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辑留言】企业就像一部运转着的庞大机器,每个职工似乎都是其中的一颗螺丝钉。天长日久,难免会有螺丝松动,特别是常人无法顾及的核心部位。这就需要有人出来拧紧螺丝,否则机器就会哑火停转。本文主人公以笔做钳去拧,偶尔会拧上,大部分时间则会打滑。但让松动的螺丝有所警示,这就是他存在的意义。
“企业不尽人意的地方尤其多。”凉白开(笔名)颇有感慨地说。他不是逆来顺受的人,“我就想给它掰一掰。”他掰扯的方式很特别:写文章。
身材中等,脸微微有些胖,着企业统一的工装,脚踩厚厚的冬靴。凉白开是沈阳一家大型国企下属分厂的职工。从2005年开始,他以不同的笔名给报刊杂志投稿,把企业中大大小小的不公事、怪诞事都写进小说里,让这些龌龊大白于天下。
“这肯定起不到什么根治的作用,但能敲打他一下。有些领导看完,哎呀,我这事是不是被人知道了?会有所收敛。”凉白开说,这就是他的出发点。
外严内松如儿戏
有了车,三姐变了,不是检验工了,成厂子大跑杂的了。厂子任何一个比她职位高的,用她车时,她都没二话,还车上车下帮着忙活。车间和班组都有小金库,管小金库的用了三姐车,都会表示表示。她没赔钱,还落得个仗义、女中豪杰的名声。
——摘自凉白开《有事儿请上三姐车》
凉白开所在的国企,制度规定相当严格。这么一个外人看来壁垒森严的企业,内部的人事制度有时却如同儿戏。“我第一篇写的就是这样的故事。”
2006年,厂里有个女工买了辆小轿车,“是个名牌”。那时,轿车对很多中国家庭还是稀缺物件,女工家里做买卖,不差钱。
这个看似很私人的事,却改变了女工的职场命运。“咱厂长还骑个大二八自行车呐,就老借她的轿车出去办事。”当然不是无偿使用。数月之后,女工被提拔成了助理,“成小头目了”。
故事并没就此打住。女工升官之后,开始陪着厂长出去应酬,认识了不少总公司的领导,“就有点自我膨胀了”。后来某天,女工开车出厂门时,一位副总的车要进门。女工认为要先出后进,副总则认为下属应该礼让上级。俩人互不相让,咣,撞上了。
结局呢?凉白开说,他也不知道女工是怎么摆平的,“人家后来还是啥也没耽误”。他给故事虚拟了个结尾:女工托人摆了一桌喝好酒,又递上了一个大红包,一切都皆大欢喜了。后来有工友看到这篇小说,骂了一句,“有车真他娘的好,走运!”
“整天说民主、民主,其实国企里面最不民主,都是一把手说了算。”凉白开总结说,“只要跟领导关系处好了,啥都有了!”
代表那些事
几天后,结果出来了,李良给副总当秘书,小肖调到公司总工办,也不错。按说也算两全其美,可小肖还是别扭。他回家把媳妇往床上一按,边扒老婆衣服边说:“给我生个儿子,长大也让他当厂代表……”
——摘自凉白开《养儿当养厂代表》
从投第一篇稿至今,凉白开写过厂长违规提拔,写过段长克扣奖金,写过班长推卸责任。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一篇写厂代表的稿子。
凉白开所在企业生产的是高精尖产品,因为用途重要,购买方在厂里常年派驻代表。平常生产中特别是交付货时,这些代表的意见会起到决定性作用。“比如这个零件稍微偏了点,他说行,就可以交货;他要说不行,这活就白干了。”有些批量较大或者是大件的产品,卖不出去亏损就是上亿元。为此,企业对这些代表分外重视。“就像上帝一样供着,总经理都得看他们脸色说话。”
蹊跷事来了。企业下面有不少分厂,但工资和福利待遇都不如总公司。不少心思活络的分厂职工希望调进总公司去,就得找到总经理级别的领导说情。“一般都办不成。”也有的职工私下结交了驻厂代表,处好之后轻松达成目的。“厂代表不是领导,但胜似领导呀!”
企业占地面积很大,再加上分厂众多,平常来回走动很耗费时间。2008年之后,不少职工陆续开上了私家车。有需要在各分厂之间办公时,他们就以车代步。不巧,某天一位职工的车在厂区里跟代表的车撞了,对方恼了。
“主要是撅面子。”厂代表找到总经理告状,说上班期间私家车乱窜影响不好。结果,企业下令:上班期间,私家车一律不许开动。如有违反,前两次罚款,第三次没收入厂证,今后不得进厂。
凉白开把厂代表种种行径写进了小说里。见刊之后,厂里炸开了锅。“这让代表看到了还了得?”总公司主管宣传的领导打听出是他写的,找他谈话说,别对你有啥负面影响。凉白开没当回事:“我就是一个底层职工,属于光脚的那伙儿。我还能怕穿鞋的?”
善用笔杆子
孙副厂长在饭店享受赵经理他们敬酒时,电话响了,是大厂长。“老孙哪,怎么搞的?连车位都没申请,厂里好几辆车都被安全部拖走了,你赶紧去把车弄回来。”孙副厂长不敢再喝了,连忙跑到公司安全部……
——摘自凉白开《有靠山敢弄权》
光脚不怕穿鞋的,这话听着真硬气。不过,凉白开可绝不是个横眉怒目的斗士。
“领导对我是又爱又恨。”凉白开笑着说。恨他,当然是他所写的这些小说故事,影射了某些不公现象。这爱又从何而来呢?
凉白开是1990年代中后期入厂工作的。在大学时他一直是班干部,毕业时老师特意推荐他到分厂去工作。“那时分厂待遇比总公司还好,一个月能多一百多块呢。”
造化弄人。没过几年,分厂开始走下坡路。再后来,产品几乎滞销,工人在厂里无所事事,凉白开张罗起了副业。他上学时就喜欢写点文学作品自娱自乐。工作后,开始给公司的报刊投稿。他的作品开始陆续见诸报刊,名气也一点点大了起来。
2003年,总公司牵头成立了一个文学社团,凉白开很快就成了骨干。他的文字功夫得到了领导认可,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咱们厂的主任、工会主席,有什么材料就都找我写。”
公司团委或工会也不时组织文学社的人下去采访,宣传一些分厂领导或劳模的先进事迹。凉白开借此树立地位,传播名声。“各个厂宣传口的人见了我,都哥长哥短的叫。”言语里,他有些得意。 这种名声,某种意义上也成了他的护身符。
某年,企业正在搞创新管理,分厂没有申请就在厂门前自行画了停车位,“属于违规的”。凉白开用笔名写了篇稿子,被主任“对号入座”找上了。主任助理前来套话,“有篇稿子我看写得不错,你瞧瞧”。“是不错。”“这,是你写的不?”“这水平这么高,哪能啊!”“我以为是你写的,那就太高了!”凉白开始终没松口,主任也没深究。
他自己分析:“我在总公司名声不错,下面职工也有口碑。中间有些领导不得意我,也不好跟我动真格的。”
凉白开说要是好好利用给领导写材料机会,也许早就被提拔了,但他不屑于此。“拍马溜须的事,我干不来。”他说,这叫性格决定命运,只能一辈子在基层混着。
自利也能利他
“我是玉器,从不与瓷器碰。我想碰的,那一定是玉器。如果有瓷器非要来找我碰,那我就躲着,实在躲不开了,就找愿意跟他碰的瓷器去碰他。”
——摘自孔二狗《黑道风云二十年》
凉白开所说的混,不是客气话,而是真在混。
2005年前后,厂里效益不好,凉白开用积蓄买了一辆国产小车,为的是挣外快。开始他到各小区门前蹲点,有了熟客后就等着电话招呼。“那时也没活可干,挣点是点,蚂蚱肉也是肉啊!”两年下来,他的车子跑了十万多公里,快赶上出租车了。
其实,这就是政府部门口中的黑出租。凉白开毫不避讳。他说,周边很多人都在拉黑活,有些工人没轿车就骑着电动车干,风雪无阻。“从2003年开始,咱们工资每个月一千出头,七年没见涨。总得养家吧!”
凉白开老家是农村的,小时为了凑学费,年年假期走乡串村卖西瓜、卖冰棍。上大学时,他申请勤工助学打扫过厕所。他说:“我这人比较务实”。换言之,付出就要见效益,不愿吃亏。
某次,工人干活时嫌累,凉白开把原本固定的抬卸工具改成了活动的,工人一下子轻巧了许多。“属于小改小革”。不过,厂里只是口头表扬,“一点表示没有”。后来再找他改革,他直摇头。
凉白开坦言,自己2006年开始四处投稿,除了对厂里有些现象看不惯,也是为了赚点稿费。“这几年,起码也挣了一两万元的稿费吧。”
又要搞文字创作,时不时还溜出去拉脚,凉白开跟领导达成了某种默契:你让我给你写材料,我给你干立整,但你不能耽误我干副业。他说,这叫爱岗不敬业。
但这样一个斤斤计较私利的人,却替很多职工争取过公利。
因为常替领导写材料,凉白开当上了职工代表。2009年,总公司给职工发放了交通补助,每月100元,分厂却一直没动静。凉白开抄起电话询问厂纪委,对方半天说不出正当理由。他又打到了总公司纪委,对方称分厂的事不好管。“你们不管,那我就找市纪委了!”凉白开说得很硬气。结果,一个多月后补助真发了。开职代会时,就怎么涨工资的问题,他还跟总经理叫过板。“职工知道了,对我感恩戴德的。”凉白开说起来很自豪。
既争私利,又争公利,不矛盾吗?“我做这些,对职工也有利,对我个人有利。其实对领导也有利,他不引起民愤,能多干几年嘛!”
因为爱写又敢说,他成了重点怀疑对象。某次,一个领导的劣迹被人捅到了网上,很多职工私下都认为是凉白开弄的。“这里面很多事,我都接触不到。”
不怕被人打击报复吗?“《黑道风云二十年》里有句话,玉器不与瓷器碰。他是领导,我是底层职工,你揪着我赢了能怎样?不划算!”说这话时,凉白开平时的算计与骨子里的硬气,有了完美的统一。
(出于保护的目的本刊隐去了主人公姓名,并对照片进行了技术处理,敬请读者谅解)W
责编/马征
[email protected]
“企业不尽人意的地方尤其多。”凉白开(笔名)颇有感慨地说。他不是逆来顺受的人,“我就想给它掰一掰。”他掰扯的方式很特别:写文章。
身材中等,脸微微有些胖,着企业统一的工装,脚踩厚厚的冬靴。凉白开是沈阳一家大型国企下属分厂的职工。从2005年开始,他以不同的笔名给报刊杂志投稿,把企业中大大小小的不公事、怪诞事都写进小说里,让这些龌龊大白于天下。
“这肯定起不到什么根治的作用,但能敲打他一下。有些领导看完,哎呀,我这事是不是被人知道了?会有所收敛。”凉白开说,这就是他的出发点。
外严内松如儿戏
有了车,三姐变了,不是检验工了,成厂子大跑杂的了。厂子任何一个比她职位高的,用她车时,她都没二话,还车上车下帮着忙活。车间和班组都有小金库,管小金库的用了三姐车,都会表示表示。她没赔钱,还落得个仗义、女中豪杰的名声。
——摘自凉白开《有事儿请上三姐车》
凉白开所在的国企,制度规定相当严格。这么一个外人看来壁垒森严的企业,内部的人事制度有时却如同儿戏。“我第一篇写的就是这样的故事。”
2006年,厂里有个女工买了辆小轿车,“是个名牌”。那时,轿车对很多中国家庭还是稀缺物件,女工家里做买卖,不差钱。
这个看似很私人的事,却改变了女工的职场命运。“咱厂长还骑个大二八自行车呐,就老借她的轿车出去办事。”当然不是无偿使用。数月之后,女工被提拔成了助理,“成小头目了”。
故事并没就此打住。女工升官之后,开始陪着厂长出去应酬,认识了不少总公司的领导,“就有点自我膨胀了”。后来某天,女工开车出厂门时,一位副总的车要进门。女工认为要先出后进,副总则认为下属应该礼让上级。俩人互不相让,咣,撞上了。
结局呢?凉白开说,他也不知道女工是怎么摆平的,“人家后来还是啥也没耽误”。他给故事虚拟了个结尾:女工托人摆了一桌喝好酒,又递上了一个大红包,一切都皆大欢喜了。后来有工友看到这篇小说,骂了一句,“有车真他娘的好,走运!”
“整天说民主、民主,其实国企里面最不民主,都是一把手说了算。”凉白开总结说,“只要跟领导关系处好了,啥都有了!”
代表那些事
几天后,结果出来了,李良给副总当秘书,小肖调到公司总工办,也不错。按说也算两全其美,可小肖还是别扭。他回家把媳妇往床上一按,边扒老婆衣服边说:“给我生个儿子,长大也让他当厂代表……”
——摘自凉白开《养儿当养厂代表》
从投第一篇稿至今,凉白开写过厂长违规提拔,写过段长克扣奖金,写过班长推卸责任。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一篇写厂代表的稿子。
凉白开所在企业生产的是高精尖产品,因为用途重要,购买方在厂里常年派驻代表。平常生产中特别是交付货时,这些代表的意见会起到决定性作用。“比如这个零件稍微偏了点,他说行,就可以交货;他要说不行,这活就白干了。”有些批量较大或者是大件的产品,卖不出去亏损就是上亿元。为此,企业对这些代表分外重视。“就像上帝一样供着,总经理都得看他们脸色说话。”
蹊跷事来了。企业下面有不少分厂,但工资和福利待遇都不如总公司。不少心思活络的分厂职工希望调进总公司去,就得找到总经理级别的领导说情。“一般都办不成。”也有的职工私下结交了驻厂代表,处好之后轻松达成目的。“厂代表不是领导,但胜似领导呀!”
企业占地面积很大,再加上分厂众多,平常来回走动很耗费时间。2008年之后,不少职工陆续开上了私家车。有需要在各分厂之间办公时,他们就以车代步。不巧,某天一位职工的车在厂区里跟代表的车撞了,对方恼了。
“主要是撅面子。”厂代表找到总经理告状,说上班期间私家车乱窜影响不好。结果,企业下令:上班期间,私家车一律不许开动。如有违反,前两次罚款,第三次没收入厂证,今后不得进厂。
凉白开把厂代表种种行径写进了小说里。见刊之后,厂里炸开了锅。“这让代表看到了还了得?”总公司主管宣传的领导打听出是他写的,找他谈话说,别对你有啥负面影响。凉白开没当回事:“我就是一个底层职工,属于光脚的那伙儿。我还能怕穿鞋的?”
善用笔杆子
孙副厂长在饭店享受赵经理他们敬酒时,电话响了,是大厂长。“老孙哪,怎么搞的?连车位都没申请,厂里好几辆车都被安全部拖走了,你赶紧去把车弄回来。”孙副厂长不敢再喝了,连忙跑到公司安全部……
——摘自凉白开《有靠山敢弄权》
光脚不怕穿鞋的,这话听着真硬气。不过,凉白开可绝不是个横眉怒目的斗士。
“领导对我是又爱又恨。”凉白开笑着说。恨他,当然是他所写的这些小说故事,影射了某些不公现象。这爱又从何而来呢?
凉白开是1990年代中后期入厂工作的。在大学时他一直是班干部,毕业时老师特意推荐他到分厂去工作。“那时分厂待遇比总公司还好,一个月能多一百多块呢。”
造化弄人。没过几年,分厂开始走下坡路。再后来,产品几乎滞销,工人在厂里无所事事,凉白开张罗起了副业。他上学时就喜欢写点文学作品自娱自乐。工作后,开始给公司的报刊投稿。他的作品开始陆续见诸报刊,名气也一点点大了起来。
2003年,总公司牵头成立了一个文学社团,凉白开很快就成了骨干。他的文字功夫得到了领导认可,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咱们厂的主任、工会主席,有什么材料就都找我写。”
公司团委或工会也不时组织文学社的人下去采访,宣传一些分厂领导或劳模的先进事迹。凉白开借此树立地位,传播名声。“各个厂宣传口的人见了我,都哥长哥短的叫。”言语里,他有些得意。 这种名声,某种意义上也成了他的护身符。
某年,企业正在搞创新管理,分厂没有申请就在厂门前自行画了停车位,“属于违规的”。凉白开用笔名写了篇稿子,被主任“对号入座”找上了。主任助理前来套话,“有篇稿子我看写得不错,你瞧瞧”。“是不错。”“这,是你写的不?”“这水平这么高,哪能啊!”“我以为是你写的,那就太高了!”凉白开始终没松口,主任也没深究。
他自己分析:“我在总公司名声不错,下面职工也有口碑。中间有些领导不得意我,也不好跟我动真格的。”
凉白开说要是好好利用给领导写材料机会,也许早就被提拔了,但他不屑于此。“拍马溜须的事,我干不来。”他说,这叫性格决定命运,只能一辈子在基层混着。
自利也能利他
“我是玉器,从不与瓷器碰。我想碰的,那一定是玉器。如果有瓷器非要来找我碰,那我就躲着,实在躲不开了,就找愿意跟他碰的瓷器去碰他。”
——摘自孔二狗《黑道风云二十年》
凉白开所说的混,不是客气话,而是真在混。
2005年前后,厂里效益不好,凉白开用积蓄买了一辆国产小车,为的是挣外快。开始他到各小区门前蹲点,有了熟客后就等着电话招呼。“那时也没活可干,挣点是点,蚂蚱肉也是肉啊!”两年下来,他的车子跑了十万多公里,快赶上出租车了。
其实,这就是政府部门口中的黑出租。凉白开毫不避讳。他说,周边很多人都在拉黑活,有些工人没轿车就骑着电动车干,风雪无阻。“从2003年开始,咱们工资每个月一千出头,七年没见涨。总得养家吧!”
凉白开老家是农村的,小时为了凑学费,年年假期走乡串村卖西瓜、卖冰棍。上大学时,他申请勤工助学打扫过厕所。他说:“我这人比较务实”。换言之,付出就要见效益,不愿吃亏。
某次,工人干活时嫌累,凉白开把原本固定的抬卸工具改成了活动的,工人一下子轻巧了许多。“属于小改小革”。不过,厂里只是口头表扬,“一点表示没有”。后来再找他改革,他直摇头。
凉白开坦言,自己2006年开始四处投稿,除了对厂里有些现象看不惯,也是为了赚点稿费。“这几年,起码也挣了一两万元的稿费吧。”
又要搞文字创作,时不时还溜出去拉脚,凉白开跟领导达成了某种默契:你让我给你写材料,我给你干立整,但你不能耽误我干副业。他说,这叫爱岗不敬业。
但这样一个斤斤计较私利的人,却替很多职工争取过公利。
因为常替领导写材料,凉白开当上了职工代表。2009年,总公司给职工发放了交通补助,每月100元,分厂却一直没动静。凉白开抄起电话询问厂纪委,对方半天说不出正当理由。他又打到了总公司纪委,对方称分厂的事不好管。“你们不管,那我就找市纪委了!”凉白开说得很硬气。结果,一个多月后补助真发了。开职代会时,就怎么涨工资的问题,他还跟总经理叫过板。“职工知道了,对我感恩戴德的。”凉白开说起来很自豪。
既争私利,又争公利,不矛盾吗?“我做这些,对职工也有利,对我个人有利。其实对领导也有利,他不引起民愤,能多干几年嘛!”
因为爱写又敢说,他成了重点怀疑对象。某次,一个领导的劣迹被人捅到了网上,很多职工私下都认为是凉白开弄的。“这里面很多事,我都接触不到。”
不怕被人打击报复吗?“《黑道风云二十年》里有句话,玉器不与瓷器碰。他是领导,我是底层职工,你揪着我赢了能怎样?不划算!”说这话时,凉白开平时的算计与骨子里的硬气,有了完美的统一。
(出于保护的目的本刊隐去了主人公姓名,并对照片进行了技术处理,敬请读者谅解)W
责编/马征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