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教学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科技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stin659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思政”旨在专业课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養的同时,将思政教育功能融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教学实践,是党和国家对于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提出的重要要求。该文拟从高职英语教育体系中引入课程思政改革建设的角度出发,分析并阐述跨文化交际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必要性,从而进一步探讨其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操作路径。
  关键词:课程思政  跨文化交际  高职英语教学  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1(c)-0157-03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 teaching practice of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unction into knowledge teaching and ability training in specialized courses which is an important policy raised by the Party and country 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a specialized knowledge learning course based on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This paper takes it as an example to study the necessity and realization pat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English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uts forward ideas and methods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course teaching.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面对充斥着各种意识形态观念及多元文化碰撞的复杂国内外环境,如何在高等职业教育落实知识及技能培养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培育更多拥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对外文化交流人才,成为亟待高职教育者们探索及实践的重要课题。该文拟从高职英语教育体系课程思政改革的角度出发,分析并阐述跨文化交际类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理念的必要性,进而深入探讨其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实现路径。
  1  高职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必要性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持续发展,中国作为迅速崛起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需要借助具备全球化沟通管理能力的人才来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大家庭。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外语学习尤其是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愈发被社会认同。然而,新型科技手段支撑下的英语学习,在带来丰富学习资源的同时,也极易引入隐含与我国主流价值观、文化体系相矛盾的民族意识和阶级观念,这些负面的价值取向会使思想尚不成熟的高职院校英语学习者受到消极影响甚至被误导利用。
  1.1 高职英语教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依据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实施课程思政建设,既是当前语言文化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也是党和国家赋予高职教育工作者的全新使命。教育部在2017年发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梳理各部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1)2020年制定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帮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才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2)这些纲领性政策的提出,明确要求课堂实践教学应该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各专业课程与思政要素的有效结合,是实现知识技能传授与价值观念引入的重要渠道。因此,课程思政建设的推进对于育人功能与专业知识学习相融合、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意义十分重要。
  1.2 跨文化交际课程思政改革的必要性
  “跨文化交际”伴随着人类科技进步和全球一体化进程而生,最初被作为一种概念提出,随着各国学者们的深入研究,这一关键概念逐渐成为了一种影响广泛并从认知、行为和情感方面对外语教学产生指导意义的课程分支。文秋芳教授提出的跨文化交际模型,即从敏感性、容忍度和对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出发进行跨文化教学。跨文化交际课程可以通过为高职院校的英语学习者提供多元文化背景介绍及交际知识,帮助他们学习跨文化基本理论概念、了解文化差异及冲突的根源,从而进行得体、有效的跨文化沟通交往行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并强调高等教育实施过程中建立并强化“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他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因此,跨文化交际课程作为语言与文化融合教育的代表,更应融入思政教学理念和思政教育功能、凸显其学科建设的优势与专业特色,通过把思政教育元素融入课堂交流、指导沟通实践,以实现其价值引领、立德树人的目的,使学习者在掌握交际技能的同时,强化自觉、自信、自强的意识,培育有责任感、使命感的职业技能人才。   2  跨文化交际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
  跨文化交际课程目前是笔者学校商务英语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集学科交叉性及知识复合型为一体的语言文化类课程。该课程以总计34课时、17个教学周的计划安排实施,按照授课内容渐次分为7个单元模块,主要围绕语言文化交际、多元文化差异、商务礼仪及跨文化交往能力等方面展开。在各单元、各专业知识教授环節融入思政元素,对学生增强对于文化差异的理解与认识、提高跨文化交往中的语用能力、培养文化自信均能发挥重要作用。现针对该校跨文化交际课程与思政教学结合的相关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以下几点分析与说明。
  2.1 扩充教学内容,引入思政元素
  语言与文化彼此影响、相互依存。跨文化交际课程绝不是单纯的学习语言,而应将授课重点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与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这一切要建立在熟知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拥有中国文化自信、具备优秀思想品格的基础上。该课程的授课教师通过教研室集体备课的方式,根据教材内容与思政元素的联系性进行分析,最终讨论确立出包含跨文化概念、跨文化交际障碍、跨文化适应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等七大模块的教学安排,并在每个课程模块中附加文化导读、案例分析、中外文化趣谈、商务礼仪、中国传统全景图等环节。例如,在跨文化概念模块中,授课教师首先展示冰山及洋葱的图示,再通过讲解冰山在水面上下的部分、洋葱层层剥开等直观方式,向学生逐个介绍服饰、饮食、艺术、文学、民俗等因素的显性文化与价值、信念、体系、意识形态等隐性文化的关系。概念性内容的引入帮助学生们认识并掌握传统特色文化的重要性,同时也意识到语言背后隐藏的社会与文化意义,从而以思政视角认识跨文化交际的精神内核。此外,中国传统文化的引入也是教学内容融入思政元素的关键。授课教师在已有课程的基础上,加入了中国传统故事讲述环节,要求学生搜集中国生肖、中国节气、中国发明、中式饮食以及中国节日等相关文化材料,借助东西方文明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感悟中国在拥有悠久历史与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为人类文明繁荣与进步所做出了重大贡献。蕴含有思政教育要素的丰富课程内容使学生增强自身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有效地实现课程思政的价值塑造和思想引领作用。
  2.2 丰富教学方法,拓展思政元素
  跨文化交际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施途径之一,就是走出以往重语言训练轻文化学习的误区,通过丰富课堂教学方法以目的教学为牵引,引导学生从主观上希望以语言为媒,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高职院校的英语学习者普遍具有缺乏英语学习兴趣、基础薄弱等特点。因此,采取参与度强、新颖有趣味性并蕴含思政元素的教学方法,带动学生融入课堂、强化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笔者在以往翻译教学法和直接教学法的基础上,选取了案例教学法、比较分析法等应用于教学实践当中。比如,在第二模块中引入“耐克广告的投放在中国受到冷遇”的事件,教师通过播放视频,要求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记录可能引起纷争的关键点,通过查阅资料以及小组讨论,给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其中,对中国精神的象征—— 龙,这一动物词汇的理解,是中西方文化差异一个重要的争议点。学生们被要求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给出特定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理解差异,并以课堂分享的方式进行表达。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分享了包括龙、狗、猫、鼠等标志性动物在东西方文化中的不同理解认识,还通过给出俗语示例或者情景表达等方式对文化差异进行源头分析和批判性思考,整个授课环节轻松有趣并极具知识性、互动性,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由此可见,丰富的教学方法是增强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差异以及增强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兴趣的可行办法,也是理清东西方文化碰撞、社会价值多元化差异的有效渠道。
  2.3 创新教学手段,激活思政元素
  现代科技的发展赋予了教育者更为灵活丰富的教学手段。利用好新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将思政元素融入高职英语课堂,也是广大教师始终尝试探索的重要课题。跨文化交际课程涵盖广泛的专业学科知识及思政教育元素,在泛在学习的大环境下,教师借助雨课堂、学习通、I-smart等学习平台的建设,将符合跨文化交际课程思政教学的优质素材上传分享给学生,使学习者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能有参考借鉴和学习实例。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制作符合课程需要,包含思政教育功能的微课以及慕课,用以辅助核心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学生利用各类App、云课堂等创新的数字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克服外部条件的制约,随时随地完成跨文化交际互动以及文化知识要点的学习任务。普适性学习作为创新的教学手段,也有利于在跨文化交际的课程当中,融入更多的思政教育元素,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弘扬优秀中华文化,进而帮助学生获得深入理解文化差异,增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3  结语
  新时代的高职英语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语言能力的提高,更应将符合专业特色的思政教育元素融入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跨文化交际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语言技能课程,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不仅有助于高职院校英语学习者提高文化认知理解、增强语言应用能力,同时能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提升思想认知和文化素养,更有利于他们增强文化意识、培养文化自信,成为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职业人才。广大高职英语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的各方面不断做出适应新形势、新变化的改革与调整,才能使思政教育真正融入课堂、使思政育人的目标任务真正落地。
  参考文献
  [1] 韩宪洲.课程思政方法论探析——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2):1-6.
  [2] 郑敬斌,李鑫.科学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谫论[J].思想理论教育,2020(7):65-69.
  [3] 孙燕华.创新教学管理推动高校课程思政改革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育,2019(5):55-59.
  [4] 赵志刚.跨文化交际课程建设与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英语教师,2019(13):33-36.
  [5] 夏曼丹.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设置策略初探[J].英语教师,2019(19):62-63,66.
  [6] 袁艺铭.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思政教育探索[J].现代交际,2019(20):150-151.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国家大力提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背景下,201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笔者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紧随国家步伐,为实现学校与幼儿园对接、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对接,结合笔者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现状,从改进课程结构、注重学生素养培养、优化评价体系、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方面进行“双元双优制”美术课程模式探索。  关键词:产教融合 双元双优制 美术
期刊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属于特殊类型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从价值理论维度分析,高等职业教育应当遵循“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确保“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既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能人才,也能够保证社会公平,是高等职业教育工具理性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评估 價值取向 教育理念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程的日益深化,对高职院校专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一的技术技能培养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才是进一步凸显高职院校社会人才供给源泉地位的重要教育理念。为了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建议院校、教师调整现有教学理念与方法,构建全新的、以职业素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实现教育目标。该文结合煤矿开采技术专业
期刊
摘 要: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已经进行多年,但收效甚微。主要问题就在于高职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如何协调。高职院校的职业特性决定了高职英语教学的方向和目标。笔者结合自己院校专业特点,分析了高职基础英语教学的现状,提出将高职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融合的想法。并从教学模式、教材建设、师资培训和评价体系等各方面,探讨了将高职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融合衔接的可能性。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深入改革提出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高职
期刊
摘 要: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方式影响了学生对线性代数课程的学习效果,该文通过对笔者学校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方式的现状分析,指出对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改革的必要性。该校线性代数课程团队采用翻转课堂和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加大平时过程性考核成绩比例,对线性代数教学模式与考核评价方式进行了改革与实践。  关键词:翻转课堂 案例教学法 线性代数 考核评价方式 教学
期刊
摘 要:新时代下对于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确定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教育目标。该文在思想政治观、价值观和择业观等方面对福建农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进行抽样调查和分析研究,提出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巩固和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加强就业及回应学生正常诉求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思想政治 价值观 政治观 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期刊
摘 要:SPOC结合翻转课堂成为近年来国内外教学改革的热门,但因为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该教学模式在实践应用时效果差异较大。该文以贵州财经大学《多媒体技术》课程为例,针对影响SPOC翻转课堂实施效果的主客观因素,基于学生视角通过调查问卷方式展开调查研究。问卷共构建了学生、教师、课程、环境与社会5个一级指标和若干二级指标,文末结合调研结果给出了一些教学改进建议。  关键词:SPOC 翻转课堂 因素 问卷
期刊
摘 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现代高职教育带来巨大变革,该文以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在2020年新型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进行的线上公共英语教学为真实案例,从高职英语教学运用大数据技术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运用大数据开展对高职英语教学的资源开发、教学管理、生源多样化的高职外语教学、大数据技术条件下学生在线学习管理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根据我校的英语教学实践撰写了分析报告,形成了线上教学课程实践性成果。  关
期刊
摘 要:新时代高职院校育人体系正从“重管理、轻教育”向“三全育人”进行转变,学生社团是高职院校中最活跃的一级学生组织,其发挥着推进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型人才的关键作用。传统的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呈现两级分化的趋势,教师高度管理的社团缺乏活力,成为了第一课堂的补充部分;无教师管理的社团则呈现出可能失控的危险。因此,该文主要以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多彩社团”项目为例,探寻如何科学、有效地发挥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育
期刊
摘 要:抓住學校转型的关键时期,适应社会的发展,打破传统灌溉式的教学方式,在气排球教学中运用新型的程序教学法。旨在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参加气排球运动的积极性,培养其终身体育习惯,提高公体气排球课堂的教学效果。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为百色学院公体气排球基本技术教学采用程序教学法的实验研究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研究说明运用两种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