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iletonyfra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漱玉词》)

【品读】


  读李清照,最好先读读她的“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点绛唇》)”,读读她的“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减字木兰花》)”,再读读她的“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一剪梅》),“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蝶恋花》),“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
  李清照的词里,有她的生活轨迹。
  “靖康之变”后,金人大举南下,宋朝廷南迁。彼时,李清照的境遇甚孤苦,国亡大半,丈夫新逝,近五十岁的她带着丈夫生前同自己一起收藏的金石文物,独自辗转,流寓南方。此首《渔家傲》即其南渡后所作。词题曰“记梦”,其实并非实梦,是借“梦”言心怀。词的上半阕,拟写“梦”境,其中又是“接”,又是“连”,又是“转”,又是“舞”,又是云涛汹涌,又是晓雾迷天,真真绘景如画。想来,这般情境大约是其南渡中在海上所遇所见的幻写。最妙的是,末尾拟出一个“天帝”之问,很自然地引出下文。词的下半阕,则巧借答天帝之问,表述自己一路走来的不易,以及想摆脱尘世纷扰、出世为仙以期安所的心愿。
  词的上阕,最耐琢磨的是“殷勤问我归何处”一句。此句,是一个可小可大的命题。此词因此句,便有了张力。过去曾有评论者论李清照的词,说她在国破家亡之际,居然不管百姓流离,而只顾自己丈夫的死,终日哭哭啼啼,毫无积极意义。但我认为,李清照能真实记录自己的遭遇及心路历程,反倒是很难得的事。就如“殷勤问我归何处”一句,不過是李清照从名门才女骤然沦落为乱世流民的一种茫然,是她在丧夫失家的悲苦之境中对生命的一种思考,然若聪明善悟的人,也是能从中找到自己并有所思考的,从这一点上讲,实比所谓的“意义”更有意义。
  词的下阕“路长嗟日暮”一句,取意屈原“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之路曼曼与日将暮。“路长”“日暮”二词,可谓含着李清照“凄凄惨惨戚戚”的后半生。而一个“嗟”字,又隐着无限的无奈与无助。“学诗谩有惊人句”取意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之语,一个“谩有”,既可见出李清照在才情上的意得与自负(这意得与自负无需旁证,单从她可将屈原、杜甫句运用自如上便可了然),又可见出她彼时心境的落寞与悲凉(能欣赏她才情的丈夫已逝,战乱四起亦不容她吟诗作词施展才情)。“蓬舟吹取三山去”一句,则与苏轼“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之意相近。想来,不论大人物小人物,不论男人女人,情感的实质是雷同的,无非悲欢得失,无非爱恨情愁,且任是谁活得累了,感觉无力可支时,大约都会想到躲,想到逃离。这种避世的想法,在李清照并非偶然,其另有一首五言律诗《晓梦》,就对仙境中仙人们逍遥自在的生活有很具体的描写,从而透露出她对那种生活的向往。
  总说此词,就词调来看,一改其婉约的风格;就手法来讲,似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类似,都是借梦而言他。而且,借梦言他,是文人惯用的写作手法。将此手法用到烂熟的,当属明人汤显祖,当属他的“临川四梦”。
  艰境之中,李清照借梦言心怀,想乘一叶小舟往“三山”去做神仙。然而,“三山”她是没去成,也去不成。写下此词没多久,因战乱加上四处流寓,使得她极力想保存的金石文物几乎散尽。孤独无依中,她选择再嫁官吏张汝舟(也有学者认为李清照没有改嫁),但生活十分不幸福,最终两人分开。此后,李清照独自孤苦生活了二十余年,七十多岁时,悄然离世。(杨蓉)
其他文献
葱岭:细君公主之路  凌山,据《大唐西域记》记载,在葱岭北原。根据现代专家们的推测,凌山是指今天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西面天山南脉中的一座山峰。有专家甚至认为,凌山即是勃达岭。玄奘当年便是从凌山翻越葱岭,到了中亚的草原上。  葱岭,在我们的印象中一般是指帕米尔高原。在唐代,这里是朅盘陁国(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县),亦是古丝路的重要通道之一。然而,當《大唐西域记》说,阿克苏以南的天山南脉是“葱岭北原”时,
期刊
中国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个奇特现象:在历代作品中,骤然会有雄文横空出世,卓然独立,傲视群英。中国公文史亦是如此,东汉末年陈琳的《为袁绍檄豫州》、唐代骆宾王的《代李敬业讨武氏檄》、唐代陆贽的《奉天改元大赦制》都是“雄文一篇惊海内”的公文名作。这些文章不但对今人的公文写作具有借鉴意义,更让我们对当时的历史有所反思。  中国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个奇特现象:在历代作品中,骤然会有雄文横空出世,卓然独立,傲视群
期刊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旧唐书》卷一六〇、《新唐书》卷一六八有专传。柳宗元心系国家和百姓,主张改革弊政。他积极参加了王叔文等领导的“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至永州;虽然环境恶劣,但他仍坚定意志,为施展抱负而做出努力。又被贬至柳州,他则以“为官一方,造福百姓”为己任,兴利除弊。此外,他还主张破除迷信,并提倡散文革新。柳宗元
期刊
王叔文(753—806),浙江绍兴人,自称是前秦苻坚的丞相王猛的后裔,但其父祖在唐朝却没有任何仕宦经历。王叔文因为善于弈棋,做了翰林待诏,侍奉太子李诵(761—806),即后来的唐顺宗。平民出身的王叔文,因此机缘得以接触到唐朝的权力核心,并且成为李诵的智囊。在顺宗朝的几个月里,他成为了叱咤风云的改革派。一、智囊与“太子党”  唐顺宗李诵是德宗的长子,做了二十五六年的太子,看着父亲晚年的不作为,他有
期刊
“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系列之二十五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被后世尊为“药圣”。《明史》卷二九九有传。李时珍自幼立志学医,在父亲的帮助下,他博览医学典籍,并从实践中总结行医经验,还亲自到湖广、安徽、江西等地研究、采集药物标本,搜集医疗处方,最终编成了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这部书被世界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赞誉为“本草系列的最高著
期刊
魏晋时期有一位思想家叫做嵇康,他的《游仙诗》里写道,“授我自然道,旷若发童蒙”。读图、识字是不够的,还必须由图及义,传授自然之道,学习做人立身之本。何谓“道”?它由走之底和“首”字组成,也就是走一条经过头脑判断选择的道路。《论语·学而》讲:“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也就是说,人生须务本,本正了,道路便展现在眼前。就像种树一般,根正了,树才会长好,后面生长出来的是树干上的枝叶。人生初始的家教,就是在
期刊
君奭(节选)  周公若曰:“君奭,弗吊,天降丧于殷,殷既坠厥命。我有周既受,我不敢知曰厥基永孚于休。若天棐忱,我亦不敢知曰其终出于不祥。  “呜呼!君已曰时我。我亦不敢宁于上帝命,弗永远念天威。越我民罔尤违,惟人。  “在我后嗣子孙,大弗克恭上下,遏佚前人光在家,不知天命不易。天难谌,乃其坠命,弗克经历,嗣前人恭明德。  “在今予小子旦非克有正,迪惟前人光,施于我冲子。”  又曰:“天不可信,我道
期刊
李宗闵言李德裕制命已行a,不宜自便。乙亥,复以德裕为镇海节度使,不复兼平章事。时德裕、宗闵各有朋党,互相挤援。上患之,每叹曰:“去河北贼易b,去朝廷朋党难!”  臣光曰:“夫君子小人之不相容,犹冰炭之不可同器而处也。故君子得位则斥小人,小人得势则排君子,此自然之理也。然君子进贤退不肖,其处心也公,其指事也实;小人誉其所好,毁其所恶,其处心也私,其指事也诬。公且实者谓之正直,私且诬者谓之朋党,在人主
期刊
清朝时的紫禁城,每逢春节,原本肃穆的氛围逐渐变得轻松欢快起来,各种娱乐活动也被张罗起来:守岁、明窗开笔、茶宴雅集……而最受欢迎的,应该是看戏了。上至皇帝、太后,下至宫女、太监,都十分喜爱。从宫中的戏台分布我们就能看出,主要宫殿区几乎都有戏台,除了室外恢弘的大戏台,还有室内精致的小戏台;如果算上因各种原因现已不存的,清宫里共有过大大小小十多个戏台。  那么,为什么要建这么多不同的戏台呢?这些戏台上曾
期刊
东汉文坛点将录  作者:徐公持 著  定价:38元  中华书局2017年出版  本书是东汉文坛主要人物的评传,这些文学家包括:桓谭,冯衍,班门群英(班彪、班固、班昭),崔氏世家(崔篆、崔骃、崔瑗、崔琦、崔寔),杜笃,贾逵,王充,傅毅,黄香,梁鸿,张衡,王逸,朱穆,马融,王符,秦嘉、徐淑,酈炎,高彪,延笃,赵壹,蔡邕,应劭,郑玄,荀爽,孔融,弥衡,以及古诗十九首。其中的许多作家除了专门的文学史有简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