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而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就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进行论述。
【关键词】班级;班级管理;班主任;心理健康;心理成长
班级,是一所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在学校进行学习、交往、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学生身心发展的主要环境。而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最直接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教育者,其基本工作任务是要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积极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使学生在受教育的基础上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人。因此,本文将对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进行论述。
一、正确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进步,心理健康已经成为现代人类健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那么,什么是心理健康呢?笔者在认真研读各类文章后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具有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身心发展协调一致,对环境变化能够做出良好的适应,在学习和工作中能充分发展自己的各项能力。
大量心理学家经过研究认为:中学阶段,特别是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关键时期,国外有学者形容这一阶段是“骚动的、矛盾的、动荡的、暴风雨式的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迅速而又极其不平衡,其心理成长历程是复杂的、充满矛盾的。因此,班主任要正确认识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努力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二、了解几种常见的不良心理特征与行为
(一)逆反心理
青春期的逆反心理是最为典型最为突出的。其形成的原因是这一时期的学生身体的迅速发展,他们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觉得自己已经不需要家长和老师的管束了。因此,对于家长或老师“不顺意”的管教,他们会表现出一种反叛和对抗的情绪和行为。
(二)厌学心理
厌学心理是学生对学校的学习生活持冷漠、逃避甚至对抗的心态。厌学心理的产生会阻碍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欲望,会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变差,如果持续较长的时间势必会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严重伤害。其主要表现为:缺乏学习的欲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不认真听讲、作业拖拉、作业抄袭甚至不写……
一般认为,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有以下五点:一是学生个体缺乏学习的动力,对学习缺乏兴趣,缺乏克服困难的自信和意志力;二是学生学业负担重,学习压力大,考试屡屡受挫;三是不和谐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由抵触老师进而发展为抵触学习;四是不和谐的家庭关系与不恰当的家庭教育方式,过度放任或过度严厉都容易导致孩子产生厌学心理;五是朋友的不良影响,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几个趣味相投的朋友都厌学,就可能形成一个厌学的小群体,进而使加入这个群体的其他成员也产生同样的厌学心理。
(三)早恋问题
早恋是青春期容易出现的一种现象,随着身体的发育成长、生殖系统的成熟,中学生会在心理上产生对异性的好奇与向往,男女生之间易产生朦胧的好感,如果双方交往频繁,相互倾心,就可能导致恋爱的发生。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非常重,如果发生了早恋现象,必定会对学习产生不良的影响,会影响一个人的升学与择业,会对个人的人生规划造成消极的影响。有的学生错误地认为:“只要两人志同道合,不会影响学习。”甚至还美其名曰:“要相互鼓励、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但无数的事实表明:从医学角度上讲,早恋的人往往以恋爱为中心,情感总是受对方所牵制,再加上这一时期的学生身心还不成熟,所以说早恋不影响学习几乎是不可能的。
(四)沉迷手机
随着信息技术和智能手机的迅速发展,以及家庭经济水平的逐步提高,也因为很多家长的无知与溺爱,手机在青少年和儿童中已泛滥成灾。而由于拥有手机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通过手机能够很便捷地进行游戏、聊天等娱乐活动,而中学生自控能力差,很多学生长时间甚至彻夜玩手机,必将耽误日常学习与身心发展。大量的调查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毁掉一个孩子的最好办法就是给他一部手机!这不是危言耸听!
三、提高班级管理策略
(一)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
美国H.J柯赖齐亚和W.M.斯塔顿在其所著的《小学生健康教育》中说过:“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他便学会好斗;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便会忧心忡忡;如果孩子生活在怜悯中,他便会垂头丧气;如果孩子生活在嫉妒中,他便会心虚;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容忍中,他便学会耐心;如果孩子生活在赞扬中,他便学会自赏;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如果孩子生活在赞同中,他便学会自爱;如果孩子生活在互相尊敬中,他便学会建立目标;如果孩子生活在平等中,他便會懂得什么是公正;如果孩子生活在诚实中,他将懂得什么是真理;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学会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他会觉得他生活在一个非常美好的世界里。”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创设和谐、积极、向上的班集体氛围,使学生在健康的心理氛围中茁壮成长。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育是一项需要爱的事业,爱学生是每一位合格教师的底线。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曾经说过:“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因此,如果教师能够在学生的心中播种下爱的种子,收获的将会是学生对这个世界的爱。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关心他们的思想变化,而且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家庭状况;要多跟学生谈心,深入了解学生,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来自班主任的关心和爱护,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尊敬班主任,热爱班主任,接受班主任的教导,服从班主任的管理。
(三)积极开展班集体活动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听到的记不住,看到的容易忘,只有亲身体验的才能牢记于心。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曾经说过:“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在活动中学习”等,这说明了通过开展活动来实现教育目标的必要性。因此,班主任要将教育内容融入到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自体验,在体验中感悟,通过感悟促进成长。
为了使班集体活动发挥最大的作用,班主任对办集体活动的组织必须要有针对性,不能单纯地为活动而开展活动,每次班集体活动要达到什么样的教育目标,要采取什么方式进行,这些都不能随意为之。每次活动前班主任都要充分考虑,精心准备;活动中要加强引导,认真观察记录;活动后,要带领学生通过回忆或照片来回顾活动过程,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
(四)加强家校合作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强调过:“如果一个孩子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一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因此,作为孩子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如果要想学生积极健康地发展,就必须以真诚的态度通过多方渠道加强和家长的联系,与家长互通学生的各类表现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沟通,探索科学的教育方法,激发家长对教育子女的兴趣,提高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关注度,增强家长教育子女的积极性,与家长相互配合、协调合作,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五)总结经验不断提升
因为“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也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所以班主任也要在工作中及时总结经验,努力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综上所述,为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班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当前学生常见的不良心理特征与行为,努力创设良好的班级心理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寓教育于活动中,最大限度寻求家长的配合,共同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黄立君.论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J].世纪桥,2016(03)
[2]廖庆利.试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J].成才之路,2017(09)
[3]孔应清.班主任如何有效地开展学生理健康教育[J].教师育人·教师新概念,2018(08)
(本文系同安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编号KYZ1701)《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心理成长记录册的开发与运用研究》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班级;班级管理;班主任;心理健康;心理成长
班级,是一所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在学校进行学习、交往、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学生身心发展的主要环境。而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最直接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教育者,其基本工作任务是要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积极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使学生在受教育的基础上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人。因此,本文将对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进行论述。
一、正确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进步,心理健康已经成为现代人类健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那么,什么是心理健康呢?笔者在认真研读各类文章后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具有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身心发展协调一致,对环境变化能够做出良好的适应,在学习和工作中能充分发展自己的各项能力。
大量心理学家经过研究认为:中学阶段,特别是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关键时期,国外有学者形容这一阶段是“骚动的、矛盾的、动荡的、暴风雨式的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迅速而又极其不平衡,其心理成长历程是复杂的、充满矛盾的。因此,班主任要正确认识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努力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二、了解几种常见的不良心理特征与行为
(一)逆反心理
青春期的逆反心理是最为典型最为突出的。其形成的原因是这一时期的学生身体的迅速发展,他们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觉得自己已经不需要家长和老师的管束了。因此,对于家长或老师“不顺意”的管教,他们会表现出一种反叛和对抗的情绪和行为。
(二)厌学心理
厌学心理是学生对学校的学习生活持冷漠、逃避甚至对抗的心态。厌学心理的产生会阻碍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欲望,会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变差,如果持续较长的时间势必会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严重伤害。其主要表现为:缺乏学习的欲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不认真听讲、作业拖拉、作业抄袭甚至不写……
一般认为,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有以下五点:一是学生个体缺乏学习的动力,对学习缺乏兴趣,缺乏克服困难的自信和意志力;二是学生学业负担重,学习压力大,考试屡屡受挫;三是不和谐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由抵触老师进而发展为抵触学习;四是不和谐的家庭关系与不恰当的家庭教育方式,过度放任或过度严厉都容易导致孩子产生厌学心理;五是朋友的不良影响,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几个趣味相投的朋友都厌学,就可能形成一个厌学的小群体,进而使加入这个群体的其他成员也产生同样的厌学心理。
(三)早恋问题
早恋是青春期容易出现的一种现象,随着身体的发育成长、生殖系统的成熟,中学生会在心理上产生对异性的好奇与向往,男女生之间易产生朦胧的好感,如果双方交往频繁,相互倾心,就可能导致恋爱的发生。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非常重,如果发生了早恋现象,必定会对学习产生不良的影响,会影响一个人的升学与择业,会对个人的人生规划造成消极的影响。有的学生错误地认为:“只要两人志同道合,不会影响学习。”甚至还美其名曰:“要相互鼓励、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但无数的事实表明:从医学角度上讲,早恋的人往往以恋爱为中心,情感总是受对方所牵制,再加上这一时期的学生身心还不成熟,所以说早恋不影响学习几乎是不可能的。
(四)沉迷手机
随着信息技术和智能手机的迅速发展,以及家庭经济水平的逐步提高,也因为很多家长的无知与溺爱,手机在青少年和儿童中已泛滥成灾。而由于拥有手机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通过手机能够很便捷地进行游戏、聊天等娱乐活动,而中学生自控能力差,很多学生长时间甚至彻夜玩手机,必将耽误日常学习与身心发展。大量的调查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毁掉一个孩子的最好办法就是给他一部手机!这不是危言耸听!
三、提高班级管理策略
(一)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
美国H.J柯赖齐亚和W.M.斯塔顿在其所著的《小学生健康教育》中说过:“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他便学会好斗;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便会忧心忡忡;如果孩子生活在怜悯中,他便会垂头丧气;如果孩子生活在嫉妒中,他便会心虚;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容忍中,他便学会耐心;如果孩子生活在赞扬中,他便学会自赏;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如果孩子生活在赞同中,他便学会自爱;如果孩子生活在互相尊敬中,他便学会建立目标;如果孩子生活在平等中,他便會懂得什么是公正;如果孩子生活在诚实中,他将懂得什么是真理;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学会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他会觉得他生活在一个非常美好的世界里。”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创设和谐、积极、向上的班集体氛围,使学生在健康的心理氛围中茁壮成长。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育是一项需要爱的事业,爱学生是每一位合格教师的底线。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曾经说过:“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因此,如果教师能够在学生的心中播种下爱的种子,收获的将会是学生对这个世界的爱。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关心他们的思想变化,而且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家庭状况;要多跟学生谈心,深入了解学生,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来自班主任的关心和爱护,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尊敬班主任,热爱班主任,接受班主任的教导,服从班主任的管理。
(三)积极开展班集体活动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听到的记不住,看到的容易忘,只有亲身体验的才能牢记于心。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曾经说过:“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在活动中学习”等,这说明了通过开展活动来实现教育目标的必要性。因此,班主任要将教育内容融入到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自体验,在体验中感悟,通过感悟促进成长。
为了使班集体活动发挥最大的作用,班主任对办集体活动的组织必须要有针对性,不能单纯地为活动而开展活动,每次班集体活动要达到什么样的教育目标,要采取什么方式进行,这些都不能随意为之。每次活动前班主任都要充分考虑,精心准备;活动中要加强引导,认真观察记录;活动后,要带领学生通过回忆或照片来回顾活动过程,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
(四)加强家校合作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强调过:“如果一个孩子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一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因此,作为孩子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如果要想学生积极健康地发展,就必须以真诚的态度通过多方渠道加强和家长的联系,与家长互通学生的各类表现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沟通,探索科学的教育方法,激发家长对教育子女的兴趣,提高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关注度,增强家长教育子女的积极性,与家长相互配合、协调合作,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五)总结经验不断提升
因为“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也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所以班主任也要在工作中及时总结经验,努力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综上所述,为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班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当前学生常见的不良心理特征与行为,努力创设良好的班级心理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寓教育于活动中,最大限度寻求家长的配合,共同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黄立君.论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J].世纪桥,2016(03)
[2]廖庆利.试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J].成才之路,2017(09)
[3]孔应清.班主任如何有效地开展学生理健康教育[J].教师育人·教师新概念,2018(08)
(本文系同安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编号KYZ1701)《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心理成长记录册的开发与运用研究》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