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数学教学;多媒体;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22—0105—01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化教学手段进入了课堂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色彩鲜明、图文并茂、动静皆宜、生动逼真的优势,可以把高度概括的概念、枯燥的计算、繁琐的应用题、抽象的几何知识等展示出来,以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谈些自己的体会。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推动力。而适时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可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参与,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适时运用多媒体。
如,在教學“时、分、秒”时,笔者利用多媒体创设了这样的故事情境:你的一个好朋友被恐怖分子抓走了,你必须和你所在学习小组的几个同学一起合作才能救出你的好朋友。你们救人的方法就是读出钟面上的时间,每读对一个钟面,就可以清除一个恐怖分子。只有全读对,才能扫除全部恐怖分子,救出好朋友。学生们一听就来了兴趣,都想做救人英雄,主动积极地加入学习活动中。
二、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当今的教学活动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已成为首要任务之一。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展开丰富想象力的机会,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多媒体进入课堂,使教学环境焕然一新。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感性材料和空间,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萌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促进学生的思维积极地开展。
如,“圆的认识”一课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牢固掌握圆的特征,教师先提问:“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所见到的车轮都是什么形状的?”在学生回答后,运用多媒体显示自行车、摩托车的模型,然后再问:“如果将圆形的车轮换成椭圆形的,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随着多媒体的演示,学生很快得出结论:椭圆形的车轮,在行使过程中无法保持稳定。接着再运用多媒体将车轮依次换成长方形、正方形,进一步验证上面的结论。这样借助多媒体不断变换,把长方形、正方形、椭圆等与圆形进行鲜明、生动的比较,学生对圆的特征有了深刻的表象认识,同时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化抽象为直观,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
数学教学过程,事实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继而对其进行延拓、创新的过程。 多媒体的使用,可以有效化抽象的教学内容为直观的图片和生动的画面,能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透彻理解。
如,教学“三角形的意义”时,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三个三角形,并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叫三角形吗?”学生摇头,于是利用多媒体演示:去掉屏幕上的两个三角形,将剩下的一个三角形边移动成三个独立的线段,再逐步围成一个三角形。这一演示,化抽象为直观,学生们很快明白什么: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四、运用多媒体突出重点,分化难点,促进学生知识内化
小学生遇到知识重、难点往往不容易解决。这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把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协同利用起来,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知识内化。
例如,教学“相遇问题应用题”时,先设置这样一道准备题:小华家距小伟家390米,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向对方走去。小华每分钟走60米,小伟每分钟走70米。然后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第一步,创设动态情境。小华、小伟两家用圆点表示并不断闪烁,当发出第一声悦耳的响声后,小华、小伟分别从两家同时出发,相对而行。经过3分钟相遇,这时又发出一声悦耳的响声,小华走的路程用蓝色表示,小伟走的路程用红色表示。这时教师提出问题:有几个人在运动?出发时间怎样?从哪里出发?出发后方向怎样?结果怎样?抓住相遇问题的关键,帮助学生加深对“两地、同时、相遇”等关键词的分析和领会。学生准确理解了相遇问题的结构特点,为后面知识的学习清除了障碍。
编辑:谢颖丽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22—0105—01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化教学手段进入了课堂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色彩鲜明、图文并茂、动静皆宜、生动逼真的优势,可以把高度概括的概念、枯燥的计算、繁琐的应用题、抽象的几何知识等展示出来,以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谈些自己的体会。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推动力。而适时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可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参与,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适时运用多媒体。
如,在教學“时、分、秒”时,笔者利用多媒体创设了这样的故事情境:你的一个好朋友被恐怖分子抓走了,你必须和你所在学习小组的几个同学一起合作才能救出你的好朋友。你们救人的方法就是读出钟面上的时间,每读对一个钟面,就可以清除一个恐怖分子。只有全读对,才能扫除全部恐怖分子,救出好朋友。学生们一听就来了兴趣,都想做救人英雄,主动积极地加入学习活动中。
二、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当今的教学活动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已成为首要任务之一。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展开丰富想象力的机会,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多媒体进入课堂,使教学环境焕然一新。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感性材料和空间,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萌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促进学生的思维积极地开展。
如,“圆的认识”一课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牢固掌握圆的特征,教师先提问:“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所见到的车轮都是什么形状的?”在学生回答后,运用多媒体显示自行车、摩托车的模型,然后再问:“如果将圆形的车轮换成椭圆形的,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随着多媒体的演示,学生很快得出结论:椭圆形的车轮,在行使过程中无法保持稳定。接着再运用多媒体将车轮依次换成长方形、正方形,进一步验证上面的结论。这样借助多媒体不断变换,把长方形、正方形、椭圆等与圆形进行鲜明、生动的比较,学生对圆的特征有了深刻的表象认识,同时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化抽象为直观,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
数学教学过程,事实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继而对其进行延拓、创新的过程。 多媒体的使用,可以有效化抽象的教学内容为直观的图片和生动的画面,能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透彻理解。
如,教学“三角形的意义”时,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三个三角形,并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叫三角形吗?”学生摇头,于是利用多媒体演示:去掉屏幕上的两个三角形,将剩下的一个三角形边移动成三个独立的线段,再逐步围成一个三角形。这一演示,化抽象为直观,学生们很快明白什么: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四、运用多媒体突出重点,分化难点,促进学生知识内化
小学生遇到知识重、难点往往不容易解决。这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把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协同利用起来,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知识内化。
例如,教学“相遇问题应用题”时,先设置这样一道准备题:小华家距小伟家390米,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向对方走去。小华每分钟走60米,小伟每分钟走70米。然后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第一步,创设动态情境。小华、小伟两家用圆点表示并不断闪烁,当发出第一声悦耳的响声后,小华、小伟分别从两家同时出发,相对而行。经过3分钟相遇,这时又发出一声悦耳的响声,小华走的路程用蓝色表示,小伟走的路程用红色表示。这时教师提出问题:有几个人在运动?出发时间怎样?从哪里出发?出发后方向怎样?结果怎样?抓住相遇问题的关键,帮助学生加深对“两地、同时、相遇”等关键词的分析和领会。学生准确理解了相遇问题的结构特点,为后面知识的学习清除了障碍。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