬如说,老曾口中的“福也”,在书上也常写作“伏以”,而民间常作“福也”,也并不错)
  喝彩传到老曾手上,成了可以追溯、流传有序、有名有姓的第六代传承人。他个头一米八,体重一百八,身宽体胖,一笑就是弥勒之相。曾令兵以前热衷于收藏小人书,20年间收藏了4万多册,为了给这些藏品安一个家,他还造了一个“半典阁”。初中毕业时,他跟随父亲学木匠手艺,经常听到父亲的上梁喝彩声。那时农村造房上梁,都要有人喝彩,喝彩声一起,十分热闹——曾令兵就记得父亲每回上梁喝彩:
  “开地开场,日月同光;今日黄道,鲁班上梁——”
  耳濡目染之间,曾令兵也学会了喝彩。到他21岁时,父亲把自己多年积累的手抄的喝彩词本郑重地传给了他。曾令兵如获至宝,一有空就琢磨、整理,并增添了许多有时代特色的词句,使得彩词内容更为生动鲜活、生机勃勃。
  二
  “稻之谷”的想法,缘起于2014年“父亲的水稻田”。自从老家种田始,一雨一晴春,一种一收秋,不知不觉几年过去,这一文创活动的内涵,早已超越最初的想法。它是当下我们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探寻。而“稻之谷”作为建筑作品,既是物理意义上的承载空间,也是精神意义上的构建空间。
  这些年来,我们与稻友一起,既在大地上耕种劳作,也在纸上用文字创作,种了粮食,也出了不少书。按我不完全统计,稻友们除出版了4部合著《每一个简静的日子都是良辰》《这是我想过的日子》《各自去修行》《唯食物可慰藉》,还有不少稻友也出版了自己的书,如许丽虹、梁慧著《吉光片羽:〈红楼梦〉中的珠玉之美》《古珠之美》,禾子著《借个院子过生活》,何婉玲著《山野的日常》,何越峰著《不器:我只是个生活家》,章衣萍著《水下三千米》,郑国芬著《四时花朵作陪》,沈春儿著《菜花螺蛳过老酒》,韩月牙著《一切幸福,不过恰好》,肖于著《都是好时光》,宛小诺著《高黎贡山下雪了吗》……不统计不知道,一统计确实也很壮观了!
  当然,除了文学样式,“稻之谷”还收藏其他各个艺术门类的作品。譬如“稻之谷”建筑本身,由中国美术学院出身的著名青年建筑师赵统光先生担纲设计,取法自然,融合传统与现代,数易其稿而完成。这样一座现代建筑,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天井与谷仓概念,注重人与空间、自然三者之间和谐流动的关系。建筑与天空、丛林、山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生活在建筑中,亦是生活在天地自然之间。
  “稻之谷”的内装设计,则由同样为国美出身的青年设计师龚孜蔚先生担纲,施工则由常山半典阁团队完成。空间本身,即是作品,可参泉壑,可悟山林。“稻之谷”又收藏了众多大咖书画作品,包括吴红霞的美术作品《盛年》系列,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的作品《一朵云》。阿多尼斯曾说,“一切都是诗歌,画和诗的区别不过是所用的材料”。而在我看来,一切也都是写作,种田、画画、看云都是;插秧割稻,俯身起身,亦是在表达个体与这个世界的关系。
  三
  2017年的秋天,“父亲的水稻田”稻谷成熟,开镰在即。为了让外地来的朋友领略一下“喝彩歌谣”的魅力,那次我特意把老曾请到了稻田中间。
  老曾大肚圆脸光头,浑身都是喜福之相。他托一个酒壶,站在金黄的稻田里,亮开喉咙喊一声:“福——也——”
  这一声中气真足,在天地之间响起,震得空气嗡嗡作响,震得稻穗颤颤巍巍。
  但见老曾立于稻田之间,丰收的稻浪在他面前摇摆,他大手一挥,连续三声喝道:“福也——”
  众人应和:“好啊——”
  这一嗓子的吆喝,是喝彩的“起”,喝彩师傅要把这一声彩头传递给稻谷、麻雀、山川、溪流,传递给高处的神明,传递给所有辛苦劳作一年的农人。
  接下来,一连串的词汇,是一首献给土地、献给粮食的最朴素的赞美诗:
  稻谷两头尖,
  天天在嘴边,
  粒粒吞下肚,
  抵过活神仙……
  那些词句,都是老曾自己整理和编写的。他每高声吆喝一句,众人都会齐声应和一句“好啊——”这洪亮的声音,齐整整地绽放在田野之间,也响彻天地之间,令人回肠荡气。在老曾几十年无数次的喝彩经历里,这样为稻禾收获所作的喝彩倒是第一次,但对他来说,面向低沉稻穗的喝彩,跟面向乡里乡亲的喝彩一样素朴,一样动情。老曾继续喝道:“福也——”
  “好啊——”
  “正月灯,二月筝,三月蛤蟆叽噶叫,四月放牛孩子扮鬼叫;当月平平过,五月有麦磨,六月吃吃苦,七月撑断肚,八月砍砍柴,九月打打牌,十月算一算,十一月有戏看,日子过得好像吃了蜜一样……”   这是常山本地流传的“十二月谣”,我在当地文史资料中查阅到了。当然,四乡八里之间版本略有不同,我在《一饭一世界》里记录过:“正月陪陪客,二月铲铲麦,三月平平过,四月苦一苦,五月拉麥馃,六月饿腹肚,七月出新谷,八月有戏瞅……”(见1989年5月编《常山县风俗志》)
  老曾一口气把“十二月谣”诵完,众人齐声叫好。然后他一仰脖,纵饮壶中美酒。恢宏的气场,精彩的喝彩词,激起稻友们的热烈掌声。田野之间,喜庆祥和。其实,这样的丰收喝彩场景,在常山的田野里也是第一次,既是对于水稻文化的传播,也是对于喝彩这一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播。三四十位稻友,还有那些在稻田里像风一样奔跑嬉戏的孩子们,这会儿齐齐站在沉甸甸的稻穗前留影,所有人脸上挂着笑。这会儿,大家一起领受了土地赐予的美好。
  现在,“稻之谷”落成,我又想到了老曾和他的喝彩。喝彩是声音的艺术,也是在当地民间的文化艺术。老曾的喝彩歌谣,也成为“稻之谷”记忆的一部分。
  老曾喝彩道:
  福也——
  天地开张,日吉时良。
  我问此梁生在何处?长在何方?
  生在昆仑山上,长在卧龙山冈。
  大树长了数千年如对,
  小树长了数千年成双。
  八洞神仙从此过,
  眼观此木深丈长,
  特请东家做主梁,
  有请鲁班下天堂。
  此梁此梁,不同寻常,
  栋梁上屋,稳稳当当,
  红星高照,金碧辉煌,
  合家吉庆,人丁兴旺……
  一声“福也”,一声“好啊”,回荡在“稻之谷”,也回荡在山野之间。老曾身着传统服装,手拿五尺杆,彩词滔滔,雄风浩荡,赢得满堂喝彩。
  仪式结束后,老曾又把木匠的吉祥之物“五尺杆”赠送与我。这一件传统工匠文化的象征器物,也将被“稻之谷”长久收藏。
  
  In January 2020, I invited Old Zeng over to sing a chant at the unveiling ceremony of the Rice House. Old Zeng is Zeng Lingbing, the designated master of Folk Ceremony Chants of Changshan, a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e is the sixth-generation master of the tradition in Changshan, a rural country in the southwest of Zhejiang. Though the tradition could go farther back in history, the chanters from the Zeng family are all scholars can trace now. Other chanters, if any, were lost in history.
  Old Zeng is a strong and tall man. He smiles like a Buddha. He has a passion for pictorials. He boasts a collection of 40,000 built up over a period of 20 years and stored in a library he built exclusively for the collection. After his graduation from middle school, he worked as a carpenter under the guidance of his father and learned folk ceremony chants from his father. In rural Zhejiang, a ceremony is usually held when a house under construction comes to setting roof beams in place. In Changshan, part of the ceremony is dedicated to a ballad chant. His father used to be leader of the chanting chorus. When he was 21, his father gave him a notebook which contained a complete range of chants his father personally copied which respond to various folk ceremonies. The junior learned these chants by heart. Moreover, he has improved some chants and expanded the repertoire with some new chants he has created.
  It wasn’t the first time I invited Old Zeng over to sing a chant. In 2017, he came over to sing a chant before we harvested the crop from My Father’s Rice Paddy, a program my father and I started in 2017, made possible by an online crowdfunding. Standing among the crop, he sang loud and clear, we sang a simple refrain in response at the end of each sentence. Over the last decades, he had performed chanting on various occasions, but it was the first time he performed at a rice harvest ceremony. After a brief overture with us as a chorus, he performed a solo chant he had created for this ceremony and then he sang , a popular folk ballad in Changshan. About 40 friends of the program witnessed the ceremony. They were happy. We took a group photo by the rice paddy. It was a memorable day.
  The idea of Rice House germinated with My Father’s Rice Paddy in 2014. The program is a success. The house is a space to further the program and entertain the friends of the program from all over the country. These friends have visited the rice paddy at seedling planting in spring and harvesting in autumn. They have closely followed my online coverage of the program progress over years. Among these friends are essayists and poets and novelists. Many of them have published new books since they joined the program. Some of them got inspiration from the program.
  The designer of Rice House is Zhao Tongguang, a young architect and graduate from China Academy of Art. The structure presents some elements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such as a patio and a traditional granary. The interior design was provided by Gong Ziwei, also a graduate of China Academy of Art. The construction work was done by a team from a business of Old Zeng.
其他文献
邵叶道说:“画家是一种孤寂的职业,若一个画家常常周旋于热闹中生活,虽可免去寂寥之苦,然其作品往往会流于平庸。”也许,正是孤独成就了他的艺术高度。  因为一幅画,欣赏一个人,故而成了挚友。  我与画家邵叶道相识已有20多年,以前,他长期在北京、南京、沈阳、甘肃等地创作,前几年应邀回故乡宁波居住,一些嗅觉灵敏的经销商随之开设多家由启功题匾的“叶道轩”画廊。  这些年,他的画赢得了海内外众多藏家的认可与
期刊
杭州三年,是著名画家李可染一生的重要转折点。李小可虽从小在北京长大,但受父母熏陶,内心始终对浙江、对杭州充满感情。  今年春天,对于大家来说是特殊的。  今年春天,对于山水画家李小可来说,是另一种特殊:很安静,可以不受干扰地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中。  “时间相对集中,连续几个月,这在我的创作生涯中是从来没有过的。”那个下午,他这样告诉我们。  在今年的春日里,他画自然黄山,也画雪域西藏,也有时间慢慢整
期刊
瓯塑,浙江温州的民间传统美术,由传统的堆漆工艺发展演变而成,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作为瓯塑传承人,通过青弘的手,诸多文物以另一种生命形态“重生”了,没有人能够亲手触摸《千里江山图》,现在可以了。画里山势绵亘、水天一色的浩大气象在指尖划过,那水村野市、茅屋楼阁仿佛穿越过千年的时光,再次来到人间。  2020年初夏,一位温州的女艺术家将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千里江山图》“搬”进了自己的作品里
期刊
从这个小镇出去的玩具,占据了中国60%的教玩具市场份额。也就是说,但凡一个中国的孩子,他要买一个玩具的话,一半以上的可能性是从桥下这片土地上输送出去的。  与童年重逢,在桥下,猝不及防。  仿佛一脚踏进童年的大海——有时候觉得自己历经沧桑,早已忘了童年的模样,但是一看见那么多的东西,内心的童年一下子复活了,蠢蠢欲动,好像重新摸到了天真的门口。  那是一个无比丰富的世界——色彩斑斓的小桌子小椅子,花
期刊
赵柏田置身江南的传统之中书写江南的传统,三百年恍如昨日,黄宗羲好像就是刚在中山西路擦肩而过的神情疲惫的苍颜老者。  1995年前后,赵柏田就尝试写王阳明及其背后“清峻、坚硬、散发着初冬的空气一般甘洌的气息”的明朝中期生活,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去写。但是,当他开笔写下:“距今489年前,亦即1507年春天,明朝的一个京官被逐出了北京城,他就是王阳明”这样一个陈述句式,煞有介事却平淡乏味,打断了他无比激切
期刊
《天·水》《時空》
期刊
7000年前,杭州灣南岸的宁(波)绍(兴)平原诞生了河姆渡文化,留下了目前所能发现的浙江大地上最早的人类活动的痕迹。河姆渡文化以稻谷遗物、木建筑遗迹、动植物遗骸以及土陶上那残缺的图案等实物,佐证它是长江流域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江南绵延不断的文明的早春,是浙江沧海桑田的文化史的起源。  本期视点从文化、考古、传承等角度,探视河姆渡文化对宁波、对浙江、对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乃至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与影响。 
期刊
Timeless Masterpiece of Calligraphy  公元353年4日22日,伟大的《兰亭序》华丽出场,韵传后世。  那一天(农历三月初三),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组織了一场风雅集会。清幽的山水、秀丽的风景吸引了司徒谢安、辞赋家孙绰、矜豪傲物的谢万、高僧支道林等社会名流的捧场。多亏了那场微醉的风雅,《兰亭序》诞生了。  文化交流第四期的视点,即文化印记系列之二,推出重读“兰亭
期刊
画面以蚕母、蚕茧和吉祥图案等为主,较为完整地反映了北宋时期蚕神的形象和蚕茧丰收的场景,画面左上方的长方形字框内有直排的“蚕母”二字。  温州博物馆历史厅里展示的绝大多数是文物原件,有一件用的却是复制品,那是北宋时期的木刻套色版画《蚕母》。温州博物馆研究员伍显军说,这是从保护文物的角度出发,防止紫外线长期辐射对纸质文物的伤害,因此才用了复制品,原件则保管在库房中。  这幅《蚕母》目前是我国现存最早的
期刊
文物篇  丝绸之路虽以丝绸作为名字,但丝路上交流的却不只是丝绸和丝织技艺,它更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丝绸之路周举行的文物海报接力,利用网络传播将这些记忆串联成线,让我们在欣赏精美海报的同时,也能更加了解丝绸之路,更深地领悟丝绸之路所传达的精神。  一场有趣的接力活动,从2020年5月13日起在微博上火热地开展起来。这就是“2020丝绸之路周”中“一花一世界:丝绸之路上的互学互鉴”展上的丝路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