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在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文前,江苏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一直处于改革试点中,地方财政兜底,各市县在不违背省政策前提下,参保范围、缴费比例、缴费基数上均略不相同。由于政策的不统一,基金运行提出的课题也不相同,唯有各地经办机构在工作中总结经验,摸索前行。
东海县机关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自1995年10月实施以来,基金运行一直平稳,对东海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11年,是我县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面临较大冲击的一年,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调整对我县的机关事业基金运行提出了新的课题——基金收支严重赤字。当年由于基金零积累,在财政预算外借入3300万元弥补离退休人员调补资缺口,年末基金积累-2291万元,基金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2012年开始,东海县机关事业保险处不断推陈出新出台政策,完善征缴机制;建章立制,规范内部工作流程,加强基金管理,促进基金运行持续发展,经过两年的努力,2013年末在还清财政借款的同时,积累基金1907万元。
一、建章立制,实施制度化管理
为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建立了业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业务人员岗位职责、总帐会计岗位职责、银行会计岗位职责。实行了“一核一审一复制度”制度。
1、精心设置,科学分工,为发挥机制整体效能建立了精干的组织机构。根据“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从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业务流程中设立了基金结算、离退休管理、基金管理三个岗位。岗位的设置满足了基金管理的不同需要。基金征集、拨付和管理在运行机制中分别承担不同的角色:基金的“应收”及“应付”金额由基金结算岗位、离退休管理岗位通过业务程序输入及结算,“实收”、“实付”由基金管理岗位收付,防止了基金缴拨过程中违规问题的发生。
2、规范工作流程,为确保机制高效运转,按照保险基金的来源与流向,科学地规范了业务处理流程,将养老保险业务分为基数核定、基金征缴、待遇复核、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5个管理环节,保证了各岗位在每个环节相对独立地处理业务。
二、以财务工作为切入点,建立全方位监督体系
1、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基金管理政策,严格执行财政专户管理制度,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严格执行“三不”政策。
2、及时处理帐务。在帐务处理上要求财会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财务制度,做好年度基金预算、决算,定期做好财务分析,及时反映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
3、建立全方位的会计监督体系。为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深化财务管理,建立了全方位、全过程的会计监督体系。
(1)制定内部管理控制制度。一是财务人员复核制,在票据管理、核批程序上实行了严格把关制度,主要是对票据的正确性、合法性、合理性等基本要素进行复核,同时,制定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度,使权责分明,有效地限制和及时发现错误或违规行为。
(2)建立全方位的外部监督环境 一是通过及时报送月报表、季报表,接受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监督;二是通过财政拨款申请表、财政专户存款按月对帐表、社保基金月报表接受财政部门监督;三是通过定期公布社会养老保险费征缴情况及缴费台帐自觉接受参保人员社会监督。
三、出台政策,促进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健康发展
2012年出台了东政办发[2012]66号文,进一步完善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参保范围、参保对象、保费征缴基数及比例、养老保险的待遇支付作出了明確规定。其中:保费征缴基数调整年增加保费收入1008万元;缴费比例调整年增加保费720万元。
四、多措并举,不断完善基金征缴、储存和管理工作
1、提高资金到位率。在养老保险费收缴过程中,为确保基金每月应收尽收。我们通过建立保费征缴对帐制度,基金管理部门按日进行银行对帐,每月两次把各参保单位缴费情况明细表传综合科进行电话或上门催缴,除农村场圃外,月保费征缴率均在98%以上。
2、确保积累基金保值增值。目前,国家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政策是遵循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原则,要求只能购买国债或存入银行。实行财政专户管理后,我们对存入财政专户的基金,通过按月与财政部门对账,督促财政部门及时转存定期存款等方式,保证基金的安全完整,力求基金积累最大化。
3、做好养老保险基金稽核清欠工作。加强基金管理的同时,按苏劳社[2003]66号文件精神,扎实开展养老保险稽核工作,每年均成立稽核小组,对参保单位的在职参保人数、缴费基数和养老保险待遇领取情况进行逐户上门实地稽核,通过稽核对欠费单位进行彻底清理,对有能力缴费而拖欠的单位,通过上门催收、电话催交等清欠办法限期追缴,对效益差,勉强维持经营的单位,采取“挤牙膏”方式进行经常性联系,一有到位资金,委托银行及时划转;采用这些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清欠效果。
目前,由于政策及历史原因,各地机关事业养老保险陆续开始赤字,缴费基数比例无上调空间、离退休人员调资幅度较大,在职人员没有扩面余地等原因造成养老保险负担系数逐年加大,基金压力随之增加,在国家未提高统筹层次前,还各地经办机构工作人员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作者单位为东海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管理处)
东海县机关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自1995年10月实施以来,基金运行一直平稳,对东海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11年,是我县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面临较大冲击的一年,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调整对我县的机关事业基金运行提出了新的课题——基金收支严重赤字。当年由于基金零积累,在财政预算外借入3300万元弥补离退休人员调补资缺口,年末基金积累-2291万元,基金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2012年开始,东海县机关事业保险处不断推陈出新出台政策,完善征缴机制;建章立制,规范内部工作流程,加强基金管理,促进基金运行持续发展,经过两年的努力,2013年末在还清财政借款的同时,积累基金1907万元。
一、建章立制,实施制度化管理
为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建立了业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业务人员岗位职责、总帐会计岗位职责、银行会计岗位职责。实行了“一核一审一复制度”制度。
1、精心设置,科学分工,为发挥机制整体效能建立了精干的组织机构。根据“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从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业务流程中设立了基金结算、离退休管理、基金管理三个岗位。岗位的设置满足了基金管理的不同需要。基金征集、拨付和管理在运行机制中分别承担不同的角色:基金的“应收”及“应付”金额由基金结算岗位、离退休管理岗位通过业务程序输入及结算,“实收”、“实付”由基金管理岗位收付,防止了基金缴拨过程中违规问题的发生。
2、规范工作流程,为确保机制高效运转,按照保险基金的来源与流向,科学地规范了业务处理流程,将养老保险业务分为基数核定、基金征缴、待遇复核、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5个管理环节,保证了各岗位在每个环节相对独立地处理业务。
二、以财务工作为切入点,建立全方位监督体系
1、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基金管理政策,严格执行财政专户管理制度,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严格执行“三不”政策。
2、及时处理帐务。在帐务处理上要求财会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财务制度,做好年度基金预算、决算,定期做好财务分析,及时反映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
3、建立全方位的会计监督体系。为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深化财务管理,建立了全方位、全过程的会计监督体系。
(1)制定内部管理控制制度。一是财务人员复核制,在票据管理、核批程序上实行了严格把关制度,主要是对票据的正确性、合法性、合理性等基本要素进行复核,同时,制定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度,使权责分明,有效地限制和及时发现错误或违规行为。
(2)建立全方位的外部监督环境 一是通过及时报送月报表、季报表,接受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监督;二是通过财政拨款申请表、财政专户存款按月对帐表、社保基金月报表接受财政部门监督;三是通过定期公布社会养老保险费征缴情况及缴费台帐自觉接受参保人员社会监督。
三、出台政策,促进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健康发展
2012年出台了东政办发[2012]66号文,进一步完善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参保范围、参保对象、保费征缴基数及比例、养老保险的待遇支付作出了明確规定。其中:保费征缴基数调整年增加保费收入1008万元;缴费比例调整年增加保费720万元。
四、多措并举,不断完善基金征缴、储存和管理工作
1、提高资金到位率。在养老保险费收缴过程中,为确保基金每月应收尽收。我们通过建立保费征缴对帐制度,基金管理部门按日进行银行对帐,每月两次把各参保单位缴费情况明细表传综合科进行电话或上门催缴,除农村场圃外,月保费征缴率均在98%以上。
2、确保积累基金保值增值。目前,国家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政策是遵循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原则,要求只能购买国债或存入银行。实行财政专户管理后,我们对存入财政专户的基金,通过按月与财政部门对账,督促财政部门及时转存定期存款等方式,保证基金的安全完整,力求基金积累最大化。
3、做好养老保险基金稽核清欠工作。加强基金管理的同时,按苏劳社[2003]66号文件精神,扎实开展养老保险稽核工作,每年均成立稽核小组,对参保单位的在职参保人数、缴费基数和养老保险待遇领取情况进行逐户上门实地稽核,通过稽核对欠费单位进行彻底清理,对有能力缴费而拖欠的单位,通过上门催收、电话催交等清欠办法限期追缴,对效益差,勉强维持经营的单位,采取“挤牙膏”方式进行经常性联系,一有到位资金,委托银行及时划转;采用这些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清欠效果。
目前,由于政策及历史原因,各地机关事业养老保险陆续开始赤字,缴费基数比例无上调空间、离退休人员调资幅度较大,在职人员没有扩面余地等原因造成养老保险负担系数逐年加大,基金压力随之增加,在国家未提高统筹层次前,还各地经办机构工作人员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作者单位为东海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管理处)