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有企业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其财务管理监督体制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着财务管理的成效。在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势下,如何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监督体制,发挥最大限度的指导与支撑作用,促进国有企业的长效发展,成为国有企业领导及财务工作人员亟需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就现阶段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监督现状提出了几点改进的有效途径,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监督;体制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推动经济发展、加强政治文明建设的责任,其财务管理密切关系着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为了有效提升国有企业财务监管的水平,建立健全财务监控体系是必然选择,以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推动国有企业的良好发展。本文分析了目前国有企业财务监督现状,并就如何完善财务管理监督体制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目前国有企业财务监督的现状分析
从目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来看,外部规范化的财务监督体制、内部制衡监督体制均已形成。但从具体的实施情况来看,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制约了财务监督体制重要作用的发挥,具体分析如下:
(一)企业重大财务决策缺乏有效的监督
国有企业内部的投资、贷款、并购及重组等重大财务决策,是由监事会参与、董事会决定的,监事会发挥着不具有投票权的监督职能,这种监督职能只能是事后评判。在对财务决策进行后期评估时我们可以发现监事会的这种财务监督职能并没有发挥到具体的作用。
(二)缺乏对高层个人财务的监督
第一,就现有的财务监督体制来看,其中并没有明确设置高层职位消费监督制度,未明确规定公款消费,造成企业资金的浪费。第二,未及时、有效的监督企业高层侵吞国有资产、谋取个人利益。有些高层任职期间大肆侵吐、转移国有资产,而财务监督的不到位,造成事后监查时才能发现问题,为时已晚。另外,有些高层还会利用国有资产作为行贿的手段,逃避财务监督,甚至私建“小金库”,私分公款,造成财务监督机制形同虚设。
(三)虚假、隐瞒财务信息问题严重
由于国有企业各层级委托人与代理人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了虚假的财务信息,或者隐瞒重要的财务信息。例如关联交易,当下关联交易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给部分企业有机可乘的机会,借助同关联方的交易来制造虚假的业绩,此种行为造成了国有资本的严重流失,影响着企业的长效发展。而多数情况下通过事后审计才会发生这些虚假会计信息,缺乏必要的事前控制。
(四)缺乏专职财务监督人员
首先,没有明确企业总会计师或财务总监的地位。总会计师制度主要应用于非上市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则实施财务总监制度。不论是总会计师还是财务总监其归属存在差异,一般是由政府主管部门指派或归属董事会管理,但现在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其直接受总经理指挥,不统一的规定就造成财务监督的成效低下;其次,内部审计机构的归属问题。在现有的管理体制中,总经理管理着内部审计机构,而相对独立的审计机构则由董事会管理。此种模式下的审计机构存在难以审计监督不同层次的委托人的问题,使财务监督的作用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再次,部分财务监督职位尴尬。根据相关规定,国有企业各级财务人员、专职监督机构和人员,要有效监督企业各层次的财务决策。例如实施会计委派制,由主管部门下派会计人员,在企业内部开展工作,使得会计人员面临两种境遇:一是被架空;二是同流合污。
会计人员既要处理日常财务事项,又要代表主管部门监督所在企业财务收支情况,这无疑加大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和难度。
二、构建完善的国有企业财务监督体制的有效途径
(一)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基础性监管
目前,主要的法人治理结构包括资产所有权、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四部分,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就是不相容职务相分离,企业高层管理者不能交叉任职。同时,强调董事会在法人治理结构框架中的地位,强化其对经营者财务的约束和控制。另外,一般国有企业的资产为国家所有,所以构建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以董事会为中心,企业各种主要活动的代表也是董事会,在企业内部管理财务。这一结构说明董事会在国有企业中的重要地位,所以董事会的构建要格外注重成员的选择,建立社会化独立董事及专业化的执行董事,提高其运作效率。另外为了增强董事会的财务监督能力,还应下设财务委员会或类似的专门机构,负责监督企业财务运行状况。
(二)企业日常财务监管的深化
1、授权约束
授权是为了限定相应的行为,利用授权形式控制经济事项、使用资金的限额,进行特别授权,尤其要明确规定极易造成损失和资产流失的重大项目,将企业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另外,授权约束方式还可以合理督促规范化的日常财务活动运作,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有序性。
2、资本预算约束
这里的资本预算是站在投资人角度来看,其是控制企业财务活动的有效措施。资本预算可以反映出企业的资源配置情况,以实现最佳的经营目标。依据资本预算,考核评价各责任单位的经营管理业绩,明确经营目标,做到管理有依据、奖罚有标杆。
3、审计监督约束
审计是财务监管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包括国资委下属审计机构、内部审计部门。企业内部的审计除了财务监督工作,还包括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各组织机构职能执行效率以及监督、控制内部其他环节。内部审计是保障国有企业有序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审计监管可以及时发现并改进企业运行中的问题,增强内部控制意识。
(三)构建绩效考核平台,强化阶段性监督
财务监督在全面、客观效果来看,并不是从完全对立的角度去监督考察对象,也可以以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为契机,创设良性循环的监督氛围。国有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设计监管环境和活动项目,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增强财务监督体制的合理性、有效性及完整性。另外,财务监督还要与绩效考核相融合,利用内部控制与绩效管理运作平台,实现最大化的国有资产利益。
(四)建立业绩考核体系及监管与考评互动系统
市场经济环境下,国有企业的最终经营目标是盈利。从财务与非财务信息两方面入手建立业绩二核体制。其中,以财务指标和现金流量指标为主体的财务信息,其评估企业的利益情况必须通过优化指标口径的方式;非财务信息指标指的是团队协作意识、创新能力与持续发展能力的考核与与评估。国有企业的财务监督体制应结合战略目标和管理目标,综合考虑市场潜力、人员发展、经营效益等因素,制定完善的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和流程,依据企业内不同管理层次,逐步分解业绩目标,实现国有企业的统筹发展。另外,注重员工绩效要求的实现。结合个人绩效与组织绩效,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首先要根据战略和薪酬总额,确立考核导向;其次按照控制与评价体系,结合绩效考核的核心指标,确定指标权重;再次要明确考评奖惩标准,包括考核双方的责权、奖惩制度与措施等内容,绩效的考核评价要严格按照绩效管理流程,并落实奖惩措施。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财务监督机制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以更好的发挥财务监督的重要作用。具体来说,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基础性监管;强化经常性财务监管;构建绩效考核平台,强化阶段性监督;建立业绩考核体系及监管与考评互动系统等一系列措施来不断调整优化财务监督机制,提高国有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益,更好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程良.浅谈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监督体制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6,13:128-129.
[2]祝雨虹.新形势下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监督体制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6,15:157.
[3]苗建琴.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监督体制探析[J].中国市场,2016,07:114+120.
[4]孔令云.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监督体制研究[J].经贸实践,2015,11:128.
[5]李素琴.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监督体制研究[J].经贸实践,2015,11:130.
[6]张晓旭.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监督体制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10:137.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监督;体制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推动经济发展、加强政治文明建设的责任,其财务管理密切关系着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为了有效提升国有企业财务监管的水平,建立健全财务监控体系是必然选择,以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推动国有企业的良好发展。本文分析了目前国有企业财务监督现状,并就如何完善财务管理监督体制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目前国有企业财务监督的现状分析
从目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来看,外部规范化的财务监督体制、内部制衡监督体制均已形成。但从具体的实施情况来看,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制约了财务监督体制重要作用的发挥,具体分析如下:
(一)企业重大财务决策缺乏有效的监督
国有企业内部的投资、贷款、并购及重组等重大财务决策,是由监事会参与、董事会决定的,监事会发挥着不具有投票权的监督职能,这种监督职能只能是事后评判。在对财务决策进行后期评估时我们可以发现监事会的这种财务监督职能并没有发挥到具体的作用。
(二)缺乏对高层个人财务的监督
第一,就现有的财务监督体制来看,其中并没有明确设置高层职位消费监督制度,未明确规定公款消费,造成企业资金的浪费。第二,未及时、有效的监督企业高层侵吞国有资产、谋取个人利益。有些高层任职期间大肆侵吐、转移国有资产,而财务监督的不到位,造成事后监查时才能发现问题,为时已晚。另外,有些高层还会利用国有资产作为行贿的手段,逃避财务监督,甚至私建“小金库”,私分公款,造成财务监督机制形同虚设。
(三)虚假、隐瞒财务信息问题严重
由于国有企业各层级委托人与代理人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了虚假的财务信息,或者隐瞒重要的财务信息。例如关联交易,当下关联交易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给部分企业有机可乘的机会,借助同关联方的交易来制造虚假的业绩,此种行为造成了国有资本的严重流失,影响着企业的长效发展。而多数情况下通过事后审计才会发生这些虚假会计信息,缺乏必要的事前控制。
(四)缺乏专职财务监督人员
首先,没有明确企业总会计师或财务总监的地位。总会计师制度主要应用于非上市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则实施财务总监制度。不论是总会计师还是财务总监其归属存在差异,一般是由政府主管部门指派或归属董事会管理,但现在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其直接受总经理指挥,不统一的规定就造成财务监督的成效低下;其次,内部审计机构的归属问题。在现有的管理体制中,总经理管理着内部审计机构,而相对独立的审计机构则由董事会管理。此种模式下的审计机构存在难以审计监督不同层次的委托人的问题,使财务监督的作用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再次,部分财务监督职位尴尬。根据相关规定,国有企业各级财务人员、专职监督机构和人员,要有效监督企业各层次的财务决策。例如实施会计委派制,由主管部门下派会计人员,在企业内部开展工作,使得会计人员面临两种境遇:一是被架空;二是同流合污。
会计人员既要处理日常财务事项,又要代表主管部门监督所在企业财务收支情况,这无疑加大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和难度。
二、构建完善的国有企业财务监督体制的有效途径
(一)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基础性监管
目前,主要的法人治理结构包括资产所有权、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四部分,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就是不相容职务相分离,企业高层管理者不能交叉任职。同时,强调董事会在法人治理结构框架中的地位,强化其对经营者财务的约束和控制。另外,一般国有企业的资产为国家所有,所以构建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以董事会为中心,企业各种主要活动的代表也是董事会,在企业内部管理财务。这一结构说明董事会在国有企业中的重要地位,所以董事会的构建要格外注重成员的选择,建立社会化独立董事及专业化的执行董事,提高其运作效率。另外为了增强董事会的财务监督能力,还应下设财务委员会或类似的专门机构,负责监督企业财务运行状况。
(二)企业日常财务监管的深化
1、授权约束
授权是为了限定相应的行为,利用授权形式控制经济事项、使用资金的限额,进行特别授权,尤其要明确规定极易造成损失和资产流失的重大项目,将企业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另外,授权约束方式还可以合理督促规范化的日常财务活动运作,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有序性。
2、资本预算约束
这里的资本预算是站在投资人角度来看,其是控制企业财务活动的有效措施。资本预算可以反映出企业的资源配置情况,以实现最佳的经营目标。依据资本预算,考核评价各责任单位的经营管理业绩,明确经营目标,做到管理有依据、奖罚有标杆。
3、审计监督约束
审计是财务监管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包括国资委下属审计机构、内部审计部门。企业内部的审计除了财务监督工作,还包括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各组织机构职能执行效率以及监督、控制内部其他环节。内部审计是保障国有企业有序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审计监管可以及时发现并改进企业运行中的问题,增强内部控制意识。
(三)构建绩效考核平台,强化阶段性监督
财务监督在全面、客观效果来看,并不是从完全对立的角度去监督考察对象,也可以以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为契机,创设良性循环的监督氛围。国有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设计监管环境和活动项目,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增强财务监督体制的合理性、有效性及完整性。另外,财务监督还要与绩效考核相融合,利用内部控制与绩效管理运作平台,实现最大化的国有资产利益。
(四)建立业绩考核体系及监管与考评互动系统
市场经济环境下,国有企业的最终经营目标是盈利。从财务与非财务信息两方面入手建立业绩二核体制。其中,以财务指标和现金流量指标为主体的财务信息,其评估企业的利益情况必须通过优化指标口径的方式;非财务信息指标指的是团队协作意识、创新能力与持续发展能力的考核与与评估。国有企业的财务监督体制应结合战略目标和管理目标,综合考虑市场潜力、人员发展、经营效益等因素,制定完善的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和流程,依据企业内不同管理层次,逐步分解业绩目标,实现国有企业的统筹发展。另外,注重员工绩效要求的实现。结合个人绩效与组织绩效,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首先要根据战略和薪酬总额,确立考核导向;其次按照控制与评价体系,结合绩效考核的核心指标,确定指标权重;再次要明确考评奖惩标准,包括考核双方的责权、奖惩制度与措施等内容,绩效的考核评价要严格按照绩效管理流程,并落实奖惩措施。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财务监督机制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以更好的发挥财务监督的重要作用。具体来说,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基础性监管;强化经常性财务监管;构建绩效考核平台,强化阶段性监督;建立业绩考核体系及监管与考评互动系统等一系列措施来不断调整优化财务监督机制,提高国有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益,更好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程良.浅谈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监督体制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6,13:128-129.
[2]祝雨虹.新形势下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监督体制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6,15:157.
[3]苗建琴.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监督体制探析[J].中国市场,2016,07:114+120.
[4]孔令云.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监督体制研究[J].经贸实践,2015,11:128.
[5]李素琴.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监督体制研究[J].经贸实践,2015,11:130.
[6]张晓旭.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监督体制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1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