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核心和基础,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探究教学也就成为了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热点,语文教育工作者也纷纷将“探究教学”的理念引入自己的阅读教学活动中。在高中语文阅读探究教学中以往的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现象已经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主要结合自身的实践和研究对高中语文阅读探究教学的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形式主义
所谓形式主义是指在高中语文阅读探究教学中片面地注重形式而不管实质的工作作风。高中语文阅读探究教学中的形式主义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教学活动形式主义
教学活动的形式主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领导改革走形式,教师课堂走形式,学生讨论走形式。不少学校为了迎合新课改的潮流,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例如将学生的位置编排成四人一组相向而坐,我们姑且不去讨论这样的座位是否会影响学生上课听讲的效率,就是从语文阅读探究教学来说也是不科学的,合作探究小組讨论不仅仅局限于组内。教师为了应付学校和上级领导的检查,在高中阅读探究教学实施过程表现为形式主义倾向,有领导检查督导或开设公开课是一种上课方式,平时上课又是一种方式,教学活动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纯粹是一种敷衍。所谓的“探究”在阅读探究教学中只是语文课上多提几个问题而已,俨然是“穿着新鞋走老路”。学生在课堂上为了迎合老师,在组内讨论的时候仅仅是做做样子,讨论的问题甚至与课堂教学内容无关,还有的学生不参与集体讨论,纯粹做一个“听客”。
(二)教学内容形式主义
有的教师为了能够更好地实施阅读探究教学,对于阅读文本进行主观地随意性选择,有难度的文章尽量规避。比如说在苏教版必修一“月是故乡明”专题中的《今生今世的证据》,由于现在的高中生对于“故乡”的内涵不是很理解,没有人生阅历,再加上作者刘亮程独特的散文写作风格,文章感情深藏不露,语言比较抽象,文学性较强,对于教师来说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不少教师在碰到这样的文章时,主要是采用“讲授式”来“告知”学生,最后学生反而对诸如《前方》《我心归去》《乡关何处》此类“乡思”主题的文章产生了主观上的“畏难”情绪。教师为了阅读探究教学而教学,一味地追求形式无异于饮鸩止渴,最后得不偿失。
(三)课堂时间分配形式主义
据心理学家研究统计,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时间一般为25分钟。在高中阅读探究教学中,课堂时间的分配往往过于形式主义,例如课堂上新知识讲授15分钟,合作探究时间10分钟,集体交流5分钟,当堂演练10分钟,课堂反思5分钟,这样的课堂时间安排貌似科学,既有教师的讲解,又有学生的互动、合作、探究,还有当堂练习来及时反馈情况,最后还有学生个人的反思提升,而在实际阅读教学过程中会有很多新的问题生成,如果只是按照时间的分配去实施教学,出现的新问题得不到解决,再“科学”的时间分配都是失败的。
二、机械主义
所谓“机械”是指方式拘泥死板,没有变化。高中阅读探究教学和初中阅读教学相比,更多地要进行阅读方法上的引导和语文知识的积累,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在高中语文阅读探究教学中机械主义主要表现为生搬硬套模式,方法和文本脱离。
(一)生搬硬套阅读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与特定教学任务、目标联系的相对系统而稳定的教学活动程序及其实施策略体系,一般认为教学模式包括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例如,教师在教授文言文时,采取读一小节翻译一小节,然后再分组讨论,一篇文章每一小节都采用同样的教学模式。貌似学生都动起来,而这种千遍一律的教学方法难免会让学生对你的课堂失去兴趣,再加上文言文阅读教学本身学生在理解文意上就有难度,如果一味地生搬硬套阅读探究教学模式,语文课堂更加索然无味。
(二)方法和文本脱离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活动中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包括学生的学法和教师的教法,此处笔者针对教师的教法。古今中外积累的教学方法十分丰富,在高中语文阅读探究教学中主要的教学方法有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发现法等等,在阅读探究教学中存在方法和文本脱离的现象。
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不能结合教学的具体目标和实际情况,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例如在讲授文言文(特殊)句式特点的时候,很多学生到了高中连“主谓宾定状补”都不是很清楚,如果碰到句式仍然采用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最后交流得出“定语后置句”或“宾语前置句”的结论,那些语法知识模糊的学生往往会感到更加困惑。在现代散文阅读探究教学时,教师不能充分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理解阅读文本,融入文本,进行深入探究,对于课堂中生成的新问题视而不见或者一带而过,用所谓的标准答案对学生进行“精神绑架”,剥夺了学生的话语权。
三、技术主义
技术主义是指在语文阅读探究教学过程中一味地依赖教学媒体。教学媒体分为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媒体和综合操作媒体,它为高中语文阅读探究教学提供了优越的环境。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教学资源的不断丰富,教学手段不断增多,语文阅读探究教学也改变了以前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状况,教学媒体越来越多的运用到教学之中,以致于有些教师一到阅读课就先音乐导入,一到文本阅读就播放音频朗读示范,一到探究讨论就展示图片,似乎脱离教学媒体就无法上课,没有了课件就不会上课,存在严重的技术主义。教师从头至尾使用多媒体,一节课下来给人感觉就是图片展示欣赏,黑板上空空如也,试问这样的阅读探究教学留给学生的到底是什么?学生在课上除了交流讨论之外更多的是欣赏老师精心挑选的图片罢了。使用教学媒体要发挥其快捷方便的特点,更好地为阅读探究教学服务,而不是喧宾夺主。
一、形式主义
所谓形式主义是指在高中语文阅读探究教学中片面地注重形式而不管实质的工作作风。高中语文阅读探究教学中的形式主义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教学活动形式主义
教学活动的形式主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领导改革走形式,教师课堂走形式,学生讨论走形式。不少学校为了迎合新课改的潮流,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例如将学生的位置编排成四人一组相向而坐,我们姑且不去讨论这样的座位是否会影响学生上课听讲的效率,就是从语文阅读探究教学来说也是不科学的,合作探究小組讨论不仅仅局限于组内。教师为了应付学校和上级领导的检查,在高中阅读探究教学实施过程表现为形式主义倾向,有领导检查督导或开设公开课是一种上课方式,平时上课又是一种方式,教学活动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纯粹是一种敷衍。所谓的“探究”在阅读探究教学中只是语文课上多提几个问题而已,俨然是“穿着新鞋走老路”。学生在课堂上为了迎合老师,在组内讨论的时候仅仅是做做样子,讨论的问题甚至与课堂教学内容无关,还有的学生不参与集体讨论,纯粹做一个“听客”。
(二)教学内容形式主义
有的教师为了能够更好地实施阅读探究教学,对于阅读文本进行主观地随意性选择,有难度的文章尽量规避。比如说在苏教版必修一“月是故乡明”专题中的《今生今世的证据》,由于现在的高中生对于“故乡”的内涵不是很理解,没有人生阅历,再加上作者刘亮程独特的散文写作风格,文章感情深藏不露,语言比较抽象,文学性较强,对于教师来说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不少教师在碰到这样的文章时,主要是采用“讲授式”来“告知”学生,最后学生反而对诸如《前方》《我心归去》《乡关何处》此类“乡思”主题的文章产生了主观上的“畏难”情绪。教师为了阅读探究教学而教学,一味地追求形式无异于饮鸩止渴,最后得不偿失。
(三)课堂时间分配形式主义
据心理学家研究统计,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时间一般为25分钟。在高中阅读探究教学中,课堂时间的分配往往过于形式主义,例如课堂上新知识讲授15分钟,合作探究时间10分钟,集体交流5分钟,当堂演练10分钟,课堂反思5分钟,这样的课堂时间安排貌似科学,既有教师的讲解,又有学生的互动、合作、探究,还有当堂练习来及时反馈情况,最后还有学生个人的反思提升,而在实际阅读教学过程中会有很多新的问题生成,如果只是按照时间的分配去实施教学,出现的新问题得不到解决,再“科学”的时间分配都是失败的。
二、机械主义
所谓“机械”是指方式拘泥死板,没有变化。高中阅读探究教学和初中阅读教学相比,更多地要进行阅读方法上的引导和语文知识的积累,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在高中语文阅读探究教学中机械主义主要表现为生搬硬套模式,方法和文本脱离。
(一)生搬硬套阅读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与特定教学任务、目标联系的相对系统而稳定的教学活动程序及其实施策略体系,一般认为教学模式包括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例如,教师在教授文言文时,采取读一小节翻译一小节,然后再分组讨论,一篇文章每一小节都采用同样的教学模式。貌似学生都动起来,而这种千遍一律的教学方法难免会让学生对你的课堂失去兴趣,再加上文言文阅读教学本身学生在理解文意上就有难度,如果一味地生搬硬套阅读探究教学模式,语文课堂更加索然无味。
(二)方法和文本脱离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活动中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包括学生的学法和教师的教法,此处笔者针对教师的教法。古今中外积累的教学方法十分丰富,在高中语文阅读探究教学中主要的教学方法有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发现法等等,在阅读探究教学中存在方法和文本脱离的现象。
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不能结合教学的具体目标和实际情况,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例如在讲授文言文(特殊)句式特点的时候,很多学生到了高中连“主谓宾定状补”都不是很清楚,如果碰到句式仍然采用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最后交流得出“定语后置句”或“宾语前置句”的结论,那些语法知识模糊的学生往往会感到更加困惑。在现代散文阅读探究教学时,教师不能充分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理解阅读文本,融入文本,进行深入探究,对于课堂中生成的新问题视而不见或者一带而过,用所谓的标准答案对学生进行“精神绑架”,剥夺了学生的话语权。
三、技术主义
技术主义是指在语文阅读探究教学过程中一味地依赖教学媒体。教学媒体分为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媒体和综合操作媒体,它为高中语文阅读探究教学提供了优越的环境。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教学资源的不断丰富,教学手段不断增多,语文阅读探究教学也改变了以前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状况,教学媒体越来越多的运用到教学之中,以致于有些教师一到阅读课就先音乐导入,一到文本阅读就播放音频朗读示范,一到探究讨论就展示图片,似乎脱离教学媒体就无法上课,没有了课件就不会上课,存在严重的技术主义。教师从头至尾使用多媒体,一节课下来给人感觉就是图片展示欣赏,黑板上空空如也,试问这样的阅读探究教学留给学生的到底是什么?学生在课上除了交流讨论之外更多的是欣赏老师精心挑选的图片罢了。使用教学媒体要发挥其快捷方便的特点,更好地为阅读探究教学服务,而不是喧宾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