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小学体育理论课 策略
[文献编码]doi:10.3969/j.1ssn.04509889(A)2011.01.033
自《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各地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者对传统教学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于是体育课堂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教学方式也越来越多样。但笔者发现,由于体育课大多在室外进行,因此教师更多关注的还是体育实践课教学,重视运动技能传授,却极少关注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其实,体育理论课教学除了可以弥补和拓展实践课涉及不到的生理、心理、社会、营养等有关知识,还可以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近两年,笔者在体育理论课教学中遵循新课标精神,在教学内容的开发和实践方面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不少实践经验。
一、体育理论课要有趣味性
目前小学体育教学的教材内容大多是运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内容单一,缺少体育的娱乐、健身等功能,学生往往感觉体育室内课比较枯燥无味。因此体育理论课应打破目前教材单一的现状,增设学生喜爱的、娱乐性强的、健身效果较好的项目。比如,低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可以设计一些游戏、故事、歌谣、比赛等,借助多媒体、情景表演等手段,让学生更易于理解、体会相关的体育知识。如教授二年级《安全常识知多少》一课时,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大胆作了尝试,摒弃了课本上的室内游戏及身体素质练习,围绕“认识交通标志”这一主题,重组教学内容:将律动、演练、游戏、比赛贯穿理论学习中,做到动静结合,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二、体育理论课要有科学性
综观现行的体育教材,很多内容不具备科学性和实用性,缺少对身体锻炼方法与原理、体育保健等知识的介绍,忽视了不良行为对学生身体健康的不利影响,诸如激烈运动后大量饮用冷水、倒地休息等。因此,我们在体育理论课中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介绍和方法指导。首先,按照新课程标准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根据不同的领域有计划地安排教学。注意营造友好、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呈现指导性和实用性的知识,如不同年龄段的体质特征、身体锻炼的方法与原理、体育保健知识、运动创伤的预防与处理等;利用多种方式再现学生的不良卫生习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正确的体育道德观等,引导他们对比、争论、辨析,使他们不仅了解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损害,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且懂得调节情绪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念,增强自我锻炼的意识。最后,力求使学生深信,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不仅能发展身体的美和动作的和谐,而且能形成人的性格,锻炼的意志力。
三、体育理论课要有知识性
作为体育教师,要想真正上好体育课特别是体育理论课,不单要精通体育理论知识,还要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具备教学法理论,并在实践巾不断总结、积累,才有可能将体育理论课上得满堂生辉。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突出强调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因此体育教师可以把体育与文学、音乐、美术相结合,把现代体育与古代体育相结合,把中国体育与外国体育相结合……把一系列的体育文化带到学生面前,让学生品尝体育文化营养大餐,全方位了解体育。比如,根据不同年级设计不同主题的体育文化理论课:“五光十色的体育比赛”“形形色色的世界运动会”“龙腾虎跃的中华体坛”“引人注目的田径运动会”“挑战极限”“足球盛宴”“体育名言知多少”“我喜爱的体育明星”等。
四、体育理论课要有时代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重视体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强调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及时获取体育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更新课程内容,使学生在课内和课外都能进行体育学习,也使体育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性。
比如,可以让学生收看体育频道的节目,了解体育新闻和体育信息,了解近期体育赛事,了解体育风云人物等,并把这些作为体育室内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也可以把贴近学生生活的街舞、独轮车、滑板、跳舞毯、健美操等休闲运动项目引进课堂作为教学内容。笔者在北京奥运会前后,就以奥运会为题材设计了“北京奥运知多少”“北京奥运,加油”“奥运精神”“我喜爱的奥运项目”“我喜爱的奥运队员”等课,以奥运为契机,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增进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全面发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体育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开发和实践要体现新课标精神,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国内外时事出发,收集学生喜闻乐见的运动素材加以创编,使教学内容真正有益于学生未来的娱乐生活和身体锻炼。
(责编 韦春艳)
[文献编码]doi:10.3969/j.1ssn.04509889(A)2011.01.033
自《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各地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者对传统教学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于是体育课堂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教学方式也越来越多样。但笔者发现,由于体育课大多在室外进行,因此教师更多关注的还是体育实践课教学,重视运动技能传授,却极少关注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其实,体育理论课教学除了可以弥补和拓展实践课涉及不到的生理、心理、社会、营养等有关知识,还可以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近两年,笔者在体育理论课教学中遵循新课标精神,在教学内容的开发和实践方面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不少实践经验。
一、体育理论课要有趣味性
目前小学体育教学的教材内容大多是运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内容单一,缺少体育的娱乐、健身等功能,学生往往感觉体育室内课比较枯燥无味。因此体育理论课应打破目前教材单一的现状,增设学生喜爱的、娱乐性强的、健身效果较好的项目。比如,低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可以设计一些游戏、故事、歌谣、比赛等,借助多媒体、情景表演等手段,让学生更易于理解、体会相关的体育知识。如教授二年级《安全常识知多少》一课时,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大胆作了尝试,摒弃了课本上的室内游戏及身体素质练习,围绕“认识交通标志”这一主题,重组教学内容:将律动、演练、游戏、比赛贯穿理论学习中,做到动静结合,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二、体育理论课要有科学性
综观现行的体育教材,很多内容不具备科学性和实用性,缺少对身体锻炼方法与原理、体育保健等知识的介绍,忽视了不良行为对学生身体健康的不利影响,诸如激烈运动后大量饮用冷水、倒地休息等。因此,我们在体育理论课中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介绍和方法指导。首先,按照新课程标准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根据不同的领域有计划地安排教学。注意营造友好、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呈现指导性和实用性的知识,如不同年龄段的体质特征、身体锻炼的方法与原理、体育保健知识、运动创伤的预防与处理等;利用多种方式再现学生的不良卫生习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正确的体育道德观等,引导他们对比、争论、辨析,使他们不仅了解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损害,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且懂得调节情绪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念,增强自我锻炼的意识。最后,力求使学生深信,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不仅能发展身体的美和动作的和谐,而且能形成人的性格,锻炼的意志力。
三、体育理论课要有知识性
作为体育教师,要想真正上好体育课特别是体育理论课,不单要精通体育理论知识,还要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具备教学法理论,并在实践巾不断总结、积累,才有可能将体育理论课上得满堂生辉。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突出强调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因此体育教师可以把体育与文学、音乐、美术相结合,把现代体育与古代体育相结合,把中国体育与外国体育相结合……把一系列的体育文化带到学生面前,让学生品尝体育文化营养大餐,全方位了解体育。比如,根据不同年级设计不同主题的体育文化理论课:“五光十色的体育比赛”“形形色色的世界运动会”“龙腾虎跃的中华体坛”“引人注目的田径运动会”“挑战极限”“足球盛宴”“体育名言知多少”“我喜爱的体育明星”等。
四、体育理论课要有时代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重视体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强调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及时获取体育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更新课程内容,使学生在课内和课外都能进行体育学习,也使体育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性。
比如,可以让学生收看体育频道的节目,了解体育新闻和体育信息,了解近期体育赛事,了解体育风云人物等,并把这些作为体育室内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也可以把贴近学生生活的街舞、独轮车、滑板、跳舞毯、健美操等休闲运动项目引进课堂作为教学内容。笔者在北京奥运会前后,就以奥运会为题材设计了“北京奥运知多少”“北京奥运,加油”“奥运精神”“我喜爱的奥运项目”“我喜爱的奥运队员”等课,以奥运为契机,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增进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全面发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体育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开发和实践要体现新课标精神,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国内外时事出发,收集学生喜闻乐见的运动素材加以创编,使教学内容真正有益于学生未来的娱乐生活和身体锻炼。
(责编 韦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